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運營 | 掌握這三步,讓你的社群“活”過來

2 評論 21978 瀏覽 135 收藏 12 分鐘

我們總在思考自己的社群死氣沉沉,怎么樣才能煥發光彩,成為別人家的社群呢?

大部分社群運營的人都曾體驗過一種痛苦——

在做好了社群定位后,靠一場活動或者KOL推廣辛辛苦苦引來的社群流量,慢慢就陷入了愛答不理的尷尬境地了,有時候扔一兩個紅包,用戶搶完就跑了,社群怎么也活躍不起來。

那么,究竟怎么樣做才能激活社群呢?

社群失活,一般是因為社群無法提供持續的核心價值,所以我們需要重新賦予社群新的價值。

通過與一些大牛交流學習以及自己運營社群的一些經驗,對于如何重新賦予社群價值,有效激活社群,我總結了以下三點:

  1. 明確需要重新賦予的價值點
  2. 對用戶進行分層運營
  3. 打造高效活動,讓新價值占領用戶心智

做好三件事,抓住社群價值點

“沉默社群”往往因為用戶已經感受不到社群的核心價值,或者社群無法帶來持續的價值,這時,我們需要通過三個動作來重新將價值與用戶連接起來:

  • 第一件事,重新思考社群成員進群的目的,把社群變成同類人的聚集地,讓用戶形成統一的目標,培養歸屬感,為后續增強用戶連接做好鋪墊。
  • 第二件事,給社群提供專業的幫助,塑造群內形象,使用戶能夠在群內找到專業的解決方案,從而增加用戶在社群活躍的頻率。
  • 第三件事,給予用戶超出心理預期的體驗(驚喜感),讓用戶對社群的印象更加深刻,社群更有口碑。

通過一個案例,我們可以加深理解:

我們之前運營的用戶中,有一位做輕奢女裝的用戶,她在做社群運營的時候,首先就設置了入群門檻,只有兩次以上購買行為的用戶,搭配師才會主動添加其微信,然后以回訪的形式做用戶調研,進而發現用戶的特征屬性、興趣愛好及行為偏好等等信息。

從收集到的用戶信息里,知道哪些用戶具有哪些需求,運營人員就將具有相同需求點的同類用戶拉入社群里,然后不斷引導用戶在群內進行聊天,根據用戶話題提供專業性的指導,比如出席某某場合,需要怎么搭配等等。

另外,在群話題討論里,運營人員會發掘到用戶的痛點(不一定是產品痛點),通過與用戶進行單對單地溝通指導,給予解決方案,會令到用戶產生驚喜感,從而加深用戶的信任與增加聯絡點。

用戶不同,運營方式不同

平均的結果,只有平庸。很多運營人員總想著用同一個運營方式平等對待每一個用戶,但往往會導致運營成本高,效果卻不好。所以,在明確社群價值點后,我們就要進行用戶分層,分為:外圍用戶、適應性用戶和核心用戶。

要如何區分這三類用戶呢?

外圍用戶在社群內基本是潛水、圍觀的角色,在做用戶調研的時候,也是一副高冷的態度,但他還愿意在社群內。

對這部分用戶,要盡量少打擾,通過查看CRM系統中此類用戶的購買行為與偏好,可以將相關性強的信息推薦給這類用戶,或者將用戶引導到公眾號內,將溝通的主動權交給他,又或者加個人號,在朋友圈進行營銷。

適應性用戶就是偶爾會在群內冒泡或者剛入群的新人,可能不熟悉社群的調性,還未能很好地融入社群的氛圍。

對于這類用戶,我們可以在新人進群時,讓社群老用戶做引導,卸下新用戶的心理包袱,慢慢融入這個社群。另外,還可以與這類用戶進行一對一地私聊,了解用戶的顧慮點是什么,然后在社群中去消除此類用戶的顧慮,加強用戶間的連接。

為什么要這樣做呢?這里通過一款國外非常出名的社交軟件——Facebook的實際例子來說明。

Facebook在剛開始時,用戶流失率很嚴重,后來運營人員在研究用戶數據的時候發現,影響留存和活躍的核心因素是好友數量,在后來的運營中,促使新用戶在10天內添加7個好友,使得留存率大大提升。

社群的本質是熟人社交,應該盡量促使適應性用戶找到與其他用戶的連接點。

核心用戶用戶的特征十分明顯,他們通常是社群內的活躍分子,能夠不斷給群內提供自己的想法,有較強的表達欲。

我們要將這類用戶拉到核心管理群中,通過內部激勵(如榮譽感、責任感)和外部激勵(如獎勵、權限),鼓勵他們在社群內持續活躍,甚至讓他們去組織線下沙龍活動,將其培養成群內的KOL角色。

高效活動都有這兩個特征

在明確了價值點、進行用戶分層后,“沉默社群”是不是就能重新激活了?答案是否定的。因為社群的低價值已經占據了用戶心智,要改變用戶的認知,必須要有一劑“強效藥”,好比我們自身,每一次的三觀改變,都是經歷大事件之后。

然而實際中,大部分人做的都是線性活動,最經典的是扔一個優惠活動頁面或者抽獎,發獎品,最后就結束了,這種活動屬于治標不治本的,短期內可能會有較大的效果,但無法做到持續有效,反而會抬高用戶之后的心理預期。

高效的活動的兩個特征點:循環體機構和四類誘餌。

在策劃活動時,我們需要設計出一個環環相扣的活動流程,以用戶關注活動為起點,逐步引導用戶進入下一個活動環節,持續活躍,最后還要能勾起用戶參與下一期活動的欲望。

下面將通過一個例子來具體講解:

寶寶學英語是一個幼教app,兩年間從零做到了幼教app排行榜的前列。首先,他是以七天寶寶免費學體驗課程在各個渠道進行推廣拉新,引流到個人號,然后拉入社群,并且告知邀請三位好友加個人號,就可額外免費獲得99元的專題課程。

七天免費體驗課程內容均不也一樣,并且在看完每個課程章節后,還會彈出一個海報提示:恭喜你完成今日的學習,將海報轉發朋友圈,并且附上學習心得,即可獲贈小禮品。通過這個環節來完成裂變。

另外,為了提高參與度,社群還會有清退機制,連續兩天不打卡,就會收到警告,連續三天不打卡,則被踢出群。而被清出群的用戶,運營人員會進行一對一回訪了解情況,并給出相應的復活機制——重新學習,重新打卡。

用戶完成了7天課程學習后,運營人員就會引導去聽付費課程中的試聽課程,如果用戶覺得課程不錯,就會引導進行付費轉化。整個活動流程一環接一環,十分緊湊,類似游戲中的通關模式,這個就是高效活動的循環體結構。

說完了循環體結構,我們來說說誘餌的設計,也就是用戶激勵點:到底應該用什么東西來吸引用戶?

大多數做電商的運營人員就很熟悉了,用組合裝或者產品試用裝來吸引用戶,然而這個成本較高,并不是最適合的誘餌,好的誘餌必須滿足兩個條件:第一個是誘餌本身要有高價值點,第二個是邊際成本要低。

上文提及的寶寶學英語免費體驗課程就是一個好的誘餌,課程本身對于用戶來說是一個價值需求,而課程開發好后,均攤到每個用戶上的平均成本會逐漸減少,也就是低邊際成本。

根據經驗總結,一個高效的活動一般需要設置四類誘餌:吸引福利、引導福利、老用戶福利和隱藏福利。

寶寶學英語中的七天免費課程就是吸引福利,而引導用戶邀請好友的99元專題課程,以及引導用戶分享朋友圈的小禮品則屬于引導福利。老用戶福利是什么呢?也就是被踢出群的老用戶,可以用其他新的課程內容或禮品吸引其繼續學習。

隱藏福利則是起到潤滑劑的作用,寶寶學英語里的試聽課程就是隱藏福利,另外,有時候做抽獎活動,有些用戶對抽獎結果不滿意,則可已啟動隱藏福利來提升用戶體驗。如果用戶在整個活動中參與度很高,屬于活躍用戶,我們則可以用隱藏福利來給這類用戶營造驚喜感。

注意點:隱藏福利是后置動作,不需要提前告知用戶有這個福利的存在,而是在行為發生后才發放的。

文章最后再總結一下如何重新激活“沉默社群”,你需要做好三步來重新賦予社群價值:

  • 第一步,明確要抓住用戶的社群價值點;
  • 第二步,按外圍用戶、適應性用戶和核心用戶進行區別運營;
  • 第三步:策劃一場有循環體結構、四類好誘餌的高效活動。

 

作者:豆豆,微信公眾號:壹豆大學

本文由 @豆豆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方法很具有實操性優秀????????

    回復
  2. 總結的非常到位。非常好,點個贊

    來自上海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