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的軟肋

2 評論 12904 瀏覽 3 收藏 9 分鐘

進入2015年伊始,微信可謂動作頻頻,從推出JS-SDK接口,到后來的在朋友圈內投放信息流廣告,著實火了一把。就連原本不被看好的朋友圈內推送廣告,也引起了廣泛的熱議,三家“吃螃蟹”的企業,看到了微信的影響力,花的巨資也物超所值。

微信風光了,自然有人投來了沒有羨慕、嫉妒只有恨的眼神,這當中,眼神最犀利的當屬支付寶了。其實這也可以理解,去年的新年,微信突然通過紅包,上線移動支付,“偷襲珍珠港”,燒了支付寶的后院,現在也臨近年關了,支付寶當然不想讓去年的事情重演,因此,對支付寶進行重大更新,上線紅包,并提供多種玩法,有種先“搶灘登陸”的感覺。

不知道支付寶的這來勢洶洶的架勢嚇到了微信,還是微信在隱忍,憋大招,寄希望于和去年一樣,來個出其不意。微信采取了關起門來自己玩的架勢,關閉了支付寶分享到微信的接口,不光如此,還波及了諸如百度云音樂等其他軟件。

至于這次微信突然間的“關門”,支付寶迅速作出反應,推出紅包口令的方式,來避免關閉分析接口對支付寶的影響。除了受到波及企業即時作出的反饋,各方也開始紛紛猜測,微信這個“關門”的原因。就我個人看來,微信這次的“關門”,更多的是進行的自我保護,微信的軟肋也已經被發現,只是目前還沒有形成能夠打敗微信的力量。

對于微信來講,作為一款社交軟件,它無疑是成功的,甚至是最成功的,每月4.4億的活躍用戶數,日均30億條的朋友圈分享信息,足以說明他的成功。但如果說將微信歸于移動互聯網的超級APP或者說平臺級的軟件,似乎微信還不足以支撐。

之所以說微信還不足以變成超級APP或者說平臺級軟件,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微信缺乏足夠的使用場景的支持。

2007年的第一代iPhone的發布,為以后的智能手機系統的發展,制定了很多的標準,比如統一大小的應用圖標,原生應用等等,要說最重要的,就是單任務處理功能。這里的單任務處理,并不是說單線程任務處理,而是不能分屏。分屏在PC端算是最基本的功能了,在屏幕上,可以啟動多個程序,調整顯示大小,而到了手機上,由于喬布斯認為手機最合適的尺寸為3.5英寸,這么小的屏幕,并不需要進行分屏,給用戶專心使用應用創造環境,因此,蘋果直到2010年才加入了多任務,也只是運行音樂在后臺播放,這樣基本的功能。盡管安卓一直是支持多任務的,蘋果直到2010年才支持音樂后臺播放這樣的偽多任務,但應用無法分屏同時運行,得到了安卓和蘋果的認可,因此,用戶也習慣了這樣的使用方式。

就在這樣的背景下,在移動互聯網中,開始了搶占了入口之爭。相較于開放的安卓,封閉且優質的iOS,成了各家互聯網公司搶占移動互聯網入口的主戰場。憑借在PC市場的形成的巨大優勢,BAT在移動互聯網領域,迅速占據了社交、電商、搜索這三大入口。在占據了獨立領域,形成該領域的流量寡頭后,三家公司,也開始了應用平臺化的搭建,認為只有將應用變成超級APP或者說平臺應用,才能完全占據移動互聯網的入口。

介紹完了背景后,下面就詳細講述一下,微信不足以變成超級APP或者說平臺級軟件的原因——微信缺乏足夠的使用場景的支持。

社交、電商、搜索被視作是最有可能成為移動互聯網主入口的三個領域,在這個領域中,最具有條件的就是社交領域,微信對移動支付、電商、游戲、資訊、搜索、O2O的接入,大眾點評和京東的高價購買微信入口,也證明了這一點。但是作為入口,能否接入是一方面,能否有足夠的使用場景的支持,也是一方面,而這恰恰是微信所欠缺的。

關于微信缺乏足夠使用場景的支持,移動支付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去年春節的微信紅包,殺了支付寶措手不及的同時,也得到了極大的成功,那就是微信支付綁卡和交易量的猛增。借助春節這個適合的背景,借助朋友圈強大的傳播能力,微信支付的綁卡量和交易量,瞬間與移動支付的巨頭,支付寶縮小了差距。然而風光過后,由于微信支付缺乏足夠的使用場景,在紅包冷卻后,卻出現了交易量的急劇下滑,微信支付的啟動次數也已經無法和聊天和朋友圈相比,甚至都不如起到導流作用的游戲入口。微信也迅速做出反應,通過入股大眾點評和京東的方式,增加移動支付的接入場景。

其實,微信這個軟肋,對于平臺化公司都是軟肋,支付寶也不例外,主要的原因有下面幾個。

1、技術使然

目前不管是微信、支付寶、微博,還是其他致力于搭建平臺級的應用,在完善好本應用功能的同時,在接入其他功能時,基本都采用了網頁的形式,也就是使用的是Web+APP混合的開發模式。一方面是為了減輕應用的大小,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好維護的考慮。但由于目前Web應用的用戶體驗,較原生APP還有很大的差距,這無疑是給注重用戶體驗的移動互聯網來講,是個致命的缺點,也是如今Web APP無法形成氣候的主要原因。

2、用戶使用習慣

相較于接入的web APP的呈現模式,在獨立端,采用的是原生的模式,在用戶體驗和效果上,更勝一籌,并且,用戶大多數是先接觸的原生APP,后接觸到的是接入平臺級應用的Web APP,基于兩者之間的用戶體驗的差距,因此,用戶更多的是會選擇運行原生應用,而非Web APP。

3、本身應用的不足

對于微信來講,具有較高的用戶主動啟動應用的優勢,但用戶使用更多的是聊天和刷朋友圈,對于其他功能缺乏接入場景。對于支付寶來講,缺乏用戶主動啟動應用的優勢,但具有較高的使用頻率和較多的接入場景。

上面提到的兩個方面,不管是微信還是支付寶都存在或來自于本身,或來自于其他方面的軟肋,這些軟件會成為在搭建平臺級應用時所必須要面對的問題和考驗。

然而反觀硅谷的企業,不管是WhatsApp、Twitter還是其他應用,都似乎一直耕耘在專注的領域,很少進行平臺化的嘗試,難道平臺級APP或者超級APP在移動互聯網本身就是個偽命題?

本文為作者 @時鳳衛 投稿發布,轉載請注明來源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并附帶本文鏈接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