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步驟提升50%轉化率,揭秘私域流量增長的底層規律
最近這段時間要說最火的運營詞,那肯定是私域流量。而私域流量為什么會大火呢?它增長的底層邏輯是什么?
為什么私域流量這個概念會大火?一個都公認的原因是獲客太難。
而談到獲客,主要考慮三個要素:產品、流量、轉化率。這三者決定了一個商業模式能否成立,而研究這三個要素之間的關系,可以梳理清楚私域流量增長的底層邏輯與基本流程。
即:需求洞察——流量積蓄——價值服務——體驗轉化。
接下來就根據這個邏輯拆解私域流量的運營策略,本文大綱如下:
- 需求洞察:三大方法找準用戶痛點
- 流量積蓄:裂變和社群打造流量池
- 價值服務:直播和訓練營塑造口碑
- 體驗轉化:診斷和體驗課贏得信任
需求洞察:三大方法找準用戶痛點
任何私域流量運營活動都需要提前洞察用戶需求,不然你做的活動就是沒效果的,是自嗨的,這是很多人容易犯的毛病,那么哪些方法可以盡量避免這樣的事情?
1. 調研問卷
調查問卷是最容易上手的方法,通過對用戶做調研,可以減少很多盲目的選題選擇,是個人覺得保證活動效果非常實用的方式。
關于如何做調研,核心的環節還是調查問卷的設計,這個每個人的想法是不一樣的,只要能符合自己的要求即可,我個人認為設計問卷的時候必須包含三個方面:
- 第一是你的用戶畫像是怎樣的,比如年級、性別、地區等;
- 第二是你的用戶痛點都有什么,要列出足夠多,且分好類,歸位到相應的場景;
- 第三則是用戶對于產品的要求和建議。
當問卷內容設計出來后,必須進行小白視角的測試,以便對問題描述、問題排列等進行調整,讓問卷更容易被用戶填寫。
2. 觀察對手
除了調研問卷,另一個用戶需求的洞察方法是觀察競爭對手,它們做了什么活動比較火,你就馬上跟進,當然前提是你們的用戶重疊度要足夠,不然就可能達不到想要的效果。
筆者曾做過關于作業輔導的活動,當時看到競爭對手做了,效果還不錯,打算改造一下推出去,結果反響平平,本以為這不是用戶痛點,后來才明白,這和用戶屬性有很大關系。
3. 熱點日歷
熱點日歷是另一個提前判斷用戶需求的方法,很簡單,就是根據用戶的特點提前列出活動日歷,早做規劃,是一個高效率的方法,能防止錯過很多時機。
筆者接觸過很多教育機構,它們多數會推出長期的學科活動,而里面的每節課都是根據熱點日歷提前制定的。
流量積蓄:裂變和社群打造流量池
洞察需求解決了從無到有的問題,那私域流量池的搭建則要解決從沒有人到很多人的問題,而在具體搭建的過程中,需要用到兩個工具:裂變和社群。
1. 裂變
裂變是大多數時候優先選擇的方式,關于裂變形式的選擇,常常根據效果來決定,而并非看到別人做出新的玩法就要馬上復制。
- 選擇裂變形式的第一步,是看你的用戶是否能夠接受這一形式,如果這種形式操作成本低,不需要耗費多余的時間來學習,就可以考慮使用。
- 第二步則是看你沉淀用戶的方式,或者留下用戶線索的方式,比如你需要手機號,就可以考慮付費裂變的形式,不需要手機號單需要加好友,就選擇個人號的裂變方式。
經過前面兩步,你基本就可以判斷出要選擇哪種裂變形式,當然,如果你的活動較為復雜,需要系統的裂變體系支撐,則另當別論。
而說到裂變形式,常用的有這幾種:轉介、助力、拼團、分銷,可以根據以上兩個步選擇使用,具體就不再本文多做介紹。
2. 社群
社群是私欲流量池搭建的第二個有效工具,目的是對通過裂變吸引來的流量進行激活和留存。
關于社群運營,筆者只談三個個人認為比較重要的點。
(1)告訴社群目的
社群是干什么的,這是第一個要跟用戶說清楚的,不然他進群之后會非常懵,過不多久就會退群,很容易造成流失。
所以,當流量灌入社群時,必須及時更新群公告或艾特某人,告訴他們這個群的目的和作用,比如每天有案例分享,組織話題討論,提供免費課程等等。
(2)制定社群規則
社群的活躍是需要規則來保證的,而所謂規則,則包含兩個方面:即群規和等級。
- 群規,就是一個群有什么事情是必須做的,有什么事情不能做的,需要做的沒做或不能做的做了,需要有一定程度的懲罰,比如發廣告移除群。
- 等級,則是根據群內各用戶的表現進行的階層劃分,常以積分的形式表現出來,積分越高,說明越活越,可得到的獎勵也越多,而積分低的,則沒有獎勵,甚至會被淘汰出群。
通過社群規則,可以發現或培養社群內的意見領袖,這對以后的流量運營有非常大的幫助。
當然,社群目的和規則可以保證社群有良好的活躍度和留存率,但這一切的前提是能夠做到嚴格的執行,如果做不到,任何目的和規則都將失去意義。
(3)善用群體效應
所謂群體效應,主要包含五個方面:
- 助長效應:群體對成員有促進、提高效率的效應;
- 致弱效應:群體對個體的行為能帶來積極的效應的同時,也會帶來消極的效應;
- 趨同效應:個體在群體規范效應下,縮短差距,而趨向于相同的意見、觀點和行為傾向;
- 從眾效應:個體在群體的壓力下,改變自己的觀點,在意見和行為上保持與群體其他成員一致的現象;
- 墮化效應:個體在群體中的工作成果不如單獨一個人工作時那么好的一種傾向。
依據這五個效應,可以有效激活甚至轉化用戶,比如,利用趨同效應在群內分享轉發截圖,吸引其他人轉發;利用從眾效應在群內曬分銷成果,以此影響其他用戶參與分銷等。
價值服務:直播和訓練營塑造口碑
私域流量積蓄起來后,就需要進行運營,而最能讓用戶有參與感和價值感的方式,就是提供內容,而具體的內容形式,有兩種已經被驗證是有效的,即直播和訓練營。
1. 直播
直播兼具服務和轉化兩種屬性,其本質是憑借名師水平和剛需內容來打動用戶,其中內容是絕對核心,而內容的打磨,必須明確兩個問題:講什么和怎么講。
關于直播內容的選擇,主要由所在領域決定,比如教育行業的直播就分升學類、學科類等,不同類型對老師的要求不一樣,深度也不一樣。
當然,更多時候直播的內容是由老師來決定的,甚至大綱都是老師來出,畢竟要體現專業性,比如某在線教育的直播課就是由專業老師來講,而運營人員能做的就是把控和改善。
(1)如何把控?
首先運營者要成為聽眾,從聽眾角度給老師提出問題和建議,這個過程至少一遍,多則三五遍。
其次是直播測試,全流程預演一遍,從直播前的預熱,到直播中的產品轉化和資料領取,再到直播后的答疑,排查一切可能出現的問題。
最后是ppt、直播設備等的細節檢查,比如聲音大小、畫面情緒度、延遲、文字顏色、動畫演示等。
(2)如何改善?
需要改善的主要部分,是直播的轉化環節,需要注意這樣幾個細節點:
- 內容框架:秉持“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的基本邏輯,這樣的好處是老師容易理清思路,聽眾容易聽懂和理解。
- 產品轉化:轉化環節集中在“怎么辦”的部分,這個時候一般開始和產品賣點進行掛鉤,在設計上一定要避免生硬,以案例來說服用戶。
- 產品推薦:經過主體內容后,就是正式的產品介紹部分,建議采用視頻或實物展示,讓用戶可以初步感受產品,理解其特點和使用效果。
2. 訓練營
訓練營是提升用戶價值感的另一種方式,其產品細節可根據上癮模型即「觸發-行動-多變的酬賞-投入」進行設計。
(1)觸發
分為外部觸發和內部觸發,外部觸發即每天在社群的上課提醒和打卡提醒,如發布群公告、發紅包等,內部觸發則是課程內容及上課形態對學員的影響,這是觸發能否有效的核心關鍵點。
課程內容應根據用戶需求和權威體系進行打磨,上課形態應以沉浸感為原則,想辦法提升注意力和互動性。
(2)行動
通過內外部觸發后,用戶會在“想檢驗學習成果”的動機下完成特定舉動,即練習和打卡,不過,根據「行動=動機+能力+觸發物」,想順利完成練習和打卡,需要讓這種行為簡便易行,即練習和打卡的方式不需要花費學習成本。
針對這一點,需要從兩方面來考慮,一是練習和打卡的內容,最好選擇耗費時間較少的內容,二是打卡的具體方式,這可以選擇用打卡類小程序解決。
(3)多變的酬賞
在打卡環節,很多訓練營選擇讓學員寫文字或做導圖,這明顯不符合簡便易行的原則,需要極高的酬賞做為驅動力,而這種驅動力設置得如果合理,對學員學習的投入會非常有效。
酬賞一般分為三種,簡單列舉每一種相應的策略:
- 社交酬賞:人天生渴望被認識,據此可設置提問交流環節,引導學員分享觀點等來滿足;
- 獵物酬賞:滿足某種需求的物品就是獵物,如金錢、信息、資源等,相應的策略則有組隊打卡分獎金、堅持打卡得稀有干貨資料等;
- 自我酬賞:即對愉悅感的渴望,據此可在原課程基礎上設計一個高難度挑戰活動,用來激發學員參與熱情,讓他們感到學有所用。
(4)投入
通過觸發、行動、酬賞三個步驟,基本就能改變學員的行為,讓學習變得持續,不過,使學員自發持續投入訓練營的學習,顯然更為重要。
據此可制定的策略,是將聽課與打卡游戲化,根據PBL模型即點數、徽章、排行榜進行設計。
比如:聽課和打卡可獲得積分,積分可用于兌換和打賞;不同的學習天數對應不同的成就等級;定期更新積分排行榜,獎勵排名高的用戶等。
體驗轉化:診斷和體驗課贏得信任
經過價值服務環節,一般都會直接嘗試轉化到創造營收的產品,但是這種轉化率一般比較低,而且效率不高。
根據筆者的經驗,有這樣一條轉化路徑是相對合理的:價值服務——「診斷+體驗課」——核心產品。
1. 診斷
診斷的基本邏輯,是通過精心的測試暴露用戶的問題,這個過程能潛移默化的加深用戶信任,這時再引導付費就容易得多,是一個轉化率很高、能明顯降低決策成本的手段。
診斷課的常見形態有兩種:
- 一是統一選拔,適用于稀缺產品的招生,常用于班課模式;
- 二是個性診斷,適用于1對1或1對多小班產品,由專業性強的老師來出題和服務,屬于較重的轉化手段,但正是由于個性化和專業性,用戶很容易信任機構,進而愿意付費,不過,后面承接的多是銷售,營銷成本較高。
2. 體驗課
如果說診斷是告訴用戶“我知道你的病,我有藥”,體驗課則是讓用戶“品嘗藥的味道”,然后根據“感受”做下一步決策。
關于體驗課的形態,主要分三類:
- 試聽課:很多在線1對1機構打出的「注冊即可免費領幾百元課程」就是此類型,目的就是希望通過課堂體驗打動用戶。
- 公開課:利用老師專業性和課堂體驗來影響用戶決策的產品類型,有直播課也有錄播課,在線雙師大班課機構常用此類手段。
- 入門課:一種新型的體驗課形式,采用的社群+訓練營模式,內容多截取自正式課程的一部分,這也是被稱為入門課的原因,典型案例是寶寶玩英語。
其實,診斷和體驗課是可以直接作為轉化手段的,但運營偏重,如果對接的是較低客單價產品還好,較高客單價就比較麻煩。
但將體驗課、診斷課與價值服務手段做成統一轉化產品進行搭配,運營成本就比較低,如果搞得好,一次招來大批用戶是很容易的,明顯要比單獨的轉化手段效率要高。
總結
洞察需求有三種方法,即調查問卷、觀察對手、熱點日歷。
私域流量池積蓄使用裂變和社群兩個工具,前者注意形式的選擇,后者注意社群目的、社群規則以及群體效應。
價值服務的手段分直播和訓練營兩種,直播需要對細節做好把控和改善,而訓練營可依據上癮模型進行產品設計,提升留存。
體驗轉化的方式有診斷和體驗課,診斷分為統一測試和個性診斷,體驗課則有試聽課、公開課、入門課等形式,兩者與價值服務手段搭配,可顯著提高轉化率。
#專欄作家#
獨孤傷,公眾號「獨孤運營」,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年度專欄作家。裂變研究者,運營老司機,教育行業觀察家。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學習收藏了,今天就當一回課代表吧。搭建私域流量運營,當然必須要有工具。給大家推薦一款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起點課堂】旗下獨立研發的私域流量運營工具——糧倉·企微管家。糧倉·企微管家是一款基于企業微信的一款營銷型SCRM系統。集裂變獲客、留存促活、銷售變現、客戶管理于一體的私域增長閉環系統。覆蓋企業客戶運營的生命周期,助力企業私域流量運營,提升售前/售后服務能力。還可以免費開始使用哦~ http://996.pm/M0A06
更正一下:公眾號是野生運營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