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行用戶分層,實現精細化運營?利用RFM用戶價值模型

66 評論 106662 瀏覽 642 收藏 16 分鐘

本文作者主要是分享一下RFM模型在用戶分層精細化運營領域的應用方法和簡單的實操案例。enjoy~

在用戶運營領域,有一個叫做RFM的詞,相信很多人看到過,或許感覺比較專業就沒有繼續深入;或者有些文章涉及到了python等數據處理手段,望而卻步;又或者因為這個詞跟電商關系緊密,所以非電商的運營伙伴就選擇了放棄學習。

今天主要是分享一下RFM模型在用戶分層精細化運營領域的應用方法和簡單的實操案例。

RFM模型更上一級隸屬于用戶價值模型,在用戶價值模型中有兩個方向:

  • 一個是基于用戶生命周期,也就是時間和用戶在產品內的成長路徑進行的生命周期模型的搭建
  • 另一個就是基于用戶關鍵行為進行的RFM模型的搭建,本次只說用戶價值模型中的RFM模型

RFM模型有哪些好處呢?當我們確定了RFM模型之后,從而可以決定針對哪些用戶在發送短信時,加上前綴“尊敬的VIP用戶”,哪些用戶加上前綴“好久不見”。也可以幫助企業判斷哪些用戶有異動,是否有流失的預兆,從而增加相應的運營動作。用處之大,且看下文。

關于RFM的科普大家可以自行在網絡上搜索,這里不做贅述,先說一下三個字母的意思:

  • R:最近一次消費(recency),代表用戶距離當前最后一次消費的時間,當然是最近一次消費的時間距今越短越好,對我們來說更有價值,更可能有效的去觸達他們。
  • F:消費頻次(frequency),用戶在一段時間內,在產品內的消費頻次,重點是我們對一段時間的定義。
  • M:消費金額(monetary),代表用戶的價值貢獻。

最早是將R、F、M每個方向定義5個檔,5*5*5=125種用戶分類,對大部分運營和產品來說,過于復雜,大家可以不用去了解為何分成5檔這樣的歷史問題?,F在我們已經把R、F、M每個方向定義為:高、低,兩個方向,我們找出R、F、M的中值,R=最近一次消費,高于中值就是高,低于中值就是低,這樣就是2*2*2=8種用戶分類,如下圖:

所以,如果我們能夠找出產品內用戶隸屬于以上8類中的哪一類,我們就可以針對性的制定運營策略。

在做具體的RFM搭建之前,我再強調一次,RFM模型不僅適用于電商領域,其他領域同樣適用。只要我們找出跟R、F、M相關的數據字段,做好字段的定義,證明這些字段是影響當前業務進展的最為關鍵的幾個維度即可:

  • R:最近一次登錄時間、最近一次發帖時間、最近一次投資時間、最近一次觀看時間
  • F:瀏覽次數、發帖次數、評論次數
  • M:充值金額、打賞金額、評論數、點贊數

上面這些都是在其它領域對R、F、M的定義,具體要根據實際業務情況進行評估。比如你是豆瓣的運營負責人,發現過去一周,豆瓣圖書版塊的整體流量下降10%,同時,文學書籍類別下的分享帖環比下降5%,你要去分析原因,可以選取對應R、F、M的字段分別為:登錄數、發帖數、互動數。

  • 圖書版塊整體流量下降,可以理解為這個版塊的活躍下降,可以看下過去一周的登錄數。
  • 文學書籍類別下的分享帖下降5%,可以看下過去一周的發帖數。
  • 同時,流量下降,我們可以看下是否因為帖子質量相對下降,導致用戶的互動(評論、收藏等)下降,進而導致流量下降。

下面我以自己抓取的1w條某導購平臺的一套數據為例,帶大家使用最簡單的方法,進行這套數據中用戶RFM模型的搭建,找出這8個類別的用戶。

RFM模型搭建步驟如下:

  • 抓取R、F、M三個維度下的原始數據
  • 定義R、F、M的評估模型與中值
  • 進行數據處理,獲取R、F、M的值
  • 參照評估模型與中值,對用戶進行分層
  • 針對不同層級用戶指定運營策略

(1)抓取R、F、M三個維度下的原始數據,我抓取是最近一次消費時間、消費頻次、消費金額。上文已經說過,在做各自業務分析時,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取R、F、M的數據字段。下表是1w條數據中的13條進行展示:

(2)我將1w條數據的最近一次消費時間、消費頻次、消費金額分別用占比趨勢圖進行處理,以消費頻次為例,如下圖:

大家通過圖表,可以看出1w條數據中,關于消費頻次出現了幾個比較明顯的斷檔,分別是:消費1次、消費2-5次、消費6-11次、消費12-17次、消費18次以上。所以,我把F值分為5檔,F=1=消費1次,F=2=消費2-5次,F=3=消費6-11次,F=4=12-17次,F=5=18次以上。

同理,用上圖的方式,我找出了R值和M值5當分別對應的數據區間。R=1=2天,R=2=3-8天,R=3=9-14天,R=4=15-22天,R=5=23天以上;M=1=600元,M=2=601-3800元,M=3=3801-6200元,M=4=6201-10000元,M=5=10001-15000元。

我們得到RFM三個數據指標下的分檔標準:

(R值時反向值,R值越大,用戶價值越低;F值時正向值,F越大用戶價值越高;M值時正向值,M值越大用戶價值越大。)

(3)計算1w條數據,每條數據下最近一次消費時間、消費頻次、消費金額對應的R、F、M值:

上圖的計算方式比較簡單,我們在excel中寫入if語句:

單元格E2=if(B2>23,5,if(B2>15,4,if(B2>9,3,if(B2>3,2)))))

解釋:

  • 如果B2大于23,則A1用戶對應的R值=5,否則進入下一個if判斷;
  • 如果B2大于15,則A1用戶對應的R值=4,否則進入下一個if判斷;
  • 如果B2大于9,則A1用戶對應的R值=3,否則進入下一個if判斷;
  • 如果B2大于3,則A1用戶對應的R值=2,否則進入下一個if盤點。

計算F值和M值的方式一樣。

(4)計算R、F、M的平均值,這一點大家應該都會,直接求和再除以項數。R(ave)=2.9,F(ave)=1.8,M(ave)=2.7

(5)將1w條數據每個用戶的R值、F值、M值和平均值進行比較,高于平均值則標記為高,低于平均值則標記為低:

比較高低值,使用一個簡單的if語句:

H2=if(E2<2.9,“低”,“高”),F值和M值計算同理。

(6)將每個用戶的R、F、M值與中值分別進行比較,得出用戶所屬類別表:每個用戶的R值、F值、M值與中值進行比較,判斷高或者低,進而確定用戶屬于上文所說RFM模型8類用戶中的哪一類,這里需要用到一個簡單的if語句進行判斷,我們以A1用戶為例,判斷A1用戶所屬用戶類別:

K2=IF(AND(H2=”高”,I2=”高”,J2=”高”),”重要價值用戶”, IF(AND(H2=”高”,I2=”低”,J2=”高”),”重要發展用戶”,IF(AND(H2=”低”,I2=”高”,J2=”高”),”重要保持用戶”, IF(AND(H2=”低”,I2=”低”,J2=”高”),”重要挽留用戶”,IF(AND(H2=”高”,I2=”高”,J2=”低”),”一般價值用戶”, IF(AND(H2=”高”,I2=”低”,J2=”低”),”一般發展用戶”,IF(AND(H2=”低”,I2=”高”,J2=”低”),”一般保持用戶”,”一般挽留用戶”)))))))

同時,我們點擊excel中的“條件格式”,將文本中帶有“高”字的設置一個綠色,帶有“低”字的設置一個“紅色”,更方便我們識別。

至此,我們得到了這1w條數據下用戶的完整精細化分層,接下來,大家可以根據分層結果做相應的運營策略具體開展執行工作。

(7)根據用戶分層結果制定運營策略

制定運營策略既要結合各類用戶在產品中的占比,也要結合產品的實際業務邏輯。以此次某導購平臺用戶分層為例,制定如下策略:

有些小伙伴在制定策略時,直接甩上來一堆不能稱之為策略的“方案”,比如針對“重要發展用戶”,我給出的策略是“提升頻次”,所有圍繞提升頻次的手段都可以去嘗試,而不是上來就制定比如:發push、發券、打電話等方案,這些都是在策略支撐下的運營手段。策略本身一定是可以延伸和復制的。

除了上述根據用戶類別進行運營策略制定,我們還可以分析1w條數據中,R值分布、F值分布、M值分布,基于三個數值的分布以及和中值的比較,針對最近一次消費時間、消費頻次、消費金額維度下做整體的運營,提升站內用戶整體活躍、整體流程、拉動GMV等。

整體來說,RFM模型不是很難,但是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點:

  1. 在抓取原始數據時,一定要結合實際業務來選取關鍵數據指標進行分析,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最近一次消費時間、消費頻次、消費金額。上文也給過豆瓣的案例,在豆瓣案例中,R=登錄數、F=發帖數、M=互動數。
  2. 在定義R值、F值、M值的評估模型進行數據區間分隔時,也不是千篇一律的用本文說述的看整體趨勢,從而發現明顯斷檔的形式進行,也可以用散點圖、透視表、占比圖等進行判斷。同時,除了通過數據去發現斷檔,我們可以基于自己的業務和業內的平均水平進行臨界點的發現。比如針對滴滴、易道這樣的打車軟件,使用頻次相對較高的肯定是工作日。所以,如果分析滴滴的業務,F值消費頻次的5個分檔可以基于實際業務,以每5天作為一檔,分析近30天內的業務表現。比如F=1=5天以內,F=2=6-10天,F=3=11-15天,F=4=16-20天,F=5=21-30天。然后將提取的每個用戶的消費頻次和這5個檔進行比較,確定每個用戶的F值
  3. 對于中值的計算,最簡單的是本文所說的平均值計算方式。除了平均值,還有二八法則,20%的用戶創造了80%的收益,所以,可以將這個臨界點作為每個用戶R、F、M比較的對象。對于更加復雜的業務,可以尋求程序員協助,使用Means聚類算法進行精準取數。
  4. 除了本文所說選取3個核心業務指標進行交叉分析,有些時候,我們可能需要同時分析4個、5個指標,或者只需要分析2個指標。所以,不需要很死板的使用本文的計算方法,要靈活變通,這里不再舉例。
  5. 最終還是要回歸到運營上來,所以,針對不同分層用戶的運營策略的制定要結合實際,在制定了運營策略之后,結合公司現有資源和手段開展具體的落地工作。

對于本文的內容,建議大家實操嘗試。

#專欄作家#

Chris,微信公眾號:產品運營(pm-2020),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關注在線教育、社交、電商并參與多個項目從0-1的搭建。轉型互聯網金融,負責信用卡和現金貸產品的全流程運營工作。熱愛將別人眼中“不值一提”的細節用文字呈現出來。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ixabay,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首先,非常感謝您的分享!
    我覺得只要能將所學的東西轉化成自己的方法論,寫出來分享給大家,就足夠了,不用在乎別人。
    其次,RFM模型的定義中,R代表用戶距離當前最后一次消費的時間,最近一次消費的時間距今越短越好,所以R定義的分值是不是有問題呢?時間距今越短,R的分值越高,相反,R的分值越低。
    補充一點:根據RFM的高低值,判斷用戶屬于哪種類型(8種用戶類型),建議大家了解一下VLOOKUP函數,學會了非常地方便。
    RFM模型的定義中,除了看整體趨勢圖,散點圖之外,是否可以按照R、F、M的百分位,四分位定義呢?

    來自北京 回復
  2. 您好,看了您的分享很受用。想請教一個問題,您文中提到用戶價值是基于用戶生命周期和RFM模型兩種方式,那么意思是不是說,在制定標簽的時候做其中一種就可以了嗎?

    來自北京 回復
  3. 最后關于RFM各維度數據中值計算的補充說明特別好!但還是想問下,文中講的分段打分再求分數的均值,和直接取各維度原始數據據的平均值或者中位數的區別是啥?為什么要先分段打分再求分數的均值?

    來自廣東 回復
  4. 畫趨勢圖,分檔的時候,這里有很強的個人傾向性。

    來自江蘇 回復
  5. 大佬 請問下計算出的消費頻次分為5個檔后,給每個用戶的實際消費次數分別統計檔位,那個表中為什么消費頻次=1的是F值是2啊呢? 還有消費頻次=8的 F值是1 之類的

    來自廣東 回復
  6. 寫得很好呀;

    來自廣東 回復
  7. 無比目標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