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用戶思維的咖啡師,不是一個好的運營

7 評論 6334 瀏覽 17 收藏 8 分鐘

咖啡師和運營人,雖然具體工作不同,但在邏輯上有類似之處。如果將咖啡比作是具體的產品,咖啡師相當于運營人,會有哪些有趣的現象對比呢?

筆者曾經有過2年的咖啡師的職業經歷,現在轉型做運營工作。

近期在知乎上看到一篇關于咖啡裝逼指南的帖子,有些感觸,也順便回顧了下自己咖啡師的經歷。大家若是有興趣可以看下這篇帖子《咖啡裝逼指南》,我也在下面進行了自己的評論。

通過回顧,發現無論是作為咖啡師還是做運營,在面向顧客(用戶)的時候,都經歷了一系列相似的思維轉變,那么如果將咖啡比作是具體的產品,咖啡師相當于運營人,會有哪些有趣的現象對比呢?

下面是我的一些思考。

 

咖啡是深受大家喜歡的一款飲品,當然絕大多數人喜歡咖啡源自于對咖啡館的設計風格的熱愛、對咖啡代表的浪漫情懷的共鳴,及可以隨時曬朋友圈,表明自己是一個有個性和有靈魂的人的最佳載體。

而咖啡,如同茶和紅酒一樣,從物質層面講僅僅是一種飲品,而精神層面卻被人們賦予豐富的涵義,可能是一種生活方式的呈現,可能是一個人格調的體現等等。

喜歡咖啡的人我們可以將其分為兩類:

  1. 能夠接受咖啡復雜的口感的人,如同能夠接受紅酒口感的人;
  2. 不能接受咖啡口感但喜歡咖啡帶來的精神上的滿足的人。

顯然,在目前國內的咖啡市場,后者居多。

所以作為一款產品,咖啡帶給用戶的感受已然超越了其作為一款飲品本身的存在,這可能是作為任何一款產品都在孜孜追求的一個終極目標:除了產品功能解決了用戶的實質性需求之外,能夠成為用戶的靈魂寄托,給予用戶一些精神層面的慰藉。

如:邏輯思維的用戶會主動分享他們的學習成果,為自己貼上一個知識愛好者的標簽;支付寶的年度賬單刷屏事件,用戶主動分享出去的動機在于表現自己的消費能力;我會在每次通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上發布的文章分享到朋友圈,證明自己是個喜歡思考和碼字的運營人,等等。

當一款產品能夠觸達用戶的精神層面,那么產品本身的功能性價值將被削弱。這是從產品層面,或者我們可以像咖啡學習的地方。

實際上我在做咖啡師的一段時間里,會對顧客充滿強烈的鄙視情緒。尤其在看到一些現象的時候簡直哭笑不得,比如點一杯美式要看拉花,比如double espresso加一杯冰水然后混在一起喝,比如叫囂著要一杯藍山的,比如指著咖啡生豆說這是白咖啡的等等。

遇到這種情況想必大多咖啡師的心理都是帶著強烈的鄙視情緒的。

而隨著我接觸咖啡的時間日漸增長,對于咖啡在國內市場的情況了解的不斷加深,這一心理也發生了變化。

作為咖啡師,對咖啡有著全面的了解是必然的,無論從事任何行業,從業者的專業度一定會高于普通用戶。

體現在產品和運營上,我們可能對于自己的產品極為了解,而用戶則是小白。在我們面向小白推廣自己的產品的時候,主觀情緒很容易誤導我們做出錯誤的行為,我們自認為產品哪里哪里好,卻忽略了用戶的感受,用戶不買單我們很掙扎,這可能就是不斷自嗨的現象及帶來的惡性循環。

整理下我做咖啡師和做運營這兩段經歷中的思維轉變,可以歸納如下:

  • 做咖啡師:熱愛咖啡→從事咖啡行業→成為合格咖啡師→鄙視用戶→思維轉變→分析用戶選擇咖啡的理由,找到用戶的真實需求→成為一個普及咖啡知識的分享者→將咖啡融入到生活。
  • 做運營:熱愛運營→從事運營崗位→成為運營人→對產品極度自信,覺得運營是無所不能的存在→用戶不買單,一段時間不能帶來穩定增長及轉化→思考產品及運營的邊界及局限→客觀看待產品及運營,與用戶增加溝通獲取真實需求→優化迭代產品細節及運營方法。

是的,雖然我現在不從事咖啡師的工作了,但咖啡的確成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在每天的中午午休的時候,叫著幾個同事,在辦公室做一杯手沖咖啡,與大家分享咖啡的樂趣,逐漸的身邊的人越來越多的重新認識咖啡,繼而喜歡上了咖啡。

而從事運營至今,已經沒了當初覺得運營無所不能的存在的認識,轉而開始客觀的去分析產品的不足,及運營在產品的不同階段和形態下的側重點和所能提供的價值。

這些都是做咖啡師和做運營在面向顧客(用戶)的共通之處,其實是關于用戶思維的轉變。

而在這一點上,網上流傳著這樣一段關于“微信之父”張小龍的談話:

在被問及“瞬間變成‘白癡級用戶’的速度的時候”,張小龍的答案是:喬布斯能在1秒之內讓自己變成“白癡”,馬化騰的速度大概是3秒,而他本人大概是5秒。

我謹以自己作為咖啡師和運營人的雙重身份做出了上述的思考,或者在更廣泛的職業崗位中,都存在著類似的邏輯。如果你也是在基于一款產品做著面向用戶的工作,或者以上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

 

作者:連長,九零后運營人,公眾號:九零后的觀。喜歡思考和碼字,咖啡和民謠。

本文由 @連長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哇 相似的經歷 我也喜歡在工作之余沖上一壺阿瓜杜爾賽或西達摩 現在剛剛做運營 看了您的文章確實能感受到共同之處 謝謝

    來自湖南 回復
    1. 客氣

      來自遼寧 回復
    2. 作為一名烘焙師??戳烁鱾€文章之后確實發現對自己出品的白癡化很重要,但是怎么從白癡化把受眾抬起來是目前迷茫的地方

      來自廣東 回復
  2. 想請教連長一個問題,luckin咖啡為啥現在這么火?幾乎是一瞬間它就全國鋪開了,這種補貼、優惠券前期可以吸引到用戶,一旦沒有補貼了,大家還會買他家的咖啡嗎?而且開店據說都是國外的設備、國外的咖啡豆,這些硬件開一家就是一家的成本,是沒法砍掉的呀。

    來自廣東 回復
    1. 大概聽過這家咖啡店,但不是很熟悉。按照你說的做了一些資料查閱,感覺像最近挺火的連咖啡。說實話,營銷做得很棒,咖啡店的營銷可類比奶茶店,前期做的好,比拼硬件都沒問題,但是否在這個過程中積淀了一些文化,給到顧客一些咖啡之外的東西,就難說了。你不得不承認,大多數人拿著星巴克的那種自豪感和優越感是很多其他店無法給予的,所以即便是國外的設備和豆子也都只是形式上很厲害,哎,說再多,國內咖啡普及度還是稍差,而且做咖啡的都知道如果走連鎖咖啡路線,很難保證咖啡豆的品質。獨立咖啡館可以自己烘焙新鮮豆子,星巴克只能盡量保證豆子品質不差。所以如果咖啡品質、咖啡店文化沒有樹立,很難做起來。不妨參照國外的一些咖啡館成長歷程,如:blue bottle,樹墩城,知識分子,反文化咖啡等,先做文化積淀再考慮擴張。

      來自遼寧 回復
    2. 嗯嗯,謝謝您的回復,這種一上來就用互聯網式的思維做咖啡,擴張方式太可怕了。不知道后勁如何,誠如你所說,要是他開的連鎖店沒法保證咖啡的質量,前期積淀的文化也好、給客戶帶來的認同感、優越感也好,肯定會打折的。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