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人“十誡”
運營沒有什么一招鮮的秘訣,多數時候需要運營人懂得將經驗靈活變通,以下作者整理總結了「運營十誡」,分享給大家。
運營,這個職位的英文title叫operation,直接翻譯單詞是:操作,運轉,經營。
然而從事運營工作多年,我發現很多運營人常常都只看到這個職位當中的“營”字,而忽視了前面的“運”字。因為他們幾乎都是因為市場上的某個刷屏運營案例而對這個職位產生興趣,以為做運營就是做這些有趣的營銷策劃。
但實際上運營首先應該是一個操作工,需要通過大量的基礎工作將產品運轉起來,在保證產品基本面平穩運行的情況下,你才有資格去尋找爆點。否則就算你走了狗屎運一夜爆紅,也最多得到一張好看的新增報表,沒有留存有什么用呢?
我參與過運營的產品跨度極大,從互聯網醫療到在線招聘的實習僧,后來去貓餅做視頻工具,再到現在的社交產品一罐,我發現產品賽道不同,運營也各有方法,很難說有什么一招鮮的秘訣。然而有趣的是,“有所為”不盡相同,“有所不為”卻有共通之處,所以我將其總結為「運營十誡」,與大家分享討論。
一、不可忽視流水線工作
這是做運營的 first rule。既然是運轉產品,重復的日常工作當然不可避免,尤其是作為連接產品和用戶的橋梁的用戶運營,要承擔大量與用戶直接溝通的工作,很多用戶運營會抱怨分不清自己是客服還是運營,其實取決于你是只將自己作為傳話筒,還是懂得將用戶的反饋思考總結發展出自己的方法論。
畢竟運營不是程序員,只需要寫出有用的代碼,而是反過來從大量無用的東西中抽絲剝繭出你需要的東西,你得接受運營工作包含瑣碎的事實。
二、不可沒有調性
在從0到1的階段,產品是一定要建立鮮明調性的。文案風格,美術設計,活動方案,最好都是面向一致的目標用戶群體,是文藝還是接地氣?面向城市用戶還是鄉鎮?主打90后還是00后?這些都要確定清楚后才能展開運營,同類用戶的集聚效應對新產品及其重要,只有給他們創造出歸屬感后才能讓產品獲得微小卻持久的生命力,從而有機會尋找其它增長點。
三、不可盡信老板
由于程序員的代碼實在看不懂,很多創業公司的老板都有干涉運營的習慣(隔壁有些產品經理更慘,直接淪為老板傀儡),但由于老板缺乏基層經驗,有時候會提出一些極不合理的要求,比如一些土味文案就是這么產生的。這種時候怎么辦?
我的經驗是一定要提出反對意見,老板不接受就先執行再根據實際案例來反駁,做到有理有據,雖說在職場應該聽從上級,但也沒必要在無用功的路上埋頭苦干。(這條也請老板們參考,請老板三思。)
四、不可盡信用戶
一些熱心用戶在使用產品時會提出諸多真情實感的運營建議,但切忌被用戶的建議所束縛。因為用戶提出建議時多是站在自己角度上的“我覺得”“我喜歡”,不一定能代表用戶的整體需求。
比如我們在做一罐的話題運營時,不會說去參考某個核心用戶提出的話題建議,通常的方法是去大量查看用戶所生產的日記內容,在其中尋找共同點從而歸納提煉出話題。
五、不可教育用戶
教育用戶是很多運營會嘗試做的事情,因為會覺得自家的產品當然自己最了解,那怎么玩理所應當由運營來給用戶定義。錯,用戶才是產品的主人,他們永遠只能被引導,而不是被教育。
貓餅在運營時曾嘗試教育用戶按照腳本來拍視頻,我們在后臺配置好每個鏡頭的時長和內容建議,要求用戶依次拍攝對應視頻即可生成好看視頻,結果自然不盡人意。
用戶只有在對內容感興趣之后才會萌生“我也要這樣拍”的想法,所以我們后來調整為做出大量內容示范引導用戶跟隨模仿的運營方式,將剪輯權還給用戶,從而盤活了貓餅中多個內容頻道。
以上五點基本是在產品的“運”階段,當產品順利運轉起來后,我們才可以多將精力花費在“營”階段:
六、不可盲目追熱點
自從杜蕾斯的文案火了之后,各個公司都染上了追熱點的臭毛病。什么大大小小的熱點都要蹭一下,但大多數時候都是在制造信息垃圾。杜蕾斯微博運營的幕后團隊負責人老金對此的看法是:所謂的追逐熱點,借勢營銷,被當作標準動作以后,就喪失意義了,比如用優衣庫事件做文章都是愚蠢的。
七、不可自嗨
據我觀察,市面上80%的運營活動都可能是在自嗨,特別是一些不顧目標用戶的新媒體內容,只顧點擊量,不管活動內容和產品是否相關,更不在意來參加活動的是不是目標用戶,結果往往只有一個好看的活動總結PPT,至于轉化下載,Who cares?
八、不可沒有預算
世上沒有免費的10w+。除了極個別天才和五百萬彩票得主,只有沒正兒八經做過推廣的人才會相信可以0成本做出爆款方案。
互聯網上那些看似不經意之間火起來的運營案例,其實99%都是經過精心制作,通過各種營銷渠道推動從而火爆全網。即便總是看似從朋友圈自傳播火起來的網易刷屏H5,背后其實也有一個4A廣告公司級別的內部創意團隊,和網易自家產品Banner位這個大型流量池的推波助瀾。沒有預算的推廣,約等于浪費人力。
九、不可盲目跟風
跟風是中國互聯網企業一個非常不好的習慣。一個支付寶錦鯉出來,直接把全國人民的朋友圈搞成了魚塘,有實力的平臺型產品倒能夠很快湊齊具有吸引力的獎品池,然而一些小型公司到處搞些有名無實的優惠券也敢發活動我就著實有點看不懂了,最后忙活半天無人問津,何必呢?市場有好案例可以借鑒固然是好事,但在模仿前一定要想清楚自家產品是否有與之匹配的基因。
十、不可盲目擴張
我在文章開頭提到過,運營是需要在穩定運轉中尋找爆點。只有當你發現當下的運營模式能夠支撐起一個健康增長時,才說明你的產品具有爆破增長的潛力,否則在未經驗證的情況下盲目擴張只能帶來爆炸。
今年年初頭條旗下曾發布了一款含著金湯匙出生的明星社交產品,直接投入大量資金投放推廣,結果大家都有目共睹,至于以前的百團大戰,共享單車,我就不再贅述了。
退潮之后,才知道誰在裸泳?;ヂ摼W紅利正在消退,從行業到各個公司混亂經營的局面行將結束,運營這份工作也隨之愈發規范,筆者在此拋磚引玉,說的不一定對,但求能引發各位運營同學一起思考,探討交流。
本文由 @陳永仁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哈哈老金只不過用自己的資源搭個橋,派了個小編過去,后面這個小編離職自己做了個公眾號叫胡辛束,也就是她做得好,老金才被更多人知道
寫的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