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產品體驗5層論,分析一篇新媒體文章的好壞?

2 評論 6727 瀏覽 49 收藏 9 分鐘

如果說每一篇文章就是一個產品,那么每一個小編就是一個產品經理。那么我們是否可以像產品經理分析產品一樣,去分析一篇文章的好壞呢?

一篇文章好不好,它的判斷標準是什么?所有新媒體人都會說,看數據呀。

沒毛病,but,對于一個新媒體運營來說,最想要知道的是沒發出去之前這篇文章好不好吧。畢竟,都發出去了,知道不好也沒機會改了呀。

如果說每一篇文章就是一個產品,那么每一個小編就是一個產品經理。那么我們是否可以像產品經理分析產品一樣,去分析一篇文章的好壞呢?

比如:從產品體驗的五個層次來看,也就是戰略、范圍、結構、框架、表現這五層。

一、戰略層

戰略層:或者說價值層,主要考慮的是這個產品滿足了什么需求,提供了什么價值?

對于一篇文章來說,每一篇文章是否提供了價值很重要?也是核心層的東西。比如:我們每天晚上的日記,它可長可短,也可滿篇情緒和抱怨,也可以有一些小秘密,因為日記本身就是用來記錄心情的。

但是我們的文章是一個產品,產品是要投放市場的,是要和用戶交換的,交換的是用戶的時間和注意力。所以產品提供了什么價值需要第一考慮的,當我們說一個產品的時候,我們所說的滿足用戶的需求往往把需求回歸到人類的情緒上去,比如:恐懼、愉悅,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痛點和爽點。

  • 痛點:也就是解決用戶恐懼情緒的需求,這種文章一般以解決問題,或者提出問題為主。
  • 爽點:也就是給予用戶新鮮刺激為主,這種文章一般以帶來反饋為主,不管是新聞還是娛樂,都屬于這一類。

所以,解決什么需求?契合什么情緒?就是價值層需要考慮的問題。

用戶通過這篇文章,收獲了什么特別重要,不管是收獲了焦慮,還是收獲了滿足,都是收獲。

二、范圍層

范圍層:對于產品來說就是功能層,我們通過什么類型的內容,去解決客戶的情緒呢?

這里可以用內容的三分類來判斷:娛樂性內容、知識性內容和認知性內容。

既然要解決用戶的情緒需求,給客戶提供價值,那么這個價值的實現方式,就有很多種選擇了。

比如:同樣要販賣焦慮,你可以用新聞的形式發一篇80后套現15億的新聞,也可以用一組漲知識性質的科普文章,告訴大家現在國外的同齡人在干什么?最后還可以用一篇方法論告訴你怎么樣才可以年薪百萬告訴你。

三種方式都可以讓人焦慮,也就是觸及用戶關于恐懼的情緒。每一篇文章,都能在里面找到知識性的內容,娛樂性的內容和認知性的內容,以哪一種內容為主,哪一種內容更適合,就是一個判斷的標準。

三、結構層

結構層:就是產品的流程設計和框架設計,對于文章來說就是如何去安排這篇文章的開頭、漸進、高潮、結尾的結構了。

對于每一個小編來說,一篇文章的大綱是必須的,大綱也就是素材和觀點的排序方式。同樣的講故事,回憶式平鋪直敘式兩種方式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寫文章當然也一樣,用文章里面最亮點的語句,或者最動人的瞬間,或者最打動人心的案例素材來開頭,然后再通過漸進式講述方式進入正題。然后慢慢的調整節奏,讓讀者可以一步步的陷入你的邏輯中,跟著你哭,跟著你笑,跟著你學習新知識。最后來一個文后小甜點,讓讀者看了還想轉發給朋友,那就完美了。

所以結構層就是大綱,也就是整個閱讀邏輯是否合理,是否有哪一段有疑問?是否有些素材不符合?是否結束太倉促?

這些就是判斷的標準。

四、框架層

框架層:產品的框架設計,也就是原型呈現,哪里放什么的問題,對于一篇文章來說,就是文字和素材的搭配和呈現了。

這個層面,其實就是語言表達方面的細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文筆。

當然素材有了,配圖有了,大綱有了,你把它從上往下搭好是一個大框了,剩下的潤色,填充,文字和圖片的結合和承上啟下的一些連接。這些就是框架層該做的事情,當然還有文章抬頭PR,結尾的品牌宣傳logo這些都算。

這個層面上,需要考慮的是句子于句子之間的邏輯是否順暢,段落和段落之間是否邏輯順暢,文字和圖片之間是否搭配的恰到好處。

每一段文字背后引導讀者情緒的任務是否完成?

然后這些段落和大框架之間,是否契合上了?這些細節需要對于文字的敏感覺察。我們大腦處理文字信息能力很強,有時候你文字顛倒,句式不順,我們也能看懂,但是多多少少會別扭,這一層判斷的就是這些問題。

五、表現層

表現層:對于一個產品來說,就是視覺呈現的結果層,對于一篇文章來說就是排版。

排版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在這么一個顏值當道的世界,文章看起來好看能給你贏得一個非常高的第一印象。有時候邏輯雖然差點,但是看你寫的漂亮,文章的閱讀感受本身就是一種價值了。

在這一層,讓讀者看的舒服,愿意看下去最重要。比如:色彩基調、空白和內容的比例;比如:小段落之間的停頓;比如:大標題和小標題的引導。

這些排版的技巧,不同的渠道和平臺有不同的規則,而且隨著審美的變化,也會時刻的在升級。比如:像我這種文章,現在就流行數字序號分段+小標題觀點先行,每段關鍵詞/句加粗,每一段里面適合轉發的金句都做成卡片式穿插其中等等。

所以對于排版優秀的文章,要經常分析,它符合了哪些審美的底層規則,它的每一個間隔的用意是什么?為什么人家這么排版你會覺得舒服?

好東西看多了,看到次品,你總會發現點什么的,不過重要的是給出解決方案。

總結

產品體驗的五層,對應著一篇文章的五個層次的思考,每一篇文章都可以在每一層去總結出一些樣式、分類。把你經??吹膬炐愕?0W+的文章都拉出來,每個層次都總結出來,統計一下。然后用芭芭拉的金字塔原理,進行MECE整理。

這時候,基本上你可以出個文案寫作課了,我覺得你可以試試喲~

 

作者:蛋殼花生

原文鏈接:https://www.jianshu.com/p/4996b0360be8

本文由 @蛋殼花生 授權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很6

    來自河南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