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社會化媒體只為零售網站帶來3%-5%的流量

0 評論 2428 瀏覽 0 收藏 14 分鐘

社會化媒體只為零售網站帶來3%的流量[ForeSee英國報告]

ForeSee Results剛發布了一項社會化媒體營銷的調研報告(免費PDF報告下載但需要注冊),有英國(見下)、美國(未來的下一帖)兩份報告,分別對英國、美國的前40家零售網站的1.2萬訪客進行了調查。主要結果有:

——————————-英國報告—————————–

發現 #1:尋找流量的數量和質量(Look for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traffic)

只有3%的英國在線假日購物者(美國的數字是5%),主要受社會化媒體影響而訪問頂級零售網站,但零售商寄希望于潛在的大效果,而仍對社會化媒體投入相當大的關注。同時,10%的網站訪客去一個網站,主要是推廣郵件的結果,13%來自搜索結果,提示我們不應冷淡對待這些代表更新的媒體、經驗證明也不錯的網絡營銷手段。

美國的數字有點不同:推廣郵件是零售網站流量19%的主要影響來源,搜索結果只帶來8%。但是,從任何給定的來源來說,只觀察流量的數量會被誤導,我們還需要觀察流量的質量。在下表中,我們可看到所有流量獲得來源單獨列出,還有相應的基于百分制的滿意度、在線購買可能性、線下購買可能性的得分值。在美國,有些流量來源帶來的訪客人數最少但流量質量最高;由社會化媒體或產品評論網站而來的人,更愿意購買。不過,在英國,有些流量最大的來源也帶來了最好的流量:一些最滿意、最可能購買以及最愿意推薦的網站訪客,來自前述的對品牌熟悉、推廣郵件以及口碑推薦。

社會化媒體只為零售網站帶來3%的流量[ForeSee?<wbr>Results英國報告]

什么最影響你訪問一個網站? 受訪者% 滿意度 在線購買的可能 推薦的可能
熟悉網站/公司/品牌 46% 75 75 76
搜索結果 13% 67 66 66
來自公司的推廣郵件 10% 73 75 74
來自熟人的口碑/推薦 10% 73 75 75
電視、電臺、報紙或雜志廣告 8% 72 69 72
互聯網廣告 4% 69 69 71
來自購物比價網站的鏈接(shopzilla.com, shopping.com) 2% 70 69 70
社交網站上好友的訊息或推薦 1% 72 72 73
網絡博客或討論論壇 1% 70 68 71
在YouTube上看到的視頻 1% 69 70 69
產品評論網站(CNET, Epinions) 1% 65 67 66
社交網站里的廣告(Facebook, MySpace, Twitter) 1% 71 73 71
社交網站上公司直接發出的訊息 1% 64 65 66
來自朋友或同事的即時消息IM 1% 69 70 70
手機短消息或提醒 1% 72 71 70

這些分值是英國前40大零售網站(按 IMRG和Hitwise所列的流量排)最近訪客的平均值。每家零售商在哪些獲得來源的流量最大、哪些獲得的流量最佳方面,可能會各有不同。但是,如果我們只觀察什么驅動著最大的流量,那我們會錯過關鍵信息,這能成為巨大的競爭優勢,因為成功常常就源于這樣的邊際。我們正在錯失一些實際流量的機會。

當我查看上述圖表時,我看到的是,搜索結果和推廣郵件帶來了滾滾財源,因為這兩種流量來源,既有大的數量也有高的品質。單獨就此數據而言,我被引向調動我的資源,去真正了解要讓推廣郵件更有效的話我能做什么,因為我對郵件有更多的控制。

作為網站流量、商店拜訪或銷售的驅動來說,社會化媒體還沒有打動我。這并不意味著我們應當忽視它,而是說我們應當把它作為一種前景,是為我所用的眾多手段之一。

發現 #2:我們的顧客想要聽到我們的聲音!( Our customers want to hear from us!)

我們詢問人們,他們想怎樣聽到零售商的聲音,這時傳統渠道再次獲勝。近20%的顧客不想聽我們的,另外的80%對于最喜歡哪些渠道則有明確的看法。

社會化媒體只為零售網站帶來3%的流量[ForeSee?<wbr>Results英國報告]

你喜歡怎樣去了解銷售和促銷? 受訪者% 美國 受訪者% 英國
促銷郵件 64% 62%
不需要交流 10% 18%
該公司的網站 21% 16%
信件 25% 12%
電視 11% 8%
社交網站(Facebook, Twitter, YouTube) 8% 2%
手機短消息或提醒 5% 1%
電臺 3% 1%
其他 2% 1%

作為零售商,我們又是會假設,如今“每個人”都在用社會化媒體,“每個人”都想在Facebook上聽到我們。而實際上,我們網站的訪客中,只有不到2%(美國是8%)喜歡在社會化媒體上聽到我們。大多數人寧愿選擇郵件、我們的網站,甚至是蝸牛般的郵寄信件。

盡管只有2%的人說社會化媒體是其聽到我們的首選方式,但我們網站訪客中,有超過1/3的人,看起來愿意在社會化媒體上以某些方式聯系我們。當我們向被調查的人詢問,哪個社會化媒體網站是第一選擇時,33%選擇了Facebook。還是這樣,我們有近2/3的顧客,不希望在社會化媒體上與我們有聯系。這說明,在利用社會化媒體吸引更大比例的顧客方面,有點“玻璃天花板”的意思。這些數字將來肯定會隨時間而改觀,但眼下還是一件苦差事。

社會化媒體只為零售網站帶來3%的流量[ForeSee?<wbr>Results英國報告]

哪個社會化媒體網站是你收到該公司聯系的第一選擇? 受訪者% 美國 受訪者% 英國
以上都不是 47% 58%
Facebook 40% 33%
Twitter 4% 2%
未列出的其他網站 2% 3%
YouTube 2% 3%
LinkedIn 2% 1%
MySpace 2% 1%
Flickr 1% 0%

發現 #3:Facebook仍是主宰,但是一個并非我們想象那么大的因素。還不是。(Facebook still rules, but is not as big a factor as we might think. Yet.)

我們已知Facebook正在成為世界上流量第一的網站;本研究顯示,它也是美國和英國各自前40大零售網站的購物者——到目前為止——的社交網站首選。近2/3(61%)的英國網購購物者,今年經常訪問Facebook(去年為56%),不到1/3的網絡購物者說,他們不使用任何社會化網站(美國網絡購物者中占1/4)。這些數字正在飛快上升,雖然我們還看不到社會化媒體(尤其是Facebook)是銷售和流量的大驅動,但很快Facebook可能會改變游戲規則。

社會化媒體只為零售網站帶來3%的流量[ForeSee?<wbr>Results英國報告]

你經常使用以下哪些網站? 受訪者% 美國 受訪者% 英國
Facebook 66% 61%
我不用社會化網站 24% 28%
YouTube 23% 27%
Twitter 13% 10%
LinkedIn 11% 5%
MySpace 10% 3%
Flickr 5% 3%
Yelp 3% 0%
未列出的其他社會化網站 3% 2%

發現 #4:讓顧客成為你的向導( Let the customers be your guide)

本研究匯集了英國前40大零售網站的發現。我們都應當去了解,有多少我們的顧客受到了推廣郵件、Facebook上的廣告、口碑推薦等因素的影響,而且,我們還應當去了解,哪些人最有可能購買。我們也應該了解,人們打算怎樣聽到我們,以及在通過這些渠道進行溝通時,我們又做得好不好。我們需要問問自己,社會化媒體是否值得投入。如果答案肯定,那我們就要盡力做到,我們在社會化媒體上互動的一切,都符合顧客的需求和期望。否則,努力就會白費,甚至吃力不討好。

——————————-英國報告結束—————————–

注:勿生搬硬套,人家眼睛是綠的,英美都有差異,更何況中國。再,調研的是零售大站,未必適合中小網站。再再,是平均值,個體看自己造化。

社會化媒體只為零售網站帶來5%的流量[ForeSee美國報告]

還有份美國版的報告(兩份報告都有免費PDF下載但需要注冊),補充內容如下:

——————————-美國報告—————————–

社會化媒體:只有5%的在線假日購物者,主要受社會化媒體影響而訪問頂級零售網站。同時,19%的網站訪客去一個網站,主要是推廣郵件的結果,8%來自搜索結果。

社會化媒體只為零售網站帶來5%的流量[ForeSee美國報告]

  • 一些最滿意的網站訪客,之所以抵達該網站,是因為之前就熟悉該品牌、推廣郵件、口碑、產品評論網站、社交網站上的廣告,以及來自朋友或同事的即時消息IM。
  • 那些最受社交網站上廣告、公司在社交網站上的直接消息、或手機短消息和提醒而訪問網站的顧客,非??赡芫€下購買(注1)。
  • 由產品評論網站或口碑推薦而抵達的訪客,非常可能在線購買。

社會化媒體只為零售網站帶來5%的流量[ForeSee美國報告]

什么最影響你訪問一個網站? 受訪者% 滿意度 線下購買的可能 在線購買的可能
熟悉網站/公司/品牌 38% 80 71 75
來自公司的推廣郵件 19% 79 71 75
搜索結果 8% 75 65 71
電視、電臺、報紙或雜志廣告 8% 77 72 76
來自熟人的口碑/推薦 8% 79 70 78
互聯網廣告 5% 77 71 74
網絡博客或討論論壇 3% 73 73 74
來自購物比價網站的鏈接 2% 76 66 72
社交網站上好友的訊息或推薦 2% 77 72 76
產品評論網站 2% 79 73 78
社交網站里的廣告 2% 79 76 75
社交網站上公司直接發出的訊息 2% 78 76 75
在YouTube上看到的視頻 1% 75 74 76
來自朋友或同事的即時消息IM 1% 79 75 77
手機短消息或提醒 1% 76 76 75

——————————-美國報告結束—————————–

注1:竟然是線下購買!

注2:可能購買方面,美國看起來普遍高于英國。

注3:數據很分散,網上網下可能購買都高的不多,再加訪問占比就更分散了。有網絡營銷提升線下購買可能的,也有線下營銷(電視、電臺等傳統媒體)提升網上購買可能的。Mix。

來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86631940100olap.html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