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巧:2025年,在微信生態做營銷的7個關鍵

0 評論 1170 瀏覽 9 收藏 21 分鐘

本文結合作者在微信生態中多年的創作經驗,探討了公眾號和視頻號的用戶閱讀習慣、內容創作策略以及品牌營銷的新方向,旨在為品牌在微信生態中的營銷活動提供指導和啟示。

公眾號還有人看嗎?

長圖文表達已經過時了嗎?

視頻號入駐還有紅利嗎?

用戶質量到底行不行?……

作為深耕微信生態10年多的創作者,我每天都在不停地關心這些問題,答案顯然的:在Morketing Group IP矩陣下,我們今年出了多個10萬+爆款,以及更多3萬+以上小爆款……

作為一個資深的機構創作者,我們更是看到了視頻號的新紅利,但還在摸索階段,“如何打爆”仍然是一個核心問題。相對來講,視頻號的用戶質量比較高,對創作者的挑戰則在于,必須不斷提供貢獻更優質的內容給到讀者。

而作為營銷行業多年的深耕者,我也常聽到來自眾多品牌的靈魂拷問:“公眾號有什么新的發展方向?”“視頻號似乎起來了,現在還有早期紅利嗎?怎么做?”

結合個人的觀察,以及參加騰訊2024達人營銷峰會的所聽所感,我有了一些答案。

本質上,在當下,一個品牌的營銷發展上限,被兩件事決定:1,營銷的分發效率,也就是你分發信息到達的受眾的速度和精準度,也即“人”;2、內容的質量,包括匹配度、豐富度,用戶買單程度等,也即關鍵是“內容”。

從這兩點拆分來,微信生態下的“人”怎么樣?“內容”怎么做?

一、人:用戶閱讀不減、習慣養成下,達人加速布局

判斷一個生態,是不是良性健康發展的,核心在于“人”。

人們每天處在生態中的時長有多久?瀏覽什么內容?賬號之間如何交互?……這些問題直接反映出生態的用戶黏性、用戶活力,也直接反映了網絡生態的商業化潛力,換句話說,是否是一個合格的品牌營銷土壤。

大約12年前,微信生態剛剛興起時,微信公眾號幾乎是手機用戶們每日閱讀長文章、攝取新信息的最關鍵網絡陣地。12年過去了,人們在微信公眾號的閱讀習慣已經根深蒂固。

今年,關于“公眾號還有人看嗎”這一問題,我和業內很多朋友有過交流。我發現大家不僅把公眾號當作每日信息獲取的核心渠道,而且有趣的是,都默默養成了相似的公眾號使用習慣——比如睡前閱讀置頂星標公眾號、瀏覽當日業內新聞;讀到營銷行業深度長文,先收藏文章,再轉發到公司群;將微信搜一搜用作“工作”搜索引擎,篩選高價值內容……

從騰訊廣告給出的大盤數據來看,公眾號方面,“用戶閱讀不減、創作熱情未褪”,無論是用戶的公眾號日均閱讀量,還是創作者的月均發文數,今年1-9月都出現了環比的大幅增長;視頻號方面,“用戶習慣漸成、達人加速入局”,用戶側和達人側的數據,也在今年1-9月實現了環比大幅增長。

那么,如何理解騰訊廣告公布的這幾組數據?

首先,在對視頻號的不斷加碼和公眾號的多次升級之后,2024年,從“人”這個角度看,達人和用戶,即內容的創作者和接收者,都還在源源不斷地涌入微信內容生態。

其次,用戶、達人在生態之中的交互路徑都很順暢——以一個微信ID為圓心,用戶既能夠通過頭部的公域賬號,滿足自己對“大世界”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也可以在自己的“小世界”內,隨意向任何好友、任何熟人圈子分享自己喜歡的內容,或接收到他人的內容偏好。

用專業的話來講,一邊依托于十來年圖文自媒體的沉淀,一邊是視頻號的媒體紅利,內容號+視頻號的雙號設定,打通了公域和私域之間的傳播壁壘。在微信生態里,熟人群聊、興趣化圈子、朋友的朋友、商業伙伴……全都可能發展出一條內容傳播路徑。于是,“人”們不斷拓寬眼界,好的內容不斷被“對的人”看到。

最后,我們再來看微信生態的用戶畫像。

公眾號一側,增長黑盒《2024微信內容種草趨勢洞察報告》指出了兩個頗令人驚訝的數據:

第一個是“93%的用戶,近1年穩定或增長使用時長”。這說明,年輕人們不僅看公眾號,還越來越愛看公眾號。當然,這和過去一年,微信不斷更新公眾號的推薦機制有很大關系。

另一個是,“28%的用戶,幾乎每個作品都看完”。這一數字與我們關于當代網友“沒有耐心閱讀文字內容”的刻板印象完全相反。高達28%的用戶閱讀完每一篇圖文作品,說明在微信生態里,用戶的主動閱讀和主動獲取信息的意愿和能力都是很樂觀的。

與此同時,視頻號端,48%的人群在最近一年內增加了視頻號的使用時長,更具體來看,52%的高收入人群增加了使用時長。

達人方面,今年7月份新開通的視頻號“老羊廚房”月漲粉40萬+,與此同時頭部、中腰部、尾部達人還在不斷涌入,快速漲粉。這些數據,對于我們最初的問題給出了答案——視頻號仍然擁有巨大的、確定的紅利。

騰訊廣告把以18-29歲為主的公眾號用戶,取名為“進取的新青年”,而這些人也代表著雙號生態里,“人”的基本盤。同時,將視頻號的深度用戶稱為“人群新空間”,也即帶動整個微信內容生態繼續向前的,“人”的引擎。在基本盤+引擎的雙輪作用下,可以看到,這片誕生在12年前的網絡內容沃土,正在重新發育、生長。

二、 內容:回歸“價值”和“情緒共鳴”

近些年,營銷行業越來越卷,越做越難,有關“流量困局”的討論不絕于耳。但就像開篇所說的,“內容”如何,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品牌的營銷上限。

行業亂象,本質上是因為品牌的內容價值嚴重縮水。背后的原因, 我總結為如下三點:

第一,判斷內容的好壞,從感性標準,變成了理性標準,內容質量越來越低。于是,品牌制作的內容只能取悅算法、而不再取悅用戶。一些極端案例中,品牌為了追求完播率的KPI,選擇將視頻時長壓縮到3秒內。這樣一來,內容質量如何保證?

第二,從長期來看,如今流行的內容在消費者心智層面的影響力非常低。這是因為當內容碎片化后,消費者的品牌認知必然越來越淺、越來越割裂,品牌力和用戶忠誠度就無法形成。

今年上半年,我們面向各行各業年輕人發起了一份調研,請大家寫自己最喜愛的好品牌。Top 50的好品牌中,幾乎全是我們所熟知的國民品牌,出人意料的是,近些年營銷攻勢很猛、內容很花哨的一些流量品牌,全都沒有進入榜單。

第三,現階段消費行業追求“情緒價值”,無論從輸出的信息還是形式上,只要品牌不能讓消費者感受到更多情緒價值,那么就很難稱之為一個好的內容。江南春曾和我分享,“中國制造業能力太強了,消費者追求精神愉悅超過了物質功能”。這提示品牌傳播的競爭焦點,應該變為,從內容層面為消費者提供更充足的情緒價值。

那么,我們來看微信生態的內容做得怎么樣?

分別從目前的市場表現來看,公眾號以深度內容見長,視頻號則以興趣傳播為核心內容能力。

在前兩年“沒人看公眾號了”的唱衰聲下,騰訊廣告數據顯示,2024年與2023年相比,公眾號的頭部(百萬級)作者數量,平均閱讀量,總閱讀量,都取得了飛速增長。我認為,底層原因在于公眾號獨特的傳播模式:公眾號早期漲粉模式是“用戶主動搜索+關注+好友分享”為主,后來隨著公域流量推薦、“好友在看”、“好友點贊”等更互動模式的補齊,逐漸形成了今天的公眾號。所以在很大程度上,用戶主動閱讀、作者追求“內容力”,這是刻在公眾號產品基因里的。

對于其如此龐大的用戶體量來說,這種內容為先的推薦機制十分難得。這也使得,運營12年后,用戶對公眾號內容的信任度、閱讀深度都非常高。增長黑盒的調研數據證明了這一點:“43%的用戶,能記住大部分看過的公眾號作品的主要內容?!盫OGUE、視覺志、一條……這些從最早期開始運營的公眾號,如今早已成為百萬級賬戶,甚至形成了自己的“內容品牌力”。當然,包括我們Morketing,發展10年,持續深耕優質原創內容,也是吃到了“內容品牌力”的價值。也因此,很大程度上,對品牌來說,公眾號就是補足內容力的一個寶貴跳板。

然而視頻號,則是完全不同的畫風,活潑、有趣、生活化。視頻號里有很多美食、旅行、生活記錄、新聞資訊、知識科普、社會文化等信息增量更大的內容。增長黑盒觀察到,在視頻號,61%的人給“高質量”內容點贊,53%的人為體現個人“價值觀”的內容點贊,51%的人主動分享“情緒共鳴”的內容——這說明,由于“強社交屬性”,視頻號天然形成了一個追求好內容的積極傳播場,有助于好內容的打磨和傳播。

“讓大家的內容有更好的沉淀和經營,一起去更長久地經營恒久的生命力?!彬v訊廣告互選平臺運營負責人,卜玉清說到??梢钥吹?,對于好內容的生長和沉淀,官方給足了空間;而這對品牌重塑內容來說,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三、對于品牌,“雙號”生態為什么是一片藍海?

靈眸大賞剛剛舉辦完,行業交流中,我發現今年越來越多品牌通過微信社交生態打造內容,重新建立競爭優勢。無論是頭部成熟品牌、還是白牌,都在今年涌入微信內容生態,騰訊廣告顯示,視頻號商單數量同比增長363%+。

品牌營銷的每次歷史性革新,本質上都是傳播內容的革新。比如12年前微信公眾號代表的新媒體涌起;再比如6年前的短視頻開始風靡,每次內容形式的迭代,都帶來了品牌營銷的迭代。

如今,微信公眾號+視頻號為主的內容生態,又是如何更新了營銷邏輯?

從營銷內容角度來看,有觀點、有口碑、有人設的內容,是能真正為品牌營銷賦能的好內容。在雙號生態中,公眾號提供有權威感的“慢內容”;視頻號則以貼近生活的人設提供更多“情緒價值”。在騰訊達人營銷峰會上,一條創始合伙人范致行說,“公眾號圖文內嵌視頻號視頻,是整個社交端,最正式最莊重的一種溝通場景?!?/span>

以視頻號@一條 為例,最近10條商單平均播放量達到了90W+。在雙號生態里,有很多和@一條相似的達人,公眾號+視頻號同步深度經營,使人設更完整,內容也更有價值。

從傳播角度來看,公域到私域,整個微信內容生態形成了一個鏈路完整的“傳播場”。前文已經講到,達人和用戶側信息傳播變得更加多線程。對品牌來說,這點更尤為重要——一來,擁有了“熟人營銷”的關鍵機會,尤其在品牌化難建立、消費者為圈層影響力買單的當下能幫助品牌找到破局點;二來,公私域協同,是一直以來數字營銷的難點,很少有品牌能做好全域的經營,如今在好內容的加持下,從雙號到企業微信的鏈接,幫助品牌解決了長期深度經營的一大難題。

我關注到一位視頻號母嬰博主@阿水和小魚,記錄生活的短視頻輕易就能轉發破萬,近十條視頻的互動率也高達2.5%+。好數據的背后,其實就是熟人社交+公域推廣的兩條鏈路,幫助內容走向更合適的、同圈層的觀眾。

最后,從整個“內容生態”角度去看,微信盡可能做到了垂直和透明。身為一個內容創作者,我認為“垂直程度”是極其重要,過去被很多平臺忽視掉的一點,因為這在長期上能決定賬號的生死和整個平臺內容的活力。公眾號和視頻號,在私域邏輯下,實現了受眾、內容都非常垂直,這對生態里的達人和用戶來講都是一件好事。

另外,視頻號、公眾號都有互選功能,以內容作為紐帶,直接促成合作,是真正的內容優先,保證優質內容被更多需要的人看見。就像視頻號的一位互選創作者李政霖說的,“品牌會選擇我們,我們也同樣對品牌有選擇,調性匹配才能碰撞出獲得大眾認可的內容?!?/p>

四、撬動微信內容生態的7個關鍵點

最后,在微信生態,我們怎么做營銷?

我建議品牌從以下7個關鍵點發力:

第一,“雙號聯動”,兼顧權威感和娛樂性。

最近幾年,我們一直在談“品效結合”。很有意思的是,公眾號+視頻號,天然就像一個品牌與效果兼顧的組合(前者偏向品牌廣告,后者偏向效果轉化)。未來在微信內容生態,雙號聯動是品牌沉淀內容、傳播內容的一步必走棋,也能幫助品牌更快地實現不同的廣告需求。

第二,抓好公域+私域的內容聯動能力,弱化廣告感,發力熟人營銷轉化。

就像增長黑盒數據指出的,“60%以上的人,會因為好友的點贊或分享而持續觀看內容”。建議品牌設計一條,從公域到私域的,完整的熟人營銷+轉化路徑。

第三,以內容為尺,做好互選互篩。

騰訊廣告指出,達到10萬贊的商單內容數量已經實現了3倍的增長,同時商單CPM同比下降了44%。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好內容”和“好品牌”之間的雙向選擇,使工作成果最大化。所以,品牌在微信生態做內容營銷時,要通過賬號人群、標簽、核心內容、榜單選號等維度,選定合適的內容和達人。

第四,關注全年齡段的內容價值需求,視頻號、公眾號向核心人群相應傾斜。

前文介紹了,公眾號和視頻號的核心人群是18-29歲的用戶。但結合行業、賬號、品牌的具體情況,比如某些領域內,公眾號的年輕用戶可能黏性更高,視頻號的青壯年用戶群體更能更忠實,在打造商業內容時可以在賬號之間做出一定的細分。

第五,用好微信的人群資產。

因為微信生態的傳播鏈路非常復雜,玩法空間很大,品牌要深度挖掘微信的社交功能,通過花式的傳播鏈路觸達廣泛人群,最后沉淀成品牌的人群資產。也可以利用好如翼等數字化營銷工具,投前選號、投后跟蹤復盤,提升人群的轉化能力。

第六,微信生態內外的渠道整合。

雙號和微信生態內外的搜一搜、小程序、直播、朋友圈、域外電商等,都已經實現了打通。品牌可以從用戶觀看內容及看后的跳轉路徑出發,實現多渠道的資源整合和用戶觸達。

第七,關注整個生態的力量,而不是單一信息載體,渠道可能被消費者拋棄,好的內容永遠不會。

12年前到現在,微信公眾號完成了第一階段非常深度的內容沉淀,這是生態的基石。而視頻號、搜一搜、朋友圈等各項內容能力的補齊,模擬熟人社交鏈路的全面觸達,才進一步落成了微信的內容生態。過去,品牌在一些單一渠道失去話語權,把內容越做越窄;如今在微信的內容生態中,品牌更要堅守內容為先的觀念,讓內容價值回歸,讓好內容帶領品牌,走向對的消費者。

作者:曾巧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Morketing】,微信公眾號:【Morketing】,原創/授權 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