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社交廣告是未來,這可能是解釋得最清楚的一篇文章
在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世界里拿到第一張船票的騰訊,似乎也想拿下移動廣告的第一張船票。在商業(yè)化上,騰訊今年動作頗多:
- 今年年初,騰訊廣點通發(fā)布了DMP平臺(Data Management Platform,數(shù)據(jù)管理平臺),廣點通DMP要做的事情是將信息與用戶相連,DMP能承擔類似大腦的作用,存儲知識,并對各類知識進行分析與解讀。當時廣點通對自己的定位還是「效果廣告平臺」。
- 年中,騰訊成立了騰訊營銷學院(Tencent Marketing Institute)。騰訊營銷學院邀請了《營銷管理》的作者、被稱為「現(xiàn)代營銷之父」的菲利普?科特勒(PhilipKotler)擔任榮譽院長,此舉可見騰訊在營銷領域上的長遠野心;此時的騰訊移動廣告開始強調品牌價值;
- 年底,騰訊在2015全球合作伙伴大會的「互聯(lián)網(wǎng)+營銷」論壇上,提出了「社交是營銷與人最好的連接」的概念。這時,騰訊終于舉起社交廣告大旗。作為擁有6.68億月活(月度活躍)用戶的QQ空間以及5.49億月活的微信(包括英文版在內(nèi)),以及過去十多年在社交數(shù)據(jù)上的積累,騰訊在社交上積累的優(yōu)勢開始被騰訊重點推出。
社交廣告無疑是未來數(shù)字廣告的重要趨勢?;氐交ヂ?lián)網(wǎng)早期的1990年代,互聯(lián)網(wǎng)廣告模式的模式是以雅虎為代表的門戶廣告,每個人看到的廣告是一樣的,沒有任何區(qū)別,用戶與廣告的關系非常被動;到2000年-2010年,互聯(lián)網(wǎng)廣告模式開始走向以Google為代表的搜索廣告,搜素引擎根據(jù)用戶主動搜索行為反饋特定的廣告,這時的廣告開始主動滿足用戶的需求;而在2010年之后,移動與社交開始崛起,社交廣告將開始走向打動用戶的階段。
作為社交廣告早期的探索者之一,新浪微博積累了不少案例。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院和國家廣告研究院曾在今年年初發(fā)布過一份《媒介·消費 2014中國大學生調研報告》,這份報告的調研對象重點面向90后,90后是社交平臺上最為活躍和典型的用戶群體,也是最代表未來趨勢的一群人。在這份報告中,關于微博營銷有這個幾個有趣的發(fā)現(xiàn),此處引自常寧博士的闡述:
調查發(fā)現(xiàn),受訪的90后大學生看到的微博營銷信息多來自于「朋友轉發(fā)」,占比達53.3%;……受訪的90后大學生會主動關注微博營銷信息的人數(shù)比例達到了49.2%……受訪者參與過微博營銷活動的比例較高,達到了54.6%。
通過數(shù)據(jù)之間的關系對比發(fā)現(xiàn),主動關注微博營銷與參與微博營銷活動之間有較強的相關關系,也就是說,主動關注微博營銷信息的人更傾向于參與微博營銷活動。在經(jīng)常主動關注微博營銷信息的人中,有76.1%的人參與過微博營銷活動;而偶爾主動關注微博營銷信息的人中,參與過相關微博營銷活動的比例也達到60.2%。
受眾在「圈子」內(nèi)二次傳播微博營銷信息的行為積極;向「圈子」外二次傳播并不積極。
這里所謂的二次傳播是指,當受訪者看到或收到微博營銷信息后,再次把這些信息傳播出去的行為,主要是指分享/轉發(fā)。
如前所述,受訪者在微博上看到的微博營銷信息超過1/2是來自于「朋友」,并且接近60%的受訪者會把微博營銷信息「專門分享給朋友」,但是,他們在自己的微博上「分享轉發(fā)」微博營銷信息的行為并不積極。此次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當在微博上看到微博營銷活動信息時,「點開查看微博營銷信息,但不分享轉發(fā)」的比例最高,達到63%;「查看并分享轉發(fā)」的比例只有13.3%;「忽略不看」的比例有23.7%。
這些數(shù)據(jù)在某種程度上表明,90后大學生接觸到的微博營銷信息多來自于「圈子」內(nèi),并且他們更多地在「圈子」內(nèi)再次分享傳播這些信息,但他們并不積極向「圈子「外主動傳播信息。
關于活動形式,調查發(fā)現(xiàn):
從引起關注和參與原因的數(shù)據(jù)對比可以看出,雖然「獎品豐富、獎勵吸引人」最能吸引受訪90后大學生關注微博營銷信息,但是,最能讓他們參與其中的仍然是他們「自己感興趣「以及新穎的活動形式等。這說明,他們比較強調自我意識和感受,他們覺得有意義、有價值和有興趣的活動才會去參與。
小結一下,針對90后而言,微博上的社交營銷有如下特點: 1. 從營銷信息的接受與傳播來看,超過一半的人接受渠道為「朋友」,在二次傳播時分享出去的對象也依然是「朋友」; 2. 從營銷信息角度分析,最打動受眾的營銷信息得讓他們覺得「感興趣」、「有意義」、「有價值」,當他們感受到這類信息時,他們會主動參與到傳播鏈條中去,成為二次傳播中的一個節(jié)點。
最近兩年很不幸地是,微博活躍度開始下滑,并且自從阿里戰(zhàn)略投資新浪微博之后,微博在面向受眾推出的廣告在質量、頻次和精準度上都欠斟酌,導致用戶反感,網(wǎng)上也出現(xiàn)不少的抱怨。
也許是吸取了微博廣告體驗欠佳的教訓,微信在廣告上考慮得更加周全并在實際執(zhí)行中更加謹慎。這樣的策略是對的,社交廣告的前景足夠廣闊,根據(jù)Strategy Analytics的預測,社交廣告市場在今年將達到198億美元,到2016年底則將增長至242億美元。這份報告并沒有提及中國社交廣告市場規(guī)模,但未來顯然不會少。擁有中國最大社交網(wǎng)絡的騰訊,顯然需要有足夠的耐心去耕耘。
在社交廣告領域,F(xiàn)acebook是其中最為激進也是成果最好的探索者?!渡虡I(yè)價值》曾在一篇報道中闡述了Facebook是如何設計他們的廣告:
若要論流量對廣告造血的能力,Google的影響力無人能敵。若論精準,無論如何預測也很難與用戶自己主動搜索的轉化率更高。Facebook內(nèi)部員工透露,扎克伯格在內(nèi)部反復強調的一件事情是廣告影響力。Facebook是一家很注重用戶體驗的公司,他更關注廣告與真正朋友消息的相似性,以讓廣告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可能用戶并不會對某一次廣告發(fā)現(xiàn)有感知,但真正要用的時候,能想起來這個品牌。
也就是說,F(xiàn)acebook現(xiàn)在更加注重長期的品牌影響力,這也是如今廣點通和微信正在嘗試的方向,強調的并非只是轉化率而是品牌效果。這也是為什么Facebook在推出信息流廣告時用戶一片叫好,而在新浪微博的效仿中卻被廣泛嘲笑。不同的目標背后,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戰(zhàn)略思維和技術。
諸如微博之類的效果廣告平臺,可以通過社交賬號精準定位到人,并追蹤人的信息把你需要的廣告推送給你;而Facebook在做的事情是,通過分析各類社交數(shù)據(jù)源,推薦與你感興趣的內(nèi)容相似的東西,生成可能影響到你的消息流,讓廣告變得更像信息。如果類比媒體模式,就是一個在做影響力,另一個卻在博取點擊率。
可以看到,社交廣告的要點在「社交賬號」。精準的用戶畫像,除了來自用戶個人資料與用戶行為,還來自用戶與用戶之間的交互與匹配——誰給誰點了多少贊,留過多少評論,共同關注了多少訂閱號,在大眾點評收藏了哪些餐館——只有擁有這些社交數(shù)據(jù),才能更為精準地定義一個用戶「是誰」、「喜歡什么」、「常在哪里出沒」……當定義了用戶的這些屬性,廣告想不精準、不打動人都難了。而正如前面《媒介·消費 2014中國大學生調研報告》所提到的,受眾更容易從朋友那里接受營銷信息、也更樂于將營銷信息轉發(fā)分享給自己的朋友。只要根據(jù)用戶畫像研究透了受眾是誰以及受眾將被什么樣的信息打動,那么想讓營銷信息傳播起來,也將不是那么難的事情了。
最早在理論上對廣告做出批評的是法蘭克福學派學者西奧多·阿多諾曾批評道,「到處都是同樣的廣告,到處都是機械地宣傳同樣的文化工業(yè)產(chǎn)品,培養(yǎng)著一批又一批的單向度消費者?!苟谏缃粫r代,即使大家刷著同一個朋友圈,有人看到了寶馬,而有人看到的卻是可口可樂。
作者:師北宸
作者微信公號:數(shù)字彌母(digital_meme);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