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關于產品推廣的分享

1 評論 31009 瀏覽 18 收藏 10 分鐘

昨晚這個時間,朋友邀我去一個創業群做分享,總結了一下關于產品推廣方面的一些東西,上面的圖是昨晚的整個主干。不過由于準備時間短,只有不到兩個小時,用自己曾經寫過的東西偷了不少懶。

但關于冷啟動,一直沒有專門說過,這里再復盤一遍,好好梳理下。

這個之前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的人人圓桌上有討論過。沒錢,沒流量,沒內容,幾乎是每個創業團隊都要面臨的問題。那么最重要的第一批種子用戶怎么來?

其實沒有固定的模板和流程讓大家去學。有時候我們只能用最笨的方法,往往也都是逼到份上才能冒出的想法。畢竟不像那些早就已經完成從0到1的大公司,在1之后,一次內推往往就能觸達百萬千萬的用戶,這個量級,可能有的創業團隊到死掉都沒能積累這么多用戶。

所以不能迷信之前的方法論,以為按部就班的去做就可以有用戶來,我們不造勢,不搞什么亂七八糟的營銷,我們就踏踏實實做產品。

這么想無可厚非,但未免太過天真,因為現在早不是當年AppStore剛火起來的時候了,技術出身的朋友們別幻想著做個iOS版放到App Store上就等著上榜單大量用戶免費涌入的好事兒了。

還是那句,沒有標準化的模式,只有樹立原則之后不斷試錯,然后快速反饋找到出路。

第一件要做的,就是公司戰略層面上的規劃。

因為種子用戶不是靠某個部門或者某幾個人的努力就能找到的,要每個人都參與進來一起努力,要不等產品上線沒用戶,大家都可以回去睡覺了。

感觸最深的是3月幫朋友做地推的時候,沒有所謂大佬的名氣背書,也沒有流量干爹,產品出來沒人用,怎么辦?只能一步步逼著去執行,一個個用戶去推,一個個學校去試。這種狀態那個團隊持續了半年之久,好像現在也依然用這種笨方法,用戶積累速度相當慢,但在這個過程中會有相當大的收獲,沒有什么用戶畫像,用戶訪談,需求調研那么多標準化的東西,也沒時間去搞那些,整個初創團隊全員參加,每個人面對的都是一個個真實的用戶,在他們身邊切身體驗。這個是最穩妥也是最實用的辦法,當然前提是別死掉。

案例的話我是趁前幾天寫小米,也算是偷懶吧,直接就分享了。

《參與感》的確是本很好的書,但大多數人看過之后可能很爽,但最后結合到自己產品上的時候就捉襟見肘了。這時候我們其實應該思考,問題出在哪里。是不是太急功近利了?冷啟動是最簡單也是最難的活兒,也是最臟最累的活,該吃苦的時候千萬別取巧,否則就是害自己。

關于小米,“做粉絲”“做爆品”“做自媒體”的路子成功之后,被各種企業競相模仿,但你看最后能做好的又有幾個呢?

所謂道和術,如果光看到術的表面,什么十大關鍵,粉絲經濟的竅門之類的,而沒看到道的本質,能做好就怪了。

很多朋友吐槽各種成功學,甚至很反感。其實這些看起來高屋建瓴的,抽象高深的,而且沒什么具體實施方案的東西,才是真正的精華。因為案例在被拿出來分享的時候,就已經過時了,而且你也沒辦法復制別人的成功??此瞥橄蟮臇|西,一旦你和真實的生活聯系起來,收獲的會非常多。埋怨成功學沒干貨的人,不過是缺乏這種聯系的能力罷了。

回來再說小米,在冷啟動之前,先把“爆品”做好,這個階段產品是1,其它都是0。產品做成Bull Shit,這個時候再弄什么造勢,弄一份酷炫的PPT,把產品講的天花亂墜,用戶就會買單了嗎?把用戶當成傻子說的是在做交互的時候要把用戶當成沒有任何經驗的小白來讓用戶有更好的體驗,而不是用話術來欺騙用戶!俗話說得好,我褲子都脫了,你就給我看這個?你說有幾億紅包,結果老子搖了三分鐘手腕都脫臼了就他媽的幾分錢?說好的免費禮包為什么要花錢,老子相信你這個運營狗點進來的,你欺騙我感情?說好的約妹子呢,我打了幾個招呼你就讓我明天再來?

就連Apple也是如此,就算Jobs三寸不爛之舌,像AppleTV,MobileMe那樣沒那么剛需的產品依然沒有好業績。Cook沒有那么好的“忽悠”技能,依然可以把Apple做到市值世界第一。所以Apple自己的故事就足以讓大家明白,該好好做產品的時候就好好做產品,所謂的好,是用戶使用之后,會真心覺得很棒的那種好,而不是聽你吹完之后覺得很好,拿回家卻發現不怎么樣的那種。

產品OK之后,你才有資格去鋪渠道,要不做BD都做不下去。

關于渠道,腦圖里大家應該也能看到優先級的分配,最好的是眾籌渠道,線上自媒其次,傳統的地推和硬廣放到了最后。為什么這么說?

眾籌我之前寫過專題,這里長話短說,也是在羅輯思維學到最深刻的一點:判斷一個人是否真心支持你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他愿不愿意為你花錢。

關于線上渠道,如果你想把自己的產品在全國或者某個城市推開,為了快速圈地,市場肯定不允許你一個個的去找,去談合作找代理的。這樣做的話跟上面說的有點重合,這里單說活下來的問題,等你開通了一個城市,你的對手絕逼會趕上來,很可能比你有錢,比你補貼多,比你有資源,你可能干不過人家。

所以線上著手,利用手里能聯系到的,目標用戶為主的自媒體平臺去做BD。至于這些渠道怎么弄到手,就看自己找資源的能力了,這個我沒資格教別人,因為我自己的渠道加起來也沒到多大的量級。當然,圈子很重要,什么樣的圈子用什么樣的產品,這基本是一個恒定的事實。產品初期精準定位圈子所的獲取種子用戶,甚至比你在36Kr上發個軟文更給力。

再就是論壇、貼吧等等你的產品針對什么用戶,你的用戶一般集中在什么地方,這些地方就是你的戰場,聚焦你的用戶,聚焦你的用戶在什么地方,做些什么,用最低成本和最老土的方式去讓他們知道并且使用你的產品,該吃苦的地方取巧不得,一定會有所收獲。很簡單,但也很難落到實處,拼的就是常說的執行力,尤其在很多團隊,大公司出來的,不管是技術出身還是Market出身,做慣了甲方,突然變成乙方,對于拉種子用戶和地推這種臟活累活,他們可能并不擅長甚至不認可。

以上,一堆正確的廢話給大家。

當然,也請相信,我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錯的。

#專欄作家#

楊柳,微信公眾號:楊柳,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初入互聯網的產品汪,到處亂竄的風一樣的男子~。喜歡做用戶研究、產品運營、產品推廣、數據分析。自由職業者,幫各路好漢忙各種創業項目,歡迎勾搭~

轉載請保留上述作者信息并附帶本文鏈接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圖呢?

    來自四川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