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618前:2024年,消費品如何破局?

0 評論 2366 瀏覽 11 收藏 19 分鐘

今年大促峰值不如去年,在主流電商平臺618取消預售的時候,就達成了一個共識:「買家優先賣家」。那么,在難上加難的環境下,消費品該如何破局?

今年和消費品的品牌方聊,聽到的最多的一個詞,就是“下滑”:大促峰值不如去年,平銷持續低迷不振。

尤其這次國內主流電商平臺618前取消預售,意味著整個市場達成共識:「買家優先賣家」。

本來采取預售的方式,能極大緩解商家(尤其大件商家)的庫存壓力,且定金可鎖定大部分的購買,讓退貨率趨于穩定(絕大部分商品退貨率并不高,約在20-30%);而取消預售則意味著把主動權交消費者,讓買家更方便簡單。

嚴老師提到,取消預售對低客單價產品的沖擊更大:因為在預售期,消費者為了湊滿減,有比較長的時間精打細算,為了湊單,會增加購買低客單產品的概率。

也就是說,在產品內卷、流量昂貴、需求不足的考驗下,品牌方又要進一步面對平臺方施加的壓力。無論是新品牌從0到1站穩腳跟,還是從10到100渴望破圈,以及成熟品牌想穩定戰局拿到增量,都難上加難。

那么,在當下,還有哪些破局方法?

結合某頂尖公關操盤手的內容,以及我們當下自己的實踐,提出四個思路,供大家參考:

1、重組4P

2、利用人性和信息差,往增量(大眾市場)進攻

3、做場景品牌

4、掌握以小搏大的套路

一、重組4P

拉寬價格帶以拉出分層人群,對應渠道不同目標做精細化組合。

所有的營銷打法,都離不開4P的框架,而在大單品打天下的時候,通常是一款產品,頂多做多個規格,然后鋪多個渠道,用一套推廣打天下。

然而,隨著市場內卷和同質化,一款大單品的生命周期顯著縮短,對應流量成本提升,哪怕是市場的領導者,也容易陷入惡性競爭的泥潭。因此,品牌應提早規劃做產品矩陣,主動進攻不同人群市場,重新組合從供應鏈到產品、渠道和推廣的模式。

而其中的必要武器,就是通過價格驅動,拉寬價格帶。

價格要拉到多少呢?

引用衛哲的一段話,「如果要推高端產品,價格乘以2;如果你現在賣的是中高端,想拓低線人群,價格除以2。價格差個百分之二三十沒有意義的:

一、一個牌子稍微搞點活動促銷一下,價格就一致了;

二、要為每個品類建立業務模型和財務模型,只有價格乘以2,才能改變原來的模型。因為你的初衷是通過一個新的價格帶,把原來抓不到的那批客戶抓到我身上,乘以2,原來觸不到的中高端觸到了,除以2,你觸及不到的中低端人群就能觸及到?!?/p>

為什么要這么做?除了流量爭奪越來越慘烈,也和不同流量平臺的差異化屬性有關聯:

  • 抖音適合泛人群,做量,毛利低;天貓京東承接購物搜索流量,但同質競爭強;
  • 小紅書客單價高,利潤空間大,但天花板低;
  • 視頻號適合高客單價,但人群比較窄,以40+中年及以上為主;
  • 拼多多快手走下沉,客單價低。而線下又是另外的戰場。

一個單品打天下,無法真正利用好每個平臺不同的特性和人群屬性,只有通過組合有顯著差異性的價格和產品,才能取得不同平臺的推廣優勢。

說得更直白一些,哪怕只愿意防守,也很難守住。不如讓進攻成為最好的防守。

設計不同價格的產品,我們既可以通過品類創新來實現,比如小度從智能屏到學習機,價格幾乎翻了10倍;也可以通過發展新品牌的方式,最近汽車市場尤其熱鬧,蔚來發布了樂道,進入20萬+市場;小鵬汽車也發布了旗下新品牌MONA,價格在10-15萬級別。

二、利用底層人性和信息差,往增量(大眾市場)進攻

現在,不少消費品都在做破圈,獲得新增量、新人群,走向大眾市場。

除了價格之外,關鍵的工具還有二:一是人性、一是信息差。

先舉幾個例子,blueglass最近推出的酸奶很有意思,和別的品牌大做聯名IP不同,它的爆款要么主打一個「瀉藥」:想掉體重最容易最簡單,那就喝一杯「暢」系列;要么主打「美容」:比理想汽車更能堆料,什么燕窩桃膠玻尿酸益生菌花青素不老莓,能和美容掛鉤一個不放過。近期還出了一款所謂「男友力酸奶」,里面有牡蠣鹿鞭等等,大家都懂得。

女人怕丑,男人怕不行……這就是最底層的人性。

而至于它為什么要進軍中年男性的市場,IC實驗室說得一針見血:「體育運動花樣繁多,為什么釣魚和摜蛋成為頂流,因為他們讓中年男人如癡如醉;為什么所有品牌都談華為色變,因為華為獨占中年男人這個用戶池;大眾化的盡頭,是中年男人挑剔而匱乏的品牌認知。中年男人,就是消費品市場的宇宙盡頭?!?/p>

而如果把兩種人性底層的需求疊加,無疑能有更大的驅動力。例如宜家,同樣是希望撬動更多進店流量,之前是通過有趣的海報、文案,近期的動作更加簡單粗暴:餐廳半價星期五,也就是把「食物渴望」+「愛貪便宜」兩種底層人性疊加,形成威力強大的引流「糖衣炮彈」。

關于信息差,我們來看星巴克的例子。

相對于瑞幸粗暴打折,星巴克一邊喊著不降價,一邊偷偷在短視頻、外賣平臺、銀行積分兌券上大放折扣券。本質玩法還是價格歧視的套路,和十幾年前肯德基麥當勞的策略并無二致:通過信息差,把人群分為商務型(價格不敏感)和價格敏感型,用歧視定價法,實現利潤最大化。

它采用的另一種信息差,則是借助不同城市的品牌認知和消費認知差距來進攻下沉市場,尤其是縣城。在過去的12個月中,星巴克在中國內地市場新增門店885家,新入駐城市達到27個,其中,74%是五線城市。在下沉市場,星巴克90天的活躍規模增長也在創下歷史新高,銷售增速甚至是高線城市的兩倍。

其背后的邏輯是,即使大城市的新中產和年輕人對品牌去魅,且面臨更多差異化精品咖啡的選擇,但低線城市仍認為星巴克代表高端、時髦和洋氣,無論在商場拿到好的位置,還是撬動小鎮青年們消費,都能發揮品牌溢價的功效。

對消費品來說,如何系統、策略性地利用人性和信息差來獲取人群增量。

三、做場景品牌

「 消費者的主要決策模式有兩種,一種叫做“品類思考,品牌表達”,一種叫做“場景思考,標簽認知,品牌表達”。占據品類只能帶來存量增長,分現有市場的蛋糕;創造場景才能帶來增量增長,做大市場蛋糕?!埂钥帐掷蠋熢谪埧蛷d的分享。

比如最近瘋狂在機場打廣告的橄欖油,主要傳遞「橄欖油就選**品牌」,但未解決的問題是:為什么我們需要橄欖油?

而同樣在機場打廣告的三得利,則是通過構建場景來刺激需求,他的標語是「一口解膩,走起」——主打因油膩食物而產生的解膩需求,緩解油膩帶來的不適感。

從我們自己的實踐看,做場景品牌有兩類實踐方式:

一、構建真實場景,通過直接體驗促進轉化,并通過意見領袖和kol體驗,生動化演繹和線上傳遞體驗。

最直接的例子就是亞朵,有一句話說得很有意思,「亞朵不是酒店,是宜家樣板間」,在去年公布的簡報里,賣得最好的星球深睡枕頭,超過120萬個;去年雙十一,天貓、抖音、京東枕頭品類的銷量都是No.1。要知道。連鎖酒店的毛利率也就20%左右,但床品可以40%甚至更高。

他們在場景營銷里下足了功夫:包括購買枕頭可以享受30天試睡服務;在酒店也支持通過亞朵錦囊定制深睡體驗,享受深睡枕送上門的服務——可想而知亞朵的???,在體驗了幾次甚至十幾次枕頭之后,很難不心動。

全家賣衣服,也是一個好案例。全家便利店在日本開辟了一個服裝新品牌Convenience Wear,推出三年之后,銷量每年都增長200%左右。最初的破局點,正是通過「便利」這個場景,主打應急需求,比如基礎款襪子、內衣、雨衣。

最近我們在小紅書上發現,越來越多的品牌,不是直接讓kol使用產品,而是先邀請她們先參與體驗某個線下場景(比如參與blueglass組織的瑜伽活動),然后順利成章「被種草」,在后續的內容里,自然露出使用該產品(非報備方式)的視頻或畫面。

這樣一來,不僅更有可看性,kol自己對品牌和產品的感受也更強,更容易把正面情緒傳遞給用戶。

二、打造產品相關使用體驗場景的內容,在場景中突出產品在品類中的不可替代性。

圍繞場景構建產品內容,是目前大部分產品做內容營銷的共識,甚至會特意關注流行的生活趨勢和產品做結合。

而更重要的是,某個場景里,往往適合的是「品類」,而非「具體品牌」。也就是說,這個品類的任何產品潛入到具體場景都合適,比如微醺場景,任何一款低度酒都合適。那么,就需要在具體場景里強化自己產品的的不可替代性,否則很容易為他人做嫁衣。

舉個例子,比如每個求職軟件,都會在「找工作不容易」的場景里主推自己的求職功能。我們在做這部分內容的時候,會特意強調「脈脈是用戶實名注冊,很多認證公司的員工發招聘帖或幫忙內推,相比hr來招人,這類招聘需求更急切,反饋更迅速,而且可以直接和業務部門溝通,他們更看重能力和經驗,不容易被很多硬性條款卡住」。

這里,大家可能會有一個疑問:產品如果沒有突出的差異性呢?

當然也有解法。

貴的方法是:碾壓性投放來占據場景心智,比如999感冒靈鋪滿各個電視劇里下雨、著涼感冒的劇情,不斷提示觀眾「預防感冒就喝999」;便宜的方式是:根據特定場景進行產品命名,強化自己適配場景的「專屬感」,比如「兒童午睡專用枕」。大家可以關注有一個品牌叫做「尋瀑」,主要做衣物護理產品,幾乎每一款產品都采用專門的細分場景命名。

四、掌握以小搏大的套路

現在大家都在說創始人IP,本質上是希望小成本,獲取高關注度和巨大流量。然而,做IP這件事本身,并不容易??此苹ㄥX比投放少,但需要消耗創始人本身巨大的情緒投入(而他們恰恰是最情緒透支的群體)。除了少數人,大多數企業創始人很難持續地投入性地輸出情緒價值。

因此,可以考慮以下三個方式:

1、用小素材激發輿論

在嚴老師的分享里,說起輿論的變化,過往掀起輿論的可能是一個視頻、一段文字,現在只需一個聊天對話截圖,或者一個朋友圈加上評論。這些素材不僅更真實,還可以承載和傳遞微妙的情緒。在我們設計傳播的時候,可以制作類似「小素材」來進行公私域傳播。

2、用小概念撬動媒體

隨著流量越來越貴,在推廣的時候,往往需要借助媒體和輿論的力量。而最能讓媒體主動傳播的,除了新事實(尤其是負面),就是反應社會趨勢的新概念。比如脈脈3月推出「大廠平替」的概念,吸引了很多媒體關注,認為是代表現在求職的新方向,也是人們工作心態的轉變,我們對這個概念的闡述,登上了「晚點」和「第一財經」的公眾號頭條(免費)。

3、用小心意征服用戶

潔柔的充粉火遍全網。最近,很多品牌也在使用個體對個體(很重要,有真實感和具體代入感)的在意和寵愛,來撬動傳播。

近期看到印象深刻的,是manner這個「店員小姐姐送離職紙箱并手寫祝?!梗?/p>

4、用小偏鋒鼓勵嘗試

最近,「榴蓮型」產品不斷成為話題中心。所謂「榴蓮型」,是指喜愛程度兩極分化,因而獲得討論、口播和流量的產品,也就是帶一點「劍走偏鋒」的意味,比如獵奇的口味、奇怪的元素、神奇的功效、想象不到的搭配,還有「相反」的跨界(例如keep和餓了么組成CP)。

但也要注意把握產品或服務的尺度。比如霸王茶姬最新的產品「萬里木蘭」,因為咖啡因含量高,大家喝完都覺得「日行萬里不帶睡」、可以喝完直接替父從軍,因此熱議度和話題度很高。但隨后,也有不少人反饋會心悸甚至去醫院搶救,導致不少「勸退」,甚至引發質疑和反感。

總結一下,消費品破局的思路,從戰略到戰術、從宏觀到微觀,我們有這幾個建議:

1、重組4P:拉寬價格帶,重新定義產品拓人群,對應不同渠道和推廣模式(不同產品利潤空間不一樣)

2、利用底層人性和信息差,往增量(大眾市場)進攻

3、做場景品牌:要么在真實場景通過直接體驗撬動轉化或傳遞情緒;要么在構建的場景里打造內容,注意要突出不可替代性

4、掌握以小搏大的套路,包括小素材、小概念、小心意和小偏鋒,以最低成本撬動傳播。

所有的方法離不開基于人性的洞察和基于流量的策略。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芋艿和貓說】,微信公眾號:【芋艿和貓說】,原創/授權 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