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傳播力該如何喚醒?試試這6個方法

1 評論 7603 瀏覽 52 收藏 12 分鐘

策劃活動推廣產品時,要去思考用戶行為背后的動機,是什么誘發他們做出購買決定,再在產品宣傳中不斷增強這一點,本文作者就據此提出了6點思考。

知識不是一種占有,占有的欲望和真正的擁有是完全不同的感覺。

讀書這件事也是一樣,不要刻意地想記住多少東西,真正的會讀書是把知識變成自己血液的一部分。我見過很多人講《論語》講得特別好,但是他行為方式跟《論語》不一樣,這樣也不是真正擁有一本書。

起初,樊登讀書會沒有錢、沒有技術也沒有團隊;而現在,公司呈指數增長,樊登讀書會是怎么做到的?

一、讓產品成為別人的話題

首先要提到人際傳播的妙處。有一本書叫《瘋傳》,里面提到傳播的六個要素:

1.社交貨幣

一個人把你的內容分享出去,覺得很有面子、自己的人格地位都提升了,這就叫做社交貨幣。所以創業者需要考慮自己的內容、產品能不能成為一個社交貨幣。

2.誘因

誘因是什么?誘因就是:在做產品的時候,一定要把產品跟一個高頻的事物結合起來。

舉個例子,美國有一個馬爾斯巧克力公司,一直不溫不火;直到有一天美國政府推出了“改造火星計劃”?;鹦蔷褪?Mars ,所以當時輿論最火的話題就是馬爾斯,這個巧克力馬上成為了最火的品牌。

3.公共性

公共性,簡單來講就是要學會消費消費者的行為剩余。

消費者買了東西以后,他還有點兒行為剩余:可以穿我們的T恤,上面印著讀書會的口號。有人愿意穿著我們的T恤,就等于我們消費了他的行為剩余。

這方面做的最棒的就是肯德基和麥當勞:在肯德基和麥當勞,打包袋是平底的紙袋子,上面還有提手。當你拎著兩面全是廣告的袋子走在路上,一路都給他們做廣告;拿回到辦公室吃的時候,因為它有底,你絕不會把它平攤在桌上,所而是像廣告牌一樣立在桌上。這個過程當中,所有來來往往的人都知道你在吃肯德基,都在消費你的行為剩余。

4.情緒

如果你的產品或品牌能激發他人的情緒,它就能夠得到瘋傳。激發情緒是有技術的,情緒分兩種:一種較積極情緒,一種消極情緒;還有一個維度叫做高喚醒和低喚醒。

所以分成分四類:

1).高喚醒積極情緒

能夠帶來崇高感、感動,敬畏、勇敢。這些東西全都是高喚醒,也是積極的,這種感覺會導致你愿意去轉發。比如抗戰勝利72周年的那天,我們向解放軍致敬,就是人們愿意轉發的高喚醒積極情緒。

2).高喚醒消極情緒

恐懼、憤怒是最容易讓人轉發的。柴靜的《穹頂之下》為什么那么火?因為它引發了所有人的擔憂——環境不好,孩子們怎么辦?只要一提到孩子們,為了孩子也要轉。這是我們說的“消極但是高喚醒情緒”。

3).低喚醒積極情緒

好舒服、愜意、悠閑都是正能量很高的事情,但是沒有人轉發。比如說你今天中午吃的特別好吃的菜,拍一下發朋友圈,但沒有人轉發,這是積極但是低喚醒的。

4).低喚醒消極情緒

悲傷、難過的情緒;比如說你們家的貓死了,你特別悲傷地發了一個你家的貓死了這樣的消息。大家是不會轉發的。

通過以上四點情緒對傳播力的作用,我們可以看出,只有把微妙的情緒搞明白了,才會知道我們正在所做的宣傳應該針對哪個情緒。點燃情緒了,事兒就傳開了。

5.實用性

實用性也很重要,什么叫實用性?就是你轉發這個東西能不能給對方帶來好處,比如:轉發有沒有優惠。

6.故事

最能夠有效地傳遞下去的東西是“特洛伊”,而不是《世界史》?!妒澜缡贰纺憧赡軟]讀過,但是特洛伊的故事,你一定知道。同樣《西游記》你可能沒有讀過,但是“三打白骨精”你肯定知道。

所以當一個人會寫故事的時候,就特別容易引發大量的話題傳播。

二、尋找亮點快速嘗試

有人說,不是應該有批判性思維嗎?應該批判了再去接受,但是如果一個人整天花精力去批判,他其實是沒有太多的時間進步的。進步最好的方法就是快速嘗試,尋找亮點,而不是找缺點。

我們很多人特別喜歡找缺點,原因就是我們從小到大在與父母的交往當中被不斷挑毛??;于是愛挑毛病的習慣在自己的身體中養成了。

這是一種投射,想要解決問題,就得回到家庭的根源,先把和父母關系處理好。

三、創業的初心:“我必須,所以我能夠”

像希特勒這樣的暴君,他的原則是:我能夠,所以我必須;而圣人的原則是:我必須,所以我能夠。

我聽過很多媒體圈的朋友說出來創業不太成功,因為他們說:我就會這個或者那個,我的能力范圍就在這兒,我還能做什么呢?他們總想做自己能力范圍內的事情,這個不是創業的心態。創業的心態應該是:我要解決一個問題。

好多人找我推薦書,并且都會來記書名;這能看出來很多人都是喜歡記書名的。但其實大多數的情況下都沒有讀,有些人還買了這本推薦的書,就是不讀。種種理由,比如沒時間,讀不懂,甚至還有說買了送人了。

后來我發現這是一個社會問題:中國人使勁地推閱讀,推來推去都是推銷量;銷量再高,不真正去讀還是沒有用的。這個社會問題,如果能夠得到解決,就厲害了。

知道了要解決什么問題,就可以上路了;當然,我要為目標而努力,還要拉人進來一起解決問題。就像唐僧取經,不能等到孫悟空來了再去,一定是不管怎樣也要先上路,這就是圣人的做法:我必須做到,所以我能夠。

四、創業——“腳踏兩只船”

有人創業時會感到疑惑:到底是應該孤注一擲義無反顧,還是應該腳踩兩只船,前后猶豫?

有一本書叫做《離經叛道》做出了深入的研究,研究為什么很多人創業會成功,后來發現比爾·蓋茨、喬布斯、扎克伯格等他們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就是:腳踏兩只船。差不多就是:能拿得下這個訂單,我就做;拿不下訂單我就繼續讀哈佛。如果要分析原因,大概就是:

  1. 優秀的企業家,不是善于冒風險的人。善于冒風險的人是賭博者,優秀的企業家是善于控制風險的人。
  2. 人只有在覺得安全的時候,才敢于做突破性的創新。

我為什么敢做讀書會這么冒險的事情?因為我輸了也無所謂。如果讀書會沒做起來,我還照樣可以教書,還能講課掙錢,所以我敢做這種顛覆性的嘗試。

五、著眼于每一個時期的關鍵要務

《哈佛商學院最受歡迎的領導課》一書中,有一個特別重要的觀念:一個團隊要想做出業績,最重要的是,著眼于每一個時期的關鍵要務。

很多創業者在創業三、五年甚至十年以后,發現自己還在圍繞著小問題團團轉,原因就是沒有著眼于關鍵要務。老板什么都盯,老板希望完美,老板見到員工的時候總是說這不行、那不行,有特別多不行的點,所以員工一見到老板就暈頭轉向,覺得又完了。

舉個例子:剛開始做公眾號時,我認為產品需要通過人際關系來傳播。

因為沒有錢打廣告(其實打廣告也沒用),當時想要具有人際傳播功能,就要把二維碼的傳播系統做出來,我希望能夠認出這個二維碼是誰的,并且能夠把錢分給那個傳播的人。

剛開始做APP的時候到處都是罵聲,很多人說太難用啦、總是閃退、很糟糕,連按鍵都找不著,所有人都希望我跟團隊講一聲,說能不能把這個按鈕換一下,能不能把邏輯梳理一下。

我就是能夠忍住,我去見團隊的時候,永遠不提那些投訴,就談一件事兒,我說:二維碼做出來了嗎?二維碼還要多久?所以我們的技術人員就覺得:老板的意思非常清楚,就是先把二維碼做出來,不管罵聲,我就蒙頭把二維碼做好——這就叫關鍵要務。

老板要想挑自己產品的毛病是挑不完的,但是如果不著眼于關鍵要務,員工也無法從老板的意思里了解到此時最關鍵要做的事是什么。

二維碼做出來以后,我說:那么現在咱們想辦法讓大家把APP用得更容易一點吧。每次就一個事,兩個禮拜之內把這個事做好,每天在不斷進步,我們創業到現在,在大概三年時間里,每年的年增長率都是1000%。

當然一個公司要想做得好,光靠會傳播是沒用的。做產品很重要,領導力更重要;能夠管好團隊很重要,有雙贏的思維更重要;哪個都重要,所以做一個優秀的創業者,你不能有太大的短板。

 

作者:樊登,來源:微信公眾號“筆記俠”(ID:Notesman)

本文由 @筆記俠 授權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把分享產品變成一種情感的、表達人某種品格的行為,確實是做分享的時候的第一考慮。學習了

    來自河南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