2023年,品牌小紅書種草營銷該怎么做?

0 評論 4301 瀏覽 23 收藏 17 分鐘

市場環境一直在變化,GMV的提升成為了品牌方們頭疼的一件事,越來越吃力,甚至入不敷出。對此,本文總結2023年品牌小紅書種草營銷該怎么做,適應市場變化,更新自身打法,一起來看看吧。

大概很多品牌方也感受到了,一年前還能拉出GMV的打法,最近越來越吃力,甚至開始入不敷出。

市場環境一直在變,幾年前聲名鵲起的完美日記,同一套打法放在今天可能就打不出去了。

并不完全是因為流量變貴了,而是我們的玩法要更新換代啦!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在2023年針對小紅書內容種草這件事,市場環境有什么變化,我們又要做些什么去應對。

加粗強調:此次分享觀點非常主觀,純人工輸出,非AI產物。

一、從種草下單到回搜下單

在以前,小紅書的轉化路徑是“看到-被種草-下單”。

用戶在刷小紅書時,看到我們投放的內容,被種草于是進入天貓或其他電商平臺下單。這就完成了一整個收割動作。

但現在用戶的選擇太多了,同一個需求有成百上千的替代品,甚至其他完全一致僅僅是某個細節部位的配色不一樣,都能讓他們猶豫停留。

加上用戶對廣告的甄別能力越來越高,即便是軟廣,他們對博主種草的信任度也有所下降,謹慎選擇是必然。

到了現在,除非是某些低價快消品類,已經很難再實現一步觸達就轉化了。

于是用戶的收割路徑變成“看到-興趣-回搜-被種草/對比-下單”。

整個線路被拉長了。

他們在看到我們投放的內容后,對我們產生了興趣,繼而搜索我們看看更多用戶的反饋,深入了解我們是不是符合他的需求或期待。

在這個過程中他可能真正被打動種草,當然也可能與其他品牌進行對比,最終得出結論產生下單或放棄的選擇。

這樣就形成了一個用戶的完整路徑。

所以,在今年的種草中,更要求我們對結果有耐心并更加精細化地布局內容,怎么做,往下看!

二、從被安利到被記住

剛剛說了,絕大部分用戶并不會在瀏覽的時候一看到就下單,而是要經過搜索對比,深入了解后才下單。

但這個過程,并不一定會連續立刻發生。

也就是說,他們很可能不會在第一次看到你的時候立馬就去搜索然后下單,這不是一個瞬時動作。

所以,為了應對這一間斷的時間差,對于我們內容的觸達目的也有了更深層的要求——被他們記住。

不管是在什么地方,發現頁也好,搜索頁也好,只要他們看到我們,就需要給到一個點讓他記住我們,以便他想搜索或找我們的時候,能夠快速從記憶中把我們提取出來并通過這個點找到我們。

這個點既可以是品牌詞,前提是我們的品牌詞非常好記或者有一定知名度,也可以是某個特征,外觀、顏色、功能、效果等等。

比如麥當勞的漢堡貓窩,即便我忘了是什么品牌,是肯德基還是漢堡王,但我記得那個貓窩是漢堡外觀,只要搜索漢堡貓窩就能找到。

這個特征不一定是和產品功能相關,而是最能夠被用戶記住的,需要我們在內容中進行強化。

能否被記住,會是接下來品牌提高轉化率和人群覆蓋的重點。

三、從品類需求到使用場景

我一直強調搜索這件事在小紅書發揮的作用。

盡管小紅書大部分流量都聚集在發現頁,但從轉化端口看,超過60%的消費都是發生在搜索頁的。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除了剛剛說的,用戶的轉化路徑變了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閱讀目的。

什么意思呢?

小紅書作為一個內容型社區,盡管承載著安利種草的作用,但歸根結底還是個社區。

這就決定了,用戶在瀏覽時更多是抱著休閑消遣,看看別人的生活以及最近發生的新鮮事。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的心理訴求是【了解】和【觀望】,而非【購物】。

是沒有明確目的的。

即便在內容中看到了博主們的愛用物,更多的也是抱著【我知道了】的想法,而不會立刻切換到【我也要買】這個訴求,除非他們原本就有這個產品對應的需求并且正在尋找相關的產品。

而在搜索頁就完全不一樣了,用戶很清楚地知道【我想了解什么】和【我要什么】。

攻略也好,測評也罷,還是某個產品某個品牌,他們的目的是非常明確的。

所以,搜索頁的觸達是我們決不能忽視的,精細布局這部分內容能夠讓我們更高效地實現轉化。

解釋了這么多,回到我們的標題——從品類到需求場景。

和剛剛解釋的有什么關系嗎?

我們在以往的投放中,更關注的是品牌和品類搜索詞。

我拿王飽飽這個品牌做例子。

我們日常在投放時,不管是什么內容,除了單篇筆記的互動外,最為關注的就是王飽飽這個品牌詞,或者王飽飽麥片這個詞,能搜索出多少和產品有關的內容。

代表我們在小紅書的討論度越高,用戶能看到的內容也越多。

這沒有錯,品牌回搜領域的內容表現確實對提高我們的轉化率很重要,但太窄了。

用戶會搜索品牌詞,意味著他們對我們已經有一定認知和興趣,也就是我們所謂的精準品牌意向用戶。

那基于我們剛剛說的,用戶在搜索頁的目的導向,想要擴大收割用戶領域,在搜索端我們要把握的就不僅僅是品牌的意向用戶了,觸達新用戶的途徑也絕不滿足于靠系統推送。

在用戶已經有明確需求的流域去做種草,遠比在興趣閱讀流域做種草高效得多!

所以,我們在搜索端的布局要從品牌/品類延展到用戶的需求和使用場景。

比如還是剛剛的王飽飽麥片,用戶的需求可能是減脂和代餐,使用場景可能是早餐、下午茶、加班充饑、夜宵、健身等等,除【王飽飽麥片】外,我們同樣需要關注在這些需求和場景搜索下,王飽飽麥片的內容表現。

用戶能不能看到我們,我們的呈現是什么樣的等等,由此提高我們的內容轉化率。

四、從單項種草到雙向互動

越來越多企業號開始了人設建立,說明大家都意識到了和消費者情感鏈接的重要性。

作為品牌,尤其是發展中的品牌,在小紅書高高在上保持高冷和神秘是不太能行得通的。

但我們忽略的一點是,互動是發生在用戶和品牌間,并不是用戶和品牌號之間。

什么意思呢?

我們之所以在運營品牌號時,會有意識地加入人設感和互動內容,是因為品牌號代表了品牌,但能夠代表品牌的并不只有品牌號。

在我們每一次植入的內容,產品露出,用戶體驗甚至售后維護,都是品牌的一部分。

我們的互動感和與用戶的溝通需要出現在任何一個階段,也就是每一個被用戶看見的時候。

同時,基于小紅書平臺原本的社交定位,內容的可閱讀性遠比我們所謂的種草力重要的多。

有的小伙伴可能會想,我做小紅書投放就是為了種草,沒有種草力的內容對我沒有絲毫作用。

首先,可閱讀性>種草力,并不意味著可以忽略對種草力的提升,而是提醒我們,在強調種草力的同時,花更大的精力去顧及內容的閱讀體驗。

他不是選擇題,而是加法和遞進。

另外,用戶都不愿意看的沒有互動的內容,在以社交屬性為主體的小紅書又能有多大的流量呢?

如果你只想要打廣告,那建議你直接開屏,電視廣告,電梯廣告等等,這些足夠你選,但小紅書內容絕對不是直接打廣告的地方!

怎么判斷單篇筆記的閱讀體驗呢?很簡單。

在公司樓下奶茶店咖啡店便利店隨便找一個女生,看她能不能看完你的內容。

閱讀性并不會因為這個人不是我們的目標用戶而完全喪失,除非我們的產品對標用戶相對小眾,是在特定的興趣愛好下產生需求,或者有特定的身份標簽。

比如你找一個20歲的小姑娘問她為什么不能看完一篇新手媽媽待產包的清單安利,她當然不會看完也不想看,因為她目前的身份完全不需要。

而絕大部分的產品,都不會因為用戶是不是你的轉化用戶而有影響。

比如泡泡瑪特,或者某些IP垂類周邊制品,甚至是彩墨這種小眾愛好領域。

即便完全不是這個領域的消費人群,看到內容時也會迸發“哇好可愛好好看點進去了解一下吧”類似的心理,他是能從我們的內容中獲得共鳴性和閱讀欲望的。

這個共鳴就是閱讀性!

而內容優化方向,你完全可以從她【為什么看不下去】的反饋中得出結論。

再過渡到品牌,整體的閱讀性也非常重要,也就是我們說的品牌詞搜索頁下出現的內容。

就像一個人,走在街上遠遠看過去,兩個眼睛一個鼻子,你走近了圍著他轉了一圈,還是只能看到他有兩個眼睛一個鼻子,那我走近并嘗試了解他的這個動作完全是無效的。

對于品牌也是這樣,比如說這個品牌。

搜索詞下的內容千篇一律,只是換了不同的博主說著同樣的話,完全的復制黏貼,我不用點進去都能知道他說了些什么。

給不到用戶更多的參考和靈感,那這個搜索動作對他是無意義的。

同時,他去搜索你想要了解更多跟你相關的內容,從而決定要不要購買的這個目的也達不到,那很大概率就直接pass掉了。

五、從閱讀到觀看

我們一直說,高顏值的產品在小紅書上更受寵。

因為人,尤其是女性,是視覺性用戶。

我們更傾向于通過視覺去抓取記憶點和心動點。

同樣的,這一點換算到賣點呈現上也同樣適用。

從概率上說,彩妝比護膚好種草易收割,為什么?

比如腮紅、眼影,你能通過圖片、視頻等很快就get到產品給我帶來的收益,也就是產品賣點,是什么顏色,適合什么膚質,畫出來是什么效果等等,但護膚品不行。

你沒辦法從一個博主使用乳液的過程,或者一瓶精華的外觀中獲取到產品的賣點和真正能夠給“我”帶來的反饋,是變白了還是皮膚更好了,不油膩還是更適合敏感肌等等,即便博主放上使用一段時間前后的對比圖。

而我們縱觀這些賣點,用文字去表達就是——【我是敏感皮,但用這個真的感覺超級溫和】,【這個腮紅真的掃一下就好了,顏色不會重,手殘黨不要太友好】。

發現沒有,非常乏力。

沒有畫面感,也沒有沖擊力。

對于用戶來說,心理反饋是【我知道了】。

你洋洋灑灑寫上五百字,自認為把每個優勢都照顧到描述清楚了,用戶沒耐心看不完,看完了內心也沒有波動。

而圖片和視頻的效果則是【哇原來是這樣的】。

感知力的不同決定了用戶能不能快速將我們和他的需求產生對應性,并且刺激沖動消費。

這就是視覺賣點對轉化的推進作用。

所以,不管是賣點的選擇呈現,還是內容優化,我們都要把精力花在最容易給用戶沖擊感,能夠促使它快速記住并生動感知到我們的方向。

這個方向,未必是我們產品的最核心優勢。

【優勢可視化】會是我們接下來內容優化及產品展現的重點。

總的來說,營銷的本質是對人的消費行為的迎合。

如果我們只是站在品牌本身的角度想當然和故步自封,而不去思考他們需要什么,做再多也只是自我感動,而無法獲得我們所期望的回報!

專欄作家

啵啵,公眾號:啵啵開小灶,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星原傳媒CEO,十年深耕內容營銷,小紅書資深營銷專家,專注研究商家如何利用小紅書營銷實現品牌飛躍。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