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用陌陌吧,我們用米聊吧,我們用飛聊吧……”在上個月所謂“微信收費”風波傳得沸沸揚揚的背景下,類似這樣的對話在不明真相的用戶中非常普遍。讓 Line 大中華區事業部部長 Frank Lee 意外的是,Line 是其中唯一的一家外國企業。
在日韓移動互聯網領域,我們似乎很難找到一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公司,Line 是個例外:從上線到用戶過億,Line 只用了 1 年半的時間,如今,Line 全球注冊用戶數已經突破 1.6 億。日本本土市場之外,香港、臺灣、泰國、馬來西亞,Line 都已經占據相當的優勢。
“我們不只是在推一個應用”
Frank Lee 認為,Line 全球化戰略的成功在于產品鮮明的差異化,將本國的文化特性與產品結合?!拔覀冊谌蚋鱾€市場進行調研,搜集當地的用戶需求,然后反饋給研發團隊。在功能的添加上,我們是非常謹慎的?!?Lee 指出,不少公司所謂的國際化,不過是“一個環境、一個標準、一個語言”版本覆蓋多個地區。
Lee 舉例說,國際版 Line 輸入框的右側是語音通話的按鈕,而中國版本則是語音按鈕。“你看中國大街上多少人是對講使用手機的?!?除此之外,針對不同國家,貼圖也有所差異。
“我們不只是在推一個應用?!?Lee 解釋說,正如 iPod 已經成為美國 MP3 播放器的代名詞,品牌本身成為一種文化。Lee 希望 Line 品牌本身能夠滲透到文化層面。
鮮明的文化對于任何區域市場來說,都更容易成為競爭優勢。鮮明文化與年輕化市場結合并制造潮流會讓一個技術公司具備特別的魅力。除了風格鮮明的貼紙,Line 還在日本播出了以其卡通形象為主角的動畫片,它們并不存在語言障礙的問題。Lee 認為,Line 滲透出的年輕和活力才是它“獨特的價值”。
“360 只是我們合作伙伴之一”
在看似沒有邊界的互聯網技術行業中,中國是一個極其特殊的市場,以致于形成了“美國企業的全球市場,中國企業的中國市場”的怪圈。Lee 認為,如同日本電子行業,中國互聯網環境非常封閉,政策顯然是其中重要的影響因素。
登陸中國市場的第一步,Line 選擇了與奇虎 360 合作。去年年底,這項合作的消息一度被傳得沸沸揚揚,由于 360 和騰訊廣為人知的競爭關系,外界不乏所謂 360 借 Line 挑戰微信的揣測。
“360 只是我們的合作伙伴之一。” Frank Lee 一字一頓地說道,重音放到了“之一”上。他澄清說,與 360 的合作更多看重 360 的渠道優勢,比如 360 手機助手。除此之外,還包括牌照問題。
“所有產品和商務都是由我們自己負責,它們只是擔任顧問的角色?!?至于外界看來和微信的競爭關系,Lee 認為,它們主觀上并沒有挑戰微信的意思。
“我們的終極目標是和微信形成互補”
在 Line 登陸中國市場的第二天,Frank Lee 接到了幾個大公司的電話,對白大抵如下:
“你們和 360 什么關系?”—“合作關系。”
“你們為什么要進入中國?”—“我愿意?!?/p>
“早知道我們就和你們合作了。”—“那你們為什么沒主動找我們呢?”
“我們以為你們不會進入中國?!薄盀槭裁床粫??”
“國內有微信了啊,進中國無異于自殺行為?!薄斑@是中國人的思維方式?!?/p>
說起個故事,Lee 表情有些無奈。無論如何,談中國市場,微信都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這個由傳統互聯網巨頭騰訊在移動互聯網領域布下的一顆棋子,正在朝著 4 億的用戶量逼近,儼然一個超級應用。
“當一個市場在初期發展階段,你可能會看到一個產品橫掃市場,等這個市場成熟以后,你會看到用戶需求走向多樣化,那么新的產品就會有新的機會?!?/p>
與微信宏大布局、囊括一切不同,Line 的用戶定位相對小眾,但是更加精準。“我們的目標用戶是那些網絡環境好的、有消費能力的都市人群或學生?!?/p>
“我們的終極目標是和微信形成互補?!?Lee 說道。而至于份額問題,他認為即便屈居第二,能把距離拉近,滲透率提上去也是很好的,“畢竟中國市場這么大。”
“事實上,越是國際化的社會,人們手機上的通訊應用就越多?!?他提到,在某些大城市的商務人群中,Line 的功用已經和微信產生了分化。“和老美用 WhatsApp,和大陸用微信,和臺灣用 Line?!?這個例子,就好比一個人會管理多個郵箱一樣。
Frank Lee 順手掏出了自己的手機,Line、微信、Kakao 三款軟件赫然在列。
Line 在商業上的成功正是源于這種精準的定位——以貼圖為代表的增值服務在女性用戶中極受歡迎,而這也成為了Line 主導的商業模式。
事實上,我們可以窺見微信和 Line 儼然不同的商業邏輯:前者先積攢用戶、搭建平臺,然后從中尋求商業化的可能,而 Line 從一開始就確立了清晰的商業模式。
官方賬號:“它是一個移動廣告平臺”
除了貼圖的增值服務,“官方賬號”同樣體現了 Line 在商業模式上的清晰。打開“官方賬號”,我們既可以看到諸如“蘑菇街”、“天貓”這樣的商家,也可以看到一批日本的明星藝人,在臺灣地區,官方賬號里還包括“Yahoo! 奇摩新聞”這樣的媒體賬號。
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微信的“公眾平臺”——一個去中心化的平臺,無論媒體、商家、個體,無論大小品牌,都可以在這個平臺伸展。
但 Line 的“官方賬號”不同。事實上,我們很難用一兩句話描述微信的“公眾平臺”:你可以把它當作 Social CRM,也可以視為一個類 App Store 平臺,甚至作為移動電商的前臺。我問 Frank Lee“官方賬號”和“公眾平臺”的本質差異在哪,Frank Lee 言簡意賅地回答道:
“它是一個移動廣告平臺?!?/p>
換句話說,相對于貼圖這樣的 B2C 服務,“官方賬號”是一項 B2B 的廣告平臺,商家或媒體必須得到官方審核和認證,而這個認證非常嚴格,前提是商家的進駐和消息推送都需要付費。
Lee 表示,Line 希望藉此建立一種壁壘,“我可以保證 Line 這個平臺上只有你一個,不會有類似的虛假賬號。”畢竟對于一個平臺而言,門檻越低,商業化的空間就越小。
至于臺灣地區出現的媒體官方賬號,Lee 表示,臺灣一個媒體的 App 想要突破 100 萬很難?!芭c其寄托于其他渠道,不如把廣告投給有足夠多用戶的我們。”
在訪談接近尾聲時,Lee 說,在剛剛進入中國市場的時候,不少人吐槽 Line 的用戶體驗不夠好。不少合作伙伴以微信為標桿反饋了各種改進的建議。Frank Lee 回了這樣一句:
“你們是讓 Line 成為第二個微信么?”
來源:ifan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