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要收配送費,為啥還比堂食貴?

0 評論 6344 瀏覽 11 收藏 9 分鐘

為什么外賣已經有另算配送費了,商品的價格還會比堂食現取要更貴呢?

這幾天有一條微博炒的很火熱。有人發現:像是肯德基、麥當勞這類快餐,他們同一種菜品的外賣定價,比直接到店吃的定價一般要高 1~2 塊錢左右。問題是:這還是不算額外支出的配送費的。[1]

原微博下面不乏為商家和平臺辯護的聲音,比如:

“明碼標價,覺得貴別點。餓了嗎,美團外賣,和去店里吃很多商家的標價都不一樣吧?美團餓了么有時候有優惠,比去店里買還便宜,怎么不見有人出來講話?只能自己占便宜,容不下商家和外送平臺掙錢唄?”

當然,這條回復的問題在于:外賣偶然提供的優惠來自于平臺方,而不是商家;而且并不可持續。而商家漲價則是一種“新常態”。

進一步的,有人認為如果不把人趕到店鋪里的話,那么一些本來臨街的,位置較好的門店,事實上“退化”為專為外賣供餐的后廚。那么,門店的巨大價值就被浪費,高昂的房租就沒人來分攤。[2]

道理我們都懂,只不過,為什么商家不把外賣比堂食多出來的這部分成本單獨列出來,或者全都放到配送費中一起計算?

因為,單獨列出打包費、餐具價格,或將所有費用納入送餐費,都有可能阻擋消費者下單的意愿,這是經過精心計算后的結果。

如果單列出打包盒的費用,哪怕只要 1 塊錢,可能就會讓一部分人覺得可有可無的消費決策,直接被放棄掉了。

至于送餐費用,是在送餐業務開通后就固定好的,也不好說改就改,而這個固定的價格也已經達到了消費者心理能承受的臨界點。

假設送餐費固定是 10 塊。如果再漲一點點,突破整數關口的話,就會被消費者覺察到,于是“貴覺不買”。

同時,對于如航通社之前文章所述,購買了“大神卡”等含有外送費權益的用戶,外賣進一步產生利潤的可能性就被濃縮到這區區 1-2 塊錢的漲價里面。

點外賣最終花費的總價值(就是配送費什么的全算上)一定比堂食貴很多,這是個常識,只有在平臺補貼的時候才例外。拋開這一次直接區別定價不談,商家還有其他更“人性化”的方法實施價格歧視,比如給堂食更多的優惠。

上面提到的麥當勞和肯德基,都會通過小程序、App 等分發優惠券,但是這些優惠券的適用范圍,一般堂食和外賣是分開的,而且只適用于堂食的居多。外賣專供的優惠數量少,幅度也低。

其實如果用原價來購買的話,很多人就不會進快餐店消費了。大家都是拿著優惠券來的。為了獲得更大幅度的優惠,還會有人專門去淘寶尋找所謂“特供”券。

像是航通社在之前文章(《看點評 App 找餐館,我們為什么“只讀不回”?》)當中提到的便利店會員卡,給出優惠的前提也是必須到店,不含外賣。給堂食專用的優惠券,跟直接給外賣提價,造成的結果都是兩者定價上有差別,但消費者卻一個接受,一個不接受。這不由得讓人想起“朝三暮四”這個成語。

其他還有一些旁門左道的辦法,比如說像包裝的飲用水、方便面、餅干一樣,悄悄的把凈含量降低個幾十克。

但是,在熱食消費中,打飯這種事情,實際上沒有任何人能精準的控制凈含量,給多給少是很難標準化的。而如果以容器限制實現減少飯量,又實在太明顯了,一眼就能看出來。

一旦有人發現了減少包裝含量的障眼法,當然對于堂食和外賣都想一起用。而堂食似乎比標準化的外賣盒更容易“做手腳”。

假設一個情形,你點一個燉湯或茶碗蒸,看到整個盅很高,外觀看得有 10 厘米高,以為裝的滿滿當當的,揭開一看卻發現有厚厚的底,一勺子挖下去就見底了。而薄薄一層的外賣盒就沒法這么搞。

在以上種種手段都使用完畢之后。餐飲業依然不得不給同款餐品,就外賣和堂食區別定價,哪怕冒著被人發覺的風險,這反映出兩點:

  1. 餐飲企業的確生存不易,缺乏降價的空間,有點退無可退了,所以才不得已出此下策。
  2. 老顧客、回頭客的路徑依賴確實很管用。只要順著店家指定的購物路徑走,一般不會發現這個價差。也難怪原微博作者說她很多年都沒發現。

后者其實更為惡劣一點。如果說任何商家“吃定你”不會因為漲價就放棄訂外賣的習慣,那就跟之前電商平臺、電信運營商等被指責的“老用戶與狗不得入內”一樣,叫人寒心。

所以最后一個問題就是:這樣的舉動成為所謂“潛規則”,會不會導致消費者的抵制,以至于逼迫廠商收回成命。

實際上,因為中國的勞動力相對廉價,送餐上門正在成為一些消費者的“軟剛需”,也就是處在可剛需,可不剛需的區間之內。

如果最終人們能找到其他方式來替代它,那么它就會滑落為一個“偽需求”。就像共享單車,漲價漲到了大家實在高攀不起的程度,人們就會選擇還是回到自己走路。

但另外一種情況則是:基于這種消費方式,用戶構建出了新的生活方式。那么這一夜之間是回不去的,就只能咬咬牙繼續忍受。

比如:原先不敢坐黑車的人,因為滴滴的出現,而樂意在很晚的時間才回家,甚至調整了自己上班的班次。

早前,滴滴曾短暫取消夜間約車服務。那短短幾天給很多人的生活造成了混亂,當然這也并非滴滴的本意,但已經引發大家認為滴滴是“逼宮”的猜想,足以見到這一舉措的破壞力。

受影響的乘客寧可去消費原先不敢乘坐的黑車,也不改變自己的作息。此時,網約車已經從一個“準剛需”進化成為了真正的剛需。當然,如果時間再長一點,也可能讓大家徹底離開。

諸如直接差別定價這種略欠精細化的運營策略,一定程度也傷害了人們對服務的信任,和對服務穩定性的預期。

根據運營數據的反饋,快餐店們確實可以不重視零星的反對意見,或者干脆把這看作一次對顧客忠誠度的“壓力測試”。不過它們必須重視在繼續施壓之下,用戶無法承受,轉而離開的可能性。

相關資料

[1]https://www.weibo.com/1579998391/HE1w2lE1O

[2]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tech/871287.htm

 

作者:書航,微信公眾號:航通社 (ID:lifeissohappy),微博:航通社

本文由 @航通社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