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爆品,不過是細節做到了極致
互聯網時代涌現了許多新奇的產品和商業模式。雷軍的“極致專注”理念啟示作者做產品一定要做到極致,做到最好。作者在本篇文章分享產品需要做到極致的三個點,簡述為進攻、合適、細節。具體該如何做到“極致”呢?讓我們通過本篇文章一起了解吧~
自互聯網進入大眾視野以來,各種新奇的產品和商業模式隨著發展了起來。
其中讓我比較深刻的是雷軍的那句“極致,專注做一件事”。創業要做到極致,把自己逼到絕路,哪怕粉身碎骨。
上周跟一個朋友聊天,他們最近在開發一款產品,打算把同款產品的所有功能都放進去,要把用戶體驗做到最好。
在價格方面,通過跟自有的KOC合作,免費獲得推廣機會,再把這筆省下來的推廣費用彌補開發耗材,這樣來切入市場,問我什么看法。
對于這種要把產品做到極致的想法表示認同,同時也分享3個觀點。
一、在黎明來臨前進攻自己
極致,是一個形容詞,意為最佳的意境、最高的程度等,總之在所有詞語前加上一個“最”字,便是極致。
最,又是什么意思?
頂端、最高、無人超越、無可挑剔這些,就是最背后代表的含義。
所以產品要做到所謂的極致,其實就是說要做到無可挑剔,沒有競爭對手可超越,做到第一。
但“最”有時并不讓人喜歡,它背后代表的是肯定。
最高,那一定是你最高嗎?無人超越,真的沒人能超越嗎?
考試大家都經歷過,凡是帶有最字的選項,幾乎都是錯的,因為世界上沒有這么多肯定的事情。
世界上最高峰是珠穆朗瑪峰,這個“最”是對的,在全世界都找不到比它還高的山了。
最高的人有2米72,這個“最”是對的,因為也找不到比他還高的人了。
但是,基于肯定句都是錯的規律,我們也可以想象,以上所述,也并不正確。
因為這其中存在著時間周期,我們只能說,他們在某一個時期,是最頂端的,是極致的。
隨著時間流逝,這些情況也會發生變化。
如果珠穆朗瑪峰的海拔一直不升高,而喬戈里峰每年上升,那么在未來的某一時間段,它就會超越成為最高峰。
在新出生的孩子中,有一個產生基因變異,長到了3米,情況也會發生改變。
極致,只是一定時期的產物。
在傳統手機還在稱霸市場的時代,最多市場份額的手機就是諾基亞,并且,在用戶體驗方面也在一直改善。
1996-2011年是諾基亞的巔峰,連續稱霸手機市場14年。
在傳統手機里,無論是性能、耐摔度、體驗感方面都是極致的。
就在2011年,由于諾基亞一直堅守著用自己的智能操作系統,而被蘋果的安卓系統超越,僅僅2年,諾基亞手機帝國就被顛覆了。
蘋果系統的出現和許多創新的操作界面,直到現在都被消費者稱為極致的代表,沒有人能比喬布斯更懂用戶了。
他總能制造出意想不到的驚喜,讓用戶體驗到了極致。
所以,諾基亞在一定時期是最好的手機,但是在現在,極致這個詞已經轉移到蘋果。
要想保持極致,就要在周期到來前,首先進攻自己,保持自我攻擊意識。
曾經的柯達和富士是膠卷行業的代表,但是數碼相機出來后,他們并不在意這個改變,缺乏憂患意識,最終導致被數碼相機搶占了市場。
在一開始,要是能及時響應市場,去開發數碼相機,利用龐大的資源去搶占市場,首先自己攻擊膠卷市場,就能減少被顛覆的概率了。
汽車出來時,人們也毫不在意,當滿大街都是汽車時,生產馬車的人才會后悔為什么沒有早點制造汽車。
保持極致需要及時響應。一旦消費者有什么蛛絲馬跡,第一時間捕捉到的人,就能在一定時期內,超越那個“最”,最好的極致是不斷進攻自己。
二、做更合適,不是做最好
很多人以為,市場是人性的,一旦有新產品出現,人們就會產生好奇心而去購買嘗新。
所以,只要把產品做得足夠好,那些愿意嘗新的消費者就會因為好的體驗而去傳播或者二次購買。
然而,市場往往是反人性的,他并不按照人的意愿來進行,細心點的人就能發現。
有些企業花費數億成本去開發一件產品,在投入市場后不到45天就宣布停產。
線下開餐館的人,信心滿滿地準備好菜品,把店鋪裝修得高大上,等待著路過的人能夠被好吃的菜品,華麗的裝修吸引而來消費。
然而現實是,很多開餐館的人,經常店里空無一人,在花費了幾十萬成本之后,不到1個月就打出旺鋪出租幾個大字。
是他們不努力生產出極致的產品和服務,讓消費者產生好的體驗嗎?
因為做到極致是內部思維,而做產品往往還需要外部思維,甚至兩者得相結合。
我想那個女生一定喜歡玫瑰花,這是內部思維,如果你去問問她,她告訴你喜歡的滿天星,這是外部思維。
你看見大街上有人拿著可樂在喝,判斷他喜歡喝可樂,這是內部思維,但是你觀察到他喝了一口后嫌棄太甜了,然后開發出無糖的可樂,這是外部思維。
有些時候,不是你不努力,而是做錯了方向,不是你要做得最好,而是要顧客選得最好。
達爾文在進化論中向我們提示:一些物種之所以能活下來,并且得到繁衍,不是因為活下來的更強壯,只是因為他們更適應外部環境。
在南美洲的一個小國家,叫厄瓜多爾,達爾文在1835年的時候去到那里,并且發現島上有一種雀。
這種雀在每一個島上它的嘴上喙部長的都不一樣,有的喙是尖的,有的喙是彎的,尖的喙用來啄食樹木里的蟲子,彎的就用來撿地下的果實。
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取決于所在的環境,是環境決定了哪些雀能夠活下來。
如果尖喙的雀飛到另一個島上,它所擁有的生存技能就不再適用,面臨的是找不到食物而滅絕的危險。
這個邏輯放在產品上一樣行得通,每個新出的產品都要找到那個屬于他的環境,只有在適合的環境中,產品的功能才能發揮所長。
所以,場景很重要,場景幾乎決定了一樣產品能否在市場中受到人們的關注,而源點人群往往也藏在場景中。
王老吉涼茶找到了火鍋上火的場景,在驗證市場匹配場景之后,就加大廣告力度,力爭在這個場景中占據第一。
如果王老吉宣稱自己是宅男的最愛,每一個宅男在家都喝王老吉,那么功能再好,也匹配不了市場。
因為宅男大多最愛的是可樂,那是它的生態位,現在還有人起了個外號叫“肥宅快樂水”,所見他們的喜愛程度。
決定極致產品的權力并不在產品本身,而在于找到符合產品生存的場景,在這個場景中消費者怎么選。
不是做更極致的產品,而是更適合的產品才是極致。
三、做好每一件小事
每個產品人都希望做出讓用戶滿意的產品,所以在開發過程中會盡可能滿足要求。
有些產品更是要求出場即巔峰,希望在產品面世后立刻將其推上熱點,讓所有人都來見證這個完美的產品。
這是好事,說明產品一定做對了什么,得到了用戶的青睞,成為了爆品。
但,爆品永遠只屬于少數,那些出場沒這么受歡迎的產品,他們就不配受到重視嗎?
我認為,一輩子做好一件事情,也是極致。
人的出場一定有好有差,出場好的人就像手里拿了一副好牌,不用什么技術也能很順利地贏得勝利。出場差的人手里拿的是差牌,總是需要點技巧、運氣加成才能成為勝者。
出生環境差的人,若有反思的習慣,今日對比昨天進步了多少,一天天過去,這種復利的積累會更強大。
一個人認定一個行業,在行業里深耕一輩子,他就獲得比其他人更多的經驗,如果還能持續改進,在達到一定的門檻后,將會超越市面上的爆品。
這就是《法華經》所說的,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一滴水以均衡的速度滴落在石頭上,水的力度是不變的,但是石頭是受力體,所以石頭會產生消耗。
如果一直有滴水落下,隨著石頭的消耗慢慢增加,在超過一個閾值之后石頭就會裂開,這就是滴水穿石的故事。
市場上的產品大部分都不存在于這種情況出現,他們都陷入一種非黑即白的觀點中:認為產品要么受歡迎,要么不受歡迎,沒人想過去改進一件產品讓他成為爆品,除了成本與效益不成正比之外,更在于公司的管理上。
很多公司已經在實行績效管理,除了人的績效以外,產品也有。
一件產品從開發到銷售,公司往往希望立馬就看到成績,一旦這件產品不這么受歡迎,得到的改進預算也就更困難。
明明一件產品改進5次之后,投入市場的反應會得到很大提升,但是在申請第3次預算的時候,上頭就不批了,導致缺乏費用而浪費機會。
在這樣的環境下,那些小而美的發展公司,似乎更有潛力打造出受市場歡迎的產品。
小而美最大的優勢就是靈活,沒有這么多的條條框框。
一旦有客戶反饋有哪些問題希望改善,這個問題甚至不用得到上頭批準,直接就解決了。
精準用戶的精準反饋,就是產品改進最大的勢能。外觀、性能、功能、手感這些只有在客戶使用后,才會有真實感受。
爆品就像用戶的好基友,一開始他們可能并不是很熟悉,隨著一起相處得多了,慢慢就變得無話不談。
從無話不談到心有靈犀,就是極致的默契。
而做到這些,通常是從每一件小事開始做起。
開始可能只是在外觀上調整一點顏色,或者在功能上添加一個需求,隨著積累的加入,這些小事開始發生改變。
你會發現,產品突然找不到瑕疵了,盡管在外人看來是有缺陷的,但是在用戶的心里就是完美品。
這就是在好基友的眼里,即使你性格再怎么暴躁,顏值也不怎么出眾,但就是無可替代。
任何一件極致的產品都是捉住了每一件小事,在持續改進中獲得成功的。
如果連小事都沒做到,還談什么極致。
小餅干都不分我一塊,還談什么好朋友。
本文由 @競爭原型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適合場景的產品才能吸引用戶的注意力
是呀,打造爆品是需要十分細致的,只是單純帶入模板肯定行不通
而被蘋果的安卓系統超越???安卓與蘋果不是兩個系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