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3個運營思維,你需要了解一下

0 評論 12133 瀏覽 46 收藏 13 分鐘

本文將講述一些在解決問題時,可能有用的運營思維方法和技巧,它們可以構成產品運營做事的基本方法論。enjoy~

運營,最核心的能力是什么呢?

一個粉絲在公眾號后臺給我留言。我當時這樣回復:在一個團隊中,作為運營最重要的職責是幫助產品成功。

寫出最好的文案/策劃出效果不錯的活動/高效拉新的能力/執行力等,都不是最重要的能力,因為這只是產品在實現價值過程中的一個交付物,并不是運營要追逐的最終目標。

當運營在產品從0到1再到N的過程中,不斷協助團隊升級打怪,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然后作出更有價值、可持續的產品,這才是最重要的。

  • 比如說,在產品體驗差的時候,運營根據數據埋點了解用戶的流失節點、或通過用戶調研/訪談的方式了解用戶的反饋,從用戶的角度給產品提出專業建議,幫產品不斷迭代優化。
  • 比如說,在產品沒錢沒資源的情況下,通過免費渠道/跨界合作等方式,來給產品不斷帶來新用戶,而不是單純抱怨“沒經費”的問題。

所以,運營的核心價值是解決問題的能力。解決拉新難,留存難,活躍低,變現差的問題。解決老板曾吹過的那些牛逼kpi,解決團隊中各個產品階段遇到的問題。

本文將講述一些在解決問題時,可能有用的運營思維方法和技巧,它們可以構成產品運營做事的基本方法論。

一、目標拆分法

  1. 你的目標是什么?
  2. 目標拆分,分析是由哪幾個板塊構成的?
  3. 遇到哪些問題?
  4. 解決決方案是什么

目標拆分法適用的工作場景有:

  • 老板吹牛逼定的kpi,你要如何拆解完成?
  • 工作遇到瓶頸了,怎樣才能突破?
  • 如何不動聲色的跟面試官,描述你最成功的項目。

這樣說有點抽象,我們先來舉2個例子。

案例1

上周跟阿里的一個高級產品經理聊天,他跟我share了一個事情。

他說他負責淘寶的某個品類運營,有一天他跟2個產品經理閑聊,提了一個問題,要把某品類的日活能夠提高50%,要怎么做?

有一個實習產品經理回答說:“啊,我們這樣的KPI是不是太有挑戰?淘寶天貓能不能給我倒流?我估計要申請很多推廣經費,怕領導不批啊。

而另一個比較高級的產品經理說:“現在的dau大概是***W,是怎么構成的,各個板塊的占比如何,哪塊還有增長空間,哪塊遇到了什么難點,可以用什么方法來突破,預估能提升多少?!?/p>

先拆分目標,想想難點在哪,能用多少資源or解決方案,再評估大概的效果。

這可能就是不同層次的產品經理思考問題的差別吧,他這樣感慨說。

案例2

曾經在一個創業團隊做產品運營,做的是一款工具產品。

產品初期體驗較差,只做了MVP的核心功能。由于團隊沒啥資金推廣,因此拉新一直很有限。在產品發布了一段時間后,產品的初期每天日活只有1000-2000。

當時老板提需求說盡早把日活提到1W,于是當時就在琢磨要如何才能提高日活。

日活的公式=增量+存量+流失用戶的召回

增量:即拉新

當時團隊遇到的問題是沒多少資金推廣。

解決方案是找一些免費的推廣方式,比如申請了Appso、最美應用等應用網站的報道、找了幾個工具類公眾號來互推、利用知乎、百度搜索等免費媒體渠道曝光、以及策劃一些運營活動來刺激用戶對外傳播。

存量:即還在活躍的用戶

問題是如何保持現有用戶的活躍,核心是提高留存。

  • 針對新用戶,要找到什么行為or功能才能讓用戶留下來。比如,優化新手指導流程、提升核心功能的體驗、通過分析用戶的流失節點來優化產品等。
  • 針對老用戶,理解并持續提升產品的體驗是留存的關鍵。比如,推出有特色/創新的功能,搭建社區加入社交元素等。

流失用戶:已經流失的玩家

我們要思考如何才能召回已流失的用戶,這批用戶可能已經在使用競品,我們要去分析“用戶為了什么而回來”。

二、ROI評估法

運營的日常有很多較為瑣碎的事情,每天要去解決的問題很多,因此常常會感受不到運營的價值,陷入迷茫。而80%有價值的產出往往是有20%的事情導致的,因此如何優先安排解決哪些問題,也是相當重要的。

我一般是用ROI評估法來思考優先解決哪些問題,分類的維度是投入時間長短、預期價值高低,把待解決的問題分為P0、P1、P2、P3象限。

花更多解決問題的時間花在投入時間短,預期價值高的事情上,減少投入時間長卻預期價值低的事情上。畢竟,結果導向。

這3個運營思維,挺值錢的。

跟一個產品經理聊天。他說,找到屬于自己的第三空間很重要,在時間的象限中,這屬于【投入時間長但預期價值高】的事兒,而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就在于這里。

比如說我抽空運營的公眾號,粉絲過萬,聚集了一批非常精準、優質的互聯網圈子的人。雖然還沒有商業化,但可能會在三年后帶給我一點驚喜,或者說是刺激。

三、場景分析法

聽一個好友說,騰訊的產品經理很少用「我覺得」、「我認為」的開場白來溝通,而是站在用戶的視角思考問題。

比如「用戶的使用場景是這樣的」、「用戶的行為路徑是這樣的」、「用戶在那個場景下,痛點是……」。

我對場景的思考路徑,大概是這樣的:

  1. 用戶是誰?
  2. 用戶的使用場景什么?
  3. 用戶遇到了什么問題?
  4. 產品當前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5. 還能如何優化用戶體驗?

場景分析的思考方式,適用的工作場景有:

  1. 在你想說服產品經理/設計師幫你改某個需求時,怎樣溝通才會比較有說服力?
  2. 在你體驗某個產品時,思考如何優化產品體驗時的思考路徑。
  3. 在PM在演繹需求文檔,如何跟大家描述新功能(新需求)來源時的步驟。

以熱門社交產品soul為例子,用場景分析法來分析。

1. 用戶是誰

首先得弄清楚用戶的基本情況,了解用戶的不同類型,以及他們各自的特性。

soul的定位是一款主打靈魂交友的社交app,95后、00后比較多。

2. 用戶的使用場景是什么

拆解該產品的一個(或多個)場景,即用戶在這樣的時間、地點、場景下,要完成什么樣的事情。

社交產品的目標是促進社交、幫用戶建立關系,產品的核心自然是搭建社交場景和聊天功能。

大部分社交產品可按“找誰聊天”、“跟誰聊天”、“看誰在發了什么內容”的用戶使用場景來分析。soul的產品架構就是按此來分,底部tap的星球、廣場、聊天分別對應了3個用戶使用場景。

在星球,你可以通過語音匹配、隨機匹配、轉動3D星空來找到跟你匹配度高的人;在廣場,你可以看其他soul友發的動態。在聊天,你可以找人聊天。

這3個運營思維,挺值錢的。

3. 用戶遇到了什么問題

無論是改進一個產品還是新增一個功能,它的背后一定是一個需要被解決的用戶問題,我們首先需要找到這個問題并進行分析。

不管哪個soul的社交場景,最終用戶都要回歸到“聊天”,我們來分析soul是如何做“聊天”場景的。

陌生人社交,最難的就是如何破冰,避免用戶的尬聊開場。

4. 產品當前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有很多待改進的功能都是可用但很難用,用戶完成得非常費勁。我們需要先去了解用戶是如何完成相應操作的,也許你會發現你的設計方向需要改變,甚至是提供另一個功能。

soul會根據用戶的標簽、關注的話題來自動生成“你們可能會感興趣的話題”,同時加入了表情包功能,智能服務機器人推薦話題,避免用戶在剛開始聊天時不知開口,提高匹配成功率。

這3個運營思維,挺值錢的。

5. 還能如何優化用戶體驗

說出你的優化方案,展開討論、驗證、解決。

好的社交產品應該提供一種場景,讓用戶自然而然的從陌生過渡到有一點了解,比如:陌陌的問答、狼人殺、k歌之王、聊天室。

soul的大部分推薦話題還是比較尬;表情包的新鮮勁一過,用戶還是會思考這樣的問題:我要跟這個人聊啥好?

如果你是soul的產品經理,你會如何解決「讓soul的用戶避免尬聊」、「讓soul的好友聊的更久」?避免她們「用完即到微信聊」。

四、不正經總結

以上的目標拆分法、優先級評估法、場景分析法是常見的三種解決問題的運營思維方法和技巧,可以構成產品運營做事的基本方法論。

在產品運營的工作中,掌握一些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溝通技巧等能讓我們快速成長,雖然不一定是必備的,但可能是非常有效的。

雖然還有很多要分享,再寫就要拖稿了,也許不完美才是人生吧。

寫個總結,還挺難的。

#專欄作家#

Levin,前網易運營,公眾號:運營大作戰。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