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店:我不是零售業的邊緣者

6 評論 7232 瀏覽 19 收藏 9 分鐘

你可能不知道,在中國有680萬零售店,它們古老,不起眼,數十年如一日的為消費者提供著方便。如今,它們可能也在悄然消失,不知不覺。

從阿里零售通到京東新通路,從五年改造100萬到一天1000家。夫妻店成為電商平臺布局線下的主角,卻又像滿清最后的皇帝一樣被邊緣化。

2016年,馬云提出新零售;2017年,無人便利店風起;2018年,資本涌入便利店市場。

面對市場轉型的沖擊,曾經的家樂福,沃爾瑪等傳統商超巨頭紛紛開始站隊阿里或者騰訊,積極擁抱新零售。有嘗試有失敗有變化,而大部分夫妻店老板對于這場變化的感知仿佛慢了一些,只是感覺到這幾年生意變得沒有那么好了。

當一些京東,天貓的推廣人員走向街邊的夫妻店,向他們詢問轉型改造的意向時才發現對方好像并不太相信眼下這些零售業的熱詞。

1. 夫妻店業態,啃不動的硬骨頭

一個記著各種電話的本子,已經快被翻爛。日常生活用品,不管是方便面還是姨媽巾,隨手一翻,一款產品就可以找到幾個不同的電話號碼。

這些小店,因為多是夫妻二人經營,沒有外雇員工,因此又被人們稱為“夫妻老婆店”。

可是這些不起眼的小店,卻幾乎貢獻了整個零售渠道40%的出貨量。它們像零售業的毛細血管一樣,遍布全國各地。就連北京,在一些小區附近也可以碰見這種夫妻店,方便附近的人購買生活用品。

擁有這么大市場份額的夫妻店,從一開始,就是各方電商巨頭擴充線下流量的重點。劉強東喊出一天改造1000家,馬云說年底達到100萬家。

可是在這么快的加盟擴張中,大佬們發現夫妻店老板對于他們口中類似“改造夫妻店,賦能新零售”的新鮮東西好像并不太感冒。

大部分夫妻店老板們都處于觀望狀態。另外一部分老板會嘗試加盟,可是加盟期大部分只有一年,如果一年的時間看不到明顯盈利,就會考慮退出。

一方面,試水的老板們感覺沒有很大用處,開始上岸。另一方面,處于觀望狀態的老板們看到他們上岸的情況,就會更加謹慎的加盟。

這些情況,不禁讓筆者想起改造之初,與一位長年和夫妻店老板打交道的批發商聊起新零售時,他的一些看法。

他當時說“要想撬動夫妻店這塊蛋糕,現在這樣的加盟改造是不行的。你別看他們店面不怎樣,可是對于小店周圍的人情世故,有著自己的一套經驗,比機器好使。他們拖家帶口的,沒有很大把握是不會輕易改變?!?/p>

現在想起來,好像難以啃下夫妻店這塊“硬骨頭”的大佬們,在加盟的第一步,改造供應鏈的環節就開始被夫妻店所打敗。

2. 老板們的精明暴露出巨頭們的供應鏈弱勢

大佬們改造夫妻店的第一步就是去地推自己的平臺,通過補貼,活動等一些進貨優惠政策,把夫妻店老板吸引過來??墒沁@種在線上依靠補貼快速拿下市場的方法,仿佛到夫妻店這里就失靈了。

優惠期的時候,老板們跑過來進貨。優惠期一過,老板們一對比,發現還沒有之前的渠道便宜,就吃完補貼紅利都又跑回去了。

供應鏈改造環節,一方面是大佬們想依靠給夫妻店補貼,吸引夫妻店老板留在平臺??墒橇硪环矫?,精明的夫妻店老板在優惠期一過,如果發現從平臺渠道進貨并不便宜,就仍然會拿起電話,打給以前更便宜的批發商渠道。

這讓筆者想起以前聽到一個老板說的話:我們這行利潤低,賺的都是幾毛幾塊的利潤,進貨價就是活命的根本。

可見,在夫妻店老板心中,供應鏈問題是他們盈利的根本,大佬們的供應鏈如果不能長久的給予他們實惠,當然還是誰家便宜用誰的。

3. 無用的“高科技”VS務實的野路子

除了供應鏈方面,大佬們還拿出自己的殺手锏:數據分析系統,據稱這個東西可以幫助夫妻店更好的經營小店。

可是老板們面對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高科技,用了一段時間以后,如果并沒有帶來盈利,就會感覺用處不大,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厲害。

在筆者看來不是喊著新名詞的技術就是高科技,沒有實際幫助老板減少成本的高科技,在老板們眼里看來還不如自己的野路子務實。

高科技的推廣應該是消費者的需求,比如:馬云前幾年提出的無現金支付,基本沒有怎么推廣,街上賣煎餅的大媽都知道貼一個收款碼。為什么?因為消費者出門不帶現金了,你收錢方式不轉變,消費者可能就不買你的東西了。

所以不管是不是高科技,只要這項技術是消費者需要的,或者對夫妻店老板做生意有實質性好處的,那夫妻店老板就會有改造的動力。

巨頭們嚷嚷著改造夫妻店,賦能新零售,卻又喊出一年100萬家的口號,在這樣的速度下,一些改造顯然沒有達到賦能的效果。巨頭想著快速復制,夫妻店老板想著養家糊口。從一開始兩者就方向偏離,最后也只能互相抱怨。

4. 巨頭/老板相對論

看完上面的情況,下面再從轉型過程中涉及到的兩個主體分析一下。

①阿里京東等新零售轉型發起者應該負起什么樣的責任?

大佬們作為優勢一方,應該花更多的時間去深度優化供應鏈,而不是想著互聯網的補貼快速獲取用戶。只有更深入的改造夫妻店的商品結構,在改造過程中抓住夫妻店老板們的痛點,才有可能真正的幫助夫妻店老板改善經營方式,實現盈利。那種一味追求速度,瘋狂擴張門店數量的改造方式,可能最后只能落得一地雞毛。

②普通零售戶老板面對轉型應該保持什么態度?

夫妻店老板們作為弱勢的一方,多思考多學習大形勢的變化,跟上互聯網大環境下整個業界變化。以開放,敢于嘗試的心態接觸新鮮的事物,思考一些技術,經營方式在自己身上的可行性,這樣才可以在不斷的變化中長久生存。

總而言之,大佬想要改造夫妻店,就應該更多的站在夫妻店的角度考慮問題,走進夫妻店這個群體,聽取夫妻店的心聲。

  • 我們可能慢一些,但是我們也敢于改變;
  • 我們可能摳一些,但是這是小本生意生存的利潤來源;
  • 我們可能落后些,但是這是夫妻店應變市場的活命之道;
  • 我們可能硬一些,我們可能難啃一些,我們可能顧慮多一些。

但是這一些,都是因為對于我們來說:一個夫妻店,一家人的生活。

 

本文由 @胡斯亂想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作者提供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夫妻店的活命基礎,還是在于位置。

    來自浙江 回復
    1. 以前沒有外賣平臺的時候,餐館也這樣以為

      回復
  2. 關于新零售,有一本鈴木敏文的《零售的哲學》推薦,80 90后的未來對于商品的品質類追求很高,夫妻店的商品從供貨渠道上來說并不一定能保障商品質量是高質量的商品,而且社區的夫妻店目前多是他進什么商品,周邊的居民就買什么商品,做不到新零售的數據分析,分析周邊居民甚至某個群體愛好什么商品,愿意為什么商品買單,如果家附近有711或者全時這樣的連鎖店,我和我身邊的年輕人是不會去那種私人的夫妻店,一是沒有像關東煮、包飯、菜卷等等這樣新鮮速食食品,沒有就餐的區域;二是商品的多樣性和品質從心理層面覺得不如新零售靠譜;三是像711、全食這樣的連鎖店都是快銷店,商品上架時間到賣完周期很短,賣不完的也會下架尤其是速食類的商品,有保證

    來自北京 回復
    1. 最近正在拆解這本書,有時間可以交流一下

      回復
  3. 野路子,其實是多年對于周圍環境及消費方式的深入了解,村級別的改造和賦能還是有很長路要走,一對一幫扶改造的成本太高。

    來自江蘇 回復
    1. 可是這些長年累月依靠時間積攢的地理周邊環境的經驗,很有可能因為大數據的日漸成熟,一下子不再是優勢。要知道,當年進農村,全靠人帶路,經驗優勢很足,可是現在基本95%的地方都被地圖導航替代。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