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B業務,小團隊怎么玩
這兩天互聯網大會好不熱鬧,各互聯網巨頭齊聚浙江小鎮,互聯網似乎已經是中國走向強國的“利器”,更是許多傳統行業轉型的救命稻草,是許多“屌絲逆襲”的夢想寄托。許多在傳統行業朝九晚五上班的屌絲也期待著通過互聯網創業來實現致富夢想。
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的融合,離不開人、財、行業資源這三要素,如果缺少這其中任何要素,特別是行業資源要素如果缺少,這個游戲啊根本玩不轉。為什么強調行業資源,因為大家可能感覺很多TO C業務,許多傳統行業外的人士,本著用戶思維來開發產品,當人和財得到保障的時候,成功機率會非常高,但正如我在《TO B業務,讓所有人都到碗里來》一文所言,TO B業務是非常復雜的決策過程,需要充分了解這個行業的所有決策流程,方可能開發出正確的產品,而這若簡單的從用戶思維考慮,沒有充分的行業資源調動能力,最后開發的產品就是一個人自己玩的東西。很多時候,掌握行業資源,你也可以玩起來。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協會搞得網站人氣還可以的原因。
再說人的因素,很多傳統行業人士認為開發產品很簡單,完全無視甚至不了解開發流程,認為幾個功能板塊我知道了就可以開發了,但不知道開發過程中,如果沒有實現產品的所有設計細節的充分討論,開發出來的產品肯定是漏洞百出,無窮盡的陷入修改問題過程。千萬不要簡單的認為實現登錄注冊就兩個按鈕的事情,殊不知登錄注冊需要考慮密碼丟了怎么辦,郵箱找回還是短信找回?登錄可以通過用戶名登錄還是只能郵箱登陸還是所有方式都可以?注冊需要填寫個用戶名就可以還是需要驗證,通過什么驗證?密碼是純數字還是數字和字母結合,最少幾位?登錄是否可以通過第三方平臺登錄?通過第三方平臺登錄是否有權限限制還是直接默認就是平臺用戶?
這只是一個小例子,實際過程中問題會更多。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就是找一個經驗豐富的產品經理或項目經理,配上一只執行力強的開發團隊。因此,我認為傳統行業想轉型互聯網,一定要找一位有互聯網基因的合伙人。談到人,就不得不談到怎么吸引人,怎么留住人的問題了。千萬不要用傳統企業的工資架構去定工資體系,前幾天看到二三線互聯網公司的普通程序員工資都已經達到1w多了,初創期千萬不要以為人多力量大,拿工廠加工思維來招人,寧可找一個牛點的負責點的也不要去拿同樣工資去找3個甚至5個剛畢業的。
剛剛談到人,其實也涉及到錢的話題,也就是財的保障。在傳統行業,我們設計任何產品的時候就已經考慮好該產品賣多少錢了,如果是加工廠,我們可能會先收模具費。可以說,傳統行業的人都不容易,每一分錢賺的都很辛苦。不過正如我們自己聽到或看到的一樣,很多互聯網企業大玩特玩的就是“免費”策略。當然不是提倡我們轉型互聯網就要虧錢,而是強調要做好前期不賺錢甚至虧錢的準備。不要抱著玩玩看的態度,一看還要投入就收手,結果也許離成功很近了,但因為財沒備好導致前功盡棄。
我碰到最典型的一個例子就是一個朋友公司老板是做鋼貿生意出身,這幾年鋼貿不好做,一看游戲火,就投了2000萬招團隊,組建公司開發產品,結果前面一直在虧損,老板立馬跑路。朋友后來感嘆說,其實這個產品運營已經有一定品牌和名氣了,要是再投入1000萬或者再堅持1年,手續手游市場現在這么火,被收購都可以賣一個億。為了避免上述情況的發生,應該對每個階段都做詳細的的財務計劃,了解產品從開發到運營需要花費的成本,制定融資計劃,確保在每個階段都心中有糧。
前述談到的是人財資源三要素,但實際過程中,許多創業者只是有夢想,資金實力并不雄厚,這時候該怎么玩TO B業務互聯網化呢?
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來看看目前常見的互聯網玩法:
A、先聚人氣,再增值服務或者向交易平臺轉化;其中最牛的就是騰訊了,各類自媒體、360都是其中代表;
B、商品交易平臺,通過各種渠道吸引用戶前來消費;其中京東、淘寶等都是其中典型代表;
商品交易平臺涉及到物流、財務、產品品類等諸多環節,對于小團隊來說,所有環節都是沉甸甸的資金壓力,并不適合小公司玩。即使真這樣玩,基本也是半拉子工程。純屬浪費錢。
聚人氣再想創收是小公司團隊做TO B業務的時候可以考慮的方向。了解這個行業的參與者他們缺什么,哪些可以吸引他們在平臺上留下來的因素就是我們平臺需要重點考慮的產品方向。比如建筑設計人員會比較關心材料的選擇、建筑標準的考慮等,可以考慮提供這方面的業務知識。
不過再聚集人氣的同時,應該適當引入產品交易元素,不然當用戶對于這個平臺的認知只是定位為學習的平臺,那么需要商品交易的時候,他們往往會到其它專業屬性更強的平臺下單。這也是為什么騰訊雖然給京東帶去了很多人氣,但是從騰訊過來的人產品購買意愿遠不如直接登錄京東的人群購買意愿強。
其它許多需要注意的細節和方向,不能一一論述,大家可以一起交流學習。
本文為作者朱瑜凱(微信號:zhuyukai01)投稿發布,轉載請注明來源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并附帶本文鏈接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