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端郵件營銷獲客,怎么做效果才好?
對于B端企業而言,郵件營銷有時候也是一個不錯的渠道,通過有效的郵件營銷,我們可以達成營銷轉化的目的。那么,怎么通過郵件營銷策略來獲取B端用戶呢?這篇文章里,作者分享了自己的方法和技巧,或許會對你有所啟發。
郵件營銷是B端企業獲取客戶的一種重要方式,雖然流行度和效果可能不及私域渠道,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夠發揮獲客價值。
郵件營銷≠發郵件,它的關鍵在于營銷,即在“郵件”這一渠道上,通過內容達成營銷轉化的目的。
所以我一直以來,會把郵件營銷當成內容營銷來做,而不是簡簡單單地發郵件。那么想做好營銷,“玩轉”渠道和內容至關重要。
因此,我將結合自己豐富的實操經驗,深入探討如何通過郵件營銷策略來獲取B端客戶,以及分享我在過去實踐中探索出來的各種方法和技巧,以幫助大家更好的實現營銷效果、達成營銷目的。
一、郵件營銷的本質是內容營銷
B端內容營銷指的是針對B端客戶的一種營銷策略,通過生產和傳播有價值的、相關的、一致的內容,以吸引和留住精準的潛在客戶群體,并最終以驅動客戶成交為目的。
B端內容營銷注重對目標客戶群體的需求和痛點的洞察,通過提供具有針對性的內容,幫助客戶解決問題,提升認知,促進轉化。B端內容營銷常見的形式包括白皮書、研究報告、案例分析、專業課程等。
本文提到EDM郵件營銷目的是B端獲客,接下來,我將以內容和渠道貫穿起來,介紹郵件營銷獲客方法。
二、郵件營銷的核心邏輯
“拓寬流量池+優化轉化漏斗” 是郵件營銷的核心邏輯。
其實不僅僅是郵件營銷,像公眾號、抖音、小紅書、知乎等公域運營,以及微信私域運營,也同樣適用這個邏輯。
只不過在EDM(Email Direct Marketing的簡稱,即郵件營銷)中,這層邏輯會非常明顯,且最容易追蹤。
我們很容易對觸達的人群(即收信人)做精細化地了解和拆分,例如他們所屬的行業、業務范圍等,并且可以相對自由地控制發送的人群、時間、內容、頻率等。
而其他的平臺,基本只能全量發送,就少了A/B測試、個性化營銷等非常有用且見效快的運營手段。
1. 拓寬流量池
其他的平臺流量來自于系統推薦、付費投放推薦、關注、主動搜索等,但是郵件營銷只能定向觸達,無法發送給收件人以外的其他人。
所以,我們需要想方設法地擴充流量池。至于具體怎么搞到目標客戶的郵箱,那就各憑本事了。
2. 優化轉化漏斗
這點也非常好理解,因為EDM呈現出非常明顯的流量漏斗特征,那么想辦法優化每一個環節的數據就是一個很有效的特征。具體的方法后面有提到。
三、EDM情緒營銷
借用品牌資產金字塔模型,我認為內容也是可以分為感性和理性的。
在我過去的認知中,認為B端客戶需要的是理性的內容,要讓他感受到產品和服務的專業性,因此我之前寫的內容會比較板正,主打的就是契合品牌調性。
說白了,我所選擇的讓客戶產生行動的方式就是“理性”,通過實實在在地撰寫功能價值、產品核心賣點、服務亮點等價值類的內容,讓客戶感到這些對他可能是有幫助的,從而吸引留資。
但是后面意識到B端客戶也是人,既然是人,那么他的大腦就不止會受到理性的驅使,感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發揮作用。
因此我就開始嘗試在營銷郵件中適當加入一些感性的元素,不過畢竟B端客戶和C端用戶還是有本質區別的,對感性的使用無法像C端那樣做得很過火,需要拿捏好“度”。
主要做了兩方面的嘗試:
1. 改變EDM的形式
之前的郵件是長圖類的,長圖是行業通用做法,但是營銷屬性太濃了,一看就知道是廣告,這樣容易引起客戶的警惕。當人一旦產生警惕心理,就會動用理性思考,那么就需要郵件內容能夠準確切中他當下的痛點,否則很難讓客戶留資。
而我將長圖形式,改為了正常的郵件樣式,即標準郵件格式+文字+圖片,這樣會給人一種“真人”在定向發郵件的感覺,客戶也會更愿意認真看下去。
當然,這一個改變并不能讓客戶從理性思考轉向感性思考,只是增加了一些“真人”的感知,讓EDM看起來不再有那么強的營銷屬性,更重要的其實還是內容。
但正因為這種“真人式”的郵件風格,在內容上可以更靈活,例如可以用真誠打動客戶“如果您有意向,可以隨時聯系我,我可以為您上門講解演示“,又或者是”雙11活動名額還剩最后5個,您如果感興趣可以聯系我,我先幫您留著“等等,而這樣的話術很難在長圖式郵件中呈現。
從實際結果上看,真人發信式的留資量幾乎是長圖式的2倍,這也側面說明了“人性化”郵件營銷策略的成功。
2. 喚起客戶情緒的內容
人的大腦可以分成三個,第一個是控制原始欲望的“本能腦”,第二是進化產生的“情感腦”,第三是進化的終極產物“理性腦”。三個大腦最顯著的區別在于反應時間,本能腦和情感腦的反應時間都很短,而理性腦需要一定的反應時間。
本能無法控制,理性需要思考,因此營銷人員紛紛將目標轉向情感,開始做情感營銷。事實證明,這確實是好用的。
我將情緒簡單劃分為了四個象限,從情緒的正向性和強烈度來看,可以分為以下四類:
要讓B端客戶產生行動,關鍵在于情緒強烈度,尤其是拿捏好人性的弱點——消極情緒。
所以,我在標題和正文中,會嘗試添加一些容易引發客戶情緒的文案,例如:2024年最具威脅的不是AI,而是會使用AI工具的同行!30%的人已經嘗到AI時代紅利,半年完成全年業績目標!等等。
通過營造一些焦慮、攀比、被淘汰的“氛圍”,讓客戶產生危機感,從而愿意產生行動。
不過要格外注意度的把握,不要過于標題黨,否則容易適得其反,導致翻車。
四、EDM精細化運營
我的精細化運營思路有兩條,也是同步并進。
1. 優化轉化漏斗
根據客戶的行為,郵件營銷的完整鏈路,可以分為:看到郵件-點擊郵件-查看郵件內容-點擊郵件中的跳轉鏈接-進行留資或其他動作。
那么,其中涉及到的一些數據指標也可以對應分為:郵件送達率-打開率-點擊率-跳轉率-留資率。
EDM的精細化運營就體現在優化每一個環節和鏈路,讓每一層的數據得以提升。
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內,我針對每一個環節都做了很多的優化嘗試,也探索出了一些有用的策略,整理如下圖:
其實在做郵件營銷的過程中,逐漸發現每一個環節都有很多細節可以、值得優化,并沒有一成不變的好的策略,哪怕探索出了一些好用的標題風格,多發幾次也沒效果了。
所以哪怕之前已經找到了很多有效的方式,但是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還是需要經常性地思考,到底哪里還能優化?哪個細節還能做得更好?
這也逐漸成為了我的一種思維方式,無論是做活動運營、內容運營、用戶運營,這種思維方式都是可以很好地派上用場。
2. 人群精細化拆分
要想效果好,就得“對癥下藥”。
客戶的需求是什么、痛點是什么,就給他們推什么內容,所以需要給客戶打上標簽,并根據這些標簽進行人群拆分,精細化觸達。
這件事的關鍵點在于如何給客戶打標簽。
我的思路是從客戶的行為、屬性、內容、客戶旅程四方面著手,找到可以拆分的標簽:
五、用戶洞察,賦予營銷“靈魂”
*因為本篇討論的是B端,原則上應該說“客戶洞察”,但用戶洞察是更加深入人心的概念,因此后文均采用用戶/用戶洞察的說法~)
從大學實習開始,我就一直在做市場、運營類工作,越來越感到用戶洞察的重要性,只有具備良好的洞察力,才能找到用戶的痛點、癢點、爽點,寫出效果好的內容。
洞察,賦予了營銷“靈魂”。
所謂用戶洞察,很多專家大拿都提出了自己的洞見,在我看來,其實就是對用戶的深入理解,全方位綜合地了解他們的畫像、行為、需求…
就好比我們要想讓一個人做一件事,如果掌握了這個人的性格、行為模式、他的軟肋(需求)…對他的了解和掌握越多,那么能夠說服他做事的概率也就越大。
例如,我想讓一個朋友幫我搬家,那么基于我對他的了解,可能會這樣說:“周六可以過來幫我搬家嘛(知道他周六是有空的),我一個人實在是搬不過來呢,每次搬家都累掉大半層皮(知道他的性格是熱心腸且不容易拒絕人的求助),搬完后我請你吃你最愛的那家火鍋(知道他的興趣)?!?/p>
面對用戶/客戶也是一樣的道理,只不過它們是高度抽象化、標簽化的代表罷了。
1. 需要真正了解用戶
了解用戶/客戶,需要每一天的積累。
我見過不少公司,其實在“走進用戶”上做得還是不夠的,大部分市場人就大致知道一個用戶/客戶畫像,掌握的都是一些籠統的標簽。夠用,但還不夠。
雖然現在的工作情況,并不能夠讓我直接接觸客戶,但我會經常聽直銷、CSM的電話錄音,盡可能地從中挖掘到客戶的需求、關注點,以及可以從中感知到客戶的年齡、性格、表達習慣等——這些有助于調整內容。
不過,客戶說出來的內容不一定完全真實可靠,還需要依靠數據進行綜合判斷,如郵件打開率、留資效果好的主題。
2. 深挖用戶洞察
要想提升自己的用戶洞察能力,關鍵還得靠“感悟”。
通過不斷和客戶接觸、溝通,再結合客戶(一般體現再數據上)的反饋,就能逐漸感知到它是一個怎樣的“人”。
3. 標題是用戶洞察的最直接作用物
郵件營銷(以及公眾號文章)最重要的要素是標題,我認為好的標題的核心公式是:
用戶痛點是關鍵,需要在標題中盡可能地直接點明客戶痛點,不要拐彎抹角。我的秘訣是盡可能先用大白話講出來,再對其進行語句優化,例如我之前寫過一個視頻腳本,主題講的是產品推出了xx新功能,能夠幫助用戶快速記錄待辦事項。
不具備用戶洞察的標題可能就是“三秒鐘記錄待辦,再也不遺忘工作事項”“待辦功能上線,讓你的辦公效率翻倍”,而具備洞察的標題可能就是:“我好像還漏了啥事沒做來著?emm…想不起來了” 。后者就讓人非常有共鳴,畢竟大家都有過類似的經歷,像這樣的內容效果會更好。
刺激點有助于加速客戶決策,在郵件標題中加入限時、限量、前xxx免費、定制xxx等字樣,就是刺激點,能刺激人“啪”一下點擊進去。
整體感知就是看了你的內容之后,整體的心理感覺,有沒有產生愿意點擊的沖動。標題無非就是一兩句話,雖然前面說了要加入痛點和刺激點,但并不是大力堆疊,還是需要做好整體的布局。
我比較推薦的郵件標題句式是:痛點+解決方案;或者一些能夠天然引起人們情緒的、共鳴的關鍵詞,如:年度出品(會給人一種很隆重、用心策劃的感覺,因此會想仔細看)。
六、降低門檻,對線索精準度的執念say“NO”
福格行為模型包含三個因素:動機、能力、提示。
要讓客戶盡可能地產生行動,就要不斷提升他的動機、降低門檻,以及做好觸發提示。
不少B端產品的留資頁面那叫一個長,姓名、電話、驗證碼、公司名稱、職級、業務需求、郵箱、感興趣的功能…哪怕客戶真的有意愿,看到這一堆的留資信息也給嚇跑了。
大部分客戶的動力其實遠不如我們想象中的強,所以要盡可能地趁著客戶還有意愿,讓他一氣呵成地完成留資,千萬不要讓他費勁巴拉地填寫一堆信息。
此外,跳轉鏈路也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一個冗長繁瑣的調整鏈路也會大大增加用戶門檻。
例如有的郵件嵌入的留資跳轉頁面就是官網首頁,從郵件跳到官網之后,各種彈窗、客戶小窗、banner輪番上陣,想好好留個資卻總被這些彈窗打擾;還有的移動端適配做得很差勁,以及各個APP之間的跳轉非常麻煩,這些都是很影響留資轉化效果的。
七、Call To Action:沒有觸發,就沒有行動
號召行動(Call To Action)太重要了,這也是福格行為模型“提示”這一要素的表現形式。
在郵件中,常常以按鈕的形式出現,例如點擊報名、點擊領取等,CTA的設計有四個原則:
1. 指令清晰明確
要讓客戶做什么,就要直接寫在CTA按鈕上,只有你的指令清晰,客戶才能按照指令去行動。
當然,并不意味著要很直白地告訴對方你希望他真正做的事情,可以用更加委婉的方式達成同樣的目的。
例如你希望客戶能夠留資,按鈕不能直接寫“立即留資”,而是換成“立即演示”“免費體驗”等。
2. 盡可能唯一
指令的唯一性很重要,也是清晰明確的一種形式,但是很有必要單獨拿出來說。之前我就曾做過A/B test,郵件內容是讓客戶購買付費課程,我策劃了三種形式:跳轉鏈接直接購買、添加小助手購買(在歡迎語中嵌入購買鏈接,以防有客戶對課程有疑問想來咨詢)、既有跳轉購買按鈕也有小助手二維碼(讓客戶自由選擇,如果他沒有問題可以直接購買,如果有疑問可以添加小助手咨詢后再購買),在嚴格控制其他變量的情況下,分成了三波郵件進行發送,詳細監測了全鏈路數據和效果。
效果意料之中,從最終的購買結果看,跳轉鏈接直接購買>添加小助手購買>既有跳轉購買按鈕也有小助手二維碼。
因為第三種方式的指令有兩個,讓客戶不知道應該怎么選擇,一糾結可能就不愿意買了。因此,指令一定要盡可能唯一,不要讓客戶選擇。
3. 多插入引導按鈕
郵件一般是比較長的,如果只在某一個位置嵌入一個CTA按鈕,那可能滑到別的地方的時候,就會看不到這個按鈕,從而未能喚起客戶的行動。
要盡量在合適的位置多植入按鈕,尤其是圖片也可以設置跳轉鏈接,隨時隨地提醒客戶留資。
這一點是之前實踐下來非常重要的一點,也是對效果影響頗大的一點。文章、視頻等內容載體也同樣適用。
4. Call To Action中的心理學
一個小小的點擊動作,暗藏著很多心理學小技巧,如要在文案上消除客戶的恐懼感、降低門檻、做到高對比度的排版…
例如對于B端郵件營銷獲客而言 有時候“立即了解”要比“立即購買”更好一些,因為了解給人一種留有余地的安全感,而購買的直接性太強了。
有很多小技巧可以去思考的~
八、A/B測試
郵件營銷的強大之處在于其非常容易進行A/B測試。
A/B測試是一種科學的方法,用于比較不同變量(例如郵件的主題、內容或呈現方式)的效果,從而確定哪種方式更有效。通過A/B測試,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目標受眾的偏好和興趣,并根據這些數據來優化郵件的發送策略,提升郵件的打開率和點擊率。
例如,可以通過控制其他不同的變量,只改變郵件標題,從而根據郵件打開率數據判斷出哪種郵件標題更能吸引客戶的注意,哪種內容更符合客戶的需求以及更能引起他們的興趣,這樣我們就能制定更精準、更有針對性的營銷策略,從而提高營銷效果。
九、總結
郵件營銷,看似簡單,卻又能做得不簡單。
其實每一個渠道都是這樣,關鍵不是具體的技巧和方法論,而是多思考,多掌握背后的思維方式、思考模型,這樣才能在B端線索獲客中收獲效果。
希望本篇文章能對你有所幫助~
專欄作家
深度思考者曼曼,公眾號:深度思考者曼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愛思考、愛分析、愛總結的互聯網大廠運營,擅長活動運營、項目管理。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 ,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寫得很好!有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