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數字營銷大環境又有什么新的變故

0 評論 2317 瀏覽 13 收藏 13 分鐘

不管是產品、內容還是超級用戶,怎么整合線上線下資源,打通場景限制,更高效的鏈接到用戶才是未來企業的重中之重。

新年伊始,雖然ICO被徹底打入冷宮,比特幣還在時不時的“回光返照”,區塊鏈似乎已經撇清關系開始“作威作福”;但對于我們營銷人來說:我們只要隨時保持敏感之外,這都不是事。

我們需要關心的,依舊還得回到那個老生常談的問題:

2018年,數字營銷大環境又有什么新的變故?

君不見隨著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國家機構”也逐漸開始注重其品牌多元化形象的塑造;從2015年的“135之歌”開始,“國家機構”就給廣大人民反差萌的驚喜,而這種驚喜在2017年也迎來了高峰。

2017兩會期間推出的群聊H5,到人民日報客戶端的八一軍裝照H5、再到國務院客戶端嘻哈風H5以及“十九大”開幕期間推出了一支細數中國共產黨發展史的H5,被大家津津樂道的新聞聯播段子手朱廣權以及共青團中央和央視綜藝開始占領B站……

當“國家機構”開始撕開自己高冷低調的外衣,開始用大眾喜歡的社交媒體用大眾喜歡的傳播方式以及傳播載體深入民間,它們正在以一種全新的姿態在互聯網原生居民眼中“重生”。

君不見新媒體興起之后,草根網紅終于有了足夠的立身之本和明星分庭抗禮,為自己聚焦大量擁躉;但是隨著新媒體的燎然之勢,不僅傳統媒體式微,更多具有認知偏差的“網絡暴民”涌入互聯網。

可以說人類史上不曾有過任何一個時代可以媲美今時今日的“言論自由”,但也正是因為這種野蠻生長的“言論自由”釀成了一系列悲劇,它們甚至能夠左右美國大選和英國脫歐。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去年6月份新浪等社交媒體封殺卓偉的大規模封號事件,中間頭條、微信等也有若干次的“座談”。

而開年之后我們也在第一時間知道“自媒體廣告要被納入監管”,工商總局今年要監測1000個公眾號。

有沒有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感覺?

其實,對于大多數“永無出頭之日”的自媒體來說,是自媒體廣告被監管,還是區塊鏈這種區中心化的互聯網生態也需要中心審查?這都與我們沒多大關系。

只是對于應該有的“恐慌”,我們也大可不必嚇唬自己;比如Facebook也一直與美國政府之間的貓膩不斷,奧巴馬甚至警告Facebook和谷歌要進行“自我審查”……

由此看來,國家機器把自己觸角延伸到網絡空間,規范網絡空間豐富自己的“生命形態”原本就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而這也是現階段ICO的致命弱點、比特幣的最大軟肋、區塊鏈的天花板。

在人類文明沒有進入地球社會主義之前,不管是言論自由,還是區塊鏈,不管它們體內的基因有多狂野,它們也只能被馴服。

“國家機器”插上翅膀弘揚正能量,各大自媒體戴著鐐銬在刀尖起舞;一方面是“國家機器”開始“入彀”,另一方面是自媒體開始“從良”;這必然會帶來一種新的網絡秩序;

當然,對于國家機器來說,他們“請君入甕”必然是蓄謀已久,才會有自媒體一次又一次被戴上“緊箍咒”的“措手不及”。

一想到如今的自媒體陷入當下的局面,就有些迷之思考。

當然,不管是國家機構的新媒體化還是自媒體的頭部監管都是一種陽謀,而2018帶給我們的改變,也遠不止于此。

第一:新媒體不再新,自媒體也不再自由

自從2009年微博上線,到2014年微信后來居上進入雙寡頭局面,直到2017年今日頭條另避蹊徑人人喊打依舊收獲了“抖音”這一爆款神器。

至此,新媒體的四大天王已經完全入局,而用戶也經過一年的熏陶對于后來者抖音開始不那么感冒。

再加上快手的屌絲逆襲、一直播的財大氣粗、映客的引狼入室以及微視的安樂死……當然這其中還有各種各樣的社交模式以及用戶集群,比如簡書、片刻、知乎、云音樂和即刻,智能手機上的APP生態似乎已經被極盡透支。

而用戶也再難找到像是微博微信這些社交方式剛剛出現時的心動了。

將近十年,仿佛一整個時代的落幕:新媒體已經不再新了。

一組公開數據表明:微博藍V賬號突破140萬,微信公眾號數量突破2000萬。

而這組數據的背后卻是年后新媒體的“當頭棒喝”:

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北京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總隊近日聯合約談新浪微博、新浪視頻、鳳凰網、秒拍、百思不得姐、水木社區等6家網站,依法查處上述網站未持有《信息網絡視聽節目許可證》,擅自從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涉嫌傳播違反《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管理規定》第十六條規定的節目,責令上述6家網站限期整改。

《4A廣告周刊》記者在國家工商總局廣告監督管理司的2018工作要點中發現,2018年總局將對自媒體廣告實行有效監測。文件指出:

充分發揮好總局廣告監測平臺和全國互聯網廣告監測中心的作用,組織開展對1000家省級以上主要媒體和1000家主要網站的廣告抽查監測。推進移動端互聯網廣告監測能力建設,初步實現對1000個App和1000個公眾號互聯網廣告的監測。

第二:社交場景大勢已定,幸存者抱團取暖

上面有提到,隨著互聯網的普及新媒體已經不再新穎,而這不單單只是時間上的“喜新厭舊”。

新媒體不再新,還有另一重含義:在4G智能手機的大背景下,app生態場景已經完全固化,給不了用戶更多的“新鮮感”。

而在5G技術的蓄勢待發、以及人工智能和自動駕駛技術的普及之前,我們似乎也看不到脫離BAT技術場景之外的“社交模式”。

當然,AR、VR技術以及新的電子設備迭代,還有人工智能交互以及生物科技的突破卻是還能帶來不少的想象力,但是國內BAT、國外Apple&Facebook&Google的社交壁壘似乎已經難以逾越。

在此境況之下,我們可以看到被微信排擠在外一直進不了主流社交環境的陌陌必須靠收購探探來“振奮人心”,成為熟人社交之外的唯一極地。

雖說探探的7000萬用戶的確能夠解陌陌的燃眉之急,直播政策收緊、短視頻被快手&抖音攻陷,去掉“約炮”標簽的陌陌真的需要一顆重金打造的“速效救心丸”。

如果說陌陌收購探探只是為自己續一秒,那么阿里巴巴強勢收編餓了么就單純只是一招“馬后炮”。

近年來BAT一直在豐富著自己的羽翼帶來一片“肅殺”,就連半路殺出的程咬金“今日頭條”也有了抖音這匹黑馬。

而在此之外就是越來越多的“亂入者”妄圖借用“區塊鏈”這把鈍刀革了BAT的命,紛紛為區塊鏈搖旗吶喊,驚覺它就是“新一代的互聯網”。

這種過激而且敏感的反應,明顯是害怕BAT的體量,想借眾人之力“眾口鑠金”。

當然,比較好笑的是:等待著被收割的那一群韭菜,居然有了信仰!

第三:互聯網加速下沉,新零售重塑消費關系

談到了新媒體的過去,也談到了區塊鏈的現在,我們不妨再來看看互聯網的當下和現在。

我們可以預見的是隨著Apple的體驗店、小米的線下實體店的火爆,越來越多的品牌將會加入這一場“坐地分贓”的戰役。

先不說阿里京東的新零售,就連攜程都走到了線下。

這不,戴森在上海開了體驗店,無印良品在深圳開起了酒店;百事、家樂氏、Chobani、徐福記這些品牌商都開啟了線下體驗店,甚至就連農夫山泉也開起了自己的線下超市。

而與之相對的就是目前包括Burberry、HugoBoss、Kenzo、Laperla、Rimowa等覆蓋服飾、鞋履、內衣、箱包各類奢牌,LVHM集團旗下浮生若夢、海藍之謎、雅詩蘭黛、蘭蔻、赫蓮娜等一線美妝大牌,Y3為代表的潮牌,以及Coach、Agnesb、Stellaluna等時尚輕奢品牌,均已開設官方的天貓旗艦店。

阿瑪尼、施華洛世奇、真力時、謝利源;箱包品牌Rimowa、內衣品牌La Perla、Emporio Armani、Ports 1961、Trussardi、高檔音響品牌B&O等都已經入駐京東。

由此可見,像是蘋果小米等互聯網原生品牌從線上走到線下,像是雅詩蘭黛、蘭蔻等傳統企業(奢侈品)從線下走到線上已經不再是特例,而是大家的共識。

至此,不管是高冷如奢侈品,還是高調如互聯網企業,他們都在迫不及待的加入這陣“互聯網的浪潮”,從此不分線上線下;哪里有用戶,哪里就是家。

總結

講了這么多,不管是產品、內容還是超級用戶,怎么整合線上線下資源,打通場景限制,更高效的鏈接到用戶才是未來企業的重中之重。

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保持對于市場環境的持續敏感;找到符合企業的用戶場景,找到用戶的消費語境,把最合適的產品帶到最合適的用戶那里。

 

本文由 @幻夢邪魂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 ,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