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品牌危機遭遇輿論審判
這幾年,太多品牌或者主播、KOL犯錯,都不能夠被大眾原諒。在輿論管理中,公眾文化最為敏感。為什么品牌在處理此類事件中,總步履蹣跚?本文對此進行探討,一起來看看吧。
這兩年,太多品牌(KOL、主播)犯錯,不被大眾接受。
例如:
某運動服裝品牌發布以“飛行”為主題的帽子,其設計元素,似乎帶有日本軍國主義風格,雖然后續以中國古文化為辯解,但仍然受到公眾的強烈反感。
某護膚品牌與韓國企業合作,推出以二十四節氣為概念的“護膚品牌故事”,由于文化差異,大眾認為二十四節氣作為中國文化遺產,不應被濫用,遭到吐槽。
某化妝品牌因為KOL說出一段關于“工作有沒有努力”的表達,遭受全網吐槽淺顯刻板,在大眾看來,這是一個努力也不一定漲工資的時代。
輿情管理大致分為公司治理、營銷傳播和公眾文化三大類。其中,“公眾文化”最為敏感。
為什么品牌在處理此類事件中,總步履蹣跚?一點點小事,都會引發巨大輿論風波?經過分析,主要與其立場不明確、危機管理失位、社會文化、資本結構沖突有關。
01
什么是立場?
簡單來說,品牌站在什么角度看問題。
公關主要處理品牌與受眾上的各種利益者的關系,這些利益相關者包括政府、消費者、非營利機構、投資人、企業員工等。
所以,公關的立場很明確,維護公司利益前提下,替公司與大眾溝通,如果用兩個字來形容,即「平衡」。
也就說,公關工作不僅替公司說話,也要考慮大家的感受和需求,保護公司利益同時,確保大家的聲音被聽到,雙方需求都得到滿足。
這就有問題,為什么?
有些公司會采取一些不那么坦誠的策略,實現自己目標,例如,不完全透露事情真相,這種做法容易讓人產生誤解,認為公關在“隱瞞事實”。
還有一些公司出現問題迅速道歉,解釋原因,并提出補償,如果處理得當,這種做法能夠獲得消費者理解和信任。
然而,此前我看到很多品牌,因長短期利益衡量的博弈,對如何改正、以及補償草草收尾,搞得局勢惡化,最終階段陷入短視、貪婪的漩渦。
甚至,還有一些品牌、KOL面對輿論只有小范圍爭議,也許并沒有做錯什么,但沒有處理妥當,隨著時間發酵,問題被方法,最終吸引全社會關注,并遭到反噬。
所以,能看出什么?
危機公關初期,是組織(品牌)和消費者之間的問題,一旦上升至社會輿論,那么,社會輿論屬性、和組織目標重要性就要劃上等號。
因為,它們之間是互補的,相互影響。
我一直喜歡說,公關重腦力勞動,企業大部分道歉絕不是低頭,要么跪舔至極,而是相當復雜的利弊關系與情緒之間的博弈。
要做到這一點,就要站到一個更廣泛的社會視角,權衡品牌的目標與消費者的需求和期望,確保共同的價值觀念和目標得到實現,這才是真正有效的公共關系。
因此,公共關系管理中,一個事件若發酵起來,應該先照顧公眾情緒,然后在擺事實、明道理;若只站在品牌或消費者的角度出發,一開始就會走上歪路,這會導致下一步“危機管理的焦點”走偏。
02
立場偏了,回應自然不被認可。
危機管理中主體是「品牌」,事件當事人,從社會層面看,正確回應的思考邏輯是:善惡-公私-是非-得失。
為什么呢?
整個社會文化大體系中,道德理論被視為法律外的決策基礎,人們會思考,一個組織(KOL)的言論行為,是否正當和違背道德。
如果一開始被認為不道德、作惡的,它立馬會失去公眾的信任和支持,導致更大危機。
舉個例子:
你應該看到過此類事件,之前315消費者晚會,有一個泡面生產公司,廣告中承諾使用純天然、有機食材。
然而,曝光后的事實是,酸菜加工過程中,存在光腳亂踩、扔煙頭現象,明顯有衛生問題。面對這一情況,你會怎么看?
大多人第一反應,哇,好臟,怎么能給人吃。這種行為違背消費初衷,它還對公眾健康和安全構成直接威脅。
大家會對該公司價值觀產生質疑,因為之前,我們第一時間看到廣告時,是基于對公司的信任,認為其生產的泡面健康、安全的。
但是,當真想大白,這份信任立刻化為對公司的失望和背叛,它不僅是產品的問題,更在于公司對消費者的不真實和不負責任。
踐行善惡后,大家會思考什么?
公私、是非、得失。公眾會議論,會猜測:“我之前吃過這個牌子嗎?這個工廠到底在哪里?它們為什么要這樣做?”。
社會的響應迅速且多元,從普通老百姓的吐槽、媒體的火眼金睛,到政府的出手,每個部分都能決定這場風波怎么走。
緊接著,大家會質疑行為合法性,是否觸犯某些行業規定,然后,消費者會扮演更高級的審判者角色。
03
確實,絕大部分人面對品牌、KOL失誤上,持有一定容忍態度。這種「容忍」被利用為策略性的工具時,大眾關注焦點、看法會有所轉變。
其中最明顯現象是:
人們不再僅僅關注“危機事件”本身,轉向探尋這些事件背后反映出的深層次結構性問題。
比如:
當品牌為了追求最大化的利潤,有時可能會犧牲對消費者的關心和尊重,這就容易體現出“強者”對“弱者”的不平等對待。
以打車服務為例。為了更多的收益,平臺每次交易都會抽取一定的份額,而且,為了提供給用戶的優惠,它會提高這部分抽取的比例,或降低司機的收入。
每次出門打車,我經常聽到滴滴師傅們吐槽,哎,拉活兒不賺錢,錢都讓平臺賺了,這其實是當前資本主義,在某些領域的一個問題。
那些擁有技術和市場優勢的大型平臺、品牌(KOL),往往能在與個體工作者、消費者的關系中處于主導地位,而消費者或像司機這樣的個體工作者,由于缺乏議價能力,經常處于弱勢。
同樣情況也出現在外賣平臺、在線購物、共享單車和短視頻平臺等多個領域。
這種經營模式,使得許多普通工作者和小商家感覺自己的付出,并沒有獲得公平的回報,大部分利潤都被平臺和大公司占據。
這些掌握局部優勢的平臺、品牌、KOL發生危機,人們關注點很快會轉向,對整個資本的批判和質疑上。
為什么?
我并不覺得當代人容忍度、控制情緒能力降低了,而是應該思考下,“為什么現在社會對年輕人越來越不公平”?
我查了下,「容忍」這詞一般是用來描述對別人的錯誤持寬容態度。
如今,很多年輕人一畢業便難以找到工作,那些入職的很可能得面對低工資、高壓力和996的工作模式。雖然我不清楚在這群體中年輕人的比例,但相信他們是主力。
一些中年人,面對養老、生育、家庭等多重壓力,這種生活壓迫讓他們更加浮躁。
若是品牌或KOL的言論只是小過,大眾可能不會太在意;但一旦侵犯到了大家的底線和原則,我相信,大眾不會那么輕易地「容忍」。
比如:
昨天和朋友騎行了30公里,途中買了一些飲料。令我震驚的是,其中一個品牌的飲料,100多毫升的量居然要價8塊。
或許因為我們對互聯網消費品有所了解,朋友馬上吐槽:
這品牌要有危機,我絕對會第一個站出來批評。因為產品既不實惠,價格還貴,簡直在剝削消費者;工資并沒有增長,但消費水平卻持續上升,這樣的產品到底有何存在的價值?
這并不意味著消費者對品牌要求過高,也不是簡單地跟風批評。而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人們選擇意識增強,對產品和服務的期望也更為嚴格。
大家不僅看重價格,更注重性價比、產品質量,以及品牌的社會責任;當品牌無法達到這些期望,甚至在面臨危機時表現得漠不關心,消費者當然會感到不滿。
這種不滿是對整個行業、資本的發展,是期望品牌真正地為消費者創造價值。
并非人們對品牌犯錯的容忍度在降低,而是,人們開始意識到某些結構的不公正,感覺是一種新的剝削形式。
這種剝削,往往通過文化、知識,甚至短視頻,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大眾。
04
資本,的確推動許多偉大變革。
比如,得益于資本運作,商業、工業科技得以繁榮,市場經濟加速發展,使得人類不再僅僅依賴土地,不必“靠天吃飯”,并且走出了農耕文明的邊界。
大城市崛起,世界歷史進入嶄新的篇章,全球化盛行,將我們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形成一個真正人類命運共同體。
更重要的,我們跨越馬爾薩斯的人口預言,打破人口增長對資源的限制,使得人類能夠根據自己的愿景和需求,塑造自己的歷史和未來。
我到不是吐槽資本不好,而是,在資本的影響下,一些品牌和KOL未能真正展現對消費者的尊重和關心。
讓原本期望通過資本提高生活品質的消費者,感覺自己被困于一個“有限的游戲”中。
我之前寫過一段話,“你現在吃的苦,都是大你10歲的人,給你設定的門檻”。
想看,是不是這樣?
平臺結構、規則常常是由那些年長、有經驗和金錢的人設定,而年輕一代往往需要適應并克服這些規則和障礙;這不意味著年長的一代故意為難年輕人,而是他們基于當時的情境和判斷做出的決策。
舉個例子:
你現在要做個消費品牌,會發現此前消費市場都非常飽和,他們為了壁壘還會,做出各種策略和措施。
通過專利保護、市場霸權、廣告轟炸、或與供應鏈合作伙伴建立緊密的關系,以確保自己的領先地位和市場份額。
你想要進入市場,即使有創新的產品、服務,也會面臨巨大的挑戰和障礙。
當新興品牌試圖挑戰這些既定的市場結構,不僅要應對由已有品牌設定的高標準和期望,還要面臨從各方面的巨大壓力和抵制,這導致市場的創新速度減緩,競爭減少,最終可能對消費者產生不利影響。
所以,一個消費品牌從起步到成熟再到最終的萎縮,到結束,每一步都像被設計好的規則,從花錢買流量,到用戶培育,到創新產品力保持競爭力。
似乎每一步都是不得不遵循的命運軌跡,但背后真相都是資本、市場機制設計好的規則游戲,每個參與者都在其中尋找自己的機會和位置。
很容易讓那些有錢的品牌,更有錢;沒錢的品牌,則更加艱難的求生存。結果就是,市場上出現一個“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的現象。
如此一來,不僅給小品牌帶來壓力,還限縮了消費者的選擇。
當只有那些資本雄厚的品牌主宰市場,它們既能設定高價格,又不一定承擔相應責任,消費者就會面臨價格上漲但質量未必有保的風險。
一旦它們出現危機,就會因為立場、社會文化,以及道德原因處理不當受到指責,出現“墻倒眾人推”。
從另一方面說,出于對社會的期望,大家“容忍度低”是希望社會變得更好。這意味著,看似微小的問題背后,可能隱藏著更為深遠的影響。
總的來說:
輿論審判品牌,在表達什么?
表面對某一事件或行為的評價,更深層次揭示大眾的共同價值觀和對社會的期望。
當事件發展成社會現象,品牌(事件人)應當深入反思,究竟與社會期望,有哪些偏差?是否需要重新定位自己在社會中的角色和責任。
專欄作家
王智遠,公眾號:王智遠,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暢銷書《復利思維》作者,互聯網學者,左手科技互聯網,右手個體認知成長。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