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運營:5件不得不做的事情!

2 評論 12953 瀏覽 83 收藏 8 分鐘

做社群運營的時候,我們需要做些什么才能讓社群運營下去?那就一起與作者聊一聊社群運營需要籌備哪些事情?

社群運營沒興起之前,群的作用主要還是已建立品牌和口碑,培養用戶忠誠度。

興起之后,社群運營模式變成來利用社交挖掘與培養死忠粉,促成轉化、提升用戶粘性,甚至還讓用戶自傳播品牌與產品價值。

尤其是這些年邏輯思維、吳曉波頻道等等這類社群的成功,各行各業似乎都想借鑒,利用社群來實現運營目的。但結果相信我們都看到了——大多數社群都死了,能存活下來并運營好的還真不多見。

上次我在《做社群運營前,你真的想清楚了這些嗎?》中講到做社群運營前,要想清楚自身產品適不適合做社群運營。

有讀者私信我說如果產品適合做社群運營,應該怎么做呢?

今天聊一聊社群運營需要籌備哪些事情。

一、社群價值

做社群運營前,首先得想清楚自己能通過社群給予用戶什么價值。

通常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我們能提供什么或者解決用戶什么痛點?社群價值在做群公告的時候最好能夠直接傳達給用戶。

比如:我一從事在線教育運營的朋友,公司產品類似百度作業幫,但產品和運營模式尚未成熟。公司想做社群運營,于是讓朋友拉一個500人的教師微信群,目的是想通過社群運營讓教師使用自己產品方便給學生布置、批改作業等。

但最終社群拉新都舉步維艱,更別談后期運營了。

我問他:你們社群提供的價值是什么?

他說:提供教師學習交流、結交人脈的渠道。

顯而易見,這并不是教師的用戶痛點,這種價值遠不及給教師提供教案、班會/家長會主題參考來的強。當然,跟產品自身屬性也有些關系,這類產品偏工具型,目前未平臺化,也缺少強內容來支撐,做運營也會難很多,產品被替代的可能性也極高。

二、社群門檻

建立社群前,用戶入群門檻是需要提前想好——免費還是付費?

免費的形式也不是說完全沒有門檻。比如說:朋友圈常見的轉發“推薦語+海報免費進群”也是一種門檻。再比如:有的社群得用戶填寫問卷調研,才能入群,免費形式可以有很多,但門檻最好要設置(運營套路嘛)。

常見的付費門檻形式主要有以下兩種:

  1. 會員式:吳曉波頻道,多數企業家社群等,按年限收費或者付費永久等,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下企業家之類的社群,收費門檻實在高;
  2. 服務式:薄荷閱讀,多數訓練營模式等,按單個服務/課程收費。

三、社群規則

俗話說:“無規則,不成方圓?!?/p>

這句話同樣適用于社群,社群規則比較好理解,無通常就是告知用戶,群簡介/目的/福利、群昵稱格式、自我介紹形式、群內允許做什么/禁止做什么?不做會怎樣/做了有什么好處(淘汰/激勵體系)?管理員是誰/有哪些/有問題找誰?等等……

社群規則一定得盡可能清晰明了的傳達給用戶,而且是第一時間。

四、社群KOL

盡管現在有很多社群運營工具可以輔助社群人員去運營多個社群,但是很多運營工作是需要人工做的。社群運營本身就需要群內/外建立運營人員與用戶之間、用戶與用戶之間的關系,需要情感維系,機器人是沒有溫度的,它也做不到。甚至有些社群出現品牌輿情,更需要人工干預。

所以之前文章我也提到,社群運營是比較花費時間精力的,一個社群運營人員專職運營好2-3個群已經不錯了。

那是否所有的社群都需要工作人員去運營?或者說工作人員無法投入精力的社群就不要運營了呢?

答案,也并非如此。我們知道產品有KOL,社群同樣需要KOL。

下圖是前些天給某個在線素養教育做的社群等級:

社群KOL先前最好是產品自身忠實用戶,運營人員要對他們足夠了解。比如:是否有時間做這個事情?

能力我覺得還是次要,畢竟運營人員可以通過培訓提升KOL的能力,比如說:話術、常見問題解決方式、如何群內促進活躍等等。

當然,KOL也是需要激勵和淘汰機制的,這樣才能更好促進他們去運營。

社群KOL挖掘與運營的手段與社區運營非常相似,運營模式和手段我覺得可以借鑒下社區運營的經驗。

五、社群目標

社群運營的目標可以有很多緯度,比如:運營周期、社群轉化、社群人數、社群規模等。需要有一個方向,或者運營人員自己心里得清楚自己的社群要做成什么樣子。

比如:什么值得買的社群,全國各地都設有城市分站、剁友聚會,不僅規模大,剁友們的活躍度也很高,真的想不到一個最早優惠爆料、發放優惠券的平臺能做到如此高度。

再比如:很多已某個課程建立的社群,類似薄荷閱讀這類。社群生命周期較短,通常伴隨著課程結束,社群運營也就終止了,這樣的社群最后大概還可以起到課程宣傳的作用。

 

本文由 @cler,微信公眾號:yunying9729

本文由 @cler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xi

    來自湖北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