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你的產品選擇合適的北極星指標,從了解產品開始

2 評論 15708 瀏覽 59 收藏 16 分鐘

北極星指標已經逐漸成為許多公司指導產品發展的重要指標,本文結合案例,系統性地介紹了為產品選擇合適的北極星指標的三個要點。

一、什么是北極星指標?

按照大家通俗的解釋,北極星指標也叫唯一關鍵指標(OMTM,One metric that matters),是產品現階段最關鍵的指標。之所以叫北極星指標,是因為這個指標一旦確立,就像北極星一樣,高高閃耀在天空中,指引著全公司上上下下,向著同一個方向邁進。

當然北極星指標的作用不止是指引方向,本質上來說它也是一個可拆解、可量化、可執行、可監測、可分析的一個數據。通過它能讓我們明確優先級,提高行動力,監測當下進度,確保我們走在正確的路上。

二、為什么需要北極星指標?

很多時候,想清楚為什么做,往往比做更為關鍵。為什么需要一個北極星指標?如果一開始沒有想清楚為什么需要,只是因為看到別人有,就盲目的照搬過來,最終這個指標也將變得毫無意義。

以前包括現在,我們很多企業都在用KPI衡量員工的工作業績,但也有很多企業也越來越發現它的不足之處和弊端,比如:

  • 過于強調階段性的業績可能會導致忽略重要的,短期內難以被量化的工作;
  • 為了完成眼前的 KPI, 有時候做出一些有損產品長遠利益的事情;
  • 各部門、各職能人員由于 KPI 不一致而各自為政,沒有共同的目標作為指引,協作低效;

類似的問題有很多,都是因為缺乏一個自上而下的明確統一的、有價值的指標,使得眾多執行人員目光短淺。單獨來看,或許每個問題或許我們都有對應的辦法來解決,但如果只是一味地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永遠都是治標不治本,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而北極星指標,或許就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根本。它關注產品發展的長期價值,讓我們能看到產品未來的方向,促使所有人朝這個方向努力,避免部門內耗、大幅提升效率和價值。

三、如何為自己的產品選擇合適的北極星指標?

1. 北極星指標的評價標準

北極星指標不僅是數據的反饋,更是對產品所提供價值的深度理解和提煉,通過它來指導日常工作中的每次決策和行動。那么怎么才算是合適的北極星指標呢?一般來說,一個合適的北極星指標需要契合以下幾個標準:
(1)是否契合產品核心價值

產品的核心價值一般是對產品定位的進一步闡述,即產品主要給用戶提供了什么價值,帶來了什么好處或便利。只有搞清楚了產品的核心價值,才能牢牢地抓住產品發展的主線和大方向。

舉個例子來說,假如在產品的探索期,有贊微商城的核心價值是幫助商家在微信平臺上開店賣貨,那么此時將GMV(成交總額)選為產品的北極星指標顯然是不合適的。此時應該關注的反而是新開店鋪數等指標,這是與產品核心價值契合的。
(2)是否契合當前的產品生命周期

一般把產品的生命周期分為探索期、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不同的階段對產品關鍵指標評估的側重點不一樣。根據產品當前的生命周期,可以大致判斷當前產品的側重點,為判斷北極星指標提供一個大方向上的指引,具體如下:

  • 探索期:驗證PMF,側重留存;

產品處于探索期,產品定位、產品價值乃至目標用戶群體等大多數東西都還在驗證階段,此時需要關注的重點在于驗證PMF(產品/ 市場契合度)的同時不斷獲取用戶反饋對產品進行迭代,提升產品自身各個環節的轉化率,為將來獲取并留存更大規模的用戶群體打下基礎。

  • 成長期:重點在拉新,變現提上日程

產品進入成長期后,產品價值以及核心的功能、業務流程均已確定,產品在這個階段正式走上市場參與競爭,此時的重點就是快速獲取用戶,搶占市場份額,同時兼顧產品變現。

  • 成熟期:重點在付費轉化;

產品進入成熟期,意味著產品當前已經進入了穩定的發展階段。這個階段的主要目標是通過各種手段提高用戶活躍度,保證產品留存,進而確保產品的付費轉化穩定增長。

  • 衰退期:挖掘新場景;

進入衰退期,在努力減緩衰退趨勢保持留存和變現的同時,重點在于為產品尋找新的增量市場,發掘新的使用和消費場景,為新產品引流。

多數情況下,北極星指標必須契合產品當前的生命周期,產品在探索期就不應該將付費轉化相關的指標定為北極星指標。產品在成長期,就應該重點考慮拉新方面的指標,留存作為兼顧內容。如果北極星指標與產品生命周期的目標相差很遠,就應該仔細考慮北極星指標的設計是否合理。
(3)是否能夠指導當前產品迭代

能夠指導當前的產品迭代包含兩個方面。

  • 一是導向性

有的時候,我們做著做著就不知道接下來該做什么了,或者說需求池里還有一堆需求沒做,但是看著這些需求想來想去,總感覺即使都做出來了也不見得能對產品本身有什么提升。這會就應該是北極星應該發揮作用的時候了,從北極星指標中我們要能清楚的知道當前這個階段應該往哪個方向迭代,需求池里的需求里哪些是與北極星指標方向一致、值得去實現的,并且實現之后能對北極星指標起到正面的影響。

比如處于探索期的小紅書,產品核心價值為UGC社區,北極星指標為“發表筆記數”,則此時“編寫筆記過程中支持保存草稿”這類需求是與北極星指標方向一致的,值得跟進開發。而“在線購物交易”這一類需求則不是當前應該考慮的重點。

  • 二是可行性

北極星指標需要是一個可拆解、可執行的指標,而不能只是一個掛在嘴邊卻無法落實的數字。

比如成熟期的知識付費產品,將日活躍學習用戶量定為北極星指標,則可以將這個指標拆解為:日活躍學習用戶量=新增學習用戶人數+老用戶學習人數。然后可以再進一步拆解新增學習用戶人數、老用戶學習人數。通過不斷拆解,最終得到產品可以提高哪些指標從而帶動北極星指標的增長。但若是把老用戶學習人數作為北極星指標,則很難再進行下一步拆解,這也就不是一個具體可拆解可執行的北極星指標了。

(4)指標要與用戶行為相關

北極星指標作為一個可監測、可分析的的數據,本質上來說是對用戶行為的的統計,因此選擇的北極星指標需要與用戶行為相關,否則就不存在監測、分析的說法。只有北極星指標與用戶行為相關聯的時候,我們才能通過指標的變化及時判斷當前產品狀態的好壞。

比如上述的日活躍學習用戶量就是一個與用戶行為相關的指標,日活躍學習用戶是新用戶通過一步步轉化最終得來的,如該指標發現變化,我們就能通過轉化流程快速定位原因。

而類似于“年度銷售額”這樣的指標與用戶行為和產品本身的流程關聯性不大,如果使用其作為北極星指標,當數據異常的時候,我們就很難排查異常原因。

2. 尋找備選的北極星指標

了解了北極星指標的評價標準,接下來就該正式尋找產品的北極星指標了。產品流程中流程那么多,不同的環節都有對應的關鍵數據,乍一看起來都能作為北極星指標。為了避免抓瞎,我們可以先選定一些看起來比較靠譜的指標,然后再根據北極星指標的評價標準最終評定合適的北極星指標。

那么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靠譜的備選指標到底是怎么來的呢?除了拍腦袋一個個想之外,有沒有科學的分析方法來幫助我們全盤考慮呢?

我們再回到北極星指標的定義,本質上來說它也是一個可拆解、可量化、可執行、可監測、可分析的一個數據。并且他與用戶行為相關,所以它大概率會出現在產品的某個轉化節點上。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分析產品的核心業務流程,然后找出業務流程中各個環節的關鍵指標作為北極星的備選指標。比如業務流程中的“創建流程”,對應的備選指標為“落地頁創建點擊率”等。

當然,如果業務流程很長很復雜,也不能盲目的去拆解。我們可以從產品的評價標準-北極星指標應當契合產品的核心價值進行考慮,通過產品的aha moment來收縮我們的篩選范圍。

aha moment這個詞常出現在增長領域中,我們可以把它稱之為“驚喜一刻”。它是用戶在體驗產品的過程中,最能強烈感受到你的產品為他帶來價值,讓他產生愉悅的時刻,這也是最能影響并讓他留下來持續使用產品的時刻。因此,找到產品的aha moment然后圍繞其開展一系列的迭代,也是提高產品留存的一個突破點。但事實上,aha moment并不容易被發掘,甚至很多產品從上線到死亡都沒有找到自己的aha moment。

至于如何確定產品的aha moment則又是另外一門學問,在這里不詳細展開。

3. 篩選備選的北極星指標

確定好備選的指標后,根據北極星指標的評價標準從四個維度對備選的指標進行綜合判斷,選擇當前最合適的作為北極星指標。

以上面的業務流程為例。從流程中來看,用戶最能直接感受到產品價值的時刻,初步判斷為產生業績的時候。注:這里的業績不只是交易產生的業績,還可以是獲得銷售線索或者客戶,甚至是一項線上的銷售任務。

然后通過對各個環節的拆解,尋找會對aha moment產生影響的指標(如果未能找到aha moment,則可用產品的核心價值作為判斷依據,即尋找會對產品核心價值產生影響的指標),具體如下。
(1)創建商城:新創建商城數量、落地頁創建轉化率

(2)上傳產品:上傳產品數量

(3)生成小程序:生成小程序數量

(4)分享產品:產品分享次數、產品被打開次數

(5)產生業績:交易成功次數、商城訪問人數

最后,根據北極星指標的衡量標準從四個維度對備選的指標進行綜合判斷。

如上圖,最終選擇的北極星指標為:上傳產品數量。

至于需要給這個指標定什么值,則需要通過當前數據和相應的調研來進一步做判斷。

四、總結

一切的方法論都建立在對產品足夠熟悉的基礎上,因此了解產品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通常根據上述的方法我們都能得到一個合適的北極星指標,但它也有自己的局限性。

  • 要對產品的核心價值有明確的定義和認知,了解產品當前所處的生命周期,這是制定北極星指標的基礎。如果一款產品連自己的定位都還沒有搞清楚,就不要談北極星指標了。
  • 如果產品已經特別龐大復雜,則無法通過上述方法尋找到合適的北極星指標,此時的北極星指標更多的應該來自于公司的戰略考慮。但可以通過這個方法找到具體某個模塊的北極星指標。

另外:

  • 啟用北極星指標時,團隊成員必須要認同北極星指標的文化,清晰的知道它的價值和意義,否則北極星指標的建立便是形同虛設。
  • 北極星指標的增長是一個過程,需要堅持,不斷嘗試,不能短時間沒有效果就頻繁更換。
  • 北極星指標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隨著產品的成長不斷迭代更新。

北極星指標不是目的,而是幫助我們衡量價值并校正方向的工具。我們要做到的是利用好北極星指標這個工具把我們的產品做好,把我們用戶服務好,達成我們長遠的價值,這與短期的 KPI 有本質的區別。

 

本文由 @菠蘿的春天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看了好多,相比大部分泛泛而談的文章,這篇是較實用的。

    來自北京 回復
  2. 用戶旅程圖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