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me——在線名片的生存之道
[核心提示]?產品的意義何在? 在做到能提供更好的服務或者能帶來“改變世界”的變化的同時還能生存并且有更好的發(fā)展。
About.me?簡約的設計讓個人名片重新煥發(fā)了新生。但這是否就意味著產品的成功?
一個產品是否能生存,盈利模式是什么?這個殘酷的話題自產品誕生伊始就一直存在。對于絕大多數(shù)創(chuàng)業(yè)公司來說,思考的時間是有限的,能像豆瓣這樣敢于給自己足夠時間進行思考的慢公司確實很少。about.me?讓我們對名片有了一個重新的認識,那么它的未來將會走向何處?
筆者通過郵件和?about.me?團隊進行了溝通,他們對?about.me?進行了這樣的定義:about.me?是一個在線展示個人信息的平臺。用戶可以自定義展示頁面,其中包含了:個人簡介、聯(lián)系方式、個人社交網絡鏈接,此外通過修改個人照片、字體顏色等功能充分展示出個人特色。(注:about.me 團隊對筆者提出的問題并沒有詳細回復,略微籠統(tǒng))
殘酷的現(xiàn)實
社交無戲
Web2.0時代,產品的社交屬性成了一個流行話題,游戲要社交、購物要社交,就連美食類應用也要有社交功能。即便是一些看似沒有社交需求的應用,至少也要增加個?QQ?登陸,微博分享的功能才甘心,生怕沒趕上社交這波浪潮。除了像人人網、新浪微博這類純社交網站,其他很多應用的“社交”功能純屬雞肋,對于?about.me?來說,可以添加各個社交鏈接作為名片展示的一部分,但是期待用戶在其停留的時間能和Facebook?匹及是不現(xiàn)實的,對于一張名片,展示功能更為重要,和?Linkedin?的嚴肅社交相比,about.me?的內容顯得比較缺乏,仿名片的設計在結構上限制了個人頁面不及簡歷式頁面內容豐富。用戶無法只通過這個“讓人影響深刻的名片”了解你詳細的履歷,從《乏味的Linkedin為何能成功》這篇文章里可以看出,強調實用性的?Linkedin?讓這個看似沉悶的社交性網站獲得了極大的關注。
收費無影
在如何收費上,about.me ?似乎還沒有找到合適的方式。注冊免費,高級服務付費的方式現(xiàn)在已經比較普遍,在?about.me?團隊的郵件回復中未提及更多的功能拓展或者是其他的增值服務。就像?Tony Conrad?所認為的一樣,兩年內?about.me?沒有太大的變化,?AOL?冷落了該產品,在獲得重新的掌控權后,about.me?則又重回了創(chuàng)業(yè)狀態(tài),是還未想好盈利模式或者還依然處于用戶積累狀態(tài),這個,只有?about.me?知道。
生存之道
媒介的轉移
隨著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紙質媒體大有轉向電子媒介的趨勢,個人名片也將跟隨著這一潮流發(fā)生變化。
電子書對傳統(tǒng)出版行業(yè)的沖擊不言而喻,其優(yōu)勢也非常明顯。對于名片來說,當名片收集得越多,存儲的弊端就體現(xiàn)出來,由于體積小,也常常會被我們遺忘在某件衣服的口袋內,再者,紙質名片的檢索也是一個問題,要從幾百張名片中找到相應的人談何容易,此外,職位的變更讓名片信息的保質期縮短。倘若?about.me?將自己的方向拓展到名片收集盒這種概念,以上問題都能迎刃而解,數(shù)字化的名片存儲,實時的信息變更保存,加載標簽利于查找,以及全局的關鍵詞搜索代替人工的名片翻頁。在鏈接了相關社交網絡后,則能加深對名片交換者的了解。
頭像化名片的特色
About.me?已經提供高清頭像為背景的名片打印服務,讓自己的名片能輕易被對方記住。
試想一下:假如參加一次完會議,認識了20個新的潛在合作伙伴,都交換了名片,活動結束后,第二天早晨想登記一下昨天交換的名片信息,卻突然記不起來到底張三是臉上有痣,還是李四梳著個大背頭。雖然名片的設計風格各異,但是在人流密集的會議上,我們往往沒有時間將名片和交換者一一對應,幾聲寒暄之后,遞出名片,收到對方名片,轉頭走向了下一位。倘若若干天之后我們才記起上次的會議上張總對自己的項目頗有興趣,表示以后有機會可以聯(lián)系,掏出名片,發(fā)現(xiàn)了三個掛著總裁頭銜的張先生,但誰才是你要找的張總?
線下應用的拓展
About.me?已經推出?iPhone?客戶端,延續(xù)了網頁版的功能,進入移動端后,其運作方式應該像?Bump?和?Hello(Evernote的應用,中文名人脈)學習,除了進行名片的展示外,和通訊錄內的聯(lián)系人打通,通過手機輸入或者搖一搖來替代傳統(tǒng)的名片交換。
如果在參加一個上百人的會議,組織者建議大家搖一搖手機進行名片交換,幾秒鐘內,你的手機就內置了場內所有人的電子名片,格式統(tǒng)一,即便還沒來得及見面,通過頭像和相應標簽,再加上附帶的社交網絡鏈接,我們很快就多了一些陌生的老朋友,和通訊錄打通后,直接在通訊錄里就可以給新認識的朋友發(fā)消息、郵件、通話,這個需求切實的存在。
結語
設計師和極客等熱愛嘗鮮的人群或許成為了?about.me?的天使用戶,但是否能引導網絡名片的潮流還需要更多的時間,對于生產成本較低,存在短時間爆發(fā)可能性的互聯(lián)網行業(yè)來說,這并非沒有機會。
無論產品現(xiàn)階段的受眾多少,以及未來的發(fā)展如何,我們還是要回到產品的根本上來:產品的意義何在?
在做到能提供更好的服務或者能帶來“改變世界”的變化的同時還能生存并且有更好的發(fā)展,既飽含理想主義又必須要面對現(xiàn)實,這恐怕就是這代互聯(lián)網人的現(xiàn)狀,以及推動我們向前的動力。
來源:極客公園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