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小白容易產生的認識誤區—一個運營新人的自述
我是一個有6個月運營經歷的實習生,說是經歷而不是經驗,是因為六個月之前,我對“運營”的概念一竅不通,以前從未接觸互聯網行業,學的專業和運營也沒有直接聯系,所以即使是干了6個月的運營(大部分為內容運營),我也不敢保證自己收獲了豐富的經驗,因為還有很多迷茫之處需要探索。
在這段實習期中,我看了一些關于運營的文章,加之自己的工作實踐和不斷總結,現在我基本能理解運營的概念。說得籠統實在一點,運營就是以拉新、留存、促活為目的,穿梭在產品、技術、設計、用戶之間的小雜工,但是這個打雜是需要智慧的。下面,我想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談談運營小白容易產生的認識誤區,也許很多運營新人會和我的看法一樣。
一,認為運營可以到點打卡下班,回家后兩耳不聞窗外事
剛進公司,我幾乎是每天準時下班的,但是辦公室每天都會有加班的同事。當時很不理解,為什么會出現“天天加班”的情況,這是效率低下的表現嗎?后來各種耳濡目染,知道了在互聯網公司加班是常事,我就好奇地問同事,下班了為什么不早點回家,還要在公司逗留?運營同事簡單地回復了我:“反正回家也沒事?!?/p>
當時不太理解這種態度和邏輯,現在卻能夠理解了。如果認為運營和一般的行政工作一樣,能夠朝九晚五準點下班,那就很傻很天真了。相信每個做過運營的人都有這種感受——回家只是換個地方加班而已。并不是說加班不值得提倡或加班有多么辛苦,而是一個真正熱愛運營工作的合格運營者是在24小時從事運營工作的,也可以說“生活皆運營”。我每天下班回家一樣要關注新聞動態,關注同行的新動作,逛逛各種干貨平臺,看有沒有可以借鑒的創意或者可以炒作的熱點,積累一些段子以備不時之需。
也許你會說,這會縮小了自己的業余空間,讓自己被工作束縛。其實不然,干了運營之后,我發現運營和生活是相輔相成的,并且運營能讓自己更愿意體驗不同的事物、不斷地思考生活中和心理上的很多細節,這樣也能更好地體會生活,發現生活的諸多樂趣。
二,認為內容運營比用戶運營逼格更高,不屑于“客服”的工作
作為一個實習生,剛進公司沒有經驗,會被安排去做一些瑣碎的事。而且,運營的工作本來就很龐雜,所以有時候自己又要寫文案、想活動,又要做客服的工作,與網友溝通。
當時我還不知道有“用戶運營”這件事,我只是單純地認為與網友交流、解決網友的問題叫做“客服”,然后內心上其實比較排斥客服,因為網友的問題很繁雜,他們認為客服就是“萬能的”。
有的網友不了解活動規則;有的網友不會玩APP,或者APP出現技術問題;有的網友的獎品超期了但是想走捷徑拿回獎品;有的網友因為我們技術上的失誤而一味打電話過來責難吐槽……反正各種問題都會涉及。
當時面對千奇百怪的網友,真心有點招架不住。有時候網友問的問題我自己都不能解答,一方面覺得很慚愧,因為這代表我對產品不熟悉,另一方面又很郁悶:為什么要干這些瑣碎的事,就不能安靜地做一枚文案狗嗎?
可笑的是,我當時潛意識里認為內容運營比用戶運營逼格更高,因為客服很多人都可以做,是件不用動腦的事,而內容是要用智慧的?,F在只能說,這種想法太膚淺。
主管說,有很多牛逼的產品經理都是客服出身的,因為客服是站在運營工作第一線的,是與用戶聯系最緊密的,沒有人比客服更了解用戶了。當然,一般的客服當然不用動腦筋,他只需要站在公司的角度傳達、記錄、跟進用戶反饋的問題,待問題解決再回饋給用戶就行。但是用心的客服會記錄下用戶的問題,并進行數據分析,找到用戶需求,目的是為了提升用戶體驗。即使是一個內容運營,也需要了解用戶屬性、發掘用戶需求,這樣才能將有價值的內容推送給用戶,并且發起符合用戶興趣和氣質的活動和話題。
總之,運營的所有工作都需要動腦,沒有哪一種分支運營是純粹的體力活。因此,內容運營和用戶運營是相互交織、相互滲透的,一個成功的運營應該首先能摸清用戶的尿性。
三,認為運營會有固定模式,可以拿來主義
作為剛進入職場的運營新手,自認為沒有運營天賦,只能靠后天努力。因為我既不是具有逗比氣質的段子手,也不是會風花雪月的文藝青年,從小接受著傳統的應試教育,不會有太多天馬行空的小花招。所以剛開始從事運營工作的時候,我感到迷茫無助,會不加篩選地看很多干貨,會時不時去觀察類似的社交應用,會希望找出一種固定的運營模式。
當然這樣讓我養成了一種不好的習慣——看到任何可以與我們APP結合的元素,我都會想復制粘貼過來。比如一個線上活動在某社交應用上很火,我就想在自己的APP上做,但事實上并不能“拿來主義”。因為不同的應用風格不一樣,針對的用戶群體不一樣。一旦將其他APP的活動移植過來,運營者仿佛就成了戴上手銬腳鐐的舞者,根本施展不開,會覺得被各種條件約束。
我記得某次把豆瓣上的某個線上活動復制過來,結果并沒有幾個人參加。原因是豆瓣上的用戶大多是文藝青年,他們喜歡展現自己的想法、賣弄自己的觀點,他們愛思考。然而,我們APP是生活消費類的社交應用,大多數人是“有備而來”的,他們是希望從這個APP上獲取有用的信息的,或者說他們互動的話題都是接地氣的,他們其實是沒什么耐心的。所以,這就是考驗內容運營功力的時候了,如何找一個準確合適的切入點開展活動、提高用戶的參與度和活躍度,這是最難的問題。即使能借鑒其他應用的經驗,在真正實施起來的時候,也會被自身應用的屬性上的條條框框所束縛。
不要認為運營有什么固定的模式,運營就是圍繞用戶需求這個核心,展開天馬行空的想象,充分發揮創造力,不斷實踐、練習、試錯的一個過程。它要求我們在有限的條件下,發現一塊處女地,然后因勢利導殺出一條血路。
四?寫在最后的話
總結了以上三點運營小白容易產生的認識誤區,其實還很多細節想說,但那些談不上什么一家之言,都只是平時工作中積累的點滴,運營的同行們應該都已經了然于胸,就不贅述了。也許剛剛進入運營門檻的很多小伙伴和我一樣,有時候會覺得有股無形的壓力,或者是為自己的勞而無功感到羞愧,或者在工作上感到迷茫。
但是,運營首先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嘛,當我們做出效果之后,那種來之不易的成就感可能會超乎想象。而且最根本的是,運營能讓我們的生活不枯燥、讓我們時刻關注著周圍的世界和這個社會、讓我們成為一個真正的社會人,那又何樂而不為呢?
本文由 @姑婆那些事兒 原創投稿,并經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編輯。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為【沒有固定模式】這個點贊。見過太多人了,總以為拿來就能用,根本就不考慮是否符合實際情況。
干運營久了,總是以為自己是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