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運營,如何管理自己的焦慮
運營思維不止停留在產品,心理學方面也能良好適應,運營自己的情緒,遇見更好的自己。
焦慮,一個現代社會的流行病,特別是自詡為“精英”的斜杠青年們,忙碌=焦慮=成功,仿佛不焦慮不人生。作為一名30多年焦慮癥患者,我是如何運營自己,學會和焦慮做朋友的呢?
一、正視焦慮,接受它
生活中的10%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的90%則由你對所發生事情如何反應決定。
正如我在《產品人不知道的五大PPT演講技巧及案例實操》中提到過如何緩解緊張一樣,你需要做的首先是要正視它的存在。
我們先來看一個很有名的心理學理論:費斯汀格法則,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費斯汀格,有一個著名的理論,即“費斯汀格法則”:生活中的10%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的90%則由你對所發生事情如何反應決定。
費斯汀格舉了一個例子具體詮釋這一法則:
卡斯丁早上洗漱時,將自己的高檔手表放在洗漱臺邊,妻子怕被水淋濕了,就順手拿過去放在餐桌上。兒子起床后到餐桌上拿面包時,一不小心將手表碰到地上摔壞了??ㄋ苟⌒奶凼直?,就照兒子的屁股揍了一頓,然后冷著臉罵了妻子一通。妻子不服氣與之激烈爭吵。
一氣之下,卡斯丁直接開車去了公司,快到公司時記起忘了拿公文包,又馬上轉回家??墒羌抑袥]人,卡斯丁只好打妻子的電話要鑰匙。妻子慌慌張張的往家趕時,撞翻了路邊一個水果攤,她不得不賠了一筆錢才離開。待門打開拿到公文包后,卡斯丁已經遲到了15分鐘,挨了上司一頓嚴厲的批評。下班前又因一件小事,他跟同事吵了一架。妻子也因遲到被扣了當月的全勤獎。兒子這天參加棒球比賽,卻因心情不好發揮不佳被淘汰了。
在這個事例中,手表摔壞是其中的10%,后面發生一系列事情就是那另外的90%——都是由于當事人沒有很好地掌控那90%,才導致了這一天成為“鬧心的一天”。
試想,卡斯丁在那10%發生后,如果換一種反應,比如安慰兒子:“不要緊,手表摔壞了沒事,我拿去修修就好了?!边@樣兒子高興,妻子也高興,他自己心情也好,那么隨后的一切就不會發生了。
可見,你控制不了前面的10%,但完全可以通過你的心態與行為決定剩余的90%。
了解了這個法則,我們就能看到我們緊張、焦慮、抱怨的本質,那么焦慮的本質是什么?
按照目前主流的心理學和社會學說法,焦慮的本質是不確定性,由于“無法容忍不確定”產生的一種心理情緒。
不確定性越大時,我們的焦慮程度就越高,而由不確定性帶來的失控感、不安全感最終帶來對現在和未來的恐懼。
那本人對于焦慮的理解,可以用“能力配不上夢想”一言以蔽之,兩個關鍵詞:能力和夢想,就像情緒天平的兩端,兩端不對稱匹配不上,就會導致心理失衡,而能力配不上夢想的人就會焦慮。
有沒有發現,往往身邊想法越多,選擇越多的“優秀”人就會越焦慮?
我畫了一個心理情緒模型如下:
從模型上看出,就算你屬于“進取”型象限,也無非是進入到下一個焦慮循環中。根源是來自能力配不上夢想,我們要做的就是分節點不斷同步提升兩者,而不是被他人傳染。
所以,焦慮是人類一種自然合理存在的情緒特征,不要害怕焦慮本身,相信自己可以與之對話、共處,甚至戰勝或利用好這種情緒。
我們要正視它,接受它!
二、改變心態,擁抱它
人很容易把被具體情形和環境的影響歸類于性格因素,即基本歸因錯誤(FAE),這是格拉德維爾在《引爆點》中提出的觀點。
我們總是傾向于從人的性情一面而不是從環境的一面,尋找答案,這其實是人類大腦中的“減壓閥”功能,在現實行為不斷變化的情況下,仍然能夠建立和保持連續性的感知,形成定向思維其實是大腦的一種偷懶行為。
例如研究非洲長尾黑顎猴的人類學家發現,它們對于掛在樹干上的羚羊尸體所承載的信息非常不敏感,對蟒蛇留下的痕跡也是如此。但這不等于說長尾黑顎猴愚笨——當涉及和其他長尾黑顎猴有關的事情,它們就變得特別精明了。它們能夠從一只公猴的叫聲分辨該公猴是它們那一伙還是鄰居那一伙的,也能馬上分辨出在哭的小猴子是誰的孩子。
某個針對焦慮的抽樣調查結果也印證了這一點:
1. 接受不確定性,緩解焦慮感
成功的人總是喜歡不確定性,有個段子是這么說的:以前總覺得不上班的人是在混日子,現在才知道,上班的人才真的是在混日子。
塔勒布在《反脆弱》中說到:
“對隨機性、不確定性和混沌是一樣:你要利用它們,而不是躲避它們。你要成為火,渴望得到風的吹拂?!?/p>
2. 完成幾個有難度但可達成的目標,強化掌控感
正如上文說到,焦慮很多時候來源于對比之后的社會傳染。我們往往把身邊同類人,同學、同事、同行、同齡已擁有而自己未達成的成就作為自己的目標或夢想,而殊不知他人背后不為人知的天時地利人加努力運氣不可復制。
于是乎,就有了對于當前能力來說遙不可及的夢想落差導致焦慮。
所以,制定幾個有難度但可達成的目標,并通過一段較長時間周期去努力完成,這個過程和結果都會強化內心的掌控感從而讓自己從焦慮中解脫出來。從能掌控的事物開始做起,拆解目標,逐步找回掌握感。
比如本人就通過長達3年的健身減肥計劃實現了自我個人形象的重新打造以及自信心的提升,事實也證明,這個目標的成功實現對于深度焦慮的自己幫助很大。
另外,類似半年內看多少本書并完成讀書心得的目標,不僅能緩解焦慮,更能提升認知。
3. 不要空想,直接行動,拖延癥和妄想癥是焦慮的最大誘因
這個最有說服力的案例就是跳槽這件事:
本人身邊很多朋友的焦慮來源是事業和工作,經常因為工作沒有前景、單位不受重用而引發懷才不遇般的焦慮;事業上,看好一個創業機會卻因為擔心行業內進入太晚或資金不夠等遲遲不敢啟動,最后發現競品越做越好、越做越多,從而引發對失去商機的焦慮。
這種情況下,唯一需要做的,就是不要空想,直接行動。
例如糾結來糾結去換不換工作的風險,其實真等你邁出那一步,發現結果并沒有想象中可怕。
只想不做的拖延癥和想象成功的妄想癥是焦慮的最大誘因。
4. 學習一個能讓自己真正放松的方式并保持固定放松頻率
讓自己放松還需要學習嗎?是的,正如好的睡眠一樣都是需要學習的。選擇冥想、運動、看電影、聽音樂、閱讀和朋友小聚、甚至做些跟當前目標無關的事情,比如洗衣服。這些事情本身能夠幫助你增加一定的掌控感,也使你不再一直困在焦慮中。
但前提是:一定要懂得真正的放下一切,平復的去享受。
有人舉過這樣一個例子:本來選擇去看一場電影去放松,結果因為停車太久錯過了開場,結果就一直憤憤不平,或者看電影的時候,一直接業務電話,請問這樣的放松是放松嗎?
另外,冥想和運動真的幫助自己能夠擺脫焦慮的情緒,更加專注地投入眼下應該著手的任務。
你可以選擇一些冥想工具,提高注意力或者提升睡眠質量,這些都可以幫助改善你情緒控制的能力。
焦慮如同壓力,我們學會正視它、接受它,并改變心態,擁抱它,學會取舍和自知,“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運營好自己,和焦慮做朋友,會讓你遇見更好的自己。
#專欄作家#
付如濤,微信公眾號:老付說運營。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14年互聯網運營專家,原武漢婚嫁網創始人,曾先后在太平洋電腦網、明源軟件、烽火科技等大型上市集團擔任運營管理工作。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謝謝分享
謝謝
不客氣
“例如糾結來糾結去換不換工作的風險,其實真等你邁出那一步,發現結果并沒有想象中可怕?!边@句話簡直是我現在的燈塔,更堅定了我去另一個地方“混日子”的決心 ??
加油,朋友,我也剛經歷,這篇文章基本就是我自己的心路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