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陌和街旁的工作目標:幫助陌生人更好地發現彼此
似乎很少有人把“陌陌”和“街旁”這兩款應用擺在一塊兒。但我想說的是,“陌陌”這樣一款“陌生人交友”應用和“街旁”這個人們概念中的“簽到“應用,它們即將踏上同一塊大陸。在“人”之后,“陌陌”開始挖掘“地點”這一維度的價值,而“街旁”也開始堅定地走向社交化?!盎诘攸c,幫助陌生人更好地發現彼此”,是他們共同的目標。
陌陌于2013 年1月4日正式發布了3.0版本。在陌陌3.0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全新的功能——留言板:基于周邊的具體地點(學校、小區、商用樓、餐館、咖啡廳、酒吧…)的簽到留言體系。而這個產品思路,還是要從“陌生人交友”說起。
陌生人之前的表達欲望可能更強烈,但限于彼此間認知有限,話總是很容易說完的。所以我們看到,“陌陌”在2.0版中,用一種小而精的群組方式大幅增加了用戶黏性,這個話題已經是過時的分析,就不贅述了。
既然有了足夠的用戶黏性,那接下來呢?有人說,“陌陌”要放棄“陌生人社交”,但就像前面所說,“陌生人社交”本身就是個偽概念,“陌陌”只不過是在淡化這個概念而已,但實際上,陌陌要做的是更好地幫助“陌生人”與“陌生人”社交。
我們知道,陌生人與陌生人的交友應用上存在很大的噪聲,對于“陌陌”而言,僅通過幾張照片、簽名和簡介去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或許只比大海撈針簡單不了多少,這樣的交友成本實在是太高了。所以陌陌引入了“地點”+“留言板”這一概念,想法不言而喻:生活軌跡重合的人會有更多的相似點、興趣和話題,在他們之間建立一個長久的社交體系的成功率會更高。話說回來,“地點”+“留言板”,你不覺得這很像簽到么?
那就讓我們看看因為“簽到”而聞名的“街旁”在做些什么?
社交化!
我們看到街旁在產品層面上已經有了一些嘗試: iOS版本的街旁中,會根據具體的地點(咖啡館、圖書館、餐廳等)為你推薦經常在這來簽到的一個人,并展示更多地信息為用戶展現“你和他”之間的交叉點,在這個功能推出后,街旁用戶之間的好友請求數增加了60%。
寫到這里我突然想到前些時看到一個名為“坐網”(zuo.com)的創業項目,一個基于出行線路的SNS平臺,但我認為,真正能把人與人聚合起來的是“生活軌跡”而非“出行線路”,“生活軌跡”是“點+點+點”,連接這些點的線可以有千萬種畫法,沒有太多意義。產品的出發點也應該是幫助用戶更簡單地發現與他有更多“重合點”的人。關于這個問題,歡迎大家討論。
希望以上的例子能為打算讓產品近期上線的創業者提供個參考——也許長點的節假日會是個不錯的選擇。不過,2013 年1月4日這么奇怪節日的當然不算啦。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