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后市場網站的兩個美國典型
服務估價、尋找店鋪和維修指南服務分別解決車主的三個基本問題:公平價格、合適的位置和專業知識。任何打算在汽車后市場用用互聯網工具創業的都必須解決這三個基本問題
龐大的汽車后市場
目前美國車主一年用于維修保養的費用大約是2000億美元,中國汽車后市場的規模大約是5000億元人民幣,美國大約是中國的2.6倍,這略高于與中美汽車保有量的比例(2.4倍),這說明兩個問題,其一美國老舊車型比例高于中國,這導致其單車維修保養花費可能更多。其二,由于保有量與維修保養費用兩國基本成正比,這說明就單車養車費用看,中美差別不大。美國零件便宜工時貴,中國相反,但顯然在向美國模式靠攏。
如果我們假設中美在汽車后市場方面會最終趨同,按照有關機構的預測,未來5-10年中國汽車后市場會達到美國的規模。那么今天開始用互聯網思維解決后市場供需問題是正逢其時。考慮到我們的互聯網都借鑒的是美國模式,汽車后市場當然不應該例外。
美國的汽車市場發展了100多年,但汽車后市場臟亂差的問題也沒根本解決。2007年誕生的Repairpal和2010年誕生的AutoMD正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而出現的。從后市場消費者教育的角度看,美國的汽車維修行業協會也有一個挺有名的網站叫Be Car Care Aware,這個網站主要干的是消費者教育工作,但要賺錢,我認為主要還是要分析Repairpal和AutoMD的商業模式。
Repairpal(淘寶模式)、AutoMD(威客模式)
Repairpal走的是淘寶模式,它宣稱自己是不隸屬于任何汽車廠商、經銷商的機構,由不滿汽車后市場雜亂差的汽車使用者創立,目的是要解決汽車維修保養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它像淘寶那樣,找來大量店鋪,建立了神秘的工時價格數據庫,車主可以像在淘寶上搜索商品那樣搜索服務價格,然后根據店鋪評價選擇需要的店鋪。
AutoMD走的是威客模式,或者說是最近的“我要我有”模式,它引導車主提出自己的需求,然后本地店鋪報價,車主選擇報價并接洽經銷商提供服務,服務完畢后車主上線點評服務可以從網站獲得現金補貼。AutoMD宣稱自己有40萬家店鋪資源,除了專業服務,也為車主提供DIY服務,甚至制作大量用車養車的視頻進行消費者教育。
無論Repairpal還是AutoMD,它們都提供3項基本服務:服務估價、尋找店鋪和維修指南。分別解決了車主的三個基本問題:公平價格、合適的位置和專業知識。任何打算在汽車后市場領域用互聯網工具創業的都必須解決這三個基本問題,服務才真正具有價值。
中國公司很難簡單模仿
從投資難度看,AutoMD顯然更有優勢,它不僅能夠提供Repairpal的所有服務,還制作了專業的故障診斷工具,這讓車主或者DIY愛好者能夠自己初步判斷車輛問題,在查詢了價格之后再決定是選擇某家店鋪還是自己動手解決問題。此外,就消費者教育來看,AutoMD有專門的內容制作團隊,宣稱有10萬條維修保養指南,包括各類視頻內容,這恐怕是其他競爭對手很難復制的內容優勢。當然,在中國除了《汽車與駕駛維修》雜志的有專職編輯在生產這類內容,其他媒體或者機構恐怕很難有足夠的專業能力去復制這個資源??紤]到國內的版權保護現狀,沒有投資人的介入,這類資源恐怕一時半會不會有讓你愿意生產。
就未來趨勢看,這兩種模式各有利弊,它們要吃的都是價格敏感性用戶,在國內這類用戶的錢非常難賺。相對而言,美國的后市場授權經銷商和連鎖服務網絡的服務價格差距沒有那么大,至少配件價格差別沒有那么大,即使價格敏感型消費者也仍然讓店鋪有利可圖。但國內則未必,價格敏感型用戶期望的價格總是逼近配件價格,完全不考慮人工費的問題,這可能讓一線城市的店鋪連房租錢都賺不回來。在這種情況下,我不太相信簡單模仿Repairpal或者AutoMD能在中國成功,更何況要獲得這兩個網站的資源本身句不是簡單的事情。
我前幾天提到的愛車無憂靠灰色途徑獲得了配件報價數據庫,這有點像Repairpal初期獲得的資源,但和距離成功還有距離——公平價格不能只是一個來源,4S、連鎖店、路邊店必須有三種價格。在此基礎上得解決大量修理廠“脫網”的問題,一個主要由藍領構成的群體要形成互聯網思維并不容易。最后是消費者教育。
作者:朱偉華,個人博客:www.zhuweihua.net,微信公眾賬號:朱偉華后市場
文章來源:虎嗅網
評論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