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種草力”到“號召力”,品牌要成為「議題供應商」

0 評論 4929 瀏覽 14 收藏 27 分鐘

很多人反映:種草不如從前有效了。但有些品牌很少種草,但一上市就能熱銷。本文拆解理想汽車的營銷思路,一起來看看其營銷成功的關鍵。

最近,很多客戶跟我聊到同一個話題:種草不如之前有效了。

之前只要在某種草平臺把內容鋪到一定量級,總會出現幾篇“爆文”,給貓店帶去肉眼可見的GMV。但現在的狀況是:

  • 之前出單的垂類博主,已經“洗”不出新的流量;
  • 本行外的垂類博主和泛人群博主,只能貢獻流量、沒法貢獻GMV;
  • 頭部博主的轉化穩定走低,而且這種轉化還是用“破價”換來的。很難說清楚,種草效果是自己“割肉”帶來的,還是博主自己帶來的。

種草平臺和MCN對商業化的追逐,讓種草的效果持續透支。大多數的種草,已經變成了“內容里的產品植入”,而不是“有帶貨力的產品推薦”。

同時,我又看到另外一種現象:某些品牌很少種草,但一上市就能熱銷。

6月份,我的朋友圈被李想的一條微博截圖刷屏了。在這條微博里,李想講了理想汽車的核心驅動力是什么。

今年,和李想一起刷屏社交媒體的還有理想L9。這款車據說上市72小時,訂單就超了3萬,連上微博熱搜。

沒人會懷疑,這個成績是因為理想汽車的廣告預算高。理想一向被外界叫“摳廠”,廣告費只占3%。

而且,汽車銷售受口碑影響很大,所以車廠很在意維系大V關系,種草和PR的預算一般都很充沛。但理想汽車一般邀人試駕,就發一塊小餅干,連基本的“車馬費”都沒有。

拆解理想汽車的營銷思路,我認為這類品牌不是在塑造品牌的種草力,而是專注打造品牌的號召力。這種一上市就能掀起熱銷潮的品牌,我稱之為「號召力品牌」。

一、為什么種草,會越種越禿?

種草之所以有效,是因為種草降低了“用戶成本”,其中包括學習成本、信任成本、金錢成本、觸達成本。

1. 學習成本

當KOL幫品牌種草,KOL產出的筆記和視頻,就成了產品的說明書和使用攻略。

而且,KOL的說法更通俗更易懂,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用戶的學習成本。

2. 信任成本

KOL幫品牌種草,本質上是利用人格做擔保,來給品牌做信任背書。

粉絲們在愛屋及烏的心態下,信了博主推薦的東西,降低了品牌取信消費者的成本。

3. 金錢成本

品牌找KOL種草是有代價的,這個代價就是品牌必須給到一定的優惠,尤其是頭部博主。

因為種草這種事,多少是會消耗KOL信任度的,種草行為必須披著“寵粉”的外衣,KOL才敢放心大膽地恰飯。

當KOL從品牌方那里“把價格打下來”之后,他就變相地幫助粉絲節省了金錢成本。

4. 觸達成本

在廣告鋪天蓋地的今天,我們已經學會自動地忽略廣告、刷走廣告。

而種草素材就是一次“內容植入”,KOL通過把廣告做成內容,吸引用戶看完,降低用戶的防備心理。所以,種草降低了企業觸達用戶的成本。

用一句話總結:種草營銷本質上是在降低用戶的選擇成本。

可為什么到后期,種草的效果會被透支?因為當種草成為一種常態,用戶的“垂直成本”降低了,但“水平成本”卻沒有變化。

當種草泛濫之后,所有對手都在種草時,原本已經降低的幾個成本,就會被用戶看作“理所當然”。

1. 學習成本。各家講各自的攻略,消費者認知錯亂。

2. 信任成本。給錢就做背書,信任透支。

3. 金錢成本。各家都讓利,價格不再有吸引力。

4. 觸達成本??创┎┲魈茁?,內容吸引力降低,完播率下滑。

而當一個品牌,專注提升種草的轉化率,不斷嘗試降低用戶的選擇成本時,他很可能會把品牌帶到歧途上。

二、種草力 PK 號召力

這兩年防曬服突然火了起來。某知名淘品牌的價格大約在199元左右,但頂級戶外品牌的皮膚衣,比如這兩年大火的始祖鳥,一件就要2000左右。

你會看到一種奇怪的現象:

一邊是喧囂地拉客。某些以防曬服起家的淘品牌,一直在營造“選擇成本極低的感受”,讓用戶快速轉化;

一邊是冷酷地擺pose。始祖鳥這樣的戶外輕奢大牌,一直冷冷散發著魅力,讓用戶咬牙掏腰包。

其實防曬衣的技術并不復雜,就是利用防紫外線的涂層或者抗紫外線的纖維,來吸收、反射紫外線。

所以,2000元始祖鳥防曬衣的防曬力不一定會比199元的品牌強10倍,但始祖鳥就是擁有“199們”沒有的號召力。

一切擁有號召力的品牌,本質上賣的不是產品,賣的是意義。

在當今時代,普通人是依靠消費來“發明”身份的。一個人買了張磊的《價值》,并不意味著他想讀這本書,這可能意味著他希望自己是個“長期主義者”。那本書可能他都沒讀完一頁,但當他買下那本書的時候,他就占有了這本書的意義。

當代消費者其實是用金錢在投票,把自己的精神世界交給某個“意義領袖”來指引。所以,真正的品牌不會把用戶導入利益取舍里,而是導入價值取舍里。

而價值沒有好壞之分,只有對錯之分。所以我認為,專注于種草力的品牌,和專注于號召力的品牌,本質上看待世界的方式是不一樣的。

專注于種草力的品牌,它的思維方式是制造“最優解”,努力讓自己成為最好的,會不自覺地討好消費者。

比如,很多新消費品都是白牌的價格,大牌的感覺,買起來不心疼,用起來不丟臉。

再比如,一個糖果品牌可能會刻意把包裝設計得更大,并且縮小單個糖果的個頭,來增加糖果的總體數量。

直播間里的主播可以把盒子和臉盤做對比,然后把糖果倒在桌上,堆成一座小山,讓用戶感受到19.9的禮盒有多劃算。

而專注于號召力的品牌,它的思維方式是制造“我向往”,努力讓自己成為最對的,會想辦法擁有話語權。

專注于種草力的品牌,一直在試圖給消費者性價比最好的東西,所以他們一直在培養“精明的消費者”。

而專注于號召力的品牌,根本不相信世界上有最優解,世界上的東西只有適合不適合,所以他們一直在制造向往感,培養“發癡的消費者”。

這樣的消費者不僅不會占到便宜,他們還要為品牌做出奉獻。這其實不難理解,因為能輕易追到手的東西人們都不會珍惜,包括名次、使命、商品。

而想要變成一個讓消費者愿意追求、甘于奉獻的品牌,就要學會引領消費者的價值取向,讓消費者變成品牌信徒,成為一個擁有號召力的品牌。

三、打造「號召力品牌」:從占領媒體資源,到占領輿論話語權

在6月份里,李想大約發布了60條微博,平均每天2條,最多一天發了9條。

而且李想的微博,可不像其他企業創始人一樣,就是轉轉官微的廣告,他大多數的微博都是在討論一個社會議題。

他評論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方案、抨擊李開復說的“買車是人生最壞的投資、回懟“增程電動是落后的技術”的同行……這些讓企業PR部門心顫的言論,卻點燃了理想汽車的品牌勢能。

我們可以說理想汽車的廣告預算少,但不能說理想汽車的輿論聲量少。低廣告預算的理想汽車,其實是靠創始人微博言論,來搶占輿論話語權。

和理想汽車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特斯拉。近幾年,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的每一條言論,幾乎都霸占了財經新聞或者社會新聞的頭條。

看到他的新聞,我們會主動點擊,并且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主動搜索相關資訊。馬斯克的言論和我們圍繞他言論主動搜索的資訊,共同構成了我們對特斯拉和馬斯克的認知。

可以說,馬斯克的每一條言論,都是一個社會議題,都在試圖搶占輿論世界的話語權。

也許是因為李想和馬斯克的帶動,車企的老板們都嗅到了搶占輿論的重要性。6月13號,長城汽車品牌、技術、供應鏈、財務的十幾位高管一起入駐微博,表示要在這里“在線營業”。

顯然,李想、馬斯克和長城打造品牌的思路,和傳統的品牌完全不一樣。

傳統方法是通過占領媒體資源,從而封鎖消費者的注意力。而馬斯克和李想的方法,是通過制造議題,從而掌握輿論話語權,進而引起社會的主動關注。

兩者的差別在于:通過占領媒體資源實現的品牌認知,消費者是一種被動記憶。而靠掌握輿論話語權實現的品牌認知,消費者是在主動地了解,他們在主動搜索的過程中,拼湊出了品牌畫像。

如果把消費者的心智比喻成一個池塘,占領媒體資源的做法就相當于不斷在這個池塘周圍壘墻。墻壘的越高、越堅固,消費者的信念就越純粹。

而制造議題、掌握輿論話語權的做法,是在給這個池塘不斷加溫,最終讓池塘的水沸騰起來,產生磅礴的能量。

像特斯拉這樣有號召力品牌,它本質上是一個「議題供應商」,而不是廣告制造商。

如果非要把打造號召力品牌建立一個公式,這個公式是:

號召力品牌=議題供應商×社媒放大器

“社媒放大器”就是品牌要學會如何利用社交媒體,放大議題的勢能。

比如,馬斯克是用Twitter搞營銷,李想被對手戲稱為“微博之王”。

而成為「議題供應商」的方法,可以細分成三個板塊,分別是議題設置、議題參與和議題嫁接。

1.?議題設置:設置品牌母題,把“自我敘事”變成“公共敘事”

為什么李想那篇講理想汽車驅動力的微博長文能刷屏?因為他聊的話題叫“成長”。

我們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會遇到大大小小的成長。成長是所有人的人生母題,成長必然伴隨著疼痛、反思、蛻變,最容易引起共鳴。

李想作為兩家上市公司的老板,可以說,他是在用自己的故事,說著大家都關心的事。當公眾覺得這事兒跟自己有關系,就會自發地關注和討論。

過去,我們認為品牌的最高境界是讓品牌等同于品類。

比如可口可樂代表了可樂這個品類,小天才代表了兒童手表這個品類。

但我越來越覺得,讓品牌等同于品類,只是品牌做大的結果,不能成為品牌做大的方法。

因為企圖讓品牌等同于品類,關鍵的邏輯是封殺競品、壟斷市場。這種勝利不僅取決于品牌自己有多強,還取決于對手有多蠢,不確定性太大。

更關鍵的是,讓品牌等于品類,依然是品牌在自說自話,是在向消費者強行灌注自己的那套理論。在這個去中心化的時代,品牌靠采購公共資源,來說自己的事,不僅燒錢而且低效。

更高明的做法是:讓品牌議題等同于公共議題,靠說公眾的事,來牽動公眾的集體神經。用更低的預算,創造更大的影響力。

簡單說,品牌要從“自我敘事”向“公共敘事”過渡。想要完成這種過渡,首先要給品牌設置一個和大眾相關的母題。

過去三年里,雷軍發表了三次演講:

  1. 《一往無前》
  2. 《我的夢想,我的選擇》
  3. 《永遠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將發生》

每次演講的主題看似都不一樣,但內容談的都是奮斗、自強不息。

  • 《一往無前》講的是奮斗的心態:“成功往往不是規劃出來的,危機是你想不到的機會?!?/li>
  • 《我的夢想,我的選擇》講的是奮斗的選擇:“最好的投資,就是投資自己。”
  • 《永遠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將發生》講的是奮斗的信念:“人生很長,無論如何,讓我們保持信念:永遠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將發生?!?/li>

因為大環境原因,過去幾年人們的心態是動蕩的、不安的。而雷軍用“奮斗”這個母題,串聯起小米品牌敘事的同時,為大眾輸送“走下去”的信念,成功把一個只跟品牌相關的故事,轉化成了跟人人有關的社會議題。

雷軍的演講,說白了是為了發布小米新品而辦的,但他們對外稱這是“年度演講”而不是“發布會”。

因為發布會只是品牌自己的事,叫“年度演講”才會讓大家覺得跟自己有關系。因此,小米的年度演講每次都能登上微博熱搜。

對于新興品牌、新產品來說,想要快速打開市場影響力,你就不能自說自話,而是要把信息融入到大家關心的事情里,讓用戶因為關心這件事而關心你。

特斯拉講新能源跟“人類命運”的關系,使得很多人意識到了電動汽車存在的意義;OATLY燕麥奶沒有跟牛奶比拼蛋白質含量,而是把自己打扮成環保斗士。這都是在設置品牌母題,把“自我敘事”變成“公共敘事”。

2.?議題參與:在社會議題的發聲中,表達立場、聚合同類

在上海宣布“上?;貋砹恕钡耐惶欤鄄炊瞥?帝泊洱敬上海#的微博話題,打造了20萬個「上海回來了」紀念杯,免費贈送給每一位上海人民。

帝泊洱看似只是做了一場促銷,實際上卻是在為社會議題“站臺”,用一種儀式化的行為,釋放了大家內心的壓抑。

老一輩中國企業家喜歡低調做人、悶聲發財。他們認為商人參與社會議題,是一種危險的行為。他們參與議題的方式是:發聲但沒立場、行動但不表態。

但新一代企業家似乎不太一樣,你會發現他們很喜歡輸出自己在商業領域的思考,甚至于人生價值的反思。他們想普及的不僅是商品和服務,還有思想和價值觀。

這里面比較有代表性的企業家有:張一鳴、王興、傅盛、黃崢、周鴻祎、唐彬森、李想。

今天,商業已經成為社會上的公共議題,而不是商人自家的生意經。企業家和創業者從沒有像今天一樣,享受明星一樣的待遇。

當所有的企業被推到聚光燈下時,躲在陰影里追求安全,并不是聰明的做法。因為大眾不僅希望企業進入500強,還希望企業和企業家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

所以,未來的品牌,不能再做時代的旁觀者,要學會與時代共振。

一次偶然的生育話題互動中,Babycare收到了620位寶媽對于生育疼痛的控訴和對無痛的感恩。

“那撕心裂肺的痛這輩子都不想再體驗了,強烈安利孕媽們順產的打無痛!雖然在生寶寶的那幾分鐘還是有很漲的感覺,但是好過那種錐心刺骨的痛?!?/p>

——寶媽評論

“無痛真的有那么神奇嗎! ? 我第一胎都沒打,真的是痛啊,痛了兩天一夜。如果無痛真有這么靈丹妙藥,二胎真的要打,想想那種痛就害怕?,F在七個月了,還有三個月都要生了,準備著?!?/p>

——寶媽評論

因為這個契機,他們做了一項調研,發現我國僅有30%的人使用無痛分娩。而剩下70%的產婦,因為觀念、資金等各種原因,飽受生育之痛。

于是,Babycare在微博上發起了一個行動,叫“母愛無需疼痛來證明”,并聯合了珀萊雅、屈臣氏、絲塔芙等13個品牌方,一起為女性生育疼痛發聲。

后來,#我國僅30%的產婦使用無痛分娩#這個話題,登上了微博熱搜第一。

這并不是 Babycare 第一次為“女性生育”議題發聲。

2021年的品牌日,他們曬出了一張孕肚上的妊娠紋海報,卻收到了“平臺審核未通過”的通知。

于是他們發布了一則推文,叫「不懂就問,為什么妊娠紋要被“404”呢?」,引起了很廣泛的討論。

Babycare做這些事明明跟品牌的業務沒有直接關系,為什么非要做呢?

因為品牌可以通過對社會議題的發聲,表達自己的立場,聚合三觀相合的人。越多的人看到你在主動承擔社會責任,越多的人就會選擇跟你站在一起,你就擁有了更大的號召力。

再來看看國際品牌可口可樂。

可口可樂一直關注著全球社會議題。他們發現,秘魯的幸福指數很低,于是在當地投放了30臺微型照相機,這些照相機可以快速幫人們拍攝各種證件照。但是,只有捕捉到人們嘴角上揚時,攝像機才會啟動。

類似的事情,可口可樂做過很多。

比如,把包裝紙改成一支5千克行李托運標簽,讓在外的游子可以把送給家人的禮物帶回家;設計了一個電話亭,只要投入一個可口可樂瓶蓋,就能打一通國際長途,和家人通話三分鐘……

做一個有號召力的品牌,你不能只是通過種草獲得用戶。而是要敢于為社會議題發聲,成為一個“燈塔”,吸引同類主動向你靠近。

3. 議題嫁接:從押注資源到押注議題

雙11已經從一個購物節點,變成一種文化現象。

去年雙11,因為天貓雙11預售和的正式售賣的時間從原來的0點,改到了晚上8點,一些網友開始自稱“尾8人”,天貓就在微博上發起了關于“尾8人”的話題互動。

他們還發現,打工人在工作中用“1”表示“收到”,已經成為一種社交文化,于是把這個現象跟“雙11”結合,發起一個#生活就要扣1111的活動。

從文化現象里剝離社會議題,天貓不是在資源里占位,而是用議題撬動用戶,使流量真正“動”了起來。

我們常常把流量等同于資源,以為獲取流量的方式,就是采購好的廣告資源。比如,買世界杯的冠名,或者前貼片廣告。

但其實,流量和流量的價值是不一樣的。舉個例子,同樣上微博熱搜,一個文案叫#蕭敬騰求婚#,一個文案叫#蕭敬騰求婚好多地方下雨#,這兩個熱搜文案帶來的點擊率是不一樣的。

所以,流量必須附著上內容價值,流量才能產生轉化。而社會議題往往是最好的內容,因為議題可以在輿論拉扯中變成更大的議題。

2021年歐洲杯上,C羅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嫌棄地將兩瓶可口可樂移到鏡頭外,并拿起礦泉水朝鏡頭晃了晃,表示自己只喝“健康飲品”。

C羅拒絕與可樂同框,是一次典型的公關危機。但可口可樂卻順勢發起了“買家庭裝的可口可樂,贈送一瓶礦泉水”的活動。

可口可樂不僅把危機轉化成銷售,甚至還逆轉了口碑。在葡萄牙隊贏得比賽時,網友們甚至開始用可樂敬C羅。

可樂聰明的地方在于,他們不只盯著廣告資源帶來的流量,他們還善于借助社會議題。廣告資源帶來的流量擺在明面上,你可以買,對手也可以買。我們沒法靠這種方法,來獲得競爭優勢。

而議題產生的流量擺在暗處,關鍵看品牌方有沒有發現那些議題的眼光,并合理利用資源放大議題的能量。

采買資源,獲得的只是有限的流量。而把一個議題嫁接到品牌上,是讓流量生發,獲得的是“無限”的流量。

最后的話

“追著消費者討好”和“讓消費者追隨”,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品牌經營思路。

只是一味追求種草的轉化率,品牌遲早有筋疲力盡的一天。而讓消費者成為品牌的信徒,他們會主動追隨你,甚至推動你向前進。

那些成為議題供應商,敢于為時代價值觀代言,敢于為時代議題發聲的企業,終將得到時代的褒獎。

專欄作家

梁將軍,公眾號:梁將軍(ID-liangjiangjunisme),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品牌IP戰略顧問,每兩周大約思考一個營銷課題。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