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字解析 | 后新消費時代:卷出來的情緒賽道,玩瘋了的對話價值(完整版)
自多巴胺穿搭爆火之后,處處都是多巴胺,萬物皆可多巴胺。本文以吳聲演講為開端,聊聊「對話時代X情緒價值」復合出的消費新動能,或者說后新消費時代的新玩法。
2023年8月,吳聲在立秋演講「新物種爆炸·吳聲商業方法發布2023」提出來「對話時代」這個新概念。
前1個月,先有「芭比」粉火爆,后是喜茶XFENDI的「喜悅黃」出圈,然后瑞幸X茅臺「全民上頭」和華為「奔騰不息」來了。
往前2個月,自「多巴胺穿搭」開始,「多巴胺生咖/茶飲/果汁」……處處都現多巴胺,萬物皆可多巴胺。
再往前,2023年2月,偉門智威智庫在《2023年全球100大趨勢報告》指出,人們已決心以活力、力量和振奮的精神風貌來對抗持續的困境:潘通推「非凡洋紅」,Benjamin Moore有「樹莓紅」,奢侈品牌們也以各種「濃墨重彩的鮮艷」點亮秀場。
本文以吳聲演講為開端,聊聊「對話時代X情緒價值」復合出的消費新動能,或者說后新消費時代的新玩法。
一、這是一個需要「對話」的大時代
二、對話時代,跑步進入的「情緒賽道」,未來可期的「情緒價值」
三、新情緒對話的四個新玩法
3.1、有意義的探索式「對話」
3.2、志趣相投的陪伴式「對話」
3.3、用場景構建共識的「對話」
3.4、激發歸屬的共創式「對話」
四、什么是「對話」?為什么要「對話」?
一、這是一個需要「對話」的大時代
我們正在進入一個「對話時代」,場景品牌表現出深入、平等、在場的新特征。這滿屏的案例爆炸,無論是喃喃自語,還是眾聲喧嘩,不僅是這個時代的生活景觀、消費景觀,更是商業奇觀?!獏锹?/p>
吳聲認為:連接之后,「對話」是這個時代最好的選擇。并給出了6個對話線索:新出海是價值觀對話、新智能是場景對話,新下沉是即時對話,新審美就是觀念對話,新社群是微觀對話、新效率是創造力對話。
梳理后,品牌猿認為以下4個觀念需要特別錨定:
觀念1:建設對話界面,發明你自己的時代
從「發現你自己」已經進入「發明你自己」的階段。我們應該像GPT一樣更加精確提示詞,學習建設「對話界面」。
觀念2:持續對話比精準連接更重要
近年的新商業,會員制倉儲超市、社交拼團、DTC 品牌、自動駕駛訂閱、內容平臺訂閱……這些新模式都在指向一個結論,新社群商業的本質是「真實關系」的集合。
觀念3:與AI的對話就是與未來的對話
AI是工作伴侶,而不是工具——Work with you, not for you。這句話樸素而重要。
品牌猿還想把「對話」的格局再放大一點:
觀念4: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
商業一般通過「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創造財富。
過去,社會中的問題很多,這就決定商業規模的瓶頸在于「解決問題」這一環節;但是,這種瓶頸關系在AI時代正在顛倒,即變成了「問題稀少」而「解決能力過?!?。
因此,山口周在《新人類時代》中提出了三個觀點:
- 日本陷入困境(創新停滯)真正原因是「問題稀少化」。
- 在這個時代,優秀的問題比創新的方法更重要。
- 我們應該構思未來而非預測未來。
再放大點。蘇格拉底以啟發式談話而得名「知識的助產術」;熊彼特崇尚「開門理論」(如果你提問,我給了你答案,劃了句號,相當于我給你關了門)。
埃隆·馬斯克12歲時開始追問人生的意義,并從《銀河系漫游指南》中感悟出:任何的Answer(答案)都是荒誕的,只有Answer(答案)背后所蘊含的那個問題,才是有意義的。
因此,李善友教授綜合得出了:人生意義在于你的「提問」!
人生的意義,根本不在于某個具體的答案,而在于你能夠問出的問題的深度和高度,決定了你人生的意義?!钌朴?/p>
這可能才是「對話」賦予這個時代真正的價值。
二、對話時代,跑步進入的「情緒賽道」未來可期的「情緒價值」
讓我們再回到新消費現象、品牌和營銷創新。
曾經,搞一個定位,提一個概念,吹一種生活方式,造一個網紅,消費者蜂擁而至;今天呢?沒有「情緒」很難吸引人群。
- 「淄博燒烤」、「特種兵旅游」、「村BA村超」的邏輯是人間煙火中的「情緒的遠征」;
- 「搭子」、「City wark」、「多巴胺」是基于陪伴與對話能力的人「情緒的共鳴」;
- 「APP攻克附近」、「街邊咖啡/小酒館」、「圍爐烤茶」則表現為「情緒的陪伴」。
所有這些現象的起點,竟都可以歸結為「情緒」,跳出了的階層/產品/圈層/興趣組,而是某種「情緒」。
1、過去的「情緒營銷」
高效的營銷總是與選擇與情感大腦對話!因為你的情感永遠不會對你撒謊。——《情感驅動》可口可樂前營銷副總裁哈維爾
其實,「情緒營銷」早已有之,并屢次成為爆款刷屏出圈的法寶。
以情感營銷稱霸世界的麥當勞可口可樂;以情緒表達上位的江小白表達瓶;以逃離情緒出圈的「逃離北上廣」;借大國自信打破票房奇跡的「戰狼2」;依靠販賣驚喜上市的泡泡瑪特盲盒;還有「懷舊」情緒,「療愈」情緒,「好運」情緒……。
總有一波「情緒」在路上。
「情緒營銷」能夠刷屏很容易理解:①人與人之間的情緒具有很強感染力;②強烈情緒容易引動傳播;③社交網絡的助推,特別是在那個內容缺乏的年代。
盡管過去的「情緒營銷」可圈可點,大部分都可以歸結為「洞察社會→帶動/販賣→你和我」,而今天的「情緒賽道」不同——它的邏輯是「深入生活→陪伴和對話→我們」。
2、現在的「情緒賽道」
回看2023年各種節點和跨界營銷,就會發現越來越多的品牌以平視視角、平等態度和真誠情緒與每一個用戶「對話」。
如借節點特質打造新品情感,「回應」每個節日的特定情緒的節點營銷;如超越以聯名造話題1.0和出周邊的2.0,開始挖掘情緒對話的3.0;再如療愈情緒2.0,不是簡單的一波波海報文案影視殺,而是陪伴在用戶身邊真正做一些事情。
- 野獸派呼應母親節,將「小蝌蚪找媽媽」中的愛意融入新品設計中;蕉下將驚蟄的生命力融入全地形戶外鞋;
- 三頓半攜手潮汐推出「旅程之聲」以音樂助力消費者放松身心;ubras 與Creative Shelter 合作發起了一場睡眠療愈體驗;靈隱寺求子求事業法喜寺求姻緣主打一個安慰劑情緒。
玩法千變萬化,相同點是:他們洞察到人的情緒需要陪伴、支撐、轉移、消解以及出口,并且通過多維的對話、表達和行動,成為這一輪營銷創新的得益者。
3、未來的「情緒價值」
2023年下半場,我們會發現,由「情緒賽道」演化出的「情緒價值」有了新的生命——以新的價值觀和新生活方式為公約數,以「對話」為起點,以「陪伴」為初心,不斷推動最小情緒單元的個性化和多樣性開發和釋放。
簡單理解就是:
- 深入用戶的「生活」,洞察與生活相關的細微/細小情緒;
- 找到某種情緒,「積極響應」;
- 平等對話:平視而非俯視,引導而非帶動,創造價值而非販賣情緒;
- 持續對話:主打一個陪伴(長線主義)。
從《悟空》到胡楊精神,從還有“自古英雄多磨難”到“輕舟已過萬重山”、“奔騰不息的力量”,「情緒」已經成為華為品牌的一部分。
對立志于在當下這個不安定不確定復雜世界中有所作為的品牌而言,誰能把握「情緒力」,誰就掌握了新賽道的主動權;誰懂得通過「對話」釋放「情緒價值」,誰就能與更多用戶建立起緊密相依互為信任的長效聯結;誰能在「對話」中尋找到自己和用戶的「意義?」,誰就可能獲得品牌持續增長的新動能,邁向未來的新起點。
從某種意義來說,與用戶溝通(品牌營銷)從來沒有如此「艱難」又「簡單」過。
三、新情緒對話的四個玩法:意義,陪伴,場景,共創
對話乃最佳的藝術?!S知遠《十三邀》
眾所周知,每個時代都有要解答的命題,每一代人都有各自的情懷,每一個地方都有不同的情愫,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同的情感,也就是說,人的「情緒」始終是變化的,流動的。
假如去追,或者被動回應每一種情緒,如猴子撈月得不償失。要想玩好「對話價值」,成為品牌的新動能和新勢能,需要注入不同的「情緒」,并從以下四個方面展開對話:「有意義」、「有陪伴」、「有場景」、「有共創」。
1、有意義的探索式「對話」
「我們今天所面臨的挑戰,是在每個個體的日常生活中發現意義?!埂獨v史學教授吉爾·特洛伊
許知遠有一段精彩表述,「我們現在這個社會其實不是物質匱乏,而是意義匱乏。絕大部分消費,其實是意義消費和身份消費」;由此羅振宇類推出了「新消費主義」定義——用消費來解決意義缺失的問題。
換句話說,我們生活在一個從消費主權到生活主權大躍進的時代,「個體」明顯更重要了;這也是一個飽和的物質與枯竭的意義時代,「動力」是現代社會最大的能量。
此時,「有意義」將是個體和社會消費情緒的解毒藥丸。
新消費品牌可以通過3層探索,在對話中找到「意義」。
探索1——對話個體生活,尋找新意義
當向上的生活被外力打斷,不少人轉向了內在精神的探索,人們也不再期望一種共同的生活,轉而渴望看見其他個體的故事,并從中汲取新的人生靈感和經驗。
以下應該是未來品牌的必修課:
- 第一,對話個體,探索內在的精神和情緒共鳴,用每一個個體的小敘事幫助群體發現日常中新的意義。
- 第二,在對話個體的同時,品牌需要要走入群體,觀察、傾聽群體的共性需求,尋找共同價值以提升對話效率。
- 第三,這一對話過程是雙向的。不僅要幫助用戶成長,也在用戶那學到新東西。
另外,品牌可以借對話真正的公知和學者一起探索更有價值的意義。北辰青年,青年志,年輕力中心、十三邀、我在島嶼讀書等都是此探索的卓越者。
相比以往,這些對話平等平視平心,沒有指指點點,而是分享。
探索2——對話自己,探索創業的意義和「意義創新」
有一種創新創業由自己的熱愛和渴望出發,這種模式已經成為諸多DTC品牌和新消費品牌踏浪而立的關鍵因素,這種創新也被稱為「意義創新」。
什么是「意義創新」?——重新確定值得解決的問題的新愿景。不僅采用新的方式,而且基于新的理由。
假如把「有意義」這件事,看做是送給世界和創業者的「禮物」,一切就很容易理解:
- 這是一種承擔責任的行為,通過「禮物」,我們有機會創造一個更有意義的世界,這是我們對人類生活做出貢獻的方式。
- 這是一種令人愉悅的行為,是因為如果我們喜愛「禮物」,我們在行動的過程中也會感到愉悅。
當然,你還會驚喜的發現,商業上的成功自然而來,因為:①人們愛有「意義」的東西;②「意義創新」是真正的價值創新;③「意義」無法被復制!
探索3——對話時代/社會/自然,總有你存在的意義
今天和今后的營銷,品牌使命不僅僅是「創造顧客(德魯克)」,還要通過創造顧客以創造價值來解決或影響一部分社會問題。
這將是每一個新消費品牌的「 必躍遷然」。
不同于過去,新對話不需要參與宏大議題,如公益事業,慈善關懷,商業向善,環境保護等,而是找到適合自己的具體「小事」,實效產出,一起行動。
- 「共益」:如更縱深性的探討商業和公益的平衡以及「共益」落地。
- 「微小」:如以微觀視角拆解「共益」,細分至生產鏈路各個環節和生態環境各個角色,由日常點滴匯聚向善或可持續的未來。
- 「尋找自己的獨特“伙伴”」:特侖蘇的沙漠治理;小紅書的海洋保護;野獸派關注野生亞洲象;babycare專注無痛分娩;舒萊幫助偏遠山區女孩打破「月經困境」…。
新對話「時代」的本質是在商業、生活和意義之間搭建了一個橋梁,以此拯救、復活每個人內心長存的某件事。
注入什么情緒:「愛」
虛無縹緲的「愛」,在商業上其實無比強大。正如星巴克創始人舒爾茨所說「無論商業帝國多么龐大,終將不敵愛與仁慈?!?/p>
因為我們愛有意義的事情,愛一切美好的事物;我們關愛他人獲得愉悅,關愛社會獲得成就感;我們愛自己創造的東西,愛自己熱愛的東西。
當品牌以「愛」為本源,與個體,與自己,與時代進行一場場的對話,努力成為推動各種「有意義」議題前進的中堅力量,它也將與社會整體和時代產生更為緊密的聯結,收獲人們更為持久的愛。
2、志趣相投的陪伴式「對話」
心理學上,人類是社交性動物,我們需要與他人建立連接和分享生活經歷,這是一種情感剛需;社會學中,人們既希望保持個體獨立,也希望找到同溫層,在志趣相投的人那里獲取情緒價值。
再加上物質飽和的年代,人與人之間的真實連接實屬可貴,能傾聽有耐心正能量的人更是稀缺伙伴。
此時,愿意傾聽,樂意陪伴,共同成長的新消費品牌和新社群出場了,他們在共同成長,新社群和主動回應三個方面展開陪伴。
陪伴1:長線化的陪伴——與用戶一起成長
早期的情緒營銷以情感為驅動;過去的情緒對話以熱點為基礎;后來的社群運營以興趣展開;如今,品牌社群看向長線化和部落化建設,從興趣導向轉向一群志趣相投的人共同探索新的生活方式。
天真果汁的「小帽子計劃」陪伴了用戶7年;三頓半的「返航計劃」與用戶一起走過了7季;露露樂檬lululemon的熱汗活動,從歐美到中國貫穿品牌成立始終;阿那亞自2013年開始打造的生活社群,10年中演化出了近百個業主自治的社群。
當品牌們帶領用戶在某一領域深耕,在活動中不斷增強情感時,一種以共同信仰為核心,一起成長的長線化確定性的陪伴,有歸屬感且獨一無二的IP就被建立。
不能說牢不可破,但至少互相賦能。需要注意的是,這個過程中,無法達成共識或共鳴,活動自然會半途而廢。
陪伴2:從對話圈層到新社群——以超級伙伴陪伴用戶
新消費時代,消費者圈層化愈發明顯,一些品牌把握趨勢,與高適配度的興趣圈層展開「對話」,收獲了一波波紅利。
但是,后新消費時代,僅僅「對話」已然不夠,還需要搭建圈子,創建能夠自生長的「新社群」:①滿足用戶對社交關系的需求,成為他們在追求「興趣」 過程中的伙伴和支持者;②也讓他們在興趣中有了依托,激發他們深入興趣愛好、探索新鮮事物的熱情和動力,③促使他們更深入地定義自己和發展潛能。
就品牌而言,通過社群成員之間構建的新聯結,讓「新社群」成為一個滲透日常生活的小型社區,直至成為公共IP,是一種投入不大,想象無限的事情。
這就需要品牌找到共建「新社群」的超級伙伴,助力他們成為新社群的核心、意見領袖、主理人、甚至是股東。
- 可以是野生被收編。樂高通過在全球支持各種超級玩家,誕生出獨立且極具影響的認證玩家群體,如360個「樂高認證玩家社群」,21位「樂高專業認證大師」(LCP)。
- 也有刻意挑選的。露露檸檬lululemon的門店教育家和全球1533名大使;星巴克的咖啡大師。
- 還有成就他人的:阿那亞各個生活社群的主理人;蔚來的戈藍派、MonclerCLUB;超級猩猩的健身教練。
有關「新社群」還需2個新認知:
- 超級伙伴,不是對品牌/社群貢獻最大的,更不是消費最多的成員,而是對品牌社群的價值觀高度認同,對活動最積極,愿意為熱愛付出的那少部分成員,當然還必須有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的成員。
- 新社群,必須是線上線下融通的。線下的意義在于“精神地標、體驗場和根據地”。
正因為如此,羅振宇「時間的朋友」,劉潤「進化的力量」,吳聲「新物種爆炸」,混沌學園年度大課,除了賣課和營銷,更重要是如李善友教授所說,要打造的一個“場域”,一個成員學習的“場域”。
新商業生態下,重新理解和構建「新社群」,將會在更高緯度與用戶對話,也意味著更加專業主義的用戶聯結,以及更強擴展的參與式共建。
陪伴3:主動回應的陪伴——同頻共情
脫口秀熱了,去蹭脫口秀;多巴胺火了,推出新配色;芭比粉了,聯名芭比…..;為什么很多品牌窮盡洪荒之力卻很難出圈?
這就是「被動」和「主動」的差別:你是被動的追風,還是主動的創造?
如何主動創造?三步走即可。
- 第一,洞察熱點背后共情值高的情緒元素。比如多巴胺高飽和度色彩搭配背后,有個性表達,有小眾松弛感,有希望憧憬,有重建自我,有簡單快樂。
- 第二,找到與品牌相關度高,能夠同頻,或者是想要溝通的情緒元素。
- 第三,以此情緒元素為基礎,創造專屬的情緒力,搭建全面的溝通場:體驗、產品、服務,而不僅僅是海報,內容和事件。
名創優品借“芭比娃娃”的表現可圈可點:從同頻情緒價值(簡單快樂)到專屬情緒力(粉粉搭),從特色產品、活動體驗,到全方位溝通場,重要的是還直接拉動銷售。
公眾的注意力與購買力終究是有限的,再加上社會熱點時刻流轉,缺少主動創造和同頻共情的陪伴,你的“回應”往往被淹沒在諸多的事件中。
注入什么情緒:志趣相投
情感營銷第一步,就是要找到對的人?!肚楦序寗印房煽诳蓸非盃I銷副總裁拉米拉斯
更喜歡NEIWAI內外品牌創始人劉小璐的一句話——「真正好的消費品牌是和一群意氣相投的用戶一起去定義」。
阿那亞創始人馬寅有過類似的表達:
我用自己對生活的理解來做阿那亞,這恰好吸引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人。我發現我熱愛的生活方式是很多人的熱愛。大家不甘心不僅僅是熱熱鬧鬧,吃喝玩樂,大家在繁華落盡,洗凈鉛華之后,希望生命重新煥發精彩。
總之,陪伴式「對話」前提是:找對的人,找到志趣相投,志同道合者,找超級伙伴。
3、用場景構建共識的「對話」
移動互聯給我們一個前所未有的機會,把人和一切供給需求通過「場景」建立連接。這種場景實時響應,隨時激活,高效連接,不斷創造。
就如一杯簡單的咖啡,有了「場景」,展現出不同的態度表達,衍生多態的新產品,呈現出不同的期待和迥然不同的體驗。所以有了中國咖啡賽道的神奇表現。
當下,數智(AI)+移動、+家居、+出行、+健康…,這些與每個人生活息息相關的動詞「場景」應運而生,不但擴展了生活邊界,更深度影響著我們的思維范式,行為模式和生活方式。
無論何種類型的場景場域,皆始于人的「情感共識」。更直白地說,對話「場景」,就是構建與用戶的「共識」,并以此詮釋新的情感和價值,這才是真正的場景玩法。
后新消費時代,我們從5個新「場景」展開對話。
場景1——對話生活場景:主打一個真實
通過定位/口號,廣告/代言人,技術/流量創造場景影響購買正成為歷史;以「我懂你」的智能,數字加持「真實」的場景,為用戶帶來進步將成為對話時代的新興機遇。
比如全棉時代《她改變的》挖掘女性世界中的「改變者」,小紅書夏日市集「一手交情,一手交貨」人情味的交易故事;淘寶的「一千零一店」企劃,將特色店鋪背后的 1001 種人生推至臺前。
有兩點「真實」需要被注意:
- 「真實」不是將「情感價值」轉化為征服人心的故事打動用戶,而是數字加身人性化,形成的新信任和信賴價值。
- 「真實」更不是「同情心」。同情心是一種俯視視角,產生的是關懷和憐憫;而真實則是平等視角,讓人感到「你懂我」的欣喜和愉悅。
場景2——對話「美術館」場景:從殿堂到日常
藝術是體驗而非理解。——《美術館時代》
無數的品牌體驗中心,商業空間,社區街區、藝術節生活節音樂節,伴隨生活方式和美學需求的升級,開始消弭商業和藝術,時間和空間、消費與體驗的邊界,并以一種雜交式方式繁榮進化,構成了今天新消費的主流邏輯之一。
這個邏輯都可以從吳聲提出的「美術館」中 找到方法論 。
- 「美」——即審美價值,代表美術館特有的藝術IP和體驗。
- 「術」——即美術館的內容刷新機制,獨特的“空間算法”和議題的引領能力。
- 「館」——則是用戶關系,指向主理人、策展人與會員社群。
當「美術館」在每個人生活中成功融為生活元素的時候,藝術從殿堂下沉到了日常。
- 這里有成為空間商業的底層的。如阿那亞地產、天目里商業、話梅實驗室等。
- 有將社區作為最小活力單元的。如長沙潮宗街,蘇州雙塔市集、吳中路地鐵站、成都社區美術館“巷子里”等。
- 有與日常生活的連接和提案的。如:故宮/敦煌文創,神馬來了,「只此青綠」,「詠春」。
當更多人以自己的真實感受來補充和印證藝術,以完成觀念共建時,藝術就有了新的生命力,“藝術化日?!?、“藝術服務人民”和“人民藝術家”將不再是空喊。
場景3——對話「臨界飛地」:浪漫主義救贖
虛擬場地和物理空間融合在一起,以最熟悉的陌生感,正成為新的活動和社交空間。這就是「臨界飛地」:一個具有實驗性質和挑戰性質的,一個“為有限的真實空間賦予無限的虛擬意義”的,一個能夠為當下群體投射復雜情緒臨界體驗的場景。
比如美國三百多位藝術家參與創作的Omega Mart;日本利用廢棄小學改造而成的池核水族館等;中國河南的「只有河南 · 戲劇幻城」。
事實上,品牌更大有作為,在產品開發、內容創作、營銷創新中,搭建“現實與虛擬交界之地”的場景,為用戶創造“臨界飛地”的浪漫主義體驗。比如可口可樂的Creations平臺;Airbnb2022年“OMG!奇屋基金”計劃;上海愚園路的“故事商店”等。
「臨界飛地」,已經事實上成為部分青年當下精神危機的一種浪漫主義式救贖;一次情緒療愈和撫慰之旅,也是一群人的生活社區與精神家園。
場景4——對話「在地化」:誠意和尊重
無論數字和虛擬生活有多么令人興奮和有趣,人們始終需要面對面的真實接觸才能建立更穩定和持久的關系。
此時,實體「門店」成為場景對話的核心力量,也是達成共識的重要空間。
- 有的變成了體驗中心——用戶和品牌之間創意聚會的場所,獲取知識和建議的空間。這就是蘋果和星巴克底層,蔚來創新所在,盒馬翻紅的關鍵。
- 有的擯棄了「復制粘貼」式的擴張——他們結合城市元素,打造「非標」門店,將在地文化深度嵌入建筑語匯和場所氣質中。從蔦屋書店到喜茶,從M Stand到茶顏悅色。
- 有的玩起了煙火美學——從專職空間到開放彈性的公共區,在日常煙火中插入儀式感,或進入商場酒店或是菜市場車站,與城市社區一起有機生長。
- 有的找到契合自身屬性的地址落地生根——他們在各個城市中選擇最能體現當地氣質,將城市特色,嵌入品牌表達?;ㄎ髯拥摹肝骱[園」;FREITAG 將上海的新店開進了小弄堂里。
無論是「體驗中心」,「非標門店」,「煙火美學」,「城市氣質」,這些富有創意的空間表達,從物理意義上幫助品牌貼近城市的人群;而在地化的品牌表達,則讓品牌能充分融入當地的人文語境,從精神層面與本地消費者形成共鳴;更本質的說,「在地化」是對地方和當地生活方式的尊重。
場景5——對話「新下沉」:即時的情緒價值
“相信中國老百姓會吃的很好、喝的很好”這個底層假設做一切事情,那就不要做產品下沉。下沉的本質就是原來很多人沒有享受到很多好東西,現在享受到了,所以這不是下沉,而是一種上行。
——元氣森林唐彬森
而吳聲認為的「新下沉」,更加開闊:「新下沉」不是真的是下沉,而是更深入、平等、在場的“對話”;是一種「即時的情緒」的營造。
比如瑞幸咖啡、名創優品、蜜雪冰城只是極度價格便宜嗎?另有一層因素不可忽略,就是其背后隱喻的「現制的自由」。即便 9 塊 9、 5 塊錢,每次進店購買都在賦予它應有的意義。新下沉一定是「在場」,一定是「即時的情緒」。
以「新下沉」的視角看淄博燒烤,看村超村BA等,就會發現,這些爆紅的背后都有一種「即時情緒」的宣泄,一種在場平權的對話,一種日常共識的達成:誰給我平等,我就和誰平等;誰讓我選擇,我就選擇誰。
注入什么情緒:「驚喜」
觀念的表達不應該急促,場景構建共識更需耐心,但是如果擁有「驚喜」,必將事半功倍。
什么是「驚喜」?借用哲學中的「驚奇」,設定對話的場景關鍵情緒「驚喜」——群體無法想象的,遠超預期的場景體驗。
無論是「真實」的生活場景,從殿堂到日常的「美術館」,浪漫主義救贖的「臨界飛地」,還是有誠意的「在地化」,即時情緒價值的「新下沉」,在用戶期望「驚喜」的情緒中,才能完成從自嗨到他嗨的轉換,未來對過去的勝利。
有了「驚喜」,才進入了真正用場景構建共識的「對話」的大門。
4、激發歸屬的共創式「對話」
小米以性價比和《參與感》創造了非凡無比的商業奇跡;而持之以恒的了不起,則是融合了雷軍的情緒:夢想、成長,向往,更有對用戶的尊重和誠意。
其實,小米的「參與感」僅僅是打開了通往未來的“一扇門”,真正的新勢力是那些激發歸屬的共創式「對話」的品牌。
對他們來說,共創式「對話」并非手段,而是新力量、新理念和新大陸。
(1)品牌創新的新力量:對話「共創式」
實驗室就是我們的世界,還是世界都是我們的實驗室?!狽ASA
當個體從被動的消費者變為主動的人,到「人人都是創造者」;當認可「創造品牌的不再是公司而是用戶,擁有品牌的是公司而是獲得意義的用戶」的品牌出現后,共創式「對話」就被玩了起來。
當社會從單一的經濟進入可持續的「共享價值」;當「共享」的第4消費時代在日本乃至全球成長;當web3.0,AI成為生活中最神秘也是最強大的變革力量之時,「共創式」對話就開始瘋狂生長。
這里有「共創式」玩家的王者樂高;早已形成「共創」體系的巨頭寶潔;也有歐美各種DTC品牌Everlane、Glossier等;面向公眾全民共創的慕課教育和可汗學院;「共益企業B Corp」和偉大的「1%地球稅」運動。
微小能幫助個人自我實現,形成情感歸屬,安放心靈;中度可以成就品牌,觸發創新;大則可以參與宏大敘事,做有意義的事情。也因此,「共創式」對話正成為全面營銷變革的關鍵力量。
(2)共創式「對話」的要義——從「我」到「我們」
共創式對話本質是要與用戶,員工,生態伙伴建立一種「全新的關系」——共建,甚至共享品牌。
所以,「我們」來了!
- 不是「我」的營銷或「我」的品牌,而是「我們」的營銷或我們的品牌
- 不是「我」創造,而是「我們」共同創造。
- 不是為「我」(股東企業)創造利潤,而是為了「我們」的社會創造價值。
- 不是「我」引領生活,而是「我們」是生活方式的共建者。
這里的「我」,指品牌的主體,包括公司、組織、股東;「我們」,是指擁有共同理念而關聯的所有參與者,包括公司,員工,用戶,合作伙伴,利益相關者。
2022年9月,星巴克玩了有關「我們」的狠活——「Starbucks Odyssey」計劃。
該計劃將傳統的以品牌為中心會員體系,改變為一個由多方:品牌+會員+員工+合作伙伴等共享的去中心化共和國體系/生態。他的本質是什么——圍繞熱愛咖啡的人創造新的關系:「我們,所有人參與,擁有,共創,共享的關系」。
(3)共創式「對話」的理念——一種完全不同的思考方式
在品牌猿看來,共創式的「對話」不是技術問題,而是一個理念問題:
- 「共創」要能促進你與「關心的人」或「擁有相同價值觀的人」建立「相互對等」的聯結。
- 「共創」核心原則是你的對話伙伴們不能只是簡單地消費或附和,而是要能做更多的事情。不僅是欣賞、記憶和消費,而是要創造具有可行動性的事情。
- 在結構上,「共創」要有一個共同的主干,但同時也要鼓勵各類人對它進行改變和擴展。簡單來說就是,參與者可以自定義、二次加工和塑造。
- 在組織上,「共創」需要思考去中心化的組織的建立,如何由一群人圍繞某個使命,通過透明化的協調,共同確定章程,分解目標,完成任務的組織。
- 對待員工態度,員工參與是重中之重。如果他們沒有參與——或者沒有感覺自己參與——那么你已經失去了這個游戲的參與權。
有了上述理念,那些戰術手冊的問題:如何參與?如何建立信任?黏性從何而來?誰得獎勵,誰買單,誰來拍板?誰獲得表彰,誰又有了地位?就能被有效地創造出來,進而形成一種正向循環和反饋。
(4)共創式「對話」的關鍵——歸屬,尊重和自我實現
人,生來就追求「歸屬」,無論是部落、民族、宗教、國家、黨派、社團、社群、家庭。
玩好共創式「對話」,需要攀爬「馬斯洛人類需求層次模型」之梯:
- 得到「安全」——滿足某種需要和賦能感情
- 創造「歸屬」——以一致清晰的價值觀和熱愛,找到同類,共建社群!
- 獲得「尊重」——分享權力,重喚價值,重定身份!
- 實現「自我」——做點有意義的事情!
一個人愿意購買產品,或許是某種需要:心理和生理,精神和物質;或許是產品和服務為他能夠賦能(愉悅),得到了一份安全感。而一個人忠實于某個品牌,必然是因為在這里定義了身份,找到了同類,有了歸屬感。
但是,只有當他們一起行動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創造了價值,承擔了責任,獲得了尊重,實現了自我,才可能一起走的更遠更久。
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維基百科和久盛不衰的TED是共創式「對話」最好展現。
所以,共創式「對話」的關鍵——不是鼓勵和激勵用戶如何參與——而是,能否形成歸屬感,贏得尊重,并實現自我。
更大的視角和視野是,共創式「對話」是實現「馬斯洛需求」的方法論;甚至說,共創式「對話」本身就是一個偉大而崇高的事業,他給予人人公平的參與創造未來的機會。
注入什么情緒:「誠意」
共創式「對話」是數智時代最有張力的表現形式,也是最難以駕馭的玩法,更是未來所有高級水平營銷活動的基礎和整個品牌活動的基本構成,要想降服或者說玩轉它,你需要注入「誠意」。
- 使命和夢想要有「誠意」。如果你的信仰虛無縹緲難以實現,如何吸引人群和你共同奮斗。
- 價值觀要有「誠意」。真誠、平等、尊重、透明,還要有態度。
- 模式要有「誠意」。公開的規則,公平的激勵,公正的獎勵。
- 行動要有「誠意」。不怕微小,但是要有作為;不怕偉大,但要有行動;不怕錯誤,但要持續迭代。
- 溝通要有「誠意」。講述真實的自己和用戶,真誠表達,真誠變現,真誠互動。
在「透明」成為新商業文明的底層認知,唯有「誠意」才能激發共創式「對話」源源不斷地生成歸屬、尊重和自我實現這些稀缺的情緒價值。
四、「對話」的本質是什么&為什么要「對話」?
從蘇格拉底對話辯證法、柏拉圖《理想國》到孔子《論語》,「對話」這種思維結構就以其獨有的運作方式解答事物的邏輯和真相,在張力中展現認知的律動,以此引動新問題新思考新觀念,成為一種打破“可能”與“不可能”界線的神奇“原力”。
今天,我們所討論的「對話」,并非種種眼花繚亂的ChatGPT的提問游戲,也并非從確定的答案向不確定的問題轉變的過程,而是一種價值觀層面的認知和態度。
1、那么,本輪「對話」的本質是什么?
2023年上半年,當我們站在AI創世的開端,「人機智能」成為這一輪技術浪潮的真正引擎時;2023下半年,當人機交互的場景成為一個常態,AI原住民開始崛起,大量的新情緒新欲望在AGI的土壤里生長出來時,你首先需要洞察這場盛宴的本質。
人機智能的本質=「創造力對話」。
這場「創造力對話」——不是通過自己的關鍵詞和提問能力,從人類的知識庫中即時找到一個相對完美的解決方案;不僅是把人機智能當成提升效率的工具,在工具中創造新工具;我們更應該把人機智能當成「創造力工具」和人機協作的「創造力涌現」。
洞察「對話」的本質,理解「對話」的意義,掌握「對話」的方法,?將成為個人、公司和組織占位未來新商業文明和生態的決定因素。
2、為什么要「對話」?
以新消費的邏輯再梳理一下。
我們站在一個風險加劇機遇門檻提升的新大陸門口:新消費不再是「問題消費」、「場景消費」,而是「意義消費」;新人群不再是「消費」者,不再重視擁有,而是崇尚流動、共享和共創;新品牌不僅要提供更好產品,還要持續創造新「價值」,「我們」該何去何從?
唯有「對話」。
只有「對話」,能夠打入和融入新消費群體的話語體系/圈層/生活,凝集出從共識到共鳴情感價值;才可能跳出超級大廠們制定的規則定位/超級符號/爆款/流量池等,開辟出你自己的「新大陸」。
以這次“全民上頭”的瑞幸X茅臺跨界營銷為例。
- 首先是態度,以平等的視角與用戶「對話」;以他們的話語體系融入生活場景,從共識到共鳴。
- 其次,注入當下的「情緒價值」(新中產的“坍塌”和貧富分化下的焦慮情緒),在一次次炫耀和表達中,完成「情緒的釋放」。
- 最后,少不了「我們」的參與感,「我們」的共創,歸屬感就是這樣不知不覺被建立。
對比一下不久前的喜茶XFENDI的喜悅黃,假如瑞幸這次沒有「平等」的態度,沒有「情緒」的注入,沒有「共識」的場景,沒有激發歸屬的「共創」,能超越他嗎?
3、后新消費時代營銷,從「對話」開始
此時,再品味下吳聲在《新物種爆炸·吳聲商業方法2023》所說——「對話」比「連接」更重要。
- 消費者不是一個端口,而是一個有著多元需求的真實的人。真正的消費并不是被「連接」創造出來的,而是基于「對話」的陪伴,帶來的「情緒價值」所產生的成長和美好。
- 「對話」和「連接」并不是一個對立的關系,對話是一種深度的連接,連接的「漫不經心」,遠不及對話的「堅如磐石」。
- 「連接」的目的是拿到一個用戶ID/信息/用標簽定義興趣喜好/消費能力,本質是商業;「對話」的目的則是共建意義和共享美好,本質是共創未來。
「對話」是一個「平凡」的詞,也是一個熟悉到幾近陌生的詞,更是一個可以描摹后新消費持續性和創造力的詞。
當我們為有意義的探索式「對話」注入「愛」,在陪伴式「對話」中找到「志趣相投」,在共識場景式「對話」中創造「驚喜」,用「誠意」為共創式「對話」深化歸屬時,「新消費」就完全不同——「對話」有了新的心智:平等平視平行;?也有了新的價值:共建共創共生。
對話之下,問題開始;對話之中,觀念洶涌;對話之后,未來想象。
這是一個開始。我們正站在開始的時刻。
專欄作家
品牌猿,公眾號:品牌猿創(ID:brand-yuan),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新商業生態的窺探者,品牌戰略顧問,專注品牌創新與進化。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只有兩個字:大贊
看完了,打開了新思路,謝謝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