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社群建在腦海,而不是微信

13 評論 17502 瀏覽 405 收藏 24 分鐘

都想基于微信,搞一個社群。

然而大部分人的做法是什么?

“把人拉進來,然后讓進來的人討論問題、聊天、分享”

接著就希望能夠像《大連接》《人人時代》等書里面說的那樣,發現人的連接、發揮人的價值、迎接新的互聯網時代。

這是一個很奇怪的“夢想”。

如果你要當導演拍電影,你不會召集劉德華、黃渤、葛優等一干演員,然后僅僅說一句:人來齊了,你們自己開始演吧!演好了叫我。

因為你知道:好電影是需要被“設計”的,要有定位、有劇情、有主題、有臺詞……

但是當你在組建社群的時候,卻經常忘記了這一點——以為什么都不用做,僅僅拉人然后讓他們“自連接”就行。

而好的社群,也是被設計出來的。

那么如何設計呢?如何跟這么多群競爭?

一個正常的白領,每天面對著各種工作群、立項群、設計群、雙十一備戰群、微博運營群、新產品意見群……

還有大量的校友群、親友群、舍友群、夜宵擼串群……

還需要盯著,一旦老板發了群消息,立馬進去鼓掌。

而且所有的群都有紅包……

而這個時候,你給他們發了群邀請通知:

“親愛的客戶你好,感謝你購買我們的充電寶,我們鄭重邀請你進入【極客智能充電寶粉絲群】,與我們一起交流!”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僅僅“簡單組織”一下,基本上不可能有人參與。

是的,校友群、工作群、大佬對接群簡單組織一下就行,但是大部分產品的社區這樣做卻無效。

因為校友社群和工作群本身就已經存在(即使沒有互聯網)——這些人已經在腦海建立了連接或者認同感,拉個微信群并沒有“創造社群”,只不過是為“已經存在的社群”提供一種便利的溝通方式。

而當你為產品的用戶拉群的時候,就是相當于“只創建了一種溝通方式”,并沒有創造社群。

你面臨的任務,是重新創造關系、創造連接,而不僅僅是利用已有的連接。

因為社群并不存在于微信中(這只是一種溝通工具),社群只存在于人的腦海中。

就像家并不存在與房子中(房子只是家的工具),家存在于腦海中。

所以,當你要創建社群中的時候,你的關鍵應該是“在人的腦海中創造一個社群”,而不是“利用微信這個工具拉一群人進來”。

那么如何把社群建在腦海呢?

一個“發發紅包、交流交流”的松散社群,和被群友從0開始記在腦海的社群,往往差距了這些設計:

  1. 明確使命——我們為什么聚在一起;
  2. 設計儀式——我們如何達到目標;
  3. 提供反饋——距離目標還有多遠;

明確使命

一個群體和一個組織最大的區別就是:一個組織具有共同的目標。

而“共同的清晰目標”是凝聚人的最大力量。

  • 崔永元凝聚了一幫人,想要通過一群人的力量,反對轉基因(PS. 這不代表李叫獸反對)。
  • 秋葉凝聚了一幫人,想要通過相互的學習,提高PPT能力。
  • 一個小區的大媽,也可以凝聚一幫人,練習廣場舞,備戰廣場舞大賽。
  • 一個大學生,凝聚一幫人,發起“自由擁抱運動”,希望能夠減少社會的冷漠。

總之,我們并不是“拉一幫人”,而是“先有一個使命和目標,拉一幫人一起完成”。

如果你是一個“健身會所”,那么你建立的并不是“健身愛好者溝通群”,而是“6個月,一起改變自己”群。

如果你是一個“調養保健品”公司,那么你建立的并不是“保健品粉絲群”或者“調養愛好者溝通群”,而是“調養秘訣比拼群”或者“一起成為調養專家群”。

“社群”的本質就是:聚集一群人,一起做一件事。

在構建社群的時候,很多人只是聚焦于“找一群人”,卻忘記了要“一起做一件事”,以及忘記了“為什么我們要做這件事”。

這就相當于你召集了大批的優秀戰士,組成軍隊出征,卻不知道敵人是誰,也不告訴他們:我們為什么要打仗,我們為什么要保衛祖國。

總之,你要做的并不是“建立一個群體”,而是“感召一幫人,發起一個運動”。我們之所以凝聚在一起,不是為了“溝通溝通”、“交流交流”,而是為了一起“改變些什么”、“提高些什么”、“獲得些什么”……

那么如何尋找一個社群的使命,并且利用使命凝聚所有人?

任何的使命都源于某種“沖突”,而沖突是指“理想和現實之間的區別”。

這樣的沖突分為“外部沖突”(理想環境和現實環境的區別)和“內部沖突”(理想自我和現實自我的區別)。

比如在《指環王》這個電影中,“外部沖突”就是指“大魔王想要拿到魔戒,毀滅世界,我們要阻止他”(對應劇作中的“大情節”),“內部沖突”就有“主人公理應努力打敗大魔王,但是又覺得自己是個小人物,事不關己,想到過要放棄”(對應劇作中的“小情節”)。

然后電影就變成了一群人克服“外部沖突”和“內部沖突”,最終打敗大魔王的過程。

再比如在《港囧》這個電影中,“外部沖突”有“壞警察犯罪后,想殺人滅口,破壞證據”。

“內部沖突”有“主人公逐漸意識到對初戀的追求只不過是內心幻想,逐漸警醒,返回頭來愛自己老婆”。

然后主人公同樣逐漸克服“外部沖突”和“內部沖突”,把故事推向結局。

同樣,在構建社群使命的時候,可以像電影一樣,通過營造“沖突”來構建“使命”,發起運動。

有的電影主要以“外部沖突”為主(比如《指環王》),同樣有的社群和運動也可以主要以外部沖突為主。

比如電動汽車用戶一直面臨“跑長途難以充電”的問題,特斯拉車主宗毅就發起了“建充電樁運動”,跟酒店合作建特斯拉充電樁,為熱愛電動車的車主提供免費充電。

這個運動發揮人的力量,得到了大量的支持,在全國建了超過200個充電樁——比特斯拉公司一年的努力收獲都多。

而且,還在這個過程中賣出了150輛特斯拉,超過任何一個銷售經理。

所以,當你在構思外部沖突的時候,可以問自己:我組織一個社群,要告訴成員們,我們要一起改變些什么?一起做出哪些讓自己自豪的事情?

類似使命:讓廣場舞占領京城、讓中國人不再盲信、讓更多人減少愚昧、讓乙方不再被逼。

有的電影主要以“內部沖突”為主(比如《港囧》),同樣有的社群和運動也可以以內部沖突為主。

比如我組建的【李叫獸研究會】,2個月,一起讓自己的營銷能力更專業。

所以,當你在構思內部沖突的時候,可以問自己:我們要一起改變自己什么?讓自己有更多什么?

類似使命:每天7點起床、每周多一個關鍵人脈、成為調養專家等。

當然,一個社群最佳的使命設置就是,明確地激發和定義兩種沖突(可能會以一種為主)——我們聚集在一起,要對別人做什么?要對自己做什么?

設計儀式

凝聚一群人做一件事,除了要有清晰的使命,還需要固定的儀式化行為。

基督教有禮拜日,家庭有過年,夫妻有紀念日,小米有橙色星期五(發布最新MIUI),總之,都有固定的儀式化行為。

所以,社群也是一樣:需要把活動儀式化。

如果你對社群的安排是:推送紅包優惠,同時大家一起聊聊某個話題,然后偶爾邀請人進群分享。

社群的成員根本根本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難道是每天參與?),也無法形成固定的使用習慣,更無法對下次的活動產生預期。

而如果把社群的活動“儀式化”,每次以固定的方式做類似的事情,就會逐步提高參與,并且讓成員養成習慣。

比如我自己的組織【李叫獸研究會】,平時沒有任何活動,只是固定在每周日晚9點上課1小時。

每次上課的方式也是一樣:點評上次學員的作業,并且分享相關理論;排名前3名的學員分享自己的作業經驗;然后布置下一次的作業。

為了強化這種儀式,在一小時課程開始前和結束時都會點名,同時讓學員以相對固定的方式參與(比如提出質疑)等。

我知道我不可能占據群里人所有時間,所以就直接固定一個時間、固定一個活動,而其他時間內,所有人都可以假設這個群不存在。

再比如之前跟一個做小區住戶社群的人聊(他們公司提供O2O服務),問他都會組織什么活動,他說主要為群友提供各種福利(比如有時候發紅包、提供免費福利、讓住戶組織小區內活動等)。

而如果要提高群友的參與感,就需要把這些活動給“儀式化”——比如周五晚上9點,XX小區福利夜,倒計時公布本周的最新福利,以及下周能夠給大家帶來的活動。

那么如何把活動儀式化,從而讓更多人可以持續參與呢?

(1)儀式需要相對固定并且嚴格限制

每次的活動需要用固定的形式,比如明確的開始和結束時間、明確的組織形式等。

比如秋葉的PPT社群中,每次新成員加入,都有爆素顏照的儀式。這樣每次在新成員加入之前,所有人都會被培養出期待感。

為什么要固定呢?因為提高參與的重要一點就是:在開始之前,所有人都知道自己該期待些什么。

如果你每周的“福利日”活動都類似,那么所有的成員在開始之前,就已經知道自己要期待什么——這次要發布什么新福利?我猜猜,可能是發水果?

這也是為什么系列電影和電視劇大行其道,為什么穩定風格的公眾號容易積攢粉絲——因為風格固定,用戶在看之前已經知道了自己該期待什么。

比如,觀眾看過了碟中諜系列電影,在看《碟中諜5》之前,就知道自己要期待什么——開場會有一場動作戲,牛逼特工伊森會陷入困境,接收到不可能任務,然后帶領團隊想辦法去完成。

但是又不知道具體是什么——至于這個可能的任務是什么、反派是誰,觀眾就不知道了。

而為了填補這種缺口,觀眾就會聚精會神地看電影。

這也是為什么不論是電影、產品發布會,還是大型講座,都需要事先預熱(電影的預告片、發布會的預熱海報),這可以讓觀眾在開始之前,知道自己要期待些什么。

而那些完全隨機舉辦的活動(比如今天發個紅包,明天推一篇文章,后天組織一個討論),就是在觀眾面前突然呈現了內容,而這個時候觀眾根本還沒有產生期待感。

這就像你突然走進一個電影院,看到開始放電影,但是根本不知道這是什么電影一樣。

所以,社群活動要把活動固定化,培養期待感。

(2)需要設計明確的觸發情景

上面說需要培養“期待感”,但是人不可能每天都有“期待”,因此需要設計一種“期待”的觸發情景。

有時候,這種觸發情景是“固定時間”——比如固定每周日晚9點舉辦活動,這樣臨近這個時間的時候,只要簡單預熱,所有人就會產生期待。

有時候,這種觸發情景還可以是“某個事件”——比如組建“發布會研究群”,每次看完重大產品發布會,群友的第一反應就是在群里討論昨天的發布會。這時觸發儀式的情景就是“重大發布會”這個事件。

只要這種觸發情景+儀式活動的組合被長時間培養強化,用戶就會形成條件反射一般的行為——每次一到了某個情景,1秒內就能想到做這件事。

比如加多寶多年強調“怕上火,喝加多寶”,平時你可能不留意,但是當你坐到油辣的火鍋前,擔心上火,就會立刻觸發“喝加多寶”的行為。

再比如王自如堅持用類似的風格評測各種新上市電子產品,長此以往,他的讀者一看到某錘某米等發布新產品,第一反應就是去王自如那里看看:他這次怎么看?有什么爭議?

總之,你需要為你的儀式設計好一個觸發情景,以讓用戶一到了某個時刻,就會條件反射式地進入你的儀式。

(3)需要設計參與行為

就像前面說的,社群就是“聚集一群人做一件事”,而很多社群的做法卻僅僅是:每周安排一個人進群分享。

這其實不是“聚集一群人做一件事”,而是“你為這一群人做一件事”,這樣的話,你做的更像是一個“媒體”,而不是一個“社群”。

所以,除了坐在群里靜聽之外,你需要讓你的成員做一些事情,這些事情可以提高參與,強化儀式行為。

比如互相打分、榮譽上榜、輪流坐樁等等。

提供反饋

現在你的社群有了清晰的使命,以及可以幫助社員完成該使命的儀式化行為,仍然需要做的就是為他們的行為提供反饋,讓他們逐漸提高對社群的參與和依賴。

反饋就是明確讓別人知道:我距離目標還有多遠。

比如手游玩家玩“天天酷跑”這種游戲,隨時都知道自己的得分、距離最佳得分還有多遠等。

如果最佳得分是3000分,這次得了2900分,玩家會說:“我靠,就差一點破紀錄了,趕緊再來一次?!?/p>

這次得了1000分,玩家會說:“簡直發揮太失常了,這根本不是我!趕緊再來一次發揮正常的!”

這次得了3100分破了紀錄,玩家會說:“我太牛了,又破紀錄,請叫我紀錄小王子!再來一把,我還能破更高紀錄!”

持續的反饋——讓別人不斷知道自己現在在哪、距離目標有多遠、下一個目標是什么,可以讓人成癮性的投入一個行為。

而在社群的設計中,如上文提及,同時存在2種目標——外部沖突(我們對外界做什么)和內部沖突(我們對自己做什么)

就需要對這兩種目標建立反饋。

外部沖突目標的反饋:

比如“讓每個北京大媽跳起廣場舞”,不斷匯報成果——現在我們已經成果感染了46萬新大媽養成廣場舞習慣,距離50W只剩不到一周的努力!

比如“干貨學習群”,讓成員有價值的觀點能夠輸出到社會上,獲得其他讀者的反饋,讓人獲得持續成就感。

內部沖突目標的反饋:

比如“李叫獸研究會”,為每個人的作業評級,并且根據作業質量、貢獻、發言程度和簽到次數算積分,并且讓每個人可以看到自己的積分。(類似游戲升級)

每次作業前3名有獎學金,2個月總積分排名最后10名的自動踢出群等,都是對每個人的學習和參與建立反饋。

這樣所有人知道現在等級多少、有什么成就、比別人差在哪、距離下一個目標有多遠。

再比如還可以向對待員工一樣,為群友設置等級、分工,并且清晰定義每個角色,也是為他們提供清晰的反饋。

當然更加常規的拿到紅包、每周都能認識新人脈也是反饋(利益層面),也會起到強化社群的效果。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只有當反饋可以被明確感知到和某種行動直接相關的時候,才能有效。

搶紅包之所以被很多人使用,是因為這和“積極參與群”這個行為有直接相關(來慢了一步就沒了)。

而很多基于搭建人脈的群活躍度不高,是因為“建立人脈”這個反饋經常和“參與群”的行為不直接相關——即使我整天潛水打醬油,一樣可以加群里面的人啊。

結語

社群并不存在于微信中,而存在于人的腦海中,它只不過是:凝聚一批人做一件事。

你需要設計出明確的使命和目標,然后設計一個共同達到此目標的儀式化行為,接著為所有人履行該行為提供反饋。

而一個構建完整的社群,群成員互相認同、互相幫助、積極參與,即使微信消失了,他們仍然可以繼續——因為并不是微信造就了社群,在有微信之前的幾千年,社群就已經出現了。

說明

1,有些構建社群的技巧仍然很重要,為什么沒有說?

比如成員之間對接人脈、提高成員的歸屬感、提高向心力、形成亞文化等。

我當然知道這些很重要,不過經過分析,我覺得這些更像是“社群成功的結果”,而不是“塑造成功社群的方法”。

清晰的使命、持續的儀式、積極的反饋,這些會逐步塑造一個成功社群,而社群塑造成功了,成員們自然就會開始積極對接人脈、相互幫助、認同感歸屬感強等。

2,為什么有些社群很簡單,不需要這些復雜設計?

比如某某學校班級群、某某行業大佬群,其實就拉一個微信群,不也挺成功嗎?

這種情況下,其實你“拉微信群”的行為,并沒有創造社群,只不過是為已經存在的社群提供一種溝通方式——(微信)。班級關系、某行業大佬的關系,本身就是存在的,本身也是可以自然達成的。

而這些關系、溝通,和你的行為,其實關系不大。

但是對于一些賣產品的公司來說,情況就完全不同——他們面臨的任務是從0開始創造新連接、創造新目標、創造新組織。

本來你的消費者沒有這樣連接的習慣,而你要硬生生創造這種習慣,肯定是困難任務,需要復雜的設計。

而如果這時候仍然像其他人創造班級微信群一樣,認為拉個群就行,基本上很快就會失去活力。

#專欄作家#

李叫獸,微信公眾號“李叫獸”(ID: Professor-Li),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本名“李靖”,清華大學經管學院管理碩士,互聯網營銷顧問。出人意料的商業分析,用科學方法而不是主觀判斷來分析商業問題。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怎么加入李叫獸研究會呢

    來自湖北 回復
  2. 分解,細化,明確,并持續

    來自江蘇 回復
  3. 說得很好,簡單易懂而且很實用呢! ??

    來自廣東 回復
  4. 受教了,很多事都能有這種思維去思考 ?

    來自北京 回復
  5. 說的不錯,打算用這個好方法談戀愛。先和男朋友建立一個目標:要快樂的在一起。儀式感:固定時間打電話、見面,固定的開玩笑各種儀式。對男朋友做的努力給出及時反饋,表明你這樣做我很快樂,表明這樣做我感到比以前更快樂。
    哈哈哈哈,這個方法真是棒棒噠~~~~

    來自北京 回復
    1.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機智

      來自浙江 回復
    2. 舉一反三

      來自廣東 回復
    3. 恭喜你找到了方法論!

      回復
  6. ?? 就是為了贊你一下,才特地注冊的 說的真的很有道理啊

    來自江蘇 回復
  7. ??

    來自廣東 回復
  8. 受益了

    來自安徽 回復
  9. 學習了

    來自上海 回復
  10. 寫得太好了~ ??

    來自北京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