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頭/資本涌動下,社交新零售如何避免新瓶裝舊酒?
在電商時代的流量邏輯下,社交新零售這一時代變體應運而生。但是隨著時間推移,我們發現社交新零售的發展仿佛在脫離新零售本質,越走越偏。筆者認為,社交新零售需要做到賦能B端用戶、深度賦能每一流程與環節,才能越走越遠。
流量紅利見頂開始讓電商行業發生深刻轉型,越來越多的電商平臺開始選擇擁抱新零售市場。
這是行業發展的必然,同樣是消費升級大背景下電商平臺滿足用戶新需求的需要。
按照電商時代的流量邏輯,即使是投身到了新零售的洪流里,如果沒有流量作為支撐,所謂的新零售依然僅僅只是妄談。于是,我們看到了兼顧流量和新零售的變體物種的出現——社交新零售。
不可否認的是,用社交和新零售兩種元素結合來抵御電商落幕的寒冷的確是一種好的方式和方法。所以,我們看到了即使是在資本寒冬的大背景下社交新零售領域同樣熱火朝天,融資事件此起彼伏。
正是因為如此,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玩家加入到了社交新零售的戰局之中,很顯然,社交新零售業已成為后互聯網時代的全新風口。
如果僅僅只是把社交新零售看成是一種獲取流量和資本關注的全新手段,缺少了對傳統行業的運行邏輯進行深層次的改造,所謂的社交新零售或許就是一個概念,并不具備實質性的內涵和意義。
在社交新零售的熱度不斷攀升的時刻,我們或許更加應該思考的是社交新零售的如何跳出互聯網式的怪圈,而不是沉迷于所謂風口下的虛假繁榮。
以理性、客觀的視角審視社交新零售,找到真正改變行業的原有運行邏輯,并且真正有所改變的運行方式,或許才是社交新零售避免淪為概念的關鍵所在。
社交新零售的火爆,正在造就新的假象
無論是以阿里、京東為代表的頭部電商平臺,還是以電商細分領域的玩家為代表的分類型的電商平臺都在加入到社交新零售的戰局里。
對于市場動向向來敏感的投資機構同樣不甘示弱,他們同樣開始以資本運作的方式,不斷鼓動著社交新零售市場。除了巨頭和資本之外,那些習慣了互聯網式玩法的人們同樣加入到了社交新零售的戰局當中。
于是,我們看到了一場以社交新零售為主要概念的熱潮開始涌現,在這場熱潮下,有人狂喜,有人憂慮。
總體來看,社交新零售只換概念不換內里的做法,或許僅僅只是帶來概念上的狂歡,如果缺少了內在的支持,所謂的社交新零售或許將會演變成為一種假象。
社交新零售的原始觸發點并不是新零售。究竟什么是社交新零售,或許很多人并不會去認真思考這個概念,而是僅僅看到了社交新零售本身所裹挾著的資本力量和對于互聯網式發展套路的篤信。
當社交新零售的觸發點不是新零售的時候,或許它已經失去了最原始的本意。
很多社交新零售的玩家們僅僅只是把它看成是一種全新的融資手段以彌補互聯網項目的融資困境而已,當社交新零售僅僅只是變成了一種融資手段的時候,它又將回歸到互聯網式的套路當中。
從這個邏輯上來看,或許,社交新零售從一開始便已經錯了。
如果我們從這個角度來看待當下社交新零售市場上的火爆的局面的話,或許有一種與互聯網式的套路似曾相識的味道。
當社交新零售的觸發點不再是用戶痛點和行業痛點的時候,所謂的社交新零售或許僅僅只是一次新假象的開始。我們看到的那么多的社交新零售的平臺和概念或許僅僅只是互聯網的逃離者的臨時住所而已。
社交新零售缺少行業升級的內在支撐。所謂的新零售真正要做的是去升級一個行業,而不是僅僅只是對概念進行所謂的創新。
從這個角度來看,當社交新零售僅僅只是停留在概念本身,但是卻沒有內在的行業升級作為支撐的話,所謂的社交新零售或許僅僅只是一場虛假的文字游戲。等到這一股風過去,所謂的社交新零售或許將會消失不見。
所謂的行業升級不僅包括產品升級、服務升級,同樣包括內在驅動技術的升級等諸多方面。
遺憾的是,雖然社交新零售的入局者有很多,雖然他們提出來很多社交新零售的新概念,但是,真正能夠供應新的產品、新的服務,甚至去改變傳統行業的生產方式的玩家少之又少。
當社交新零售僅僅只是停留在后續產品銷售方式的下沉和營銷手段的改變,缺少了真正產品和服務的提升,業已升級的用戶需求依然無法得到滿足。
一旦用戶對社交新零售主打的價格免疫之后,所謂的社交新零售將會陷入它的“前輩”——電商同樣的怪圈當中。
雖然我們看到的巨頭和資本不斷加入其中,如果僅僅只是新瓶裝舊酒,缺少了實質性的改變,所謂的社交新零售或許僅僅只是一種虛假的熱潮而已。
社交新零售的重點依然在于C端用戶的瘋狂獲取,并且難以彌補B端用戶的缺失。縱觀當下的社交新零售平臺,幾乎都在將C端用戶看成是終極目標,不斷用新的營銷方式、超低的價格來促使用戶購買。
這種方式顯然又讓社交新零售的發展陷入到了新的怪圈當中,即依然和電商一樣對于C端用戶流量極其依賴。
當流量見頂成為現實,如果社交新零售依然將C端用戶看成是終極目標的時候,一旦社交新零售無法再獲得新的流量的時候。
所謂的社交社交新零售或許又將面臨新的困境,原本對他們青睞有加的玩家同樣將會面臨新的困境。
現在幾乎所有的社交新零售玩家都在將C端用戶看成是終極目標,之所以如此,其實依然是由于電商時代的流量思維在作怪。
當社交新零售對于C端用戶的關注超出了他們對于B端用戶關注的時候,所謂的社交新零售或許又淪為了一種電商變種。
一旦流量難以為繼,所謂的社交新零售的發展又將面臨新的困境。
當社交新零售在巨頭、資本的鼓動下變得火爆異常的時候,我們或許正在被這種假象所蒙蔽。社交新零售或許僅僅只是一個概念而已,其實質和內涵其實依然是電商。
作為新零售的一個新的衍生體,或許社交新零售并非僅僅只是電商的外衣,我們需要為社交新零售找到在新零售情境下的發展方向,才能讓社交新零售跳出所謂的概念陷阱,真正進入到新零售的新世界里。
回歸新零售世界,或許社交新零售的正道所在
雖然社交新零售造成了諸多假象,并且讓很多人認為所謂的社交新零售平臺和概念僅僅只是一種營銷方式而已,但是,我們依然不能否認社交新零售將“社交”和“新零售”兩種元素進行融合的突破。
對于社交新零售來講,真正與電商訣別,并且回歸到新零售的世界里,或許才是保證其能夠走得更加長遠的關鍵所在。
以B端用戶為主體,社交新零售需要“上浮”,而非下沉。很多社交新零售的玩家之所以會投身其中,主要是因為他們看到了B端用戶背后龐大的流量。
但是,他們在行動上卻一直在提倡下沉,試圖通過下沉來盡快、盡可能多地獲得用戶流量。
如果僅僅只是為了獲取C端流量的話,其實只需要按照電商的套路運營即可,無需創造出一個社交新零售的概念。
當社交新零售出現之后,我們要做的是將重點放在B端用戶身上,通過對B端用戶進行深度賦能來更好、更快地獲得流量,這種邏輯才起符合社交新零售特質的根本運作方式。
如果一味地想要用社交新零售的方式來獲得C端用戶流量的話,所謂的社交新零售或許已經不再是社交新零售,而是變成了電商的一種。
從這個角度來看,社交新零售回歸新零售本身更多地體現在如何將B端用戶的流量看成是他們的終極目標,而非一味地獲取C端流量。
通過對B端用戶進行深度賦能改變傳統的生產方式和供應方式,從而帶來更多的C端用戶。
對于社交新零售來講,或許這才是正道所在。
以新技術為動力,社交新零售需要找到互聯網之外的全新驅動力。我們現在看到的幾乎所有的賦能方式都是基于互聯網技術來實現的。
無論是社群運營還是獲客工具,其實都是基于互聯網技術來實現的,雖然這些新穎的賦能方式在短時間內破解了B端用戶的痛點和難題,但是,當用戶的需求再度升級或者是對未來有更多新需求的時候,以互聯網技術為主打的賦能方式將會遭遇越來越多新困境。
破解這一痛點的根本依然是要回歸新零售本身。所謂的新零售就是要打破以互聯網技術為主要驅動力的瓶頸,通過借助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新技術來給B端用戶進行賦能,去解決那些用互聯網技術無法解決的痛點和難題。
當社交新零售不再以互聯網技術作為主要驅動力的時候,或許才算是真正找到了破解B端用戶和C端用戶痛點的方式和方法。
我們現在看到很多的玩家開始深度挖掘大數據、布局智能科技的生產以及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這些新的方式其實可以完全為我們提供一種全新的破解互聯網時代痛點和難題的方式和方法。
只有將社交新零售的驅動力從互聯網技術轉移到新技術身上,所謂的社交新零售才能真正跳出互聯網式的怪圈。
拋棄平臺的概念和思維,社交新零售需要的是一種全產業鏈的介入能力。很多社交新零售的玩家依然是用平臺思維來打造社交新零售的平臺,這其實是完全錯誤的。
所謂的社交新零售其實不是一個平臺,而是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它深度參與到了行業的每一個行業,只是在最后階段的商品銷售環節利用了社交的短平快而已。
社交新零售真正進入到新零售時代的關鍵就是要跳出平臺思維邏輯,通過投身到行業的每一個環節當中來找到盈利新方式和商業新模式。
除了對B端用戶進行賦能之外,社交新零售玩家還要加入到上下游的每一個流程和環節當中,通過對每一個流程和環節進行深度賦能來改變整個行業。
只有這樣,所謂的社交新零售才不會僅僅只是一個處于產業后端的存在,才會陷入到電商時代的流量陷阱里。
所謂的社交新零售才能真正擺脫對于平臺的依賴,才能和新零售的線下和線上的統一最終實現一致,社交新零售才能真正成為橫貫行業每一個流程和環節的存在,而不是僅僅只是一個概念。
各種角色的不斷加入充斥著原本就有些火爆的社交新零售市場,最終讓它距離原始的奧義越來越遠。
于是,社交新零售越是火爆,它所造就的假象越多便開始成為一個現實。
從本質上來看,規避社交新零售陷入這種怪圈的關鍵依然在于要讓它回歸新零售的本質,只有這樣,社交新零售才不會僅僅只是新瓶裝舊酒,而是有內在本質意義上的改變。
#專欄作家#
孟永輝,微信公眾號:menglaoshi007,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資深撰稿人,媒體人,專欄作者。從事互聯網多年,長期關注行業研究。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沒有側重點,解決C的痛點,從而對B賦能。
寫的很宏觀,又比較隱晦,大方向是沒問題的,但又覺得坐著有點藏著掖著,既想表達,又怕被有心人深究下去就學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