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火爆的前提——提升復購率
近期異?;鸨腃ostco之所以如此成功,關鍵就在于它有非常高的會員復購率。而對于如何做好復購率,筆者也進行了自己的分析與說明。
Costco終于來中國了,其在上海的門店遭到了“瘋搶”,搞得Costco限制了排隊人數。
作為被眾多互聯網大佬推崇的零售公司,Costco超高的會員復購率一直讓人稱奇。而一直被視為本土驕傲的中國電商公司們,很多人認為將會被Costco所威脅,然而結果可能是被打臉。
就在前段時間,幾家電商公司公布了財報,收入增長吸睛:京東2019財年二季度凈利潤達到了36億元,同比增長644%;唯品會則在2019年第二季度實現凈收入227.4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7%,增速回升。
在京東與唯品會的相關報道中,“復購率”成為了高頻詞匯。對于互聯網公司特別是電商而言,要實現收入增長,需要靠新用戶變現和老用戶復購,而這兩者中,復購尤其重要。很多產品會失敗,就在于沒把復購做好。
那么,如何通過提升復購實現產品的存活和增長?這還需要從復購本質說起。
復購的本質:延長生命周期價值
什么是復購?簡單來說就是客戶重復購買某品牌產品或服務的次數,即購買次數 ≥ 2。既然有復購,就得有復購率,常用重復購買人數比總購買人數來表示。
而在流量運營中,有一個經常被人們說起的公式:
銷售額=流量×轉化率×客單價×復購率
在這個公式里,復購率是影響銷售額的重要因素之一。
但是,這個公式卻是錯的,正確的公式應該以二次購買計算:
銷售額=流量×轉化率×客單價×(1+復購率)
真正的收入應該是第一次轉化收入加上被轉化后繼續付費的收入,即“轉化+復購”。
比如,客單價為100元的某類型產品,有100人購買,過段時間這100人中有36人第二次購買該類產品,如果計算銷售額的話,就是100×100+100×36=13600元,復購率36%。
如果在此基礎上增加一個數據,比如產品成本為150元,那該類產品是否盈利了?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但可以通過提升復購率來改變這一結果,比如從36%提升到60%,該產品在整個生命周期中就可以實現盈利。
其實,從這個簡單的計算題中就可以看出,復購率是如何影響銷售收入以及盈利能力的,而從這一點可以進一步挖掘出復購的根本目的,或者說本質,即延長單個用戶生命周期價值(LTV),為產品盈利服務。
只要通過提升復購率,增加復購頻次,在控制和降低產品研發成本及獲客成本的基礎上,產品變現以及商業模式盈利將不是問題,這就是很多互聯網企業重視復購的根本原因。
了解了復購的重要性,接下來就好好分析較為有效的提升復購的策略。
前面提到過復購率的表達式,即復購率=重復購買人數/總購買人數,所以,提升復購率的重點就在于想辦法增加重復購買人數,為此我整理出兩種復購提升策略。
復購策略一:分層與精細化運營
分層和精細化運營可以說是提升復購率最基本、最穩妥的手段,至于分層和精細化運營哪個優先,其實并無意義,因為分層本身就是為精細化運營做準備的。
做分層時,往往依據用戶模型來做,常用的有這樣幾種:
分群模型
某一層用戶按照某一維度進行切分,比如注冊用戶按照年級或地區分群,另外還可以用多個維度分群,常用兩個維度,然后畫四象限,每個象限再重新定義用戶屬性。
金字塔模型
根據業務流程或參與度等指標進行分層,分層后整體呈金字塔狀,比如按照下載-注冊-付費-復購可分為新用戶、興趣用戶、付費用戶、忠實用戶等,遵循二八法則。
RFM模型
取最近一次用戶行為時間(Recency)、用戶行為頻率 (Frequency)、用戶行為帶來的總額(Monetary)三個維度劃分用戶層級,并據此分類和設定運營指標。
生命周期模型
用戶生命周期分為新手期、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流失期五個階段,根據各階段特點,針對不同階段的用戶設計運營目標和策略。
以上就是常見的幾種適用于復購的用戶分層模型,本文重點講一講如何用分層模型去落地精細化運營。
首先明確一下,精細化運營的概念就是在用戶層面和流程上做到細節化的執行,從而保證整體運營效果,它的實現邏輯很簡單:
設目標->分用戶->找問題->定策略->迭流程
接下來就以某讀書產品為例,講一講怎樣根據這套邏輯進行精細化運營,從而實現會員用戶的復購。
(1)設目標:根據業務流程引導已有會員用戶進行續費,目標為提升會員用戶的復購率。
(2)分用戶:選擇上面列舉的某一用戶模型進行分層,比如選擇生命周期模型進行分析,依據會員使用時長,可以得到5個有效用戶層級,然后根據數據,通過人工或技術手段貼標簽。
(3)找問題:觀察不同層級用戶的數量和標簽,分析每個層級用戶的實際需求和特點,比如新手期用戶對產品不是很熟悉,黏性不強等。
(4)定策略:根據不同層級用戶設置針對性引導策略,比如成長期采用正常促銷、成熟期采用“少量優惠+新課通知”、流失期利用“大促活動+高頻召回”等。
(5)迭流程:根據策略設計具體的運營流程,依據數據跟蹤檢驗復購的效果,尤其是文案、布局、色系、路徑等方面要重點根據數據結果,及時調整和優化。
無論哪種分層模型,都可以利用這套邏輯設計具體的精細化運營策略,以此提升復購率。
至于具體的復購手段,比如多品類推薦、優惠定價、老帶新活動、召回文案等,則要根據具體業務來設計和迭代。
復購策略二:會員制與激勵體系
除了基于分層的精細化運營,延長產品連續性以及用戶激勵體系是另一種有效的復購提升策略。
除了教育,很多行業的產品是沒有產品連續性的,但為了增強復購,除了增加產品豐富度,還要創造一種包含時間屬性的服務性或權益性產品,這個就是會員制。
會員制是非常常見的復購手段,其增加復購頻次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 服務周期或權益周期,到期不續費就失去會員服務和會員權益,以此實現復購,提升粘性;
- 在會員的權益設計中,加入多品類產品的消費優惠,增加消費頻率。
而在設計會員制時,需要重點考慮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設計合理的會員服務或權益,二是搭建良性的會員激勵體系。
會員服務和權益的設計
會員的權益服務設計需要遵循這兩個基本原則:性價比夠高;權益覆蓋絕大多數產品。這兩個決定了用戶購買會員的動力有多強。
首先,會員性價比越高,用戶購買的欲望越強。
比如樊登讀書的會員,一年388元,相當于一天一塊錢,而這一塊錢享受到的權益包括:每年50本新書的高品質解讀,往期200多本書的自動解鎖,商城購物享受96折以及每月30元的代金券。
圖片來自樊登讀書app
雖然很多權益按月甚至按年才能享受,但里面的“解鎖200多本書”,即使只有一天的會員期限,對于喜歡聽書的人來說,也是非常劃算甚至超值的。
其次,會員權益要覆蓋到絕大多數產品,尤其是精品和爆品。
權益力度不要過大,目前絕大多數付費會員的權益都是按照這個原則設計的,目的就是將用戶服務產品化,實現利潤最大化。
至于會員的具體權益,根據筆者的觀察,大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 多數產品的最大力度購買折扣;
- 高頻核心產品的長期免費使用;
- 高價值產品或服務的免費享有、專享折扣、限次使用;
- 高品質的產品源頭和用戶服務;· 新產品專屬購買渠道及優惠名額;
- 周期性的積分獎勵、消費返現、優惠券發放、福利品贈送。
以上只是大概分類,不同會員產品都有特定的權益結構,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行研究??傊?,通過設計豐富且超值的會員權益,可以保證用戶產生良好口碑,增加忠誠度,以此提升復購。
搭建會員激勵體系
目前,會員制常見的激勵體系,主要是積分體系和成長體系。
積分體系:用于獎勵用戶完成特定任務,并且可用于兌換商品,也可以充值、提現、抵券,常與商城玩法進行綁定,達到激活和留存的目的,典型案例:大眾點評。
大眾點評界面截圖
成長體系:會員最常使用的激勵體系,表現為記錄用戶使用會員服務的頻次和程度,頻次越高,程度越深,使用越久,用戶的成長值和等級就會越高,典型案例:QQ會員。
QQ會員頁面截圖
在搭建會員激勵體系時,如何結合會員用戶的特定行為來建立積分體系和成長體系,是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這主要分為兩個方面:用戶需要完成哪些行為?什么獎勵可以刺激用戶?
接下來以讀書產品為例來回答這兩個問題。
從用戶行為方面看,會員用戶需要完成的主要是搜書、看書、聽書、買書、分享等,可以把這些行為具化為固定任務,完成即可對應到積分體系,完成的次數可以對應到成長體系。
獎勵方式方面,可以用積分兌換會員的使用時長和優惠力度,或者直接兌換固定書目,而成長體系中可以設置特殊等級,只要通過積累任務達到等級,即可解鎖會員新權限,包括使用時長以及優惠力度等。
其實,微信讀書、樊登讀書等讀書類產品,都已進行類似的設計,差別在于激勵體系是否與會員權益形成緊密掛鉤,以達成一個更完整的會員體系。
如果沒有,意味著會員產品還有很大的迭代空間,并將成為復購率提升的重要方向。
總結
本文主要總結了互聯網產品的用戶增長策略,主要觀點如下,希望對讀者有用:
- 互聯網產品的增長不能只局限于拉新,更應該重視復購,因為復購的本質是延長用戶生命周期價值,保證盈利的可能性。
- 提升復購的策略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基于用戶分層的精細化運營,另一個是搭建會員制下的用戶激勵體系。
- 復購用戶的分層模型有很多,重點在于精細化運營的步驟:設目標→分用戶→找問題→定策略→迭流程。
- 會員制是復購的常用手段,目的是制造產品的連續性,而在此基礎上設計積分體系和成長體系,可以進一步提升復購率以及運營效率。
#專欄作家#
野生的獨孤菌,個人微信:solitude900;公眾號:野生運營社區(id:dugu9bubai),知名K12公司資深運營,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年度專欄作家。裂變研究者,運營老司機,在線教育觀察家。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你好,我有一個疑問
復購為36%成本為:136*150=20400(銷售額為13600<成本20400),復購為60%成本為:160*150=24000,復購為60%的銷售額為100*100+100*60=16000(銷售額16000小于成本24000)
如果公式沒有理解錯誤的話,該產品在整個生命周期也并未盈利
150是獲取客戶的成本,復購的時候就不用再算了,100客戶是15000,100個客戶購買是10000,加上60個復購,就是6000,16000大于15000
好的,謝謝,文章中寫的是產品成本引起了疑問,如果是獲客成本這樣就理解了。
如果150是獲客成本的話,算盈利是否要扣除商品本身的成本?虛擬產品的商品本身成本可忽略不計,但電商實物商品本身的成本可是不低的