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重新定義“人貨場”的邏輯
什么是新零售?新零售就一定是線上、一定是互聯網、一定是社交電商嗎?新零售怎么做?有規律可循嗎?
傳統實體老板們的頭現在特別大。做母嬰店的、賣零食買衣服的、還有做美容美發的。
因為人工成本和租金越來越高。要命!
傳統電商們也不好過,流量越來越貴,獲客成本太高了。物流費用也不是省油的燈。你不包郵誰搭理你啊!
實不相瞞,我昨天在拼多多下了買了個一元的置物架,且包郵:)
替老板們默哀三秒鐘吧!
但是有些老板就是干得風生水起。
- 三只松鼠在商超開了“三只松鼠投食店”,媽媽和寶寶一溜煙的往里跑。
- 小米說自己的店實現了20倍坪效。
- 京東和阿里巴巴的社區小店還在布局。
- 盒馬生鮮越開越多,還要求我們必須用APP買單。
- 名創優品把自己的成功歸功于M2B短路經濟。
- 小米的小米有品大力推廣中。
- 拼多多和云集都上市了,社交電商遍地開花。
01
為啥它們就成功?。看蠹艺f人家做的叫“新零售”!新零售你懂不懂?你說,神乎其神的,咋啥都叫新零售啊?
不好意思,恐怕還真是。
啥是新零售?新零售就一定是線上、一定是互聯網、一定是社交電商嗎?
不算是?;ヂ摼W不代表“先進性”,而線下零售也不代表“零售的本質性”。他倆嘛,在新零售里,就是水乳交融的關系。
所以,新零售不是簡單的以電商或實體店區分,而是利用新的玩法和概念,比如:數據、科技、場景、體驗、社群等等,來滿足用戶需求,重新來定義“人貨場”的邏輯。
重點是:以人為核心。
劉潤說:大數據時代,有交易的地方,就有新零售。它就是人、貨、場的重構。
新零售有規律可循嗎?老板們能怎么考慮新零售呢?有規律可循嗎?
還是有的。
零售萬變不離其宗的底層公式是:
銷售漏斗公式:銷售額=流量×轉化率×客單價×復購
- 流量:有多少人進店,線上線下都可以計算,當然線上通過系統和數據記錄,會更方便
- 轉化率:進店的人,最終有多少買了東西。
- 客單價:一個客人一次花了多少錢,買了多少東西。
- 復購:這個客人走了,下次還來的可能性有多大。
銷售的效率公式:
1. 互聯網公司計算人效:人效=(流量×轉化率×客單價×復購率)/人數
2. 實體公司計算坪效:坪效=(流量×轉化率×客單價×復購率)/店鋪面積
指店鋪里每平方的銷售額,這是實體店最重要的KPI指標。
3. 坪效極限:每平方米創造的年收入<每平方米租金,說明當下業態不適合該地段
所以呢,咋整?
說白了,傳統門店也好,傳統電商也罷,就是要提高“人效”和“坪效”嘛!
如何突破坪效極限?先看公式里的流量部分,也就是新零售“人貨場”里的“人”:
人效=(流量×轉化率×客單價×復購率)/人數
02
新零售最顯著的特點是,把“等用戶進店”變為“用戶在哪我去哪”。
通過改變觸點邏輯,創造新觸點。
“這個觸點,可能是用戶走進專賣店的門;可能是磨刀攤販在街上吆喝,被用戶叫?。豢赡苁怯脩粼L問了天貓店,打開了商品詳情頁;可能是微信公眾號文章被看到,里面推薦的商品被知曉;可能是建立一個呼叫中心,打電話向用戶推薦產品;可能是專門拜訪客戶,在其寫字樓下,打電話說‘我正好路過,上來看看你’等?!?/p>
——《新零售:低價高效的數據賦能之路》劉潤
在計程車里來個“共享按摩”,我深有體會。有次打車,遇到個買賣,叫“共享按摩”。副駕駛安裝了按摩裝置,掃碼付3元,可以享受5分鐘按摩。
我跟師傅聊天,說:不錯呀,您這車里還有按摩服務。
師傅特熱情:我給你免費開機試試,有1分鐘的服務,免費的!一試,舒坦。
有意思啊,在計程車里賣按摩服務。本來坐車就很累,也無聊,出去辦事也好、上下班通勤也罷,在車上小小一個打盹,加個按摩,難道不是“對自己好一點嗎?”
這個場景特別好呀,為啥我們之前就不曾想到?
因為之前總是先考慮“場”,計程車里能干嘛?好像不太能做啥其他的呀。
但換做以“人”思考就不一樣了。以我們得從“等用戶進店”變為“用戶在哪我去哪”的思考方式,就不一樣了。
乘坐的都是些什么人?他們可能會有怎樣的需求?會不會想喝飲料,想用充電寶,想買些緊急日用品?甚至突發大姨媽?
他們是什么狀態?會不會特別累,想睡覺,想休息,想放松身體?
這里的人,是有需求有場景的人;這里的貨,是包括實物和服務等能滿足需求的貨;
這里的場,是移動的、封閉的車內小空間;這里的交易通過微信支付和小程序串聯,輕松實現。
重點是整個模式特別輕。
安裝裝置,是在先有的副駕駛上,附加上了幾個按摩套間。
找師傅是守株待兔,直接在充電站等著計程車上門,直接越過公司,跟師傅談合作。
先免費體驗,然后在特定時間,免費送師傅按摩時間,重要的是,乘客付費,平臺和師傅五五分潤。
這不也是新零售嗎?
03
去新觸點找到人在哪,改變”貨和場”的邏輯。
在辦公室賣零售:
再比如,在辦公室部署無人貨架的猩便利。
辦公室,顯然是一個受眾精準、流量密集、復購高的地方。
過去,白領想買零食,要去樓下便利店;現在,無人貨架和零食直接放到辦公室里了。也是從等用戶來,到直接去用戶在的地方。
盒馬生鮮就是要做APP:
再比如,盒馬生鮮吧,人家也是靠去找用戶。
傳統生鮮店都是在店里等著用戶,這不行!得去線上找用戶,讓他們到我這來。
盒馬生鮮上海某店鋪的坪效,達到了每平方米5.6萬元,大約是同業的3.7倍。
這個在店里現買現做海鮮,只支持App支付,承諾30分鐘配送到家的“盒馬生鮮”,秘密是什么?
眾所周知,生鮮這個領域,互聯網不如線下。為什么?
高損耗、非標準、高冷鏈物流配送成本、品類不全,無法滿足即時性需求。
單純依靠線上或線下,很難解決這些痛點,所以盒馬采用了“線上+線下”的模式,打造了一個被線下門店武裝的生鮮電商。
類似的還讓我想到,我自己經常使用的“京東到家”app。
在線上的沃爾瑪超市直接購物,買些肉類、蔬菜、水果等食品,運費5元(會員免費)。基本30分鐘內,配送員就送到了。
購物滿30就可以立減8~12元不等,算是其實也還是便宜了些,適合我這種懶人。
但我也時常在想,加上物流、分揀等人力,成本應該蠻高的啊,沃爾瑪線下生意挺好的,干嘛也做這個?
在這里,沃爾瑪也被變做了線上+線下的模式。
為什么要這么做?回到上面我們說的底層公式,坪效公式。
一般實體店的坪效公式為:
坪效=線下收入/店鋪面積
而上面說到的盒馬和沃爾瑪的案例,改變坪效為:
坪效=(線上收入+線下收入)/店鋪面積
也就是說當線上收入與線下收入一樣時,坪效會增加一倍。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實體店要發力線上來做生意。
而盒馬更甚,骨子里,它的線下實體店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為線上引流,通過線上改變傳統實體店的坪效構成,突破坪效極限。
盒馬創始人侯勇的頂層設計為:
第一,如果線下生鮮店最終搞成了傳統超市,那就算比傳統超市掙錢,也不干。如果真要搞,線上的收入必須大于線下。第二,線上的每日訂單一定要超過5 000單,這樣才真正是一門有規模效應的生意。
第三,在冷鏈物流做到低成本可控的前提下,實現門店3公里半徑內30分鐘完成配送。
第四,最終要做到線下往線上引流,App不需要其他流量支持,能夠獨立生存。
基于此,盒馬所做的只用App收錢(必須下載app)、產品的日日鮮模式、海鮮現買現吃(線下體驗為線上購買做背書)、30分鐘物流(比自己去買更方便),都是為了往線上導流。
這樣才可以重新定義一家生鮮門店。
再重新看下坪效的基本公式:
坪效=(流量×轉化率×客單價×復購率)/店鋪面積
盒馬在流量上做了拆解,把一般實體店只考慮到的線下流量,多增加了線上的部分,從而翻倍了坪效。
以上,都是在流量層面和“人”這個觸點上進行創新,從而革新了一種銷售的方式。
其實,微商也是、社交電商也是、在抖音賣貨也是。都是從等著流量和用戶來,變為哪里有用戶我就去哪里。
做新零售創新,實體店怎么變、有沒有什么創業機會。
可能要做的,無非也就是重構“人貨場”,考慮優化公式中的變量“流量×轉化率×客單價×復購”
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社交網絡、人工智能等工具,來他一場“新零售革命”!
參考資料:
《新零售:低價高效的數據賦能之路》劉潤
作者:王木木,5年品牌營銷人,曾服務于平安證券、全棉時代品牌部門。品牌營銷、新媒體老司機?,F為IP打造創業者,旗下首創運動酸奶項目正在運營中。
本文由 @王木木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我覺得還是建議深刻理解概念,例如銷售額。舉個例子吧,文中流量x轉化x客單x復購,得到的是什么數字,和營業額的區別是什么,或者他的價值意義是什么,如何使用,來界定是否把原概念的銷售改成銷售額好一些。感覺這個文章也有幾年了,估計作者應該已經意識到了。
題目應該改為:《新零售:低價高效的數據賦能之路》讀書筆記
在微信讀書上,還真是以讀書筆記名義發的,產品經理平臺不太適合吧??
因為這篇文章我買了這本書
哈哈~推薦書,里面的很多案例都是國內本土的新案例,會感覺參考性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