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不信,可能你的0~1項目,其實是0.2~0.8

2 評論 7640 瀏覽 67 收藏 15 分鐘

編輯導語:關于項目教程的文章我們看到的并不少,但是它們真的是0~1嗎?在本篇文章中,作者從一個項目的立案期、產品上線生命期和配套準備期這三個階段,為我們關于產品上線做出了詳細地說明。

網站上看到了很多0-1的項目教程,怎么說呢?不能說不對,也不能說對。

說對,是因為基于單純的產品經理的角度上,這個0-1的教程是對的。因為他完整的包含產品上線周期的:競品分析、需求確認、推進實施、測試上線這主要的四個大環節。

說不對,是因為,如果你在進一步,從項目經理,甚至從老板的角度來說,你還需要經歷過一個完整的立案期,一個完整的人員設配套準備期。

一、立案期:一般是由摸索+調研組成

摸索道路:通常由老板發起,點名市面上的一款或者幾款同類產品,作為團隊的參考方向。

市場調研:對市場進行調研分析,決定是否入駐市場,以及新項目的前期權重投入,調研主要包括以下方向:

  • 同類產品分級
  • 同類產品盈利現狀
  • 同類產品迭代情況
  • 新競品出現頻率
  • sem競價的競爭情況

1. 同類產品分級

市面上的競品,大致可以分為四個等級:巨頭產品、知名產品、新興產品、三無產品。

開始一個項目之前,了解下這個項目行業中的金字塔階級是很有必要的。這里,我們就以常見的社交類產品來進行一個案例說明:

  • 巨頭產品定義:基本實現目標人群百分百普及,同類產品活躍度第一;巨頭產品舉例:如國內的微信、QQ,國外的facebook、Twitter,分別隸屬于國內外的社交類巨頭類產品。
  • 知名產品定義:較高的知名度+相對活躍的使用頻率;知名產品舉例:如陌陌,探探,微博這類,知名度有了,但不是屬于每日必備的產品。
  • 新興產品定義:上線時間較短+一定的宣傳曝光力度;新興產品舉例:如soul、筆芯這類的,通過抖音或者其他渠道進行官推的新產品,實現短時間內部分人群密集型曝光。
  • 三無產品定義:知名度低,用戶基數低的產品;三無產品舉例:無。

首先,了解這類產品的一個市場占有,才能更好的去進行下一步的分析。并且,在前期找好競爭對手。不能說你一個中小企業,上來就要對標巨頭產品,這不是找死是什么?

2. 同類產品盈利現狀

無利不起早,做產品最終目的是為了盈利,必須了解這類產品的盈利情況,紅?;蛘咚{海,才能知道他是否值得我們去介入。

其實說盈利,不太準確,因為產品是分為:盈利性產品和非盈利性產品兩種。

1)盈利性產品

主要需要查詢對應產品,每個季度的盈利情況。查詢手段可以是通過查詢對應的財務報表(不一定能查詢的到),或者通過業內資源,和相關的負責人溝通了解。

但是,以上的手段,其實都需要一定的資源和人脈,至于網絡上曝光的一些數據,僅能當做參考。某東天天喊盈利,實際情況,誰不知道呢?

所以,如果你的老板無法在這方面提供太多的幫助,那么你不妨把所有產品都當做非盈利產品來分析。

2)非盈利產品

一般可以通過對應的指數數據,業內評價,各類商城排名變化情況來進行一個判定。

數據上,可以查看百度指數(內涵搜索、資訊、媒體三個方面),里面能夠比較好的反映出用戶、媒體、自媒體主對這個產品的關注程度。

同時,也可以查看其中的需求圖譜,主要是反饋了該類產品的周邊需求,可以用于考慮產品的功能分布,同時也可以用戶seo的TDK編寫。

更好用的是百度指數提供的用戶群體,初略的幫你劃分了用戶群體的地區、性別、年齡等特征,這些都能為你產品前期的布局,提供不錯的一個資料參考。

如果是APP的話,可以查看易觀千帆指數,直接查詢同類產品的一個情況,這個也是非常直觀,并且數據相對準確的。

同時,提供一個極光數據,報表類的網站。只是這個需要自己檢索,并且不一定所有都能搜集的到。應用商店的排名也可以作為一個參考,這個就比較簡單,不做詳解了。

至于什么微信指數、微博指數、新浪輿情這種,看看就好,提供的數據價值并不是那么大。

重點來了,查了這些,你才能知道你這個行業的巨頭產品、知名產品、新興產品、三無產品分別是處于什么樣的一個情況。

同時,基于自己對標的等級,初步評估,達到這個目標,是否需要能夠滿足公司的目的。如果不能,是否考慮戰略升級。

3. 同類產品迭代情況

為什么要考究同類產品的迭代情況呢?

這個涉及到了你們產品的一個人員配置:是立專項,專門配套對應的產品經理、測試人員、技術相關人員?還是說從其他項目組臨時抽調,兼任負責。

那么,如何研究同類競品的迭代情況呢?

比較直觀的一個方法,就是去官網查看更新日志,現在很多產品都會有這種更新日志;同時,研究該產品的功能負責程度,如果功能非常多,基本就是需要專人專項處理了。

4. 新競品出現頻率+sem競價的競爭情況

這兩款為什么要在一起寫呢?

因為很多時候,新的競品出來,都會通過sem的方式進行投放,這樣的一個好處是前期曝光度高。同時,對比競價,決定是否要采用付費廣告。

那么為什么要研究新競品的出現頻率?

因為這個東西,很大程度上可以做一個補充指標,去反應當前該類產品的市場如何?是否有繼續投入的潛力。新品出現評率越高,說明該產業飽和程度越低,那么也就越有入手的價值。

那么怎么去知道他是否更新頻繁呢?

最簡單的一個方法,通過百度直接搜索。查看付費的廣告中,是否出現的都是一些新的,名氣不大的產品。如果是,基本可以說明,該產業新興產品量多,值得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

同時,可以查看,是否公司的財力物力能夠支撐得起在這個行業的。以加速器這個行業在百度中的表現來看,除了騰訊大廠家以外。還有雷神,斧牛這種新興產品的存在,說明市場相對還未達到一定的飽和程度。

更多的大廠品牌如:海豚、網易UU,都沒有介入到付費廣告當中,新產品還是可以通過這部分獲取一定的曝光流量的。

二、產品上線生命期

這部分,網上有太多太多的同類,這邊就不做細致拆分,有興趣的也可以看看以前的一篇《聊聊產品工作流程拆分》。

而相對以前,需要補充的幾個東西順便提及一下,這也是產品工作的基本功,做到老,練到老。

  1. 挑選競品盡量步子不要跨的太大;
  2. 第一版功能基本上只需要求核心,也就是核心功能能完善,就可以對外開放試錯。因為用戶給你反饋的東西,比起閉門造車要直接的多;
  3. 懟人一時爽,砍需求更爽,一直懟一直砍爽上加爽!當然,這個是對開發而言的。

作為產品很容易遇到一種情況:

  • 你的需求沒寫完整,然后開發懟你:這個你沒寫,然后現在做的不是這樣子和我沒關系,我邏輯要改很麻煩,需求砍了吧。
  • 你的需求邏輯沒想明白,開發懟你:這個你又沒想明白,現在做起來很浪費時間,這個需求先砍了。

這樣,你的需求就會一直被砍。那么,如何避免被砍需求?或者說如何把需求寫的明明白白呢?這里有一份整理的模板,每個界面對照這個,把這個當成本能,又基本上開發也就砍不掉你的需求了。

1. 默認展示

  • 默認展示多少數據?
  • 每個元素的數據展示來源是什么?
  • 每次加載多少新數據?
  • 每次加載中的提示是什么?
  • 最多加載多少數據?
  • 沒有更多數據的提示是什么?
  • 排序功能規則如何?
  • 默認展示哪一種篩選排序?

2. 元素定義

  • 區間規則說明:(0-99如何展示,100-999如何展示,1000-9999如何展示,以此類推);
  • 功能定義:(舉例:什么叫活躍用戶,什么叫沉默用戶);
  • 刪除功能:個人記錄,刪除本地還是服務器,重新登錄,換手機登錄,信息是否再次展示;
  • 數據保存:數據保存在本地,還是保存在服務器,清緩存,換手機后數據是否繼承(游戲的游客模式)。

3. 文字輸入

  • 文字輸入的字符長度限制、提示、截斷;
  • 文字輸入的格式限制、提示(數字、中文、符號、字母);
  • 文字輸入的敏感詞判定、提示;
  • 上傳成功的提示;
  • 上傳失敗的提示;
  • 是否支持增加/刪除段落功能;
  • 是否支持跨步驟刪除。

4. 圖片上傳

  • 圖片上傳的數量限制;
  • 圖片上傳的大小限制;
  • 圖片上傳的長寬限制;
  • 上傳成功的提示;
  • 上傳失敗的提示;
  • 圖片上傳是否支持批量功能;
  • 是否支持增加/刪除突破功能;
  • 圖片是否支持刪除、對應提示如何。

5. 狀態變更

接任務/提交任務(不可提交任務)/審核中/審核失敗/申訴(不可申訴)/申訴審核中/申訴通過/下載/下載中/暫停/繼續/安裝。

6. 交互事件

  • 如何刷新頁面?
  • 選中時的交互是什么?
  • 點擊后的交互是什么?
  • 點擊后,是否會影響到其他頁面的展示結果?

7. 特殊行為

持續中行為被中斷后的處理(下載中,閱讀中,觀看中等等),APP運行中,有消息通知,如何更新到極限值的處理情況。

唯一值判定:(設備號作為唯一值,手機號作為唯一值,一機一號作為唯一值,或者其他),是否需要統計不同位置的點擊情況。

8. 備注

設計稿元素必須和設計圖一致,位置可以變更,元素不允許增減,如果發生增減,需要對變動的地方的數據進行說明。

三、配套準備期

這個就簡單點的掠過,主要是管理層,一般是項目經理或者老板要考慮的事情。

1. 人員配套

  • 需要幾個產品經理、測試、UI、前端、后端、移動端開發工程師?
  • 需要幾個運營人員,對運營人員的需求是什么?
  • 需要幾個推廣人員,推廣人員的需求是什么?

以上人員是內部調崗還是對外新招?如果新招,分別的招牌條件是什么,分別的薪資預算是多少?

2. 產品種類配套

要進行的產品需要配套哪些東西?PC官網、WAP官網、域名、公眾號-服務號、微博認證、App一系列配套是否都需要?

如果需要,就涉及到了公眾號的微信認證,涉及到了軟著的申辦,涉及到了應用商店或者app store的上架功能。

3. 試錯底線配套

  • 最遲需要多久的時間出測試版本?
  • 最久接受多長時間達到項目自負盈虧?
  • 這個項目后續的目標規劃是什么樣?(用戶基數或者盈利金額目標)

碼字不易,點贊留余香,歡迎交流,歡迎大佬留下寶貴意見。

 

本文由 @起風豬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這個絕對是精髓

    回復
  2.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