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這樣吐槽App渠道運營的!
開始接觸這個行業,給自己的崗位定義是”渠道推廣”,后來發現在加入一些行業群的時候,備注寫這個時,很多都會被拒絕,請教過一些小伙伴后,最終給自己的崗位定義為:“渠道運營商務”,其實沒錯,真的是都要涉及,有點雜亂。感覺自己是一個不懂得怎么表達的人,特別是寫文章這類的,沒有到一定感觸的時候很難有感而發。之所以會寫這篇文章,是受小組老大的影響哈,他常說:“凡事都需要總結”。
本篇文章主要分為三大模塊:應用市場App發布、商務部分、運營推廣,“未實踐”部分有特別標記,歡迎大家看過之后給予補充以及指導。
應用市場App發布
說到官方渠道,不得不說一些主要的大市場了,如:360、小米、應用寶、91、安卓、百度、豌豆莢、安智。現在我來一一說它們的一些簡單特點。
360
- 當天發布,當天上線,偶爾一天后上線;
- 在審核附加說明中補充說明,審核通過率會加大;
- 如遇到問題,可直接聯系360開發者客服微信公眾號,比郵件更有效率。
小米
- 當天發布當天審核通過并上線,偶爾3天后上線;
- 規范較嚴格,建議精挑一些用戶需求高的應用,改進后上傳;
- 工作人員辦事效率高,有問題可及時聯系;
- 上傳流程規范化要求,但簡單。
應用寶
- 當天發布,當天上線;
- 遇到未審核通過的軟件,不是我們自身原因,可以及時聯系QQ客服(客服服務質量高)。
百度系
- 當天發布,當天上線,偶爾一天后上線;
- 工作人員辦事效率高,有問題可及時QQ或者郵箱聯系。
豌豆莢
- 當天發布當天上線;
- 比較喜歡抓包,更新時可優先更新此渠道
安智
- 當天發布,2天后上線,偶爾第2天上線
總結:app完善前期,應用市場應保持更新,先積累用戶,對后期產品推廣有利
商務部分
首發
小米(小編時不時會推薦,感謝?。?/strong>
- 預約時間:提前5-7天申請;首發周期:1個自然月;
- 更新版本需要滿足新應用所有要求的同時,還需要在界面交互、功能體驗及應用內容上有明顯的提升,僅僅是功能基礎優化及BUG的修復不會作為首發的選擇依據;
- 難度:4星。
360(好申請?。?/strong>
- 預約時間:提前3個工作日以上申請;首發周期:15天;
- 線上應用版本升級首發,僅接受明顯功能升級的重大版本更新首發,對于優化、修復或無明顯更新的版本升級不接受首發;
- 難度:3星。
應用寶(難申請?。?/strong>
- 預約時間:提前5-15天申請;首發周期:15天;
- 非新品首發會根據應用資質、應用定級、上月日均下載等情況去綜合評估;
- 一個月內平均每日下載量在1000以上(非硬性條件= =);
- 難度:5星。
?百度(易申請?。?/strong>
- 預約時間:提前15天申請;首發周期:每個月兩次且間隔10天以上;
- 首發位置的給予會根據產品,合作運營等維度進行評定,最終位置以收到的首發反饋郵件為準。
換量
APP換量
A:渠道來源:
各大應用市場開發者群,如:小米、360、91等;
群號鏈接:http://dev.xiaomi.com/doc/?p=5312
CP交流群;(可以加我,拉你進群)
APP推廣吧;(百度貼吧名:app推廣吧)
各大應用市場論壇:安卓、機鋒、小米、豌豆莢、UC論壇等。(百度直接搜索即可找到);
B:換量方式:一對一換量;
C:對量方式:一般為每周對一次 。
注:在雙方量都足夠多的前提下才對量,不然一般都會“友情換量”, 目的在于增加彼此的曝光量而已。游戲類、娛樂類App帶來的量級會稍微大點哦!
應用市場換量(未實踐)
A:小米換量
需先給小米桌面帶足相應量級,才能申請置換廣告位(換量),并出示帶量數據證明。
B:騰訊換量:需具備每日給應用寶帶1k的激活量的能力。
付費推廣(未實踐)
- 根據應用市場相關刊例,進行合作;
- ?CP站廣告合作;
- 相關APP進行CPA等方式合作;
- 廣告平臺進行推廣;
- PR傳播。
運營推廣
線上
貼吧
A:貼吧圖片傳播
通過在各個相關貼吧發布印有app logo或者官網下載地址的圖片,圖片種類根據App分類和用戶群去定。B:貼吧文章發布
通過在各個相關貼吧發布和App類型相似的內容,前提是要準備多個小號哦,每天簽到,在比較熱門的貼吧先活躍起來。
QQ群
交流直接,重點運營。
注:推薦以活動運營為主的App重點嘗試。
QQ郵件
貼吧渠道傳送,收集吧友們留下的郵箱,傳送相關資料(介紹+APK包/下載網址),主要目的是提高用戶激活。
PS:郵件內容挺考驗人的,我們當時是每三天換文案,一天發大幾百的人,總共發了3個月的郵件,嗚嗚現在想起來都會手軟,最終還是有不少的吧友安裝了我們的App,并加了我們留下的聯系方式。自媒體
以app內的交流模塊為主、其他自媒體(微博、微信、微社區、QQ空間)為輔,最中回到App內的交流模塊。
線下
- 用戶交流活動:效果很好,拉到了很多天使用戶;
- 贊助相關用戶群的活動(未實踐);
- 聯盟商家或者相關機構一起舉辦活動(未實踐)。
很感謝大家看到了這里,以上內容是我進入這行以來的總結,還是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歡迎大家一起交流,學習。
一些經驗的分享
哈哈,以下6點是我對自己的要求,希望和大家共勉1、工作細節上需更細心,隨手記下想到的點子(有道云筆記、Teambition不錯,客戶端在各大應用市場都可下載)。
特別是在開會的時候,很多點沒法完全用腦子記下來,這時就可以利用一些工具輔助了,嘿嘿,關鍵是還可追溯,之后也許還會回頭看看2、個人時間安排需改進(推薦德魯克寫的時間管理書籍+qq日歷+Teambition)。
兩個輔助工具是一直在用了:qq日歷安排每天例行的事,到點提醒;Teambition里頭放待辦事件,雖然有時會有突發事件發生,但整體時間不會被打亂,工作效率提高了
3、多看書或者行業信息,并運用到實際工作中。
進入到這個行業,行業內的基本信息需要有所了解。平時會關注這些渠道信息哈:
教育類:
茄葩http://www.qiepa.com/
芥末堆http://www.jmdedu.com/
創業類:
36氪http://36kr.com/
虎嗅http://wwww.huxiu.com/
渠道類: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http://www.aharts.cn/
姑婆那些事兒 http://www.gupowang.com/
China App ?http://bbs.chinaapp.org/
站長之家 http://www.chinaz.com/
4、學會利用身邊的人力資源,增加辦事效率(團隊協作)。
多組織大家頭腦風暴,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團隊才是一個整體
5、學會對工作成果進行量化表達(給領導看結果就行啦?。?。
之前開會,我總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工作成果匯報不具體,經過了老大不厭其煩的指導后,終于有所領悟:結果需要量化表達,最好用數據說話
6、堅持自己的興趣點,并一直努力(騰出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
下班時間,除了學習行業知識充電外,我會做自己喜歡的事,比如:溜旱冰,這樣會讓我放松自己,嘻嘻
哇塞,終于寫完了!
本文由 @gupo 原創投稿,并經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編輯。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能加下WECHAT嗎 多多交流 ?? ?? ??
歡迎大家提建議哦,這是接觸App2個月的時候的總結,很多地方可能需要更新哈。
學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