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下渠道并不完善,虛擬運營商怎么玩?
小白叨一叨:與基礎電信運營商不同,虛擬運營商大多是互聯網公司,線上營銷對他們來說輕車熟路,但是線下渠道并不完善,在這一塊而,他們將會怎么玩?
近日,蝸牛移動、分享通信等虛擬運營商大規模招募線下渠道合作伙伴。與基礎電信運營商不同,虛擬運營商大多是互聯網公司,線上營銷對他們來說輕車熟路,但是線下渠道并不完善,在這一塊而,他們將會怎么玩?
缺少實體營業廳,虛商渠道怎么玩?
目前,虛擬運營商渠道建設大體上可以歸結為六種主要模式。
1、招募渠道代理商
近日,蝸牛移動進行大規模線下渠道招募大會,這是首家虛擬運營商面向全國招募渠道代理商,大多參會者是原來基礎運營商、零售渠道商以及游戲從業者。
蝸牛移動總裁陳艷在接受筆者采訪時表示,該公司此前在上海召開首屆合作者大會,廣東、上海、浙江、江蘇等20省的渠道商已達成合作,包括手機SIM卡業務、移動游戲平臺、移動終端設備和線下體驗店等內容都將納入合作范圍。
大規模招募代理商還有分享通信,分享通信集團董事長蔣志祥在接受通信生活報專訪時表示,他們線下渠道主要采用B2B2C的合作模式,集中在城市社區網點。
2、完善已有營業廳
在迪信通獲得虛擬牌照后,迪信通創始人劉東海對筆者表示,他們將更換原來店面LOGO,將已有營業廳重新裝修,并且更換新的標志“迪加”品牌。此前,有媒體披露,迪信通打算將募股金額56%用于擴張零售以及分銷網絡,預計在內地新開設300家獨立門店以及在商場內設立大約150間商鋪。
國美、蘇寧、樂語、愛施德、等虛擬運營商,對已有的營業廳進行了完善。其特點是,線上用戶辦理業務,線下渠道(主要是營業廳) 提供體驗性的服務。
蘇寧互聯副總經理王帥在接受通信生活報采訪時表示,蘇寧互聯在全國61個城市的300家門店開始營業,計劃年底開設營業廳1000家,分布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重慶等重點城市。蘇寧互聯在每個專區配置了至少兩名服務人員。
與此同時,國美首家虛擬運營商實體店:G++極信通信馬甸鵬潤店開業。
樂語通訊執行總裁趙健在接受通信生活報采訪時表示,樂語在全國擁有2300多家門店,用戶可以線上辦理業務,線下進行體驗。目前線上和線下投入比例為15:85,樂語要把線下店鋪做成健康數據平臺。
3、與互聯網公司合作
百度入股分享通信,發布“貼吧專屬手機套餐”。分享通信執行總裁康志斌在接受通信生活報采訪時表示,雙方主要是基于業務層面的合作,百度是否入股分享通信這屬于資本層面上的合作,暫時沒有更多消息。中國虛擬運營商聯盟秘書長鄒學勇分析認為,分享通信和百度“聯手”可能從貼吧欄目開始,預計逐漸滲透到百度的其他子產品體系,是否以“170號碼”完成百度通信和互聯網融合,搶占移動互聯網入口,言之過早。
另外,筆者獲悉,迪信通與互聯網巨頭360達成戰略合作,將在無線應用推廣、應用商店及定制手機售后服務方面進行合作。迪信通的虛擬運營商將在360PC及手機平臺接入,為用戶提供互聯網流量套餐等服務;同時,在迪信通全國2000家連鎖門店及網絡平臺中將銷售360隨身wifi、安全路由器、兒童手環等。
4、尋求資本合作
獲得虛擬運營商牌照不久,有消息稱遠特通信已被某廠商控股,并將于今年9月推出全新商用產品。后經證實,目前公司正在虛商平臺搭建和資費產品融合階段,同時,引入一家公司進行合作。
據了解,遠特通信移動轉售業務過程中,并不像其他虛擬運營商引入幾家企業達成戰略合作伙伴,而是將合作伙伴引入到業務當中。
還有比較典型的資本運作是樂語通訊。通信生活報采訪證實:宏圖三胞集團將以現金加股票方式全資收購樂語通訊,交易完成后,樂語通訊將更名為“宏圖樂語”。相關資料顯示,宏圖三胞多業態店面現已覆蓋華北、華東、華南、西南、華中等地區200多個城市,而樂語通訊目前全國擁有2000多家零售店面,零售網絡覆蓋全國26個省份230個城市,年銷售手機近700萬臺。
5、運營商渠道
虛擬運營商話機世界與某地方運營商達成協議,話機世界在電信運營商營業廳設立服務柜臺,銷售自有業務以及運營商的2G/3G業務。
6、電商模式
目前,最為典型的京東和阿里巴巴。京東移動轉售事業部總經理閆小波在接受通信生活報采訪時表示,獲得牌照后,主要是進行產品開發,重點進行系統改造和開發,建立BOSS系統等。京東所有業務(除了線下投遞)幾乎在線上平臺完成,有一個虛擬業務的數據非常驚人:京東可以做到單日號卡集中生產超過25000張,采用全自動的寫卡系統,流水線作業。
而在手機業務方面,京東不會去做定制化手機(自有品牌手機),主要利用社會化的渠道來完成。
渠道商對虛擬運營商模式怎么看?
有一種看法是虛擬運營商企業渠道存在兩個方面的疑慮:
其一、虛擬主張渠道的開放性,不搞獨家代理,出發點是有利于渠道商的廣泛參與。但是,由于虛擬運營商剛剛開始,品牌和廣告還需要持續投入,一旦代理了其產品,后續要追加對區域性品牌推廣的投入,利潤回收期較長,一旦多家代理商形成競爭,先期進入市場的代理商利潤很難保證。
其二、基礎運營商對客戶的維護是持續性的,利潤分成也是持續增加。代理商基礎運營商業務發展一個用戶,如果該用戶一直在網,代理商每月都可以根據用戶消費分成,而虛擬運營商多為“一錘子買賣”,在卡銷售出去后,就與代理商沒有關系了,這樣不利于代理商持續性盈利,也不利于鼓勵代理商服務客戶的積極性。
對此,某虛擬運營商負責渠道人士對筆者表示,代理商最關心的是短期內是否能盈利,而虛擬運營企業多考慮公司的戰略,這兩個協調并不容易。目前,虛擬運營商渠道建設面臨“二難”選擇,如果按照基礎運營商的模式,前期投入較大,人力不足,對代理商“考核”難度較大;如果按照互聯網企業原有的模式運營(賣終端、銷售電話卡等實行一次性分成),有不太符合電信市場的運行規律(投入大,利潤回收期長),甚至可能會傷及部分代理商的利益。
閆小波對筆者表示,通信行業有其特殊運行規律,而互聯網企業則是“各行其道”。至少從目前看,虛擬運營商還沒有形成完整的商業模式。
本文作者:@毛啟盈;轉載自:鈦媒體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