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APP怎樣做廣告變現?

0 評論 2589 瀏覽 20 收藏 13 分鐘

隨著國內互聯網競爭的加劇,很多人都把目光投向海外。那么出海APP要怎樣做廣告變現?本文從廣告系統、曝光、預算、運營四個維度進行探討,一起來看看吧。

隨著國內互聯網市場競爭越發激烈,越來越多的開發者將目光投向海外,希望將國內的打法復制到海外。在國內大行其道的廣告變現,在海外又該如何更好的落地呢?

首先給出結論,海外廣告變現和國內在底層上是相同的。但海外更大的市場,更多的預算,更復雜的社會環境,對于商業化產運的要求變得更高。這里以某硬件廠商配套的APP舉例,看看開發者怎樣進行APP變現。

該APP作為硬件廠商銷售的硬件的配套APP,變現模式是IAP+IAA混合模式,IAP主要是售賣會員增值服務。目前的訴求是提升APP整體變現能力。這里從廣告產品的視角,從廣告系統、曝光、預算、運營四個維度來講講怎樣更好的進行變現。

一、廣告系統

如果在國內有一定廣告變現經驗的開發者,應該對廣告聚合系統Mediation和SSP比較熟悉了。海內外的廣告系統是大同小異的,海外開發者想要通過廣告變現,也是需要接入廣告聚合系統和SDK,有能力的開發者可以自己搭建聚合系統,也可以選擇第三方聚合廣告系統,例如Admob、Ironsource,Topon等等。

自主開發和接入三方各有優劣,建議規模較大的開發者可以考慮自主開發廣告聚合系統,更有利于在廣告市場上博弈。

1. 自主開發聚合系統

優點:開發者可以自主控制廣告邏輯,運營靈活度高,過程透明。

缺點:聚合廣告系統有一定的門檻,需要長期的人力物力投入,成本較高。

2. 選擇第三方聚合系統

優點:沒有門檻,節約開發和維護成本。

缺點:過程黑盒,存在有數據風險。

二、廣告展示

廣告展示時機、位置、樣式直接決定了廣告庫存以及變現效率。廣告展示的設置是廣告變現中最重要的一環,好的廣告展示能在保障用戶體驗的同時,帶來廣告收益,壞的廣告展示在破壞用戶體驗影響用戶留存的同時,廣告收益也不佳。

開屏、插屏、banner、原生、激勵視頻,基本可以覆蓋應用的各個場景。但對于開發者來說,與國內不同的是,海外一些發達地區,用戶付費意愿和能力還是比較強,同時用戶對于體驗的要求也更高,在這些地區往往IAP的變現效果優于IAA,所以對于變現這件事情,開發者需要綜合的來看,而不是局限于IAP或者IAA。

流量大但用戶付費意愿和能力較低的地區。IAP模式,變現門檻較高,用戶體驗好,但需要用戶付費,適用于用戶付費意愿和能力較強的地區。但絕大部分地區屬于兩種用戶疊加存在且搖擺變化的情況,因此還是需要以IAP+IAA混合變現模式,來最大化收益。

這里給到開發者三個建議:

  1. 區別配置IAA+IAP策略;
  2. 以IAA促IAP;
  3. 跟著集團大戰略走

區別配置IAA+IAP策略,除了上文提到的,根據不同地區用戶付費意愿和能力的不同,需要針對性配置不同的IAA策略。對于用戶購買的硬件的不同,也可以配置不同的IAA策略,低價硬件增加廣告曝光,高價硬件減少廣告曝光,購買旗艦硬件的用戶不展示廣告曝光(這一點目前國內手機廠商都在用)。對于新老用戶也可以做區分,例如新用戶減少廣告曝光,而長期使用APP但未曾付費的用戶,可以增加廣告的曝光。除此之外,還需要根據市場預算的變化不斷地調整。在預算充足的時間,例如黑五或者雙旦,可以增加廣告曝光,在預算不足的時間減少廣告曝光提高用戶體驗等。

以IAA促IAP,通過激勵廣告的形式給到用戶一定比例的積分,讓用戶兌換會員權益,某種意義上也是一種促進會員權益銷售的方式。通過準免費的會員權益的試用,促進用戶購買會員的意愿。但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怎樣去核算用戶兌換的會員權益的成本,需要IAA部門和IAP部門共同協商解決。除此以外,會員免除廣告本身也是比較常見的會員權益的一種,會員用戶不再展示應用內的任何廣告。

跟著集團大戰略走:與純互聯網開發者不同,軟硬結合的開發者,首先需要的是出售自己的硬件。在進入一個新市場,或者需要與同行肉搏廝殺的時候,用戶口碑和體驗更加重要,因此需要減少廣告的曝光。而當用戶心智已經占據,市場已經穩定飽和的情況下,就可以適當的增加廣告的曝光來提升收益。

總而言之,對于業務更加復雜的開發者而言,廣告策略并不只是廣告部門的工作和KPI,而是要放在整體的角度去思考。

三、廣告預算

相比于廣告系統,海外的廣告預算和渠道與國內的差別就非常大了。相比于國內移動廣告預算渠道幾乎被字節/騰訊/快手/百度壟斷,海外市場更大,預算更充分也更復雜。

在廣告預算的接入上,往往是多多益善,但是海外廣告預算不同于國內,需要根據各個廣告平臺的政策和預算,找到適合自己的最優解。舉幾個例子:

  • 無效流量政策:海外廣告平臺對于無效流量的判定,相比于國內平臺要嚴格的多,比如AdMob或者Facebook,都會對CTR較高的流量進行無效判定,認為開發者存在誘導用戶點擊廣告的嫌疑,甚至可能下架開發者的應用并影響到開發者關聯的賬戶。國內平臺對此比較寬松。
  • 線下政策:所謂線下政策,是指是否支持未上架APP Store或者Google Play的應用進行變現。目前國內主流的廣告平臺都會要求開發者在應用市場上架,但因為國內存在有很多小型的應用市場,因此上架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容易的。海外規模較大的廣告平臺一般都會要求開發者在APP Store或者Google Play上架,但在部分區域也有廣告平臺支持未上架的應用變現。

除了各平臺政策不同,在不同的區域,各平臺的預算充分度也不同,規模較大的,例如AdMob全球通行,但很多中小廣告平臺會有地區的限制。而有一些本地的廣告平臺雖然規模不大, 但是在本地的預算反而比大平臺要更加充足。因此在海外變現的廣告平臺選擇更廣,但也需要更多的實驗和配置去獲取更好的收入。

四、廣告運營

廣告運營底層的邏輯與國內一樣,通過waterfall+bidding混合模式,以期獲得更高的廣告價格和更多的廣告填充。

目前主流的廣告平臺大多支持了bidding模式,但也有很多中小型平臺對bidding的支持還不完善,因此短時間內,純bidding模式還不現實,waterfall+bidding混合模式依然是主流。

目前waterfall+bidding混合模式主要有兩種運行模式:

  1. 優先請求Bidding,Bidding勝出者會和傳統瀑布流中的各個分層進行比較,最終讓出價最高的平臺獲得展示機會(如Bidding勝出者高于瀑布流的第一層價格,則不再請求瀑布流);
  2. ?Bidding和瀑布流同時請求,兩者比價,最終價高者得。兩種模式整體差別不大,第一種模式更復雜但效率會更高一些。

無論Bidding還是瀑布流,兩者只是競價模式的區別,其中的配置才是關鍵。這里有幾個要點是配置中需要特別關注的:

  • 不管是bidding還是waterfall,都需要有足夠的廣告平臺進行競爭,才能使利益更大化,廣告平臺較少都體現不出聚合的優勢。所以建議在預算的情況下,至少配置4~6家廣告平臺,以尋求競爭最大化,提升填充和價格。
  • waterfall的層級需要精細化,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無腦堆砌瀑布流層級,雖然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ecpm,但瀑布流是串行結構,過多的瀑布流層級會顯著影響廣告的耗時,尤其在一些網絡條件不是很好的地區,問題會更加顯著。因此對于曝光較少的層級可以選擇合并或者移除。瀑布流層級太少也存在問題,價格梯度不平滑,使得梯度間的價格收益被抹平。價格梯度上,建議低層級價格梯度20%,高層及價格梯度50%來進行梯度區分。
  • waterfall需要經常調整,但頻繁的調整也會存在問題。廣告平臺機器學習需要時間和數據,因此對于陌生的流量,平臺傾向于出高價來獲取流量。雖然短期可以提升收益,但長期來看,頻繁更換id,調整waterfall配置并不利于廣告穩定的獲取,長期甚至會影響廣告平臺對于開發者的評價,反而得不償失。
  • 不同的地區和用戶群體,也需要使用不同的配置策略。例如發達地區的用戶、硬件價格更高、購買硬件價格更高的用戶可以配置更高的價格來獲取更高的收益,反之可以減少高價層級的配置,降低廣告請求時長。
  • 對于同一個廣告平臺同時配置在bidding和waterfall,其實并無太大必要。同一個平臺對于同一流量,waterfall和bidding的價格不會有很大的差距,而因為waterfall梯度的原因,往往是bidding獲勝,最終結果是該平臺在waterfall的曝光減少,進一步導致在waterfall價格的下降。因此對于同時支持waterfall和bidding的平臺,可以在早期同時配置進行AB測試,在穩定后減少在waterfall中的配置。
  • 一個好的廣告策略配置,最終呈現的結果是,從價格上來看,曝光呈現價格正態分布,曝光正態分布意味著既沒有把流量賤賣,又盡可能的獲得了高價(可以思考一下這個問題)從填充上來看,能實現95%以上的填充率,基本上可以認為接近了廣告收益的上限了。

本文由 @rorain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