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變后的反?。簣F購在中國還有機會嗎?
團購是“龐氏騙局”嗎? 直到今天,也沒有多少人能解釋清這個問題,然而,比起這樣學究而難解的問題來,團購鼻祖Groupon的廣大投資者卻能給出堅定不移的答案:Groupon是一個資本騙局,自上市以來,這家公司市值縮水近八成。 在中國,團購經過兩年前的浮華和畸形的成長之后,最近終于回歸理性,那么,如今遭遇重重困境的它在中國究竟是否還有機會呢?它的未來究竟又在哪里呢? 也許立足現實,回溯它的發展過程,可以幫助我們尋找到答案——或者至少答案的一部分。 事情正在起變化 從2010年到2012年,團購鼻祖Groupon它的成交額為7.45億、40億和42億美元,今年的數字則有可能將跌至26億美元,截至目前為止,這家公司的股價已經跌去七成,市值縮水超過了130億美元,尚不及Google在2010年提出的收購要約(60億美元)的一半。 然而在中國,團購卻正以更加讓人觸目驚心的方式發生著劇變。新的一年,中國的團購網站率先掀起了一場裁員的風波。 千品網被指在大規模裁員之后“各分公司少的只有幾人,多的一二十人”,如果員工“完不成自動離職,不給補償”。國美在線的裁員風暴來得更加猛烈,截至目前為止,三批裁員涉及到了400多人,之前校招大學生中七成以上被請退。 然而現在引起大家關注的這場裁員潮流其實早從去年就已經開始醞釀,在暗流涌動許久之后,這場最初的冷風終于衍變成一場大風暴。 2012年,美團網被曝裁員超過500人,拉手網技術部門裁員超過40%,包括窩窩團、高朋、團寶網在內的團購網站也先后傳出裁員消息。 不止是裁員而已,還有更多不一般的事情發生著。 自2012年以來,中國的團購行業經歷了前所未有的震動,24券關停、F團和高朋合并,IPO的失敗,投資人和創業者之間的矛盾,大公司和小公司之間的博弈,期間點綴著無數的內幕和花邊新聞。 一場猛烈的變動以無聲無息的方式展開著。 急轉,直下 從當初“千團大戰”的熱鬧,到今天被裁員、減薪、關停以及轉型包圍,團購在中國只不過經歷了兩年多的時間。 那么在這段時間內,中國的團購到底發生了那些變化?將來又會朝著怎樣的方向發展呢?讓我們從三個方面的數據看看它是如何經歷這樣一個過山車過程的。 增長趨勢 國內團購市場規模從20億元(2010年)暴增至110億元(2011年),然而2012年的成交額卻僅為213.9億元,同上年相比,增幅僅為93%。去年,參加團購的消費者為4.65億人次,同比增長45%,客單價為46.9元,同比增長僅有34%。 分析近三年的數據,我們會發現,團購市場的增長已經開始放緩,在經歷了前兩年的瘋狂增長之后,團購行業已經進入了平穩成長期,對于那些之前畸形發展的企業來說,這不啻于最大的噩耗。 競爭環境 2011年8月,全國的團購網站在5000家以上,到2012年底,這一數據銳減至2000家左右,其中還包含了大量指向淘寶的類團購網站。2012年排名前十的團購網站占據了團購市場交易總額的92.8%,這意味著幾乎2000家左右的團購必須去爭奪剩下的15.5億元的市場。 可以預見的是,這將是在接下來的1~2年的時間,團購市場的競爭將日趨白熱化,市場還會經歷若干輪的洗牌。 盈利 一個尷尬的問題是,現在國內沒有多少團購網站在真正意義上賺到錢。截至目前為止,僅有滿座網、窩窩團和美團網三家團購網站聲稱盈利,然而仔細分析的話,我們發現所謂的“盈利”或多或少存在著問題。 滿座網盈利——盡管只有1元——的方式主要依靠精簡人員、減少宣傳投入等壓縮成本等方式實現的,更主要的是,隨著先后進入京東商城和聚劃算平臺; 去年12月,窩窩網和美團網分別宣布實現了數百萬元和千萬人民幣的盈利,然而數據顯示,品牌專賣店為窩窩貢獻了七成以上的營收,而后者的途徑主要集中在削減硬廣和人力成本方面。 從各方面的情況來看,團購網站在中國的日子或許并不好過。也許,團購在中國已經過了那個“最好的年代”,那么離“最壞的年代“到底還有多遠呢? “將軍”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在現在中國的互聯網和市場環境下,單純的團購網站的前路并不明朗,也并不好走。 正如有人說的那樣,團購網站存在“長期負債”和“短線特征”的雙重風險,這就注定了它是一個需要在長時間內投入大規模資本的事業。 之前,為了追求規模效應、占領市場,靠著資本市場的非理性投資趨勢,團購網站以千萬級別美元的投資進行著盲目而狂熱的高速擴張,在此過程中,拼低價、圈地、招人、攬經銷商是大家共同的招數,單純追求速度和規模,卻忽視了提高質量和保證可持續發展。 市場成長起來,數據越來越漂亮,然而隱患也不斷暴露。 產品和服務質量不到位、用戶體驗不佳、毛利率太低、拓展市場成本不斷升高,這些問題逐漸暴露出來,讓團購網站不斷陷入口水和批評之中——一個有趣的數據是,2012年,團購在一二線市場開始出現萎縮,三四線城市團購成交額較去年暴漲超過234%,占據了整個團購市場的46%以上。 現在的情況就是,那些急躁的網站倏忽而逝,死在市場的大潮中,而那些幸存下來的電商網站,則要為生機和未來掙扎——他們采用的手段往往是裁員、減薪以及在“戰略轉型”名義下的第三方合作。 現在的情況是,中國的團購幾乎陷入了死局,它被自己“將軍”了。 沒有選擇的選擇 積弊未愈,外患已至。 去年,聚劃算平臺的成交額高達207.5億元,和整個團購市場規模相比也并不遜色,那么未來單一的團購平臺如何應對這個出自淘寶的龐然大物呢? 躋身阿里巴巴七大事業群之一的聚劃算,有著足夠的資源、平臺和優勢在團購市場上長袖善舞,同時,包括騰訊、京東在內的巨頭也把目光轉移了過來。 戰,無異于以卵擊石;但是合作,又何嘗不是與虎謀皮? 團購在燒錢,而且燒錢很快,團購賺錢并不容易,而且賺得很少,那么還有多少投資者加入這個游戲中,還愿意堅持多久來玩這個游戲呢?一旦缺少了投資人的熱情和支持,中國的團購事業將死無葬身之地。 在內憂外困之下,對國內的團購網站來說,也許2012年的劇變只是一個開始,“最壞的時代”或許并未到來,但是必須考慮清楚自己的前路究竟在哪里? 不變,不成;不破,不立。 也許,對中國的團購網站來說,這是他們目前唯一的安慰和箴言了,除此之外,他們再無更多的選擇。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