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人網謝幕“事件看社交產品背后的邏輯

3 評論 16705 瀏覽 11 收藏 6 分鐘

前一段網傳人人網即將謝幕(謠言,實為站內信功能關閉),喚起網友情緒,感嘆人人網的謝幕就是自己青春的謝幕,可見這款產品雖然沉寂已久,但大家對它還是很有感情的。OK,感嘆過后,我們來關注下這句話:人人網的謝幕就是自己青春的謝幕。這句話表面上看起來沒什么特別,但其實背后隱喻了一個很深刻的產品邏輯:關于人人網為什么會死掉,關于用戶為什么會從人人到微博到朋友圈遷移、。本文就來聊聊這個有意思的問題。

業界對人人網有很多分析,諸如社交屬性缺失啊,內容同質化啊,移動端發力不足啊等等,可我認為這些都不是關鍵。從人人網到微博,從微博到朋友圈,從QQ到微信,都是歷史重現,真正捅穿這類社交產品的一把利劍是:圈子。

社交產品玩的是什么?社交成就感!美其名曰——分享;俗稱——裝逼。別誤會,我不認為這是個貶義詞,相反,我認為裝逼是人類優秀基因的表達,因為在原始時代,資源匱乏,會裝逼的領袖能夠聚攏族群,組建強大部落,從而靠群體力量獲取更多食物,存活下來。古代人裝逼主要靠展示力量、符文、穿刺肉體等,到了現代轉化成秀生活品質、秀關系等,從基因本質上來說是差不多的。

那么回到問題上來,首先,為什么人人網玩裝逼玩不下去了呢?答案是圈子遷徙太快。我的人人網現在還有三類人在活躍:留學白富美,海歸高富帥,邁向人生巔峰的成功人士。屌絲們呢?全面消失。眾所周知,中國社會特色關鍵詞:富二代,官二代,拼爹——導致了一個病態的社會關系結構:誰有資源誰牛逼。曾經是一起打LOL的基友,在畢業兩年后的差距瞬間拉開,有資源優勢有人各種叼炸天,沒有資源的人則進入社會,成為沒日沒夜的加班狗還堅持著屌絲夢。這樣的結果就是,當屌絲打開人人首頁,看見滿屏的女神、高富帥從馬代、迪拜發來的“生活分享”時,他只能苦逼的讓樓下沙縣小吃的老板再加勺酸菜。這時的社交成就感何止流失,簡直是負數,屌絲們在物欲橫流的狂轟濫炸中感受到的只有社交挫敗。于是:撤。一個失去屌絲用戶的產品還有什么可做的?

同樣,微博現在雖然還活動挺好,但社交屬性也已經全面缺失,從一個好友社交產品變成了一個新聞客戶端。什么廣告啊、噴子啊,都不是重點,重點是圈子變了,信息就雜了,人在成長,興趣和關注點也在不斷改變;首頁一刷,全是自己不感興趣的人(它們曾是2年前感興趣的人),還玩什么社交?而這種噪音,讓用戶自己去過濾是成本極高的(手動換一批人關注/取關),所以,扔了吧。

說白了,人人、微博也都是照著facebook,twitter照搬的,產品結構都大致相同,產品上能出什么大問題呢?問題在于中西方文化的差異,西方對成功的認知不一樣,小木工和大CEO可以在同一平臺上平等生存,沒有潛意識歧視,也較少有段時間內圈子發生巨大遷移的情況,所以fb能一直堅挺。這套產品機制套到中國就瞬間爆炸了,還得感謝中國社會特有的,略顯病態的社會關系結構。

再說專業點,由用戶自建的內容形態架構,在積累了一段時間數據以后,由于用戶關注點的改變,如何解決信噪比降低是一個關鍵問題?,F在給朋友發消息傾向于先用微信,為什么?因為我的QQ用了10多年,各種消息亂響不停,信息太雜,已經沒有閱讀欲望了;而微信是新建立的圈子,朋友相對純凈,反饋自然就更快。微信自己也很重視這個問題,對閱讀權限、公眾號的處理都特別小心,盡量不讓用戶的信息圈亂掉,。

回到本文開頭,人人網的謝幕就是青春的謝幕——用戶在“青春“階段的圈子已經不適用,青春也很快結束,簡單的表達蘊含深刻的產品邏輯,各位看官應該明白了吧。

好了,小pm一枚,話粗理不俗,隨便聊聊,吃飯去了。

本文為作者未羽投稿發布,轉載請注明來源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并附帶本文鏈接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我覺得有兩點
    1.人人網沒有亮點功能。分享可能導致樓主說的情況發生。但不是硬性條件。還有人人用戶群體是學生。在這類群體中,怎么抓牢用戶,人人顯然做的不夠好。
    2.人人網重點放在分享內容。不是即時交流的屬性。粘度,自然不高。當用戶轉移時,也能有較好的關系鏈繼續維持。產品單一,大而全不如小而精。QQ的用戶也往 微信上轉移了。但是qq依然有人用,因為他的半個辦公軟件的屬性。

    來自廣東 回復
  2. 有些道理

    來自天津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