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個過來人的經驗,讓你的運營工作更有成效

2 評論 9667 瀏覽 21 收藏 9 分鐘

在工作中我們需要經常性地思考和總結,讓犯過的錯誤不再犯,吸取經驗獲得成長,讓自己在不同的階段能夠成功地進階。

今天不寫單個模塊,寫工作中積累下的9點感悟,現在已經成了我工作習慣、思考習慣,希望對你有幫助。enjoy~

一、少就是多

現在,打開一個推送,動輒6篇文章以上。

打開一個公眾號,3個一級菜單,15個二級菜單。

打開一個APP,彈窗完再來9個banner。

你自己看視頻都1.5倍速,你周圍的人都在看著15秒的視頻,為什么要別人有了解你全家桶的耐心?

以前做公眾號的時候,試過把菜單砍到只剩下3個一級菜單,結果跟轉化相關的按鈕數據點擊翻了6倍。

很多人可能會說少點東西這有什么,但實際工作起來還是忍不住這樣,比如接我公眾號的同事,上來就說“菜單好少哦,一定要多加幾個才是”。

因為我們總是希望多一條路,寄希望于“用戶不選擇a至少還會選擇b”,但其實應該是“快速測試出ab哪個更受用戶歡迎,直接呈現一個結果”。

少就是多。請你想想你工作中最最最重要的目標,在你可以控制的范圍內,把較為次要的去掉,哪怕只是一個標題,一段文案,請你盡量呈現最重要的東西給用戶,如果怕一次性改變過大,就慢慢減少,觀察數據。

二、“你是小白/你是行外人你懂什么?”

在上家公司,某次開會時,線下活動不理想,作為線上,被線下同事cue到,想知道到底怎么回事,于是去線下體驗了一番。

結果小白的視角發現線下雖然鋪設了物料,而且不少比競對的大,但是競對的物料都放在了更好、更符合邏輯的位置,用戶在發現我們之前,早就用起了競對的產品了,還有其他問題,于是針對物料和線下的體驗提了優化的建議。離開公司后才知道因為那優化建議,線下同事任務的完成率提升到了98%。

我們會有思維誤區:“你是小白/你是行外人你懂什么?”

但是有時候由于我們太懂,很多東西反而看不到。

三、請盡量學會去質疑,去嘗試

“別人都是這樣做的”,“前輩都是這樣做的”,“xxx案例就是這樣做的很有效”。

久而久之我們把自己束縛在一個圈子里了,但老套路用戶吃一次,還會再吃第二次嗎?

如果無法在很大的項目上嘗試,可以試著去尋找可以給你測試的方法。包括我自己在過往和今后文章提的任何方法,你都可以質疑是否真的有效,然后去嘗試,調整,再嘗試。

四、請一定保持獨立思考,從兩面看事情

很經常看到一夜之間爆了的案例,隔天有n個人分析成功原因,但很多時候我們給我們想分析的案例加了層濾鏡,覺得怎么人家做的都這么好這么完美,處處看著都這么順眼呢?好比數據,你想把它往好的一面分析,你就會更留意好的數據了。

這樣其實會致使我們會遺漏一些不夠好的地方,很多東西當時覺得效果好,但回頭看有些地方做得還是不夠好。

分析如何做到更客觀?很簡單,每件事都要好和壞去看。成功的案例也要想做的不好的地方,失敗的案例也要找到做得好的地方。

五、反思讓自己更有價值

順著上面那一點說開來,案例分析可以看,但反思自己更有價值。別人成功的原因,為什么放在其他人身上卻無法成功?

說句你可能不愿意聽的話,成功的案例,離開了對應的環境和時機,到底有多少成功的可能其實未可知,留點注意力給自己。

六、變現和效益,遠比你想象的重要

17年,在上家公司時,市場環境還沒這么差,但當時投廣告搞線下推廣啊什么的,其實老板已經把自己和投資人的錢都燒的所剩無幾,包括競對們,對于整個盈利模式并不明確,難以實現收支平衡,更別提盈利了…當時很能夠感受到公司高層對變現的急迫。

對此,我最大一點的體會就是,大中小公司,市場環境好不好,變現和效益,遠比你想象的重要。

多想想可以怎么變現,就算你的老板覺得現階段變現、反過來從用戶身上獲取利益不重要,先是要怎么拉新,你也要先想之后要怎么辦。除了對公司有益,更能讓你開始摸索整個變現的邏輯。

七、“我這樣講清晰嗎?”

到現在我都不認為我是一個情商高的人,這方面有太多東西要修煉。

但是去年形成了一個習慣我覺得挺好的,跟合作方,跟同事溝通,我開始有一個習慣,在每個要求后面接一句,“我這樣講清晰嗎?”,來確認關鍵點無理解上偏差,也防止后續被經常找到。

溝通的效率在于雙方溝通的信息有無偏差,是否真的達到雙方的目的。

八、“不是”/“不對”/“你聽我的”

很多人都是有一個能夠認為自己對于某事一無所知,卻不能認為自己錯了的心態,當別人提出不一樣的觀點,很多人其實是傾向防御心態,所以經常會有 “不是?!?“不對?!?“你聽我的?!?/p>

我說的對,不代表你說得錯。我們都只能無限接近真相,所以不要輕易對他人抱著否定心態,說不定,最接近真相的那一部分,存在于你我觀點的最大公約數之中呢?

九、做事情,想長期一點

坦白說,有時候把工作和后面的后果想清楚了,堅定走下去是很難的,比如說,你打算寫好的內容,不再做標題黨寫聳人聽聞的文章,細水長流的東西可能短時間內很難看到成效,數據也變得不好看。結果有可能在成功之前公司就把你項目斃掉,也可能你自己坐不住放棄了,還有一種可能是,你并沒有看到其中的潛力,你只是跟著潮流一起做。

如果確定整個項目的價值大,思路可行,請反思手頭的工作是否做到位了,是的話,再堅持一下。

十、最后再說幾句

有一次聽到做內容的人在說,干貨合集數據好,但其實很多用戶也不會真的一個個去看去鉆研,“就是圖個爽,一次性看就覺得自己懂了很多了,下次換湯不換藥他們還是買單?!?/p>

像不像我們?一篇文章,看完真爽啊,好像學習了很多,下回又是腦袋空空。我不是說文章不好,只是如果光接收,不輸出,不嘗試,最后什么也得不到。

不要高估自己的所知,紙上得來終覺淺。

希望看完這篇文章,你真的有得到什么。

 

作者:姚說,微信公眾號:yaoshuo6

本文由 @姚說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后面的總結很不錯,深有體會!

    來自廣西 回復
  2. 總結很到位,能做到的都是高人

    來自內蒙古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