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學”爆紅:一場精心策劃的營銷盛宴

1 評論 3711 瀏覽 6 收藏 15 分鐘

在社交媒體的放大鏡下,一檔情感綜藝節目中的嘉賓麥琳以其獨特的言行風格意外走紅,引發了一場名為“麥學”的網絡現象。這篇文章將帶你深入了解“麥學”的起源、特點以及它如何成為社交媒體上的熱門話題。

最近打開微博,滿屏都是“麥學”的信息。

一開始我以為這是一門研究氣候變化對小麥種植影響的高深學問,結果發現不是。朋友說是網絡流行語,我又聯想到麥當勞的“麥門之學”,以為和快餐文化有關,發現還是錯了。

直到刷了幾個熱搜后,我才恍然大悟:原來“麥學”指的是《再見愛人》里嘉賓麥琳的言行和表達方式。

其實,我并不常看娛樂節目,要不是“麥學”頻頻刷屏,我大概率既不了解也不會關心《再見愛人》。但不得不佩服芒果 TV 的營銷手法,一門“新學問”硬是把一檔情感綜藝推上了熱搜榜。

稍微深入了解一下麥學之后,我發現這門“學問”并不簡單。

01 什么是麥學?

在《再見愛人》的前幾集中,麥琳抽象化、感性化、迷惑性的語言風格,就常讓觀眾迷惑不解。在“熏雞事變”中,這種行為得到了充分體現,在經費有限的情況下,麥琳不僅堅持要買熏雞,還讓葛夕給她買了薯片、咖啡和奶皮子,導致經費所剩無幾。

隨著節目的播出,麥琳的行為和言論被網友們逐字逐句分析和揣測,形成了“麥學”。

麥學,表面上是繞圈子和不直接的表達藝術,實際上是對情感關系中“想讓對方猜但又拒絕直白”的哲學性探索。這是一種把雞毛蒜皮變成人生困惑,把日?,嵤沦x予宇宙意義的情感表演方式。

麥學的核心是話可以說得更直白,但我偏不,因為復雜才高級。它用一種抽象又情緒化的語言表達,讓聽者既覺得深奧,又感到自己可能永遠無法完全理解。

這正是麥學的魅力:它不是單純的語言,而是一種讓情緒成為謎題的表演藝術。它的特點如下:

抽象化:生活中的小事成了哲學難題

麥學中的語言常常把簡單的需求復雜化,把本可以清晰表達的內容隱藏在層層修辭中。

經典語錄:“我配擁有一杯咖啡嗎?”

矛盾性:否認欲望但暗示需求

麥學的另一個特點是明里否認,暗里期待,語言上拒絕,情感上渴望。它用復雜的矛盾話語構建一種無法直接滿足的情感需求。

經典語錄:“包包會讓我覺得有面子……我都不是真想要那個包,因為其實我平時都非常節省?!?/p>

情緒優先:邏輯是次要的,情感才是主導

麥學從來不試圖贏得邏輯上的勝利,而是致力于用情緒擊敗對方。聽眾通常在試圖解讀這些話時感到困惑甚至內疚。

經典語錄:“沒有李行亮,我的生活品質會有質的飛躍!”

夸張性:普通的生活問題,戲劇化的呈現

麥學的語言充滿戲劇性,賦予平凡事件以一種悲壯感,仿佛每一一個小動作都在決定命運。

經典語錄:“送禮物送不到我的心趴上?!?/p>

對比性:平凡的現實,輝煌的假設

麥學中常通過對比放大情緒,以過去的輝煌或假想的完美未來來暗示當下的不滿。這種“如果當年……”的表達方式,為語言注入了強烈的戲劇沖突感。

經典語錄:“我二十多歲的時候還是很多人追的,追我的人還是很有錢的!”

02 麥學為什么會火?

1. 表達風格獨特,形成強烈個人標簽

麥學的火爆,離不開麥琳獨特的語言表達風格。如前所述,在節目中,她慣用抽象化、感性化、甚至帶有諷刺意味的表達方式,顯得與普通人截然不同??梢灾卑妆磉_的需求,她選擇繞彎子;可以正常溝通的事情,她偏用情緒化的語言制造對立。

這種與眾不同的表達方式,放在普通社交場景中或許會讓人感到不適,但在節目中卻顯得特別“抓眼球”。

在網絡時代,強烈的個人標簽無論是褒義還是貶義,都會引發廣泛討論。正因如此,麥琳以這種“我說的話可能你永遠搞不懂”的語言風格,成為節目的核心話題人物,她的“繞彎哲學”成為討論婚姻關系、情感表達和溝通技巧的重要素材,也為“麥學”打下了基礎。

在“標簽化傳播”的邏輯下,越是有爭議的表達越容易吸引注意力,麥琳因此成為社交網絡上的話題焦點。這種強烈的個人標簽,在信息碎片化的社交媒體環境中,注定會被廣泛放大并引發熱議。

2. 符合網絡文化對“奇特現象”的追捧

在傳統媒體時代,像麥琳這種繞彎子說話、情緒優先的表達方式可能被歸類為“非正常言行”,因為沒有什么價值,大概率會被忽視或壓制。然而,在社交網絡高度開放的語境下,奇特現象反而因為“不尋?!倍蔀榇蟊妸蕵返闹行?。

網絡用戶熱衷于挖掘、分析、甚至模仿這種“看似荒謬”的現象。說到底,這還是一種娛樂至死,她不僅滿足了大眾對奇特行為的窺探欲,還讓網友們通過討論和解構這一現象獲得社交樂趣。奇特現象越荒誕,越容易引發人們的參與感。

3. 引發廣泛情感共鳴與爭議

我觀察了麥琳的言論,發現它主要引發了兩種觀點。

一種聲音認為,麥琳的情感表達雖然有些繞彎,但背后反映了婚姻關系中被忽視的一方對關注和理解的渴求。有人認為,麥琳今天的情緒化言行,李行亮作為伴侶是第一責任人,應該反思自己是否足夠支持和關心她。這種立場認為麥琳的言行方式不僅可以理解,甚至值得同情和共鳴。

然而,更多的觀眾則認為麥琳的表達方式難以忍受?!坝性挷缓煤谜f”成為了許多人的槽點。她抽象化的語言、情緒化的態度、甚至在節目中“指桑罵槐”的諷刺,都讓人覺得她對伴侶缺乏尊重,溝通方式讓人感到壓迫。

這種分化的聲音激發了關于情感關系和溝通技巧的爭論,尤其是在婚姻語境下,麥學成為大眾討論夫妻互動和情感平等的核心議題。也因此,麥學,還被賦予了社會討論的意義,讓觀眾在熱烈討論之余,也不得不反思自己在親密關系中的溝通方式。

4. 芒果和社交媒體的推波助瀾

不得不說芒果是做營銷的高手,在上一個爆款節目《歌手》中,那英大戰“八國聯軍”的話題,就曾引爆社交網絡,這一次《再見愛人》的話題更是被充分挖掘。

再見愛人最開始的時候,揚子的爹味是上熱搜最多的。但當節目組發現麥琳的潛質之后,麥琳的分量越來越重,通過后期剪輯和敘事安排,芒果逐步加重了她在節目的戲份,使其成為節目的一大亮點。

社交媒體的二次傳播則進一步放大了麥學的熱度。關于麥琳的“熏雞事變”、“咖啡之問”等片段被頻繁剪輯成短視頻傳播開來,同時“麥學語錄”成為熱門表情包。

這些素材通過微博、抖音等平臺迅速擴散,讓麥學的討論不再局限于節目觀眾,而成為一種大眾現象,推動了麥學從一種綜藝現象升級為一種網絡流行文化。

03 麥學外的商業價值

“麥學”現象的爆紅,不僅是娛樂化的網絡狂歡,也在商業層面創造了實實在在的價值。

1. 綜藝節目熱度提升,帶來直接收入增長

麥學現象最直接的受益者是綜藝節目《再見愛人4》。麥琳頻繁登上熱搜,讓節目熱度持續攀升。據相關數據顯示,《再見愛人4》在開播后便穩居熱門綜藝榜單前列,而麥學相關話題的傳播進一步推高了節目的觀看量和討論度。

這種熱度直接轉化為廣告收入和會員收益。例如,芒果TV順勢推出“加速觀看禮”,允許觀眾以每期3元的價格提前觀看節目未播內容。據報道,僅“搶鮮看”服務就為平臺帶來了數千萬元的收入。

2. 帶動相關產品銷量暴增

節目中的“熏雞事變”讓卓資山熏雞成為觀眾津津樂道的熱點,而節目中提到的其他地方特產如內蒙古奶皮子、沈大成青團等也因“麥學”熱度而走紅。電商平臺上的相關店鋪更是直接打出了“麥麥同款”的標語,將娛樂效應轉化為消費動力。

據報到,某卓資山熏雞旗艦店受麥學影響,熏雞的線上銷量暴增至每天“1000+”,翻了十倍以上,直接賣到爆單。類似的爆款效應也體現在其他提到的地方特產上,甚至連不常見的內蒙古奶皮子也因麥學的熱度在搜索量和銷量上出現大幅增長。

3. 嘉賓個人商業價值提升

麥學的爆紅不僅讓麥琳成為熱門話題的中心人物,也讓其他嘉賓特別是李行亮意外受益。麥琳的言行引發了對其婚姻關系的大量討論,李行亮的“沉默反應”成為社交媒體上另一種焦點話題。他的歌曲《愿得一人心》在網易云音樂上的評論區被網友“攻占”,內容以調侃和“勸離”居多,但也因此吸引了更多流量,粉絲數量大幅增長。

隨著熱度的提升,李行亮的個人商業價值也必然水漲船高。

4. 二次創作與周邊衍生品的售賣

麥學現象的傳播不僅體現在節目熱度和產品銷量上,還催生了大量的二次創作。從短視頻到表情包,從文章分析到搞笑模仿,麥學成為創作者的靈感來源。這些內容的傳播,進一步放大了麥學的影響力,也為創作者本身帶來了流量。

更值得注意的是,“麥學周邊”已經成為一片商業藍海。例如,在電商平臺上,麥琳表情貼紙、語錄筆記本等衍生產品開始出現。消費者以娛樂化的態度購買這些商品,而商家則以低成本迅速搭上熱度順風車,實現了高效變現。

從六學到珂學,再到如今的麥學,社交網絡以它無與倫比的放大效應,讓一些看似古怪甚至奇葩的言論跨越了小眾傳播的邊界,成為現象級的全民娛樂話題。

這種現象的背后,是娛樂至死的文化在社交媒體上的充分體現。人們在爭論、模仿和調侃中消解嚴肅,把生活中不尋常的細節轉化為一種集體參與的游戲。然而,從另一個角度看,這種網絡娛樂化的狂歡,也創造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商業價值。

麥學的走紅并不是偶然,它只是這場社交網絡游戲中的最新案例。像麥學這樣的現象絕不會是最后一個。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尋空】,微信公眾號:【尋空的營銷啟示錄】,原創/授權 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我到底在期待什么”??”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