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池思維的兩大核心洞察,教你掌握最低成本獲客之道
流量池思維是運營的指導性思維,值得每一個運營人研究和思考,對實際工作具有相當大的指導意義。
最近聽了混沌大學5周年返場大課,非常受益,尤其最讓我感興趣的,是楊飛老師的分享,他更新了對流量池思維的解讀,再一次刷新了我的認知。
流量池思維是我覺得目前最適合中國運營人的思維,比增長黑客要好,因為數據這東西對運營人來說很重要,但僅有指導作用,畢竟運營要做的是和用戶進行直接溝通,需要掌握的是用戶心理。
那么,楊飛老師對流量池思維有什么新解讀?我總結為兩大核心洞察,接下來就以個人理解進行闡述。
洞察一:區分流量池和流量源
楊飛老師第一次給出了哪些是流量池,哪些是流量源,其中:流量池包括APP、微信、DMP、社群、品牌;流量源包括BD、社會化營銷、數字廣告、傳統廣告。
為什么要區分流量池和流量源?我個人覺得,是要從長期降低流量成本。如何實現?針對流量池和流量源進行不同的運用動作。
流量池是可以通過運營實現流量的長期存續和源源不斷,比如一個家長社群,可以通過定立規則門檻和提供升學、家庭教育等內容,促進家長群體的口碑傳播。
而流量源是一次性的,很珍貴,要么能直接轉化,要么引入流量池里進行運營,比如投放頭條信息流廣告,獲取的線索第一次就要轉化,而轉化不了就要標簽化,之后嘗試其他策略。
那么,一般什么時候用流量源?答案是初期積累種子用戶和活下來后快速擴張的時候,而這種時候往往制定了短期目標,至于流量池,則是在長周期里才會用到。
換句話講,一個重視長期,一個重視短期,這是流量池和流量源比較明顯的區別之一。
再者,流量池成本可控,流量源成本不可控,這是另一個區別。
比如,以app為載體的產品可以自由做裂變,邀請好友贈課、贈優惠,把投放的錢直接用于獎勵用戶,效果好的話可以持續降低獲客成本。
而如果投放傳統廣告,價格首先可能很貴,沒有議價能力只能按要求行事,其次效果不一定檢驗得到,你能保證路人看到你設計的廣告牌就能記住你?如果不能,那就是浪費。
所以,從長遠來看,流量池一定是首選,但與流量源的區分工作還是要做的。
至于如何搭建流量池,楊飛老師提出的「品牌是最穩定的流量池」和「裂變是最低成本獲客之道」就是最好的答案。
首先是品牌,要做「一升」和「一降」。
- 「一升」,即占領用戶心智,做好定位,而流量池思維里的定位有三種,競爭定位、功能定位和升維定位,其中luckincoffee就使用的升維定位。
- 「一降」,則是主動接觸用戶,強化其對品牌的記憶,辦法則是打造強記憶符號和場景營銷,比如,luckincoffee設計獨特的鹿頭和皇室藍吸引年輕人,并在寫字樓附近選址,主打辦公場景等。
其次是裂變,要設計好社交關系鏈,據此,楊飛老師第一次給出了他對于裂變玩法的分類,分別是復利式、眾籌式、共享式。
復利式的特點是互惠互利,比如luckincoffee的游戲化裂變玩法,和好友一起花式領券。
眾籌式的特點是人人幫我,比如拼多多的拼團裂變,邀請好友參團才能低價獲取產品。
共享式的特點是我幫人人,比如神州專車的親情賬戶,家人賬號與自己綁定就可消費。
當然這只是大概分類,不同產品適用不同的裂變玩法,具體的社交關系鏈設計則要仔細思考。
總之,流量池思維的第一個核心洞察是區分流量池與流量源,而流量池則要利用好品牌和裂變,以此實現長期降低獲客成本。
洞察二:留存第一
當然,獲客成本降低并非在于流量池的搭建,留存也很重要,而留存第一,則是楊飛老師解讀流量池思維時第一次提到的,也是第二個核心洞察。
AARRR模型大家都熟悉,留存就處在激活和變現之間,很難想到其處在核心位置,但仔細思考后你會發現,增長這件事,必須依靠留存后的用戶,因為只有它們才會付費、傳播,才有被激活的價值。
那如何保證留存?
第一點是轉變思維,即從顧客思維轉變為用戶思維。
什么是顧客思維?花錢買量,一次成交,無自己的數據,常見例子是過去以廣告為主的企業,市場費用高企,很難活得長久。
什么是用戶思維?自建流量,多次轉化,有自己的數據,典型案例如寶寶玩英語,以社群和體驗課為轉化手段,擁有了超30萬付費用戶。
可見,在用戶思維的指導下,才能有自己的流量,留住已有存量,創造更多增量。
第二點是流量池思維里最核心的一句話:存量帶增量,高頻帶高頻。
如何讓存量帶增量?很簡單,讓用戶分享,而分享的前提是用戶高頻使用產品,但并非所有產品都是高頻的,怎么辦?提頻,具體方式是創造更多接觸點。
什么樣的產品接觸點多?答案是低價高頻的產品。
所以,如果你是高頻高價、低頻高價、低頻低價的產品,可以通過特殊設計改造成帶有“低價高頻”特點的產品,比如微保就是典型的高價低頻產品,其通過免費贈險、發布個人月報等方式顯著提升頻次,增加用戶留存和分享。
保證留存的第三點,則是用DMP和PBL來運營和挖掘用戶。
所謂DMP,是用戶數據的標簽化平臺,它可以根據用戶標簽實施更精準的動作,比如精準定向投放、千人千面的消息提醒、個性化的老帶新活動等。
不過,我不想討論怎么利用DMP,而是它背后可借鑒的運用邏輯——用戶分層。
比如,可以根據積分對社群的用戶進行三檔劃分,第一檔賦予新群管理權限,幫助裂變新社群,第二檔設計積分獎勵活動,幫助活躍原社群,第三檔則給予常規福利,喚醒沉默用戶。
所以,無論是借助機器還是人工分析,對用戶實施分層是對留存有好處的,只要對不同類型的用戶實施不同運營動作,就能顯著提升運營效率和留存效果。
除了分層,另一個可借助用來提升留存的工具是游戲化模型PBL,即點數、徽章、排行榜。
點數可以增加用戶粘性,比如熊貓小課的訓練營,打卡、評論、分享等可得兌換獎品用的金幣。
徽章可以給予用戶成就感,比如知乎的用戶完成相應任務,就可獲得匹配的稱號和成就。
排行榜可以提升用戶分享和復購欲望,比如luckincoffee的百萬大咖活動,就根據用戶消費件數進行排行。
總之,通過轉變用戶思維、提高用戶頻率、用戶分層和游戲化運營,能顯著提升留存,讓存量變增量。
總結
流量池思維做為運營型思維,非常值得每一個運營人研究和思考,這對于實際工作很有指導意義。
總結一下兩個核心洞察的基本內容:
1. 區分流量池和流量源,保證流量池的搭建是核心,其中,從定位、符號和場景三方面做好品牌,根據社交關系鏈的設計選擇裂變方式。
2. 留存第一,可從轉變顧客思維為用戶思維、以高頻帶高頻、利用DMP和PBL運營用戶三方面著手實施,實現存量變增量。
以上兩大核心洞察,如果能很好結合,低成本獲客將不是難事。
最后分享一下楊飛老師最新的流量池思維方法論模型,希望對各位運營人有啟發:
#專欄作家#
獨孤傷,公眾號「獨孤運營」,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年度專欄作家。裂變研究者,運營老司機,教育行業觀察家。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歡迎加我vx交流:solitude900
這不楊飛在混沌講的課嗎
說了是楊飛老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