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內容策略:如何更好的運營自己的賬號?
如何成為點贊百萬的知乎大腕!你應該要了解一下這些知識。
24 號凌晨,《復仇者聯盟4》上映,朋友圈瞬間被“劇透與否”占領,電影院秒變春運火車站。沒搶到電影票的你無所事事地打開知乎頁面,忽然發現:已經有這么多跟復仇者 4 相關的問題了??!
圖 1.圖片來源于知乎
然后你暗下決心,我要認真回答這些問題,成為點贊百萬的知乎大腕!不過,點開回答你才發現,高贊的回答有時候就一句話,有時候長的像論文,到底應該怎么辦?接著,你陷入沉思……
前段時間聽了一場大象老師關于“知乎運營”的主題課程,在此,將所習得的主題內容和自我感受加工,在這里與大家分享,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知乎到底是啥
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由于個人認知以及所處環境的差別,每個群體對于知乎的定義和理解并不相同,在這里,普通人對于知乎的態度和定位,大概可以分為以下 4 種:
1. 權威的平臺
許多人把知乎擺在了一個十分權威的高度,這里是小眾權威的聚合地,在這樣的平臺上,人們愿意去相信這些參與者的分享。因為這些分享的內容足夠真實,設身處地的場景讓大眾心服口服。同時,由于知乎對廣告營銷貼的把控,保證著整個平臺的內容回答質量,大眾愿意去“知乎一下”,檢索自己的困惑以及各種人間百態的疑問。
2. 藏龍臥虎
了解知乎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在知乎上,有很多專業領域的大咖,他們在運動、美食、科技等領域頗有自己的見解,在自己了解的范圍如數家珍,尤其是那些在知乎上帶有藍色 V 標識的大腕,他們長期專注于某一領域,沉淀下很多旁人無法觸及和追逐的干貨,這些在生活中很難遇到的人群,卻會在知乎中為你答疑解惑。
3. 素材來源
當然,也有一部分人把知乎當做第一手信息的素材來源,只要在搜索框中輸入關鍵字,就能獲得相關的信息。這些信息不僅在縱向上有相關的延伸,在橫向的維度體系中也會有相應的拓展。許多人在整理文檔、寫論文、查資料的時候,直接把知乎當做一個優質且免費的素材庫,從中尋找希望得到的信息。
4. 只看不輸出
如果說回答的快感能讓作答者興奮不已,那么一定還存在著讓“潛水”群眾樂此不疲的氣息存在。很多情況下,“瀏覽”“吃瓜”是普羅大眾愿意參與的事情,只需要拿起手機“刷”出來這些正在發生的事情,既可以從頭到尾了解個中緣由,又懶得發表看法和評論,“吃瓜群眾”愿意付出時間在平臺上尋找自己感興趣的內容。
同時,對于一個普通路人來說,在他的認知思維中,每個檔次的使用者對于知乎平臺的使用體驗也是千差萬別。
當然,處在最底層的,可能就是“我”——一個普通的使用者本身。這里說的“底層”并不是說真的產生了階級劃分,而是從優質答案的貢獻角度來講,一個普通的“我”可能很難產生一些有價值和意義的回答。
第二層,就是一些抖機靈的段子手、精英級路人、乙方公司等。這批使用者在對問題靈敏度、話題熱度等把控上要高于普通路人,他們善于把握時機、追逐熱點,巧妙地拋出自己的觀點,最大限度地與提問者的訴求契合。
第三層,專業的機構賬號。該類賬號已經可以算作專業機構中的“網紅”,他們對自己的定位把控清晰,并且已經有穩定的粉絲群體,有些類似微博上的大牛官微,經常一呼百應。由于專業機構賬號帶有自己極強的產品屬性,大眾更愿意把他們視為此領域的專家。
第四層,行業精英 KOL。如果說普通路人善于把自己的真情實感和小機靈鬼的勁兒放在回答中,那么行業精英 KOL 的重點就是——劍走偏鋒,出其不意。處在鏈條上部的行業精英 KOL,善于發現常人忽略的“點”,他們往往從一個出其不意的角度橫切進來,讓受眾在他的內容中收獲到與眾不同的滿足感和快樂。
二、知乎的內容策略
在展開講述知乎的內容策略之前,首先要明確知乎平臺的規則,概括來說有以下 3 點:
- 第一,價值觀正確。基本的互聯網使用準則,不再過多贅述。
- 第二,不要假裝科普。科普需要一定的內功,當我們內功不足的時候,還是站在經驗分享的角度上,而不要假裝、強行科普。
- 第三,多次確認。對于專業的回答內容,我們應該多次確認其準確性,避免誤導受眾。
這三點基本可以稱為知乎平臺的使用準則,那些讓人耳目一新的經典回答,幾乎都建立在這三點之上。而在內容層面,知乎也和其他的內容平臺有所差異,知乎的內容策略,是從“人性”的角度出發。
- 首先,有人看的內容才是好內容。像文章開頭說的一樣,《復仇者聯盟 4》 火得一塌糊涂,朋友圈、公眾號幾乎全是“劇透黨”與“非劇透黨”之間的戰爭,這從側面說明,“復仇者聯盟”這幾個字就是大家關注度比較高的內容,在這樣的話題中,成為優秀答案的概率可能相對較高。
- 第二,內容有所期待。一板一眼地回答問題,只能說明你的知識掌握得足夠豐富,經驗足夠老道,但可惜的是,這樣的答案很可能會石沉大海。知乎不是維基百科,受眾想要的并不是標準答案,大家需要的是一種體驗,一種有所期待的體驗。
- 第三,尋找問題比回答問題更重要。與其全身心地撲在回答問題這件事上,不如倒回到源頭,思考一下到底應該在哪些問題上全力以赴。
問題的關注者多少?瀏覽量多少?鏡像問題有多少?點贊靠前的問題都是怎樣的話風?這些都是我們在回答問題前應該考慮的問題。而且,看待話題的時候,最好能按照宏觀角度、微觀角度等不同的維度對話題進行解答。
同時,由于權重判斷的問題,每天回答問題的數量以 2-4 個為合適,過多的回復可能會被機器判定為營銷行為。
三、優質的角度
很多同學會問,我一個小透明,收獲了 1 個陌生人點贊,算成功嗎?
當然算,能把自己內容推出去并獲得路人的稱贊,當然視為一種成功。但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可以將內容按照一定的時間順序排位,從而確定答案的優質程度。
因為知乎的內容構成不同于微信微博,它的發酵期相對較長,需要一定的傳播時間,所以,我們按照 3 天、14 天、30 天這三個時間維度,來介紹時間與答案之間的關系。
- 3 天:我的內容足夠優質嗎?我的內容是否是受眾喜歡的內容?我所產內容的傳播度如何……3 天的時間,基本可以回答這些問題。
- 14天:大概在內容傳播后的第 14 天,足夠優質的內容可能已經登上了知乎熱榜。熱榜上的內容擁有相當可觀的閱讀量、點贊量和瀏覽量,同時,熱榜的內容會被推送到 App 的客戶端,這一切,基本都基于這 14 天的流量積累。
- 30 天:在內容傳播后的一個月左右,足夠優秀的內容可能已經多次登上熱榜推薦,甚至已經收獲百萬次的點贊。同時,此類優質內容還可能被平臺收錄,再次被廣泛傳播。
于是,運營者應該不斷地用合適的內容去尋找話題,爭取用合適的角度匹配上恰當的時間,沒準就能獲得一次爆發。
而一個合適的話題,還應該滿足普適性、信息差、持續運營、時間差、內容角度等多個因素,這些因素不斷豐富你在知乎平臺上的重量。在此,默默貢獻出自己還在成長中的知乎小號,套用一些運營邏輯,為大家舉例說明。
(1)選定業務領域
在當初建立此知乎賬號的時候,基本是從目前我能兼顧到的業務領域出發,我希望能在用戶研究相關的范圍中,利用我在產品、運營、數據分析等領域中習得的經驗和知識,在知乎上貢獻我自己的力量,于是,我所回答的問題基本都集中在這些領域中。
圖 2.圖片來源于知乎
(2)建立人設標簽
我希望無論我的答案優質與否,我都是以一名鮮活的人物形象出現在大家面前,而不是一個死氣沉沉的答案回答者。我選擇了一個我喜歡的頭像,填寫了我喜歡的相關內容標簽,我希望大家在平臺上看到的我,是一個真實的我。
圖 3.圖片來源于知乎
(3)牢記產品核心定位
在知乎平臺上活躍的過程中,我們應該牢記自己的核心產品定位,簡單來說,就是我們的回答風格、內容、范圍應當歸屬在哪一個領域。有些問題霸占在熱榜上,但超出了我的核心產品定位,此時,該類問題可能就不太適合我們過多的發揮。
(4)堅定內容的權威性
大家心里都明白,在萬千知乎回答者中,我們的知乎號根本不值一提,但從個人的角度上來講,對于我們有把握的問題,我們要堅定地相信自己可以表達自己認知范圍內的權威性。
圖 4.圖片來源于知乎
我們可以開通知乎專欄,把自己放在“專欄作家”的位置,定期產出所觀所想,逐漸摸索到一些相關的經驗和訣竅,慢慢開啟我們的知乎之路。
以上是我在學習中獲得的知識和個人體驗,希望能對正在讀文章的你有所幫助,歡迎大家交流互動。
作者:研如玉,公眾號(ID:SDResearch)
本文由 @研如玉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好
一開始可以只回答問題,同時也能學習到大師的做法。慢慢練就內功,引起共鳴。
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