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字解析 | 西西弗書店,書不能賣給讀書人
而今,以西西弗為首的線下實體書店再次興起。似乎買書這件事兒,又從線上重回線下。
西西弗是什么,是一家很好看的書店。2018年全年營收9億,在國內民營書店中位列第一。
如果你曾經遇到過西西弗,你會發現,偌大的商場里,沒有比西西弗更適合相親的地方了。
“韭菜的自我修養,原來是講這個的哇”
“這個是不是李誕的新書,對了,你看了奇葩說了么?!?/p>
來來往往的飲食男女,似乎每一本書,都可以開辟一個新的話題。
這些人是讀書人么?這些人對知識焦慮么?不重要……他們買了書,付了錢,并且支撐起了新的一波線下書店紅利。
有點感慨。幾年前,圖書電商狂潮下,線下實體書店紛紛倒閉,哀嚎遍野。多少人看著倒閉的實體書店,感慨大江東去,興盛不再。
而今,以西西弗為首的線下實體書店再次興起。似乎買書這件事兒,又從線上重回線下。
這其中,原因為何勒?
本文導讀:
問題一:為何線下書店復活?
線下書店死,是因為供給端效率提升,而導致存量需求的轉移。線下書店活,是機緣巧合下“高亮”了文化媒介這一屬性。
問題二:西西弗書店為何要搞定不讀書人?
探索市場增量時,不一定非要鎖定剛需用戶。
問題三:西西弗書店如何搞定不讀書人?
放棄大數據,擁抱小數據。放棄自以為是的“主編精選”模式,改為“算命”模式。
History does not repeat itself, but it rhymes.
問題1:為何線下書店復活?
1. 線上化歷程
線上電商出現前,人們如何買書?
應該是這樣。首先有幾本想讀的書,然后挑個空余時間,坐公交到書店,買書,回家。
線上電商出現后,人們在家里選書、等書上門。
- 對于用戶來說,線上電商,極大的提升了選書的便捷度、獲得書的便捷度。
- 對于商家來說,因為線上渠道沒有房租人力等花銷,極大的減少了運營成本。同樣一本書用戶在線上買會更加便宜。
總之,供給側的效率提升,讓存量的讀書人可以享受更好的服務,享受更低的價格。導致存量市場(既有讀書人群)被線上渠道搶奪。
舉個栗子:原來買衣服全部在線下,之后供給端效率提升,購買流程和售后流程轉移到線上。
書店就這樣從線下轉移到線上。時間流轉,幾年之后,來到了今天,我們會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數據。
整體零售的線上化進程是20~30%左右,線上渠道營收占據整體營收的20~30%份額。
在此線上化進程下,玩家發現能切到線上的存量基本切完了,剩下70%存量切也切不動。對于用戶,線下場景有極大的不可替代性。
線上流量觸頂,增速放緩,但是線下市場依舊肥沃。大家就都跑去改造線下,改造切不動的存量,出現了各種盒馬、小米等新零售樣板。
書店的線上化進程是60%左右,線上渠道營收占據整體營收60%份額。
書店的線上化進程遠超過整體零售。對于用戶,書店的線下場景不可替代性非常弱。相當于,書店線上流量觸頂,但是線下更加貧瘠,也沒有多大的存量了。
書店應該擁有他自己的故事。
圖書的新零售重點不是去挖線下的存量,是利用線下找到增量。所以,我們來看下在這種線上流量觸頂,線下更加貧瘠的情況下,產生各種線下書店解決方案。
2. 重回線下
目前,線下書店大部分采用了“圖書 + X”模式,也就是業態融合,比如:圖書+咖啡、圖書+文創。
圖書的毛利低,賣書掙錢難。而咖啡、文創的毛利高達60%-65%,約是圖書銷售毛利的2.5倍。為了提高線下書店的盈利能力,很多商家不斷調高咖啡、文創業務占比,弱化圖書售賣業務。
這容易造成一些誤解。
“開線下書店很簡單嘛,加點兒咖啡和文創就行了。”
“盈利?更簡單嘍,讓用戶少買書多買咖啡和本子就行。”
為什么是誤解呢?
線下書店的這波興起,根源是——政策的扶持、購物中心的扶持。
書店和購物中心產生了互相需要的微妙關系。
購物中心,需要的是場景。約個飯是場景,看個電影是場景,買身兒衣服是場景,做個指甲是場景。這些場景成為了用戶來購物中心的理由,占據著用戶的時間。而在購物中心內,花時間就是花錢。
而書店,是對購物中心文化類場景的有效補充,豐富用戶在購物中心中的體驗。
所以很多購物中心以租金減免、裝修補貼的形式吸引優質書店入駐。書店吃到了作為賣書者的福利,既減免了運營成本,也依靠購物中心解決了人流量問題。
所以,這一切的根本前提是,以書籍為媒介,抱到了購物中心的大腿。
如果單純為了盈利把圖書放到很小的一部分,瘋狂賣咖啡、賣文創、賣第三空間概念(哪些家是這樣的?大家可以到附近的購物中心找找),降低了書籍的媒介作用,這種和購物中心的依賴關系就可能瓦解。購物中心后續會放棄文化媒介屬性低的書店,選擇其他的賣書者來填補這一個場景空白。
所以線下書店的核心還是書,線下書店要幫助購物中心補充文化業態這個場景。書店需要控制咖啡、文創所占的比例,以防止媒介屬性下降。
“西西弗75%由圖書貢獻。書的空間占80%,咖啡館是15%,不二產品是5%,這個比例是恒定不變的。書是核心內容。
——整理自網絡
所以,西西弗線下攻略的根本,還是要做書的生意,還是要圖書售賣。
小結:線下書店死,是因為供給端效率提升而導致的存量需求的轉移。線下書店活,是因為線下書店“高亮”了文化媒介這一屬性。
問題2:西西弗書店為何要搞定不讀書人?
我們都想做一門生意,可以搞定80%的消費者。
可聰明的商人前輩那么多……我們最可能面對的戰況是80%的消費者已經被搞定了,也就是存量需求已被滿足。
就像,讀書人買書這件事。經歷線下書店,線上書店的來回折騰,存量需求已經被滿足差不多了。
在上文也說到,目前圖書的新零售重點不是去挖線下的存量,是利用線下找到增量。
如何探索增量?
咦,waitwaitwait,有點怪怪的?80%的人都是讀書人么?
2018年我國成年人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67本,未成年人8.91本。
——來源:第16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
去掉教材等書,均攤到每個人,人均讀書量到不到1本還是個問題呢。
蓬勃發展的圖書零售行業,都僅是20%讀書人的需求,此時,如何探索增量?
放棄讀書人,做不讀書的人的生意,找那80%不讀書的人。
中國人均讀書量不足1本,一切都剛剛開始。每個人增加1點,整個市場的潛力都會很大。
回到西西弗這個case,如果想做好線下,課題就變成了是否可以搞定不讀書的人。
西西弗在做誰的生意?不是文藝青年或城市閱讀精英。藍色港灣這個場子,沒有書店,沒有西西弗,人們照來。但今天過來一看,有這么一家書店,看著還挺好,里面還有咖啡廳,他就進來了
——西西弗董事長 金偉竹
“放棄讀書人,搞定不讀書人”。和西西弗類似打法的case有很多。
舉個栗子:到實體店健身是一個20%人群的需求,但是有了keep這種更加輕量的軟件,健身變成了15分鐘在任何地方無器械也可以完成的任務。keep找到增量的方式是,放棄傳統意義上健身的人,搞定不健身的人。
再舉個栗子:學習繪畫是一個20%人群的需求,但是現在有50元畫一幅油畫的單次課程,繪畫變成了80%人可以選擇的一項娛樂。通過這種方式,找到了市場增量。
小結:探索市場增量時,不一定非要鎖定剛需用戶。
問題3:西西弗書店如何搞定不讀書人?
為什么人們不讀書呢?因為讀書這件事門檻高,造就了“不讀書的人”
圖書零售本身存在兩大核心問題。
- 首先,SKU太多了。當當銷售的書有500萬本,買書是很方便,但是用戶不知道該看哪本。
- 其次,圖書品類具有非直觀性。和美食、服裝、酒店等不同,用戶無法根據圖片和幾句文字判斷一本書到是否適合自己。
這兩個門檻,攔住了一大部分人去讀書。
搞定不讀書的人,就要解決這兩大核心問題。而線下場景,在這方面具有天然的優勢。
(1)“產品非直觀性”問題
在線下場景,用戶可以隨意翻一翻、看一看。實體紙質書的質感、精美的推薦腰封、方便的試讀,增加了產品的直觀性。
(2)“SKU多”問題
“采購來講,西西弗有兩種方式:一是靠“買手”,二是靠“數控模型”。
西西弗在6年前整合采購團隊,并把集采專業化概念引入圖書采購領域。買手不管渠道,只負責選購個人細分領域的圖書。商品運營部負責各個店的商品定位,渠道部則直接和供應商打交道。集采模式除了能夠保證西西弗整體圖書的品質,還為西西弗提供了大數據支撐。
金偉竹表示,未來,西西弗的高級品類總監還會和編輯進行接觸,根據出版社的出版計劃、市場預期等做相應調整。
——來源文章 :《從喧鬧到沉靜:西西弗是這樣做生意的》作者:王碩
對于讀書人,他知道讀什么。給他空間和工具,他可以自己找到書。
原有線下書店的最大問題是,用戶的走動路線、選品策略等,都是針對于讀書人的。
對于不讀書人,他不知道讀什么。他被西西弗紅紅綠綠的樣子、復古的櫥窗擺設吸引進來,此時需要摔50本書給用戶。
如果有1本可以擊中用戶,用戶就付錢了。如果擊不中,用戶就走了。擊中的感覺是magic,是aha時刻。對于不讀書人,在書店的aha時刻,就是找到了一本感興趣的書。
塑造這種“擊中的感覺”,好像是在“算命”。
- “咨詢”是我問你答,我獲取了非常多關于你的信息,給你專業的解決方案。
- “算命”是我了解很多和你類似的人,導致我看到你的氣質和談吐,就知道你一定是一名追星女孩。
為什么說線下場景在“算命”這件事上具有優勢呢?
因為線上電商接觸到的是存量用戶,電商懂的是所有和書有接觸的人。網絡世界是完全扁平的,它可以給現實世界中兩個不同的地區提供相同的服務。
而西西弗十分聰明的放棄大數據,擁抱小數據。利用線下優勢,框定了電商無法觸達的大量不讀書人,然后設計反饋和調優機制,不斷優化整體的命中率。
西西弗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建立了自己三大數控模型,采控、流控、調控。采控是作為采購供應鏈體系用的體系。中國一年有30萬種出版物,我們只采購3萬本,每一本書進入西西弗的時候,進入哪個店,是跟數據模型匹配的,因為要跟顧客做到匹配性。流控是這個書進入西西弗以后,應該在什么位置,都是數據控制的,新品都要進入頭部,我們嚴格控制了商品流的流控關系。
——整理自網絡
小結:放棄大數據,擁抱小數據。放棄自以為是的“編輯精選”模式,改為“算命”模式。
#專欄作家#
姜太公公,微信號公眾號:grandpa_jiang,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產品老流氓,終身學習者。致力于研究產品方法論,解決小白PM的疑難雜癥。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很不錯,說白了就是針對讀書這一高門檻的行為,通過吸引大量未被發掘的路人粉的故事,路人粉的潛力是無窮大的
看得不是書了,更是一種體驗
每次去西西弗都是人擠人,真的是個約會的好地方?
西西弗書店的購書體驗不錯,燈光與布置營造出的溫暖文藝的氣氛是線下書店中做的比較好的。推薦書籍也足以擊中大部分非專業讀書人的選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