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具體場景中,找客戶

0 評論 2196 瀏覽 26 收藏 18 分鐘

營銷人總是以為自己理解用戶,坐辦公室里就能理解客戶需要什么。實際上,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去看客戶的場景,從消費者行為上去思考,這才是一切營銷推廣、品牌建設的基石。

已經麻木了。

怎么了?朋友說:現在在公司做品牌策略,太難了。

很多模型,比如AARRR模型、REAN模型、5A模型,大家都用同樣的方法來吸引顧客,似乎已經不太靈了,結果效果越來越差。

還有市場技術層次不窮,從大模型到AI創意營銷,新工具一個接一個,去追逐創意熱點,過不了多久,就會消失,如果不追,又沒有更好的辦法。

我非常理解他的心情。

現在各行業已經進入一個無人區。

第一,信息繭房嚴重。上周,董明珠稱35歲以上,公司不要可以選擇創業的輿論看了嗎?我身邊朋友有的聊炸鍋,有的根本不知道。

第二,傳統營銷辦法失效。別人的營銷策略看起來成功,我們試圖模仿,卻發現很難被復制。

朋友說,我在想:怎么把錢花到刀刃上?怎么才能找到我的核心用戶、讓他們第一時間了解我?怎么確保每一分錢,從品效銷上最大化復利。

解決這些問題,并不難,你只要掌握關于市場、用戶洞察的底層規律,即可輕松做好內容營銷策略。

我把兩人的聊天記錄整理下,一共四點,分享給你。如果你的工作和策略相關、公司又剛好做中高客單價產品,比如:B端工具類、家用呼吸機、臉部SPA儀等,可以看看,相信會有新啟發。

01

先聊一個詞:任務

什么是任務?回答這個問題,要回到消費者行為上去思考,因為它是一切營銷推廣、品牌建設的基石。

我們做營銷時,首先會關注用戶購買旅程,這個旅程順序是任務>信息收集>對比評價>購買>分享。整個過程中,品牌要找到與用戶接觸的各種機會。

為什么任務排第一呢?因為,一個用戶所有的任務,基本來自于生活的具體需求、欲望驅動,還有自我認知和生活方式。

比如:

前一段時間,我想買個耳機。該決定是因我的舊耳機壞了,而在工作時,我受不了外部喧嘩,同時,還希望找到一款日常聽歌,HIFI感強烈的。所以,我的需求是音質好、降噪強。

看出來了嗎?任務是用戶為了滿足自己的某個需求,或者問題,而完成的行動、或目標。

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一個趨勢:過去幾十年里,很多品牌從做大而全的產品,開始轉向做小而精,或者說專注特定領域的產品。這是為什么呢?

原因是,以前供應稀缺的時代,市場上的競爭比較少,一個公司基本可以服務所有人。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品牌涌現出來,競爭自然也就變得更激烈了。因此,越來越內卷背后,品牌只好尋找特定的客戶群體,來增加市場份額。

舉個例子:

一個品牌,最初可能只專注于女性市場,后來進一步細化,專注于職場女性。再后來,市場被進一步劃分為獨立女性、年輕媽媽和中年媽媽等細分群體。

前一段時間我去買洗頭水,感到很驚訝。以前,我覺得洗發水只要能去屑就行了;但現在,市面上居然有針對去屑、柔順、營養修復、防脫發等各種功能的產品。

而且,產品還根據男士、女士、油性頭發、干性頭發等不同需求進行了分類。

這兩年,元氣森林給我很大的啟發。它最初開發上百種產品,但大多數都失敗了,只有燃茶和氣泡水取得了成功。

因為在飲料市場,主流的大品類已經被其他大品牌占據了,他只能專注于小眾的無糖、氣泡飲料市場。

但面對細分市場的有限規模,品牌該怎么辦呢?嘗試把自己開創的小品類做大,通過精準的人群定位,在大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很多品牌都采取這種策略,比如妙可藍多、歐麗薇蘭等。

背后所依據的規律,都來自于場景創造的增量。這是第一點,任務驅動,關注任務。

02

第二點是:遠離噪音,少看競品,多看場景。

為什么?

因為場景中有具體需求。想象一下,如果現在要了解一款臉部SPA儀、或某個工具好不好用,你的第一動機是什么?

不出意外有兩個答案。一,興趣驅動,二,需求驅動。

興趣,就像就像突然看到一個廣告,頁面設計非常誘人,雖然之前從未接觸過,但好奇心促使你點進去,探索更多。

如同打開潘多拉魔盒,讓你不由自主的了解它是什么,劣勢在于,如果了解后不感興趣,那就再也不看了。

需求驅動不一樣。是基于現實中迫切的需要。

中午12點感到餓了,第一反應是找東西吃。這時候,不在乎是炒菜還是火鍋,只要能解決饑餓,什么都好。這種需求是從個人立場出發,促使你采取行動解決問題。

很顯然,要真正理解需求,需要設定一個具體的場景。

因此,什么是需求?簡單講:一個人在特定背景下,想解決的問題,達到的目的就是需求;換言之,這是他想完成的任務。

以前,有家大模型公司市場部的伙伴,問過一個問題:

為什么我們公司推大模型產品,市場沒反應?我說:因為潛在用戶不知道技術怎么用?用在哪里?解決什么問題。

如果傳播時說,我們的技術,可以幫你解決在線客服效率低的問題,只要用簡單的API打通你們的知識庫,即可迅速提升400%的回復效率。

那么,這樣的品牌傳播,會不會吸引到“老板”關注。

所以,明確場景下,人們才會把模糊想法變成具體需求。場景不一樣,所要的解決方法也會不同。只有在特定場景里,才能真正看到具體需求。

記住這句話:明確場景和具體需求,等于任務量化;但是,用戶有需求,它不一定要完美的解決方案。

什么意思?

你有一塊面包,我餓了,你賣給我,我可能會買。饑餓是需求。但是,餓了,我不一定要吃面包,面包也不一定是最優解。

也就是說,需求是根據場景提出的解決方案,我們不需要追求最佳解決方案,只要找到合適的就可以;面包在中午12點給我,我大概率不會吃,假設晚上給我,那我可能會選擇。

如果還不能理解,再說兩個例子。

一個是:顧客購買電鉆,實際上,是因為他需要再墻上鉆一個洞,鉆洞是需求;另一個是:人們工作賺錢,不是為了錢本身是需求,而是,錢可以換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背后的東西、資源,是最珍貴的,才是需求。

因此,找到真實需求,比單純滿足表面需求更重要。

03

聊到這,對方提到一個被需求混淆的關鍵詞:痛點。

什么是痛點?

邊滿足邊難受的感覺。比如,你發現自己的手機電池,用不到一整天就得充一下,那么,電池續航就是一個痛點;痛點是迫切需要滿足,但市場目前還不能完全滿足的需求。

換言之,現在的方案不行,得尋求一個更完美的。

前幾天,和一個朋友去徒步,邊走邊聊到攝影話題。他提到打算買一臺相機,在旅行時拍攝一些好看的視頻、美景。

我有點疑惑,就問他:“現在的手機拍照技術這么好,還不夠用嗎?”他搖了搖頭說:“確實,手機拍照很方便,但畫質、功能還是比不上專業相機?!?/p>

他接著說:“但相機也有它的問題。一,它太重了,攜帶不便。二,電池續航能力是個大問題。如果想拍攝日出、日落這種長時間攝影的場景,我還得弄好幾個電池。

要買微單吧,那點錢,也不劃算,某些功能不如手機。

你看,這當中什么是需求?什么是痛點?需求是,要一臺既能拍出高質量照片、視頻,便攜的相機;痛點是,相機重量大,電池續航短,還糾結。

你能理解痛點,也就能理解:爽點和癢點。

癢點是滿足內心深處的需要。比如,微信的朋友圈,它不僅幫我們解決了想要關注別人生活的欲望,也滿足了我們展示自己、得到贊美的需求。

爽點,是關于立刻讓人感覺好的事情,像,很久未聯系的朋友突然發消息、發個朋友圈,收獲一大堆點贊。

我們在確定需求和痛點時,要注意不要偏離主題,不要誤解什么是癢點和爽點。痛點是在需求基礎上,為用戶提供的最佳解決方案。

如果你能滿足需求,那么,就存在價值交換;如果你能解決痛點,那么,這種價值交換就更加顯著。所以,我的思路是這樣的:任務>需求>痛點>癢點。

這是第三點,不要只圍繞產品一味地說“我有多好”,再好也比不上“你抓住了N多個場景”。而所謂的場景,即:特定背景下要干什么事。

04

那么,第四點是什么呢?三個字:具體的人

你看看我的經歷,上個月,我和我爸一起回了趟老家。自從長大后,很少有機會和父母一起睡一張床上,那次很匆忙,我的房間沒來得及收拾,所以,就和我爸睡在一起。

晚上,我發現他打呼嚕非常嚴重,弄得一宿沒睡好。

考慮到情況,我本來想給他買一臺呼吸機,放在家里幫他改善睡眠,但我知道,他肯定不會接受,因為,按照他的年紀,躺在床上帶個呼吸機,他會覺得我在詛咒他。

后來,我選擇一個折中的辦法,在網上買了幾盒止鼾噴霧。他使用后,效果還不錯。驚訝的告訴我:網上居然還有如此神奇的東西?(他會購物,卻不知道)。

你能看出,盡管我爸是使用止鼾噴霧的人,但他自己可能并不清楚打鼾的問題,或者,不知道幾十塊錢的小東西,能暫時緩解這個問題,而實際去購買的人是我。

所以,“具體的人” 包括直接受益人、間接受益人。這在實際應用中非常典型,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關鍵信息看出:

  • 他可能會購物
  • 他不知道能解決
  • 我有能力去買
  • 我開始不知道他有需求

你可能會問,這和我有什么關系?別急,對于中高客單價產品,特別是面向企業(B端)的產品,決策邏輯通常是這樣的:

  1. 公司內部員工使用某個產品后,覺得不錯,他們可能會向領導推薦。然后,領導作為間接受益人,會根據員工的建議和反饋決定是否引入這個產品。
  2. 員工用著不錯,能提高效率,他會保留這個秘密。因為使用人是既得利益者,他們想在工作中,保持優勢或效率不分享信息,從而獲得某種競爭優勢。

所以,我們不應該忽略兩種人的需求和狀態,我觀察了一下,一般來說,具體的人可能有三種:

第一種,有的人根本不知道還有更好的解決方法。

這涉及到兩個問題:“真不知道”和“覺悟”。所謂“真不知道”,就是連相關信息都沒接觸過。至于“覺悟”,則是指這些人雖然知道一些解決問題的方法,但他們不會用更高效的工具來替代傳統做法。

第二種,他知道自己的問題怎么解決,但用的方法不太好,也不知道有什么好工具可以用。

好比,農田灌溉。以前大家要手動鋪水管澆地,現在有自動噴灌,方便多了。但如果他們不知道怎么用,依然會用老辦法。

第三種,使用人對問題、解決方案都很清楚,可決策自己做不了主。也就是說,最終決策權,由更高層級的人負責,更高層級的人,有他個人立場的出發點。比如買車這件事,在家庭地位中,男的覺得再好,有時也要女的進行拍板。

很顯然,針對B端,任務鏈條上每一個人都很重要。

所以,通過任務、場景、痛點、具體的人四個方面,我們能得到什么結論呢?

一,不要單獨找需求,增量都在任務中,任務排第一;二,場景很關鍵,可分為剛需場景、非剛需場景,比如,娛樂場景下,消費者對iPad的需求可能比辦公場景要強烈得多;而在移動辦公場景下,iPad又能部分替代PC。

第三,不要試圖去解決痛點,也不應該針對痛點對癥下藥,要試圖給出基于需求的,性價比最高的解法;第四,多關注具體的人,有時候,在同一個任務中,老板、員工、管理者的看法完全不同。

這樣一來,我們不僅能更好地理解市場和用戶,還能更精準地做好內容策略。

總結而言

多看場景,少看需求。

場景即任務的解決方案,那些未挖掘的任務中,藏著增量。就像吃飯一樣,看似基礎生活需求,但和誰吃,吃什么,在哪吃,都是不同的任務。任務不同,選擇也就不同。

專欄作家

王智遠,公眾號:王智遠,暢銷書《復利思維》作者,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ヂ摼W學者,左手科技互聯網,右手個體認知成長。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