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輪效應”再解讀:重新思考亞馬遜的成功之道

1 評論 20083 瀏覽 44 收藏 17 分鐘

說亞馬遜是個電商公司的人,根本就沒看懂亞馬遜。

每當說起亞馬遜的發展,“飛輪效應(Flywheel Effect)”都是一個必定被談及的話題,這個來自于管理專家吉姆·柯林斯(Jim Colins)《從優秀到卓越(Good to Great)》一書的概念在諸多科技巨頭的發展中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按照《從優秀到卓越》的說法,無論最終的結果有多么偉大,從優秀到卓越的轉變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絕不是做對了某個奇跡事件最終就產生了指標,一定是不斷推動一個沉重的巨輪,一圈圈旋轉,最終終于產生突破,自己開始轉起來。

亞馬遜飛輪第一環:運營

1995年,亞馬遜成立,最初不過是一個自營的、主要賣書的電商而已,并于1997年在NASDAQ上市,當時市值不過4.38億美元。

1998年、1999年,亞馬遜開始延伸進入更多品類,例如CD、玩具、電子產品等。

此時,值得關注的是貝索斯每年的《致股東一封信》。

1997年,貝索斯強調的是“長期(Long-term)”,所有的客戶增長、銷售增長、品牌發展都是為了長期,全文核心只有兩點:“一切都是關于長期(It’s All About the Long Term)”和“醉心于消費者(Obsess Over Customers)”,同時還提到了一個詞,“基礎設施(Infrastructure)”,這在后來也成為了亞馬遜進行各類投資的領域。

1998年,貝索斯強調的是“要對你的消費者保持恐懼”,他寫道,“我一直在提醒我的員工要感到害怕,每天起床時都要感到害怕。不是怕競爭,而是怕我們的消費者——消費者們定義了我們的業務,他們是和我們有關系的、他們是我們有所虧欠的。我們認為,消費者對我們是忠誠的——直到其他什么人為這群消費者提供了更好的服務”。

1999年,貝索斯表示要從基礎設施的角度來提升,他開始意識到,技術領域最大的機會一定是平臺驅動的,當你的一切建設于一個正在快速發展、快速現代化的基礎設施時,你的紅利不僅僅來自于自己的成長,更包括基礎設施本身帶來的。

長期發展、顧客、基礎設施,這三項加起來就解釋了亞馬遜飛輪第一層的出現:

“飛輪效應”再解讀:重新思考亞馬遜的成功之道

▲亞馬遜第三方市場

2000年,亞馬遜上線了第三方市場(Amazon Marketplace),從“純自營”發生了轉變,更多的商家可以利用亞馬遜平臺銷售商品。更重要的是,這些商家被納入到了亞馬遜的供應鏈體系當中。

于是,正如亞馬遜所說,更多的商家帶來更多的選擇,更多的選擇提升了消費者的體驗,更好的消費體驗帶來了更多的流量,而流量的增多又吸引了更多商家入駐。

這是一套明顯的運營邏輯,純自營是好事,但是想快速發展、提升GMV、提升用戶活躍度、聚焦長期發展,純自營就會拖后腿了,必須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而且,因為亞馬遜可以從第三方賣家收取相關費用(傭金等),本質是,這就攤薄了成本,同時提升了業績。

這張圖就解釋了亞馬遜飛輪效應的第一環,本質是運營。

“飛輪效應”再解讀:重新思考亞馬遜的成功之道

▲亞馬遜飛輪

亞馬遜飛輪第二環:基礎設施&技術

純運營會提升效率,當亞馬遜的商品數量“指數增長”后,純運營就面臨成本暴漲的壓力,而且可能效率并不會提高。

亞馬遜的應對策略是,繼續加大對基礎設施的投資。

“飛輪效應”再解讀:重新思考亞馬遜的成功之道

▲1997-2017年,亞馬遜收入與利潤對比

這張圖展示了從1997年到2017年,亞馬遜的收入和凈利潤的變化,很顯然,在飛輪邏輯下,亞馬遜的收入有了指數增長,但是其凈利潤幾乎沒有增加,因此這時候亞馬遜面臨了兩個選擇:

其一:留存利潤,在財報中提交給股東,接下來就是股價增長、投行跪舔、股東點贊;

其二:把利潤再投入到業務中,然后股價保持半死不活,華爾街和股東天天堵大門什么的。

“飛輪效應”再解讀:重新思考亞馬遜的成功之道

▲亞馬遜股價變化

從股價就能看出亞馬遜選擇了第二條路,也就是通過投資基礎設施和相關技術來為長期考量。

所以,在節約成本的這條路上,亞馬遜首先是利用規模效應,從供應角度看,海量的第三方賣家之間的相互競爭讓亞馬遜漁翁得利;

而從需求角度看,海量消費者和流量創造了網絡效應(Network Effect)——網絡效應給傳統線性增長的業務直接插上翅膀,開始指數增長。

此外,亞馬遜更通過對基礎設施和技術的不斷投資來提升效率——比如從當年幾乎完全靠人手從頭做到尾的倉庫,變成一個以自動化為核心的履約中心。

在這個過程中,內部研發成為亞馬遜非常重視的一項工作,并由此產生了海量專利。

“飛輪效應”再解讀:重新思考亞馬遜的成功之道

▲亞馬遜十分重視內部研發

“飛輪效應”再解讀:重新思考亞馬遜的成功之道

▲2010-2017年,亞馬遜專利數量

同時,亞馬遜也拿出資金用于對外投資,然而有趣的是,除了2017年收購全食超市花了近140億美元以外,亞馬遜每年的投資幾乎都不超過1億美元,這是因為,亞馬遜主要投資的都是種子輪、A輪和B輪企業,所以成本并不高。

“飛輪效應”再解讀:重新思考亞馬遜的成功之道

▲在對外投資中,亞馬遜主要關注于B輪以前企業

海量的基礎設施投資和技術投資,極大的提升了效率,實現了所謂“固定成本的最大利用”,所以平攤下來的固定成本并沒有激增,平均的可變成本也隨著技術的提升而降低,因此價格就可以有更大的讓利空間,于是消費者對于商品價格體驗也就得到了提升。

2006年9月,亞馬遜為第三方商家推出“亞馬遜配送(Fulfilment by Amazon,簡稱FBA)”服務,商家可以用API和亞馬遜打通產品,并將相應產品放到亞馬遜倉庫,由亞馬遜負責配送,通過亞馬遜的物流網絡,所有商家使用FBA都可以實現2日送達,從收貨方面提升了消費者體驗。

對于電商來說,消費者最關注的永遠是兩點,價格和配送,亞馬遜解決了價格、解決了配送,消費者的體驗就有了巨大的提升——甚至2日送達在亞馬遜的努力下已經成了美國所有零售商的標配,于是這張最經典的亞馬遜飛輪效應也就呼之欲出了。

“飛輪效應”再解讀:重新思考亞馬遜的成功之道

▲最著名的“亞馬遜飛輪效應”

后來Brad Stone在《一網打盡(The Everything Store)》一書中對此進行了總結,貝索斯和高管們畫出了自己的正向循環,低價帶來更多消費者,更多消費者則提升了銷售額并吸引了更多第三方賣家來到平臺。

這一切讓亞馬遜從自己的固定成本中(包括履約中心、服務器等)獲得更多回報。更高的效率又進一步降低了價格,然后這個飛輪就轉了起來。

“飛輪效應”再解讀:重新思考亞馬遜的成功之道

▲亞馬遜飛輪,圖片來自吉姆·柯林斯的個人網站

這一環,亞馬遜飛輪的本質就是技術設施+技術。

亞馬遜的“新飛輪”:AWS

作為電商巨頭,亞馬遜已經占領美國電商市場的近50%,亞馬遜本身相當于“電子商務領域的互聯網”——不過喜憂參半的是,這可能意味著天花板已經來臨。

“飛輪效應”再解讀:重新思考亞馬遜的成功之道

▲eMarketer測算認為,亞馬遜在2018年將占據美國電商業務的近50%

這時候,亞馬遜將這個“電商互聯網”對更大范圍開放,讓更多非商品銷售企業也可以利用亞馬遜的技術來展開自己的業務,這就是亞馬遜云服務(Amazon Web Services,簡稱AWS)——換句話說,亞馬遜成為了一個云服務商,是個“云服務為基礎設施”的“新電商”企業。

目前,使用亞馬遜云服務的機構涵蓋多數行業,包括能源、零售、教育、制造、金融、文娛、醫療等,比較知名的合作機構包括Netflix、AirBnB,甚至英國司法部(UK Ministry of Justice)等。

在一定程度上,AWS已經成為互聯網的基礎設施之一:2015年該公司東海岸數據中心的宕機,導致Netflix和Tinder連接中斷數小時,同時也造成了亞馬遜自己的一些服務中斷;2017年2月28日,一個亞馬遜工程師“手賤”了一下,直接導致美國大量網站直接無法打開,也從側面印證了這一論斷。

“飛輪效應”再解讀:重新思考亞馬遜的成功之道

事實上,在成為AWS之前,這本身只是亞馬遜的后臺技術而已。

在2000年前后,貝索斯發布一項命令,要求亞馬遜所有團隊都必須以標準化的、系統化的方式相互協作。他要求亞馬遜不得再表現得像一個“單一公司”,而應該是想成百上千的迷你公司一樣,一切都要圍繞著共同的CEO——這就是AWS的起源,AWS也于2002年7月首次運行,并于2006年3月重新上線。

2006年到2018年以來,在AWS不斷提升的同時,各類技術、智能設備也層出不窮,Kindle、FireTV、Echo系列設備等的發展都和AWS這個基礎架構脫不開關系。這時候,其實已經出現了圍繞AWS的“新飛輪”。

“飛輪效應”再解讀:重新思考亞馬遜的成功之道

▲亞馬遜的“新飛輪”

亞馬遜在“新飛輪”上設置大量開發者工具,這樣就吸引了更多第三方設備來到AWS,更多人就開始使用AWS,此時規模效應顯現,成本快速降低,于是亞馬遜就能以更低成本提供更多開發者工具——這樣一個正向循環就轉起來了。

“飛輪效應”再解讀:重新思考亞馬遜的成功之道

▲第三方為亞馬遜虛擬助手Alexa共享了大量新技能

如果只看到這里,那么亞馬遜只不過是個成功開展多元化業務的企業而已,畢竟兩個飛輪看起來毫無關系——其實并不然:這兩個飛輪是有巨大的協同性的,其來源就是亞馬遜自己研發的各類設備。

“飛輪效應”再解讀:重新思考亞馬遜的成功之道

通過電視棒(Fire TV Stick)、一鍵購買按鈕(Dash Button)、Echo系列設備等IoT設備,消費者的體驗得到了提升,亞馬遜獲得了來自電商這個單一場景之外的、更多的真實數據,這幫助亞馬遜開發更新的功能,同時,這些設備也幫助增強了IoT開發者工具,并帶來了流量,讓兩個飛輪協同旋轉起來了。

“飛輪效應”再解讀:重新思考亞馬遜的成功之道

▲亞馬遜的“雙飛輪”在各類亞馬遜IoT設備的助力下形成“協同性”

最后,我們也從財務數據上看看AWS:FY2017,AWS的收入雖然只占總收入的9.8%,但是其營運利潤(Operating Income)相當于亞馬遜的105.5%(這部分沒有計算錯誤,AWS的營運利潤為43.31億美元,而亞馬遜總營運利潤為41.06億美元)——換句話說,電商不過是個GMV、流量業務,而AWS才是真正的利潤源,而且在過去的季度中,AWS季度收入的同比增速基本都在40%以上。

“飛輪效應”再解讀:重新思考亞馬遜的成功之道

▲2015-2018年,亞馬遜利潤和云服務利潤比較

“飛輪效應”再解讀:重新思考亞馬遜的成功之道

▲亞馬遜云服務銷售額同比增長幅度

所以,在對亞馬遜的各類評論中,最精確的是巴菲特。

2017年股東大會后,老爺子接受CNBC專訪,他表示,“他(指貝索斯)最厲害的地方在于:他在同時在做兩個行業(指IT和零售),而且還是兩個沒什么關系的行業,并且同時取得了成功……當他動搖整個零售世界的同時,他還同時動搖了整個IT世界,我要向他脫帽致敬?!?/p>

 

作者:王子威@零售威觀察,《零售威觀察》以全球視角,關注于零售、流通及相關行業的發展和變化,為國內“新零售”發展提供一手的全球創新案例分享、企業戰略分析和前瞻性觀點。平臺創始人王子威,獨立零售分析師,微信/QQ:2560568292

本文由 @王子威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由作者提供。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贊一個,感謝分享!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