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本便利店發展史,看國內新鄰售下的便利店

8 評論 8252 瀏覽 31 收藏 13 分鐘

站在新零售的風口,大家是否感覺到身邊的便利店增加了不少,一線城市方圓3公里居然有可怕的七八家各式各樣便利店,積極布局線下的大佬,是新零售還是新鄰售,讓我們來看看便利店為何如此收到大佬的青睞!

一、1億的豪賭:傳統零售VS電商

不知大家還記得2012年12月,關于未來零售市場線上線下占比,來自傳統商鋪領域的王健林和來自電商行業的馬云兩位大佬豪賭一億賭注,當大家還是爭論中國零售線上為王還是線下為王的時候,如今零售界悄然發生了變化。

曾經的王健林探索萬達電商,而馬云卻投資了永輝、高鑫旗下超市等,并布局線下盒馬鮮生。站在新零售的風口,大家是否感覺到身邊的便利店增加了不少,一線城市方圓3公里居然有可怕的七八家各式各樣便利店,積極布局線下的大佬,是新零售還是新鄰售,讓我們來看看便利店為何如此收到大佬的青睞!

新鄰售下的便利店

二、日本便利店發展史復盤

首先,我們先分析下先進的日系便利店的發展歷程,以7-Eleven、羅森、FamilyMart等零售行業便利店寡頭為例,日系便利店在產品結構、運營效率和開放加盟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成功經驗。

在產品結構上,提高便利店的快餐鮮食高毛利零售商品的占比,提升盈利能力,在運營效率方面,便利店形成了區域密集開店和共同配送,通過規劃化和集中化降低運營成本,充分發揮網絡效應和規模效應,極力壓縮競爭對手開店機會。

此外,通過盈利化和標準化的開放加盟模式,快速搶占市場,擴大經營規模;另外,日系便利店提供的服務有多變態呢?

據調研:日本的便利店遠不止在買東西。經統計,一個日系便利店可提供1000種服務,包括零售服務、公共服務、金融服務、健康服務及其他特色服務等等,這為便利店聚攏了不少人氣。

不僅如此,日本便利店不僅體現在它的便利服務多,在員工提供服務質量上,日系便利店更是做到了極致和嚴謹,令人瘋狂的服務細節,比如微笑迎接客戶的標準化動作,“衛生巾”快速裝入不透明包裝袋避免用戶尷尬等等……這也是日系便利店頑強生命力的根本之道。

日系便利店成功在于在長期經營中積累的寶貴經驗,當然也離不開日本的經濟發展背景。針對日本從20世紀70年代起步的便利店發展歷程來看,經歷了萌芽期-高速成長期-整合發展期,到如今持續20年穩步增長,展現了便利店的曲折發展。

1969年-1975年:超市業態快速發展,對一般批發和中小零售形成較大的沖擊,為了生存,以酒類、食品為雛形的便利店理念出現,當時是以自由連鎖為主要的經營模式;

1976年-1990年:日本經濟增速放緩,消費疲軟,日本政府在此形勢下,頒發了《大店法》。在政策上為便利點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便利店開始了加盟之路,個人零售也轉向了加盟,便利店數量及規模爆發增長;

80年代后半期到90年代初,日本經濟泡沫破裂,經濟增長幾乎停滯,直到2010年才開始增長,這段時間里,便利店始終在穩定增長,并超過百貨成為日本第二大業態。

在日本,便利店的寡頭效應日漸凸顯。日系便利店如今進入了寡頭時代,頭部玩家占主導地位,并且日系便利店走向海外發展,針對當前日本的行業規模,高達7000億,滲透率達8.2%。反觀國內,便利店規模僅1334億,滲透率不到1%,如此巨大的隱形市場,誰又能禁得住誘惑!

三、國內新鄰售發展

我們在回過頭來看一下國內的零售發展,國內電商行業上半場在于連接的數量,人口紅利、規模和體量、低成本獲取用戶。如今線上市場發展進入瓶頸期,線上電商面臨購物體驗不足、獲客成本持續升高、物流成本高等問題,電商行業增速持續放緩。由此,大家的目光轉向線下,便利店是新零售的載體。

中國過去十年線下是商超的天下,大賣場、大型超市、農貿批發市場等,為中國人提供了生活的所需所用,走進大型商場,衣食住行全都有,品類豐富,商品可挑可選,并且大型超市信任度都比較高。但是這種商超一半在市中心或者遠離社區的地方,不便捷,且運營成本高,無法送貨上門,加上排隊購物體驗交差。

如今,消費升級+懶人經濟,人們的需求在改變,希望毫不費力尋找高質量商品,在新消費、新零售的帶動下,便利店便成了這類需求的載體。

從傳統便利店來看,全家、蘇果便利店,門店較為小巧,一般步行5-10分鐘即可觸達,經營商品以休閑食品、快餐飲為主,以即時消費、小容量、應急性消費為主,并提供基本的社區服務,但是也存在租金成本高、定價高、商品不全的問題,傳統的便利店已經無法適應現在的發展。

在新鄰售時代下的便利店,處于電商行業下半場在于連接的強度,深度挖掘用戶價值,又賦予了更多新的含義。在新技術和新玩法的涌入下,便利店已經不再是零售為主的載體,而是消費升級結合AI、物聯網及大數據等新服務的載體,涌現了一批新鮮的事物,如24小時無人售貨商店、虛擬門店等,并通過線上線下結合提供多樣服務的平臺;例如便利蜂、猩便利、盒馬生鮮、蘇寧小店等便利店的爆發。

目前,中國有兩類便利店的起步方式:實體線下零售起步走向新零售和電商基因零售起步走向新零售。

定位從便利店起步,又不止是便利店。實體零售起步代表我們以蘇寧小店為例:背后依托蘇寧龐大的生態體系,通過線上線下精細化的運營,打通線下流量入口,深度運營用戶并挖掘其價值。作為蘇寧小店,他不僅是新零售的第一線,還是場景互聯時代下的自主流量入口,承載蘇寧零售更多的價值體現,通過蘇寧小店整合金融、房產、文創等一系列的服務,是蘇寧線上服務在線下的延展。

電商基因起步我們在看另一個O2O新物種——盒馬鮮生,主打生鮮品類,倡導日日生鮮。

作為中國新零售的新物種,致力于解決B2C的生鮮電商核心問題,通過倉店一體化,并在門店內增設飲食區,大大增強了用戶的體驗感和信任感,此外,通過線下為線上引流,實現了線下和線上的雙向流量的整合。

有句話說:打敗康師傅的不是統一、今麥郎,而是美團和餓了嗎等外賣平臺。隨著便利店的興起,另一股力量也不可小覷,就是基于社區的拼團模式,如:松鼠拼拼、蔬東坡、你我他等,此類線上拼購模式,扎根于社區,依靠團購模式獲取大量用戶及資源。

如果線下便利店將逐漸增加線上運營,通過預售、拼團、預約定制等形式增加訂單量,必然會提升實體便利店價值,目前以見福、蘇寧小店等便利店已經開始嘗試拼團模式,社區拼團依托便利店賦能,扎根社區進行培養用戶,充分發揮便利店扎根于社區之中,會更具有競爭力;

如今,電商人口紅利時期的數量型流量已經無法滿足發展,質量型流量才是新鄰售追求的目標,通過便利店實現對用戶的強關聯,把用戶真正的變成自己的資產。

四、未來隨想

?如今,中國市場與日本便利店高速成長期無論是經濟環境還是政府政策非常相似,經濟增長放緩,政府大力支持零售創新發展。此外,便利店是消費升級下消費者對零售提出的新的需求而產生的,但是目前來看,國內的便利店發展和日本八九十年代的比便利店的興起又有所區別。在新技術的催生下,給了便利店更多的定義及服務要求。

就目前來看,便利店盈利情況不容樂觀,但是都在積極搶占未來隱形零售市場,以蘇寧小店為例:蘇寧小店計劃19年開店2萬家,在實體經濟被互聯網沖擊下,異軍突起,可以感受到,在資本的狂熱下,便利店品牌會遍地開花。

根據以往的經驗,一半以上的便利店品牌會在19年之后漸漸消失,剩下的就是頭部玩家的舞臺,在消費升級和技術驅動下,可以洞察到未來的發展方向:

  • 根據用戶的需求進行定制,針對不同的用戶區域打造定制化的便利店,承載本地化服務;
  • 強化用戶連接,實現用戶私有化,把用戶變成自己的資產;
  • 通過新技術(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對用戶需求進行定制生產,企業供應鏈協同,增大自主產品,提升競爭力;
  • 提升便利服務水平,增強服務意識,新零售不是零售,新鄰售不是便利店,而是圍繞用戶為核心的服務。

如今,賭局早已不再重要,新鄰售已經到來,將來,便利店是一種生活方式!

 

本文由 @李康康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反正都是互聯網大佬燒錢的玩意就是了

    來自江蘇 回復
  2. 天貓小店&京東便利店,扶持夫妻店轉型之路可以解析一下,這里面的市場才是巨大的。

    來自廣東 回復
    1. 日本便利店發展史,第二階段,很多夫妻老婆店轉型加盟便利店

      回復
  3. 標題都答錯字了審核小編長點兒心唄

    來自北京 回復
    1. 新鄰售,目前在便利店的模式下,零售就要和大家做鄰居,即新“鄰”售

      回復
  4. 和盒馬對標的是物種起源吧,還是生鮮超市的概念,全家羅森711這樣的才算是便利店

    來自上海 回復
    1. 盒馬是廣義上的便利店,因為他主攻線上,附近三公里,與便利店形似,

      回復
  5. 便利店要重視對客戶(或者會員)的運營,通過線上訂單量的增加努力提升坪效

    來自江蘇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